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少年皇帝看着底下跪满一地的大臣们。
意气风发道:
“太宗六征漠北,先帝亲征汉王!”
“小小的瓦剌而已。”
“我大明王者之师一到!”
“其立刻化为齑粉!”
……
【大同败报传来,朝野震动。】
【朝廷火速做出应对,由驸马井源率四万大军出击大同。】
【然而井源的大军刚出发。】
【七月十五日,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立刻做出决定,准备御驾亲征。】
【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学士曹鼐、张益等人随扈从征。】
【因为诏令太过仓促,举朝震惊,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劝说无效。】
【十七日,朱祁镇命太监金英辅佐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自己亲率五十余万人出征。】
【朱祁镇的一个决定,把大明王朝三分之二的中央级别官员都送上了战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样一个决定,都堪称荒唐。】
【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外加一个拍脑袋的太监。】
【就联手导演了这样一场闹剧般的出征。】
【这样的情景,放在任何一个政治制度运转成熟的王朝,都是不可想象的。】
……
大秦。
“他以为打仗是游玩吗?”
蒙恬惊了!
怎么突然就蹦出个傻子出来?
前面你也没说啊!
“兵者,凶也。”
尉缭捋须道:
“战争历来都是危事,古之圣人对此都是无比敬慎,不可掉以轻心。”
冯去疾同样捋须道:
“皇帝所为只在于行赏罚、用良将,坚壁清野,按兵蓄锐。”
“令来敌进不得战,退无所掠,待其人困马乏之际,奋力一击,可图必胜。”
“根本没有必要亲征。”
萧何则想不通。
“水草未丰、后勤无继。”
“皇帝亲征,国家急务也不能及时处理。”
“车驾亲履险地,难保无虞啊。”
嬴政看着那边几人嘀嘀咕咕的,又看向刘邦。
“你觉得这一战会赢吗?”
刘邦毫不犹豫。
“必输!”
……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明朝与瓦剌之间的“互市”贸易纠纷。}
{然而更深原因是,为这场战争,也先已经准备了很久。}
{早在正统十一年(1446)的时候,也先就曾大举入侵辽东女真。}
{当时,已经有诸多大臣警惕到也先的野心。}
{而麓川战役期间,诸多朝臣拼力反对,一大原因正是对北方边患的警醒}
{但在这事上,王振却眼光极短。}
{这人权谋一流,国家大事的眼光却只是末流,多年来瓦剌大肆扩张,明朝基本不管}
{事实是,这次瓦剌的入侵是明朝自朱元璋时代后北方面临的一次巨大考验。}
{因为即使朱棣在位时,对蒙古部落也是打一批拉一批,从来未曾与整个蒙古草原开战。}
{但这次的瓦剌却不同,三路入侵大军,既有瓦剌本部兵马,更有傀儡可汗脱脱不花率领早已臣服瓦剌的鞑靼部兵马。}
{换句话说,这是明朝自北元瓦解之后,第一次面对蒙古草原部落的联合入侵。}
{一边是历经多年战争磨炼、踌躇满志的蒙古骑兵。}
{一边是多年来积弱不振、问题成堆的大明边军。}
{开战之后,过程毫无悬念,军事重地大同损失最惨。}
{当地驻军主动出兵抵抗,先后在猫儿庄和阳和口被杀得大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战斗明军表现非常英勇,两个主将吴浩与宋瑛,都先后为国捐躯。}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王振专权出现的显性条件是明朝前期人才出现了断层。
张太皇太后、三杨等人年纪相仿,又集中去世。
这才使得朝中无人能够牵制或者制衡王振,使得王振得以专权。
这也侧面证明了,王振专权即便是在君权极其弱势的情况下。
明朝君权也有足够的力量对付相权。
明英宗年幼,才是形成这种情况的关键。
亦证明在无法掌控君权的情况下,任何强势的宰相,其手中的执政权,皇帝想拿回来就能拿回来。
也就是说。
“这件事,还是以朱祁镇自己的意志为主。”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站起身,活动两下身体。
随即看着天幕出神。
看来,明朝宦官虽然有内书堂和批红的加持,但终究只是皇帝的内侍书吏而已。
其经历和重要性,远不如参与铲除外戚并与皇帝盟誓的东汉宦官,或者掌控神策军成为皇帝重要乃至唯一依仗的晚唐宦官。
“想混点军功吗?”
他倒是能理解这种心情。
毕竟先人光辉太耀眼,自己总是想证明点什么的。
“但如此草率就出兵亲征。”
“只能说,这人被养废了。”
……
【此时,朱瞻基留下的辅政团队早已被击破。】
【以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一家独大,完全压倒了文官集团。】
【先前话语权极大的内阁与六部,这时全成了王太监的马前卒。】
【本身文官制度的制衡体制,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对专制帝王的制约。】
【特别是遇到重大抉择时,这种制约往往可以纠错。】
【然而在此时,这却成了空谈。】
【于是,这场出征于七月十七日起,开始了悲剧的情节。】
【大军出征后就麻烦不断,先一路遇雨,道路泥泞,行进非常艰辛。】
【很快又遇到了断粮,大臣饿得饥肠辘辘。】
【士兵士气更是低落,一路横尸遍地。】
……
天幕上。
朱祁镇穿着一身金甲。
他站在墙头上看着外面的惨像,脸色苍白。
“先……先生……我们……我们……”
城墙外。
一具具身披红袍的大明将士零落在地。
真就是零落。
只因那无边际的尸林,找不出一具完好的身躯。
王振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轻声到:
“陛下,古语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陛下千金之躯,还是坐镇京师统筹微妙。”
朱祁镇似梦中回魂,连连点头。
“先生说得对!”
“传旨!回京!”
……
【再经过十多天艰难行进后,终于在八月初一抵达了目的地:大同。】
【此时明朝先期派出的驸马井源的部队已经被瓦剌消灭。】
【瓦剌闻明军大军已到,已然后撤二十里,企图诱使明军出塞追击以全歼。】
【然而到达大同后,朱祁镇亲眼看到战场的惨状,惊住了。】
【真实的战争,远没有想象中轻松。】
【而王振也惊住了,自己是热情高涨的跑上来送死来了?】
【结果荒唐的一幕再度发生。】
【大军抵达大同还没等着喘口气,第二天就在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再度下令。】
【班师回朝。】
【于是,后队变前队,随着来时路往回返。】
【而这时候王振突发奇想,想让皇帝领着几十万人去他老家蔚州以便炫耀一下自己。】
【随后大军改变路线。】
……
大明。
“我去你个狗孃养的!”
朱元璋将茶杯猛地往天上一扔!
“你当打仗是什么!”
“儿戏吗?!”
“王八蛋!混账!”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坐在石墩上阴着脸。
其余三人大气都不敢出。
只能祈祷。
这小瘪犊子可作妖了。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感觉眼前一黑。
随即摇晃了几下身子,被孙皇后连忙扶住。
“陛下!叫太医!”
朱瞻基借着皇后的劲儿缓缓坐下。
他看着天幕,眼睛一眨不眨。
……
大明·正统时期
朱祁镇大大的舒了口气。
“还好还好,没有冒险出击。”
王振也擦了擦冷汗。
“是啊,陛下有天命护身。”
“逢凶化吉的。”
……
大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头也不抬的扒着橘皮。
他往嘴里塞进一瓣橘子。
口齿不清的嘟囔着:
“你怎么就有脸活呢……”
“乱兵怎么就没打死你……”
“造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