杨小民还不知道,自家那点小心思,早就被王婶给看穿了。
还帮着他给自家闺女做思想工作呢。
推着自行车,走出七拐八弯,密如罗网的胡同。
就这胡同的复杂程度,外地人来了,非迷路不可。
来到主街道,迎着风,蹬着自行车,看着飞速倒退的人影。
总算是明白,刚才大山为什么那么兴奋了。
没别的,虚荣心作祟而已。
这年头,在大街上骑个自行车,按着车铃,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叮当声,然后喊几句“让一让,前面的同志让一让。”
你就是街上最靓的仔。
路上的行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盯着看。
一辆自行车,骑出了大奔的效果,你就说,舒不舒坦吧。
这种舒坦的感觉,杨小民还没体验够呢,就已经到家了。
推着自行车刚进院,就看到一大妈朝着他走来,满脸的笑容,嘴里寒暄着“哎呦,小民回来了,这是新买的自行车?”
看来是专门在前院等着,有事找自己。
“嗯,这不是工作刚转正,领导给了一张自行车票,今儿中午刚买的,以后去农村采购山货也方便。”杨小民随口解释着
“还是小民有本事,你看看我家那口子,还是厂里的8级工呢,都没个自行车。”一大妈这是捧高踩低呢,故意大点声,让屋内的易中海听见。
自从一大爷易中海不同意认杨小民这门干亲,一大妈就记恨上了,只要抓住机会,就给自家老伴上眼药。
易中海忙了一天,刚回家,正躺炕上休息呢,就听到老伴说的风凉话,只感觉一阵胸闷。
正打算反驳几句,随后叹息一声“算了”,忍忍吧,忍忍就过去了。
只不过,这莫名的心酸,让他有点难受。
自从杨小民进院,自己就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
“一大妈,话不能这么说,一大爷那是干大事的人,整个轧钢厂,上万工人,才几个8级工,一大爷才是有真本事。”杨小民忙不迭的说着好话。
他可不想把一大爷给彻底得罪了,自己以后缺个钱,就靠一大爷帮忙了。
再者说,一大妈也就是场面话而已,可不能当真,哪有人会真的嫌弃自家老伴。
果然不出所料,听完杨小民的话,一大妈眼里的笑容都快藏不住了,顺着眼角的鱼尾纹扩散开来“还是你这孩子会说话。”
看着面前的杨小民,一大妈越看越满意,也不枉今天替他出头,帮他说话。
“一大妈,您可不能把我当外人,如果有事要用自行车,千万别客气,直接去找我牵走就行。”
“嗯,大妈记得了,知道你这孩子懂得感恩,孝顺,大妈果然没看错你。”
“那成,一大妈,我这刚进院,还没回家呢,咱们有空再聊。”
眼看着杨小民转身就要朝着中院走去,一大妈像是想起什么事,忙不迭的快走几步,来到杨小民身边,小声说着“小民啊,你等会儿,大妈有话跟你说。”
杨小民停下脚步,偏过头,一脸疑惑的看着一大妈。
一大妈找自己能有什么事?
难道,今天院里又出事了?
果然不出所料。
一大妈到是个干脆利索的性子,压低声音,把今天院里发生的事讲述了一遍。
“小民啊,不是大妈说闲话,贾嫂子,这一次确实有些过分了。”最后,一大妈小声感叹着。
可不是么?
整个院里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小民多好的孩子呀,她怎么忍心
“贾大妈怎么不等我回来呢?”杨小民听完一大妈的讲述,拍着车把手,懊悔的说着
“可不是说么,当着你的面,我看贾嫂子怎么好意思及胡闹。”一大妈看到杨小民一脸懊悔的样子,还以为杨小民是在怪罪贾张氏呢。
她哪能想到,俩人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事。
杨小民的懊悔,是因为错过了贾张氏的闹腾,没热闹可瞧,跟一大妈担心的完全不一样。
“谢一大妈提醒,我这就回去看看。”杨小民推着自行车,告别一大妈,急匆匆的朝着中院走去。
一路上,遇到几个邻居,看到杨小民推着崭新的自行车,都热情的打着招呼。
今早上还是腿着去上班,晚上就推回来一辆自行车。
小民兄弟,有点门道啊。
杨小民哪能想到,自己不过是买了一辆自行车,居然就让院里的众人,对他高看一眼。
来到中院,把自行车停在门口,雷老六几位师傅,正收拾东西,准备收工回家呢。
“杨同志,你可回来了”雷老六急忙上来打招呼
看来,这位雷师傅,是故意拖延时间,等着自己回来有事要说。
“辛苦了,雷师傅。”杨小民寒暄着
“苦点累点到是没啥,谁让咱就是干的这份工作,只不过,您院里的那位亲戚,可真不好相与,太难伺候了。”雷老六一脸的苦涩,絮絮叨叨的诉苦
“雷师傅,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一会我去说一声,以后绝对不会再找你们麻烦了。”
杨小民还等着房子赶紧装修完,住进来呢,可不能出什么麻烦,耽误工期。
“那就好,那就好。”雷老六点着头,经过一天的接触,他是真的有点怕了那位贾大妈,实在是太能闹腾了。
杨小民看着雷老六那心有余悸的样子,有点纳闷。
怎么着?被折腾了一次,就顶不住了?
院里这些邻居们,可是被她折腾了这么多年,还不是好好的。
你这心态需要好好调整一下。
心里这么想,话可不能说。
“早上的事,我也听说了,在这里给您道个歉,别往心里去。”杨小民无奈着说道
“唉,早上的事,倒也没啥,中午吃饭的时候,闹的才凶呢。”雷老六苦笑着
一听这话,杨小民就精神了,上午闹过一次还不够?中午还没消停?
“哦?又是什么因为什么事?”
“还不是那只鸡闹的,杨同志可怜我们这些人干活辛苦,中午管顿饭,大家心里感激,不过,那个贾嫂子,实在是”
一听这话,杨小民就能猜个差不多,以贾大妈贪吃护食的习性,那只鸡的下场,已经不言而喻了。
“是不是那只鸡,都被她给吃了?”
“何止啊,连鸡汤都喝的一滴不剩”
我那敬爱的贾大妈,你真是一点都不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