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125【科学大发现自动适配修仙理论】
    日本局势变换之时,太上皇已经开启了旅程。

    第一站,巩县白沙山鲔岫书院。

    孟昭和余善微夫妻俩,自秦桧案之后,就搬来此地隐居办学。

    原来的一片无名山岭,被他们改名为古籍中的白沙山。现在已经发展成两京及周边区域,排名数一数二的非官方书院。

    最初规模不大,第一年仅免费教育周边村童,只传授一些蒙学知识而已。

    第二年的时候,首批校舍建成,延请到两位名儒、七位名师授课。正式学生人数虽少,但家里非富即贵。

    第三年扩大招生,并且设立助学金制度,对家境贫寒的学生免收学费、住宿和伙食费用。

    不过想要一直拿到助学补助,必须入学考试成绩优异。且每年舍考的时候,都要保持三科以上成绩甲等,其余科目成绩至少乙等。一次不达标,留待观察。两次不达标,取消助学资格。

    第四年,聘来一位大儒授课,并开通上舍(精英班),招收落榜的秀才和举人。

    时至今日,在鲔岫书院读过书的学生,有67人考上秀才、33人考上举人、14人考上进士。

    这个比例似乎很奇怪,但其实很好理解。比如考上进士的14人,其中10人是会试落榜之后,才跑来鲔岫书院补习深造的。

    但它又并非为了科举而疯狂填鸭的学校,日常管理严格的同时,学术气氛极为自由开放。

    每个季度,都会请来翰林院官员,或者是太学教授,或者是民间顶级学者,到鲔岫书院进行讲学活动。

    每过半年,又会请来一批学者,到鲔岫书院进行学术交流——甚至是学术论战!

    “学生孟昭(余善微),拜见恩师!”

    夫妻俩带着少数师生下山迎接,他们知道朱国祥的脾气,并未扰乱今日的教学活动,大部分师生目前正在书院上课。

    朱国祥微笑颔首,跟众人一起上山。

    巩县县令和主簿也跟来了,还让都头带着官差,说是要保护太上皇的安全。

    这里的山岭并不险峻,朱国祥带着妻儿一路观赏。

    似乎是听说太上皇要来,老师们授课很卖力,学生们学习也很精神。尤其是蒙学班的小孩子,扯开嗓子大声朗读,朗朗读书声大老远就能听见。

    余善微介绍说:“蒙学班开设在山下,以邻近两村的孩童为主,他们免收学费,回家吃饭住宿。外来的蒙童比较少,须交纳各种费用。蒙学班成绩优异者,可升到山上去正式读书。”

    “惠及乡邻,此事极好。”朱国祥点头赞许。

    孟昭说道:“这也是仿效恩师(朱国祥)在大明村和辋川谷的做法。”

    复行一阵,半山腰上出现校舍。

    余善微介绍说:“这里是外舍和内舍。刚来书院的学生,一般在外舍读书。若本来就有秀才功名,则直接进入内舍。若本来就有举人功名,则去山顶的上舍深造。”

    朱国祥在山顶住了一日,亲自考察学生们的功课。

    次日下午,一个中年人匆匆赶来,他是被孟昭夫妇紧急请来讲学的。

    此人一身平民打扮,穿的却是丝绸衣服:“臣张力修,拜见上皇陛下!”

    “你有官身?”朱国祥问。

    张力修说:“臣籍贯开封,家里世代经商。臣十八岁进开封太学外舍(自费班),毕业之后获得举人身份,三次会试落榜。后来朝廷改革制科,臣考上制科进士做了伎术官,还曾参与研制蒸汽铸币机和蒸汽提水机。以前……有幸见过上皇陛下两次。”

    朱国祥哈哈一笑:“原来我们还是熟人。你在工部做官?”

    张力修说:“前几年家父过世,臣回开封丁忧。虽说朝廷缩短了丁忧时间,但臣没有再回京复职。如今,臣虽有官身,但并无官职。”

    “为何?”朱国祥问道。

    张力修解释道:“臣在丁忧期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为了验证这个想法,臣走遍了全国各省。前不久刚回家,写了一篇论文还未发表,今日的讲学内容正是这个。”

    朱国祥笑道:“那我就不问了,等着听你讲学。”又鼓励说,“你这样是极好的,有想法就去验证,而且不辞辛苦、不恋官位。做学问就该这么纯粹。”

    翌日,上午。

    上舍生全都跑来听讲学,他们可以坐在前排。

    内舍生和外舍生,就得自己抢位置了。手脚慢的,坐在最后面,根本听不清台上讲啥。

    朱国祥自然是坐最前排。

    只见张力修拿出一些实验设备,用灌满水银的玻璃管倒置在水槽中,水银下降几厘米就不再下降了。这几厘米的空间是真空,还可以计算出大气压。

    相关科学知识,朱国祥已经带着自己的学生,早在十年前就提出并验证了。

    张力修站在台上说:“某些喜爱物理的学生,应该早就知道大气压和真空。但这世上,任何地方的大气压都一样吗?”

    此问提出,朱国祥笑了。

    台下的师生却没多想,他们当然觉得所有地方的大气压都一致。

    张力修继续说道:“我给父亲丁忧之后,便乘船一路南下。每到一个地方,就测量那里的大气压。爬到当地最高的山峰,钻进当地最深的沟谷。我还去了沿海各省,就在海边上测量大气压。又从东边去了西边,还去了刚刚设立的云南、贵州两省,又前往最西边的吐蕃诸部……”

    “根据实地测量数据,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海边的大气压最强,吐蕃那边的大气压最弱!一座极高的高山,山下的大气压最强,山顶的大气压最弱!”

    众人愕然,朱国祥笑得更开心。

    张力修还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江河入海,自是江河源头地势更高,而大海的地势则最低。再加上山顶与山下的气压差异,那么是否可以推测:越高的地方,气压越弱;越低的地方,气压越强。”

    鲔岫书院以科举为主,但更偏重常科(四书六经和数学),因为学生们都想做治民官。

    这里也有制科教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文史、金石等等),但愿意钻研的学生数量较少。

    一个物理老师举手提问:“若是按照阁下所言,人如果能飞到天上去,飞得越高空气就越稀薄?”

    “是的!”

    张力修说道:“人需要呼吸才能活着,空气当中应该有一种气,是人能够继续活着所必须的。这也可以解释,地势极高的吐蕃诸部所在,为何人们在那边呼吸极为困难。人去了那里,不可能剧烈活动,多跑几步就会呼吸困难。我有一个随从,莫名其妙就死在吐蕃。”

    对物理比较了解的师生,闻言开始认真思考。

    张力修突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太阳、地球和行星:“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所在的地球,距离地球中心越近,空气就越充足。距离地球中心越远,空气就越稀薄。随着高度抬升,空气一点点的变少,直至变得完全没有空气。”

    这次被震撼得最厉害的,却是研究天文地理的老师。

    一个老师问道:“阁下的意思是说,地球被空气所包裹,更外面完全就是真空?”

    “是的!”

    张力修用了好几年时间实地测量,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观点:“我们研究物理和天文的已经知道,太阳、地球和五星都有引力。太阳的引力最大,所以地球和五星围着太阳运转。”

    “而空气也是某种看不见却能感知的实体。地球的引力吸引着空气,因为空气是流动的,更多的空气被吸引到地面,那么高空的空气自然更稀薄。”

    “我猜测,空气是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不受阳光侵害。我在吐蕃看到的牧民,脸都被晒得很红,脸上的皮肤也很粗糙。我和随从在吐蕃诸部走访七个月,我们的脸全都被晒红了。那里的阳光并不强烈,但晒久了就跟针刺一样。会不会是因为空气稀薄,阳光可以直射人的肌肤?”

    众人越听越玄乎,但又无法辩驳,他们连吐蕃都没去过。

    朱国祥却愈发满意,但很快他就无语了。

    张力修开始扯什么阴阳:“阴阳二气交感,于是地球上有了万物生灵。这阴阳二气,便存乎于空气之中。阳光里纯阳罡气太过猛烈,世间生灵不可直面其锐,就须空气像盾牌一样保护地球。这是阴阳调和的过程,阴阳二气便在那些空气之中存在。世间修道之士,可吸收炼化空气之中的菁华,如此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朱国祥一脸囧色,好端端的物理讲学,咋就扯到阴阳和修炼去了?

    紧接着,张力修开始大谈特谈阴阳造化,歪楼歪得都快歪出太阳系了。

    朱国祥不得不打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张力修总算回归科学,他让随从抬来大量化石:“在游历各省这几年,我认为沈梦溪公(沈括)所言有理。地球沧海桑田,山川、河流、海洋都是在变化的。我甚至在地势极高、呼吸困难的吐蕃之地,发现了本该生活在海洋里的贝壳残骸,而且数量还不少,一堆一堆嵌在石头里。”

    朱国祥再次满意,只要不谈玄学就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