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1章 为啥不做方便面?
    大牛小宝事件过去了以后,旅途变得相对平静安宁。

    在车上无事可做,大家开始聊天。

    程思宁的三个学生谢伟、张家亮、姚丽对她在国外的留学和生活经历特别感兴趣,追着问了很多。

    程思宁一五一十地说了。

    ——她在米国的社交其实很少,生活呢,前期一直很清贫,只为填饱肚子。后来靳野很会挣钱了,但大家也基本无心饮食,做到吃饱吃好就成。

    程思宁觉得她对米国的两年留学生涯里,最最最感到满意的,就是学术氛围。

    老师和同学特别合拍;

    学业很紧,但努力完成以后会很有成就感;

    她常常去蹭其他专业的公共课,包括但不限于医学常识、土木建筑、化学应用、物理应用、海洋科学、气候科学、财经金融、编剧制作、文学历史赏析……

    程思宁甚至还很好奇地去蹭过珠宝设计专业的公开课!

    对程思宁来说,在西大读书的那两年,她仿佛掉进了一个知识窝,学到了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学生们一听,来劲儿了,问程思宁珠宝设计公开课是怎么上的,是不是一人发一块玉石或者金镯子什么的……

    程思宁被逗笑得前俯后仰。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笑着解释:“不是……就是上大课间啊。幻灯片一放,老师会告诉大家钻石、宝石、水晶、玉石等矿石类的硬度是多少、密度是多少,适合什么样的工艺制作。金银合金的硬度这样……”

    “他们的理念跟我们不太一样,并不追求纯金纯银……在他们看来,不容易变形、更容易制作的合金金属比纯金纯银更合适制作首饰……所以他们更看中的是设计理念,讲究设计风格里的故事与意义。”

    谢伟比较活泼外向,感叹道:“我还以为会发块黄金呢……”

    众人哈哈大笑。

    程思宁也忍俊不禁。

    接下来,退伍兵小唐和小蒋也讲了几个他们以前在部队里去野外急行军的趣事。

    ——就说他们当时训练的项目是野外生存。

    就是不让带任何食物,只给大兵们发了两把信号弹枪、两块指南针、一张军用地图、人手一把匕首、人手两块手帕、一包食用盐和一些急救药品……然后将他们空投进深山老林,约定三天后大兵们要自己走出森林,找到指定集合地点。

    小唐小蒋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急行军赶路。

    大兵们体力好,平时习惯了负重拉练,这会儿空着两手,跑得飞快!

    再加上在深山老林嘛,时不时遇上几条蛇……

    吓得小唐他们蹿得飞快!

    结果一切过于顺利,以至于小唐他们在森林里狂蹿了一整天,当天深夜,他们就摸到了集合地点。

    接应的后勤部队压根儿没想到小唐他们那么快就到了,根本毫无防备。

    天亮时分准备做早饭时才发现,食物被搬空了一半???

    再一找,还真在小溪边找到了吃饱喝足正在睡大觉的小唐他们。

    气得他们连长直跳脚!

    大家又大笑了一场。

    之前坐在小宝邻座的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因为没有报纸看,便也加入了大家的聊天。

    他自称姓董,是宁城副食品厂的业务员。

    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了么,所以宁城副食品厂也在广州设了个办事处。

    老董就在广州办事处上班儿,每隔一两个月回厂述职探亲一次。

    听到“宁城副食品厂”这几个人,程思宁没吭声,只是又仔仔细细地打量了老董一番。

    程思宁很确定,她不认识老董这人。

    只是从年纪来看,老董比她大上十来岁,不应该不认识啊!

    老董讲的是他在改革开放前,坐火车出差时遇到的事儿。

    ——那一次,老董身边坐了个年轻女孩,大约十八九、二十出头的样子,长得很水灵,据说是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要去看望在乡下插队的哥哥。

    那姑娘天真单纯,也跟现在一样,坐车时间一长,大家都无聊,就开始说话聊天。

    其中呢,有一对婆媳对这个年轻姑娘特别热情,不住地问长问短,把姑娘的姓名、家庭情况、住址什么的全都问了个清清楚楚。

    老董见多识广,意识到不妥,三番四次想要悄悄提醒那姑娘,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没想到,姑娘反倒以为他是个大色狼!

    那对婆媳还帮着姑娘找来了乘警,说老董想对姑娘耍流氓。

    在那个时代,耍流氓可是重罪!

    老董赶紧解释……

    总之就是过程特别麻烦,后来铁路派出所还派人押着老董回原单位去问,问清楚老董在单位里的风评如何,最后才放了他。

    老董叹气,“不瞒你们说,当时我啊是真被气着了!我好心好意提醒那姑娘,结果她还赖我耍流氓……她也太缺心眼儿了!害得我被拘留了五六天!得亏领导理解我、了解我。”

    “当时我心里气得很,心想那傻姑娘说她名字、家庭住址的时候我全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是恨不得上她家去,找她家长讨个公道……”

    

    喜欢假千金被逼下乡后,嫁糙汉考状元请大家收藏:假千金被逼下乡后,嫁糙汉考状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又过了一年吧,我正好上那姑娘家附近办事儿去,就打听了一下,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了?”老董很会卡点,卖起了关子。

    姚丽问道:“那姑娘是不是被卖了?”

    老董愣了一下,奇道:“你怎么知道?”

    姚丽说道:“我猜的啊……”

    老董又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果然,那姑娘就是那一年被拐卖的,再也没了下落!后来呢,我还认识了那姑娘的爸,他也是业务员,常年累月在外头跑。”

    “就前年吧,我还见着他了,问他姑娘回来没,他说啊不抱希望啦!我说你也是跑业务的啊,哪有任务往哪去,天南海北不回头的……你没教教你姑娘怎么防范?”

    “姑娘爹说,平时他很少在家,都是当妈的在教养孩子。我又说了,那你姑娘才十八九你舍得让她一个人出远门啊?姑娘爹说,给她相了亲事她不干,她就是逃婚走的……”

    说着,老董又道,“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咱就不提了。”

    老董又对姚丽说道:“出门在外呢,还得多加小心,尤其是女孩子家家的!别什么话都往外说!”

    姚丽连连点头。

    程思宁问老董道:“在广州设定了办事处以后,厂子里的生意会好一些吗?”

    老董愣了一下,才摇头苦笑,“难!难呐!”

    他是宁城本地人,读完书分配工作的时候去了其他的城市,后来因为母亲年纪大了,他才和妻子一起申请调回宁城,本想守着老母亲……没想到也就是两年的时间,老人就去世了。

    现在呢,老董的儿子高考复读一年,成绩还是不太理想。

    为了多挣点儿钱,妻子留在宁城照顾儿子,他就向单位申请驻扎在广州办事处。

    这样工资会高一点儿。

    至于生意么,依赖着广交会,一年也能拿到一些订单,但成交量不大。

    程思宁这才恍然大悟。

    她并没有告诉老董,她的童年正是在宁城副食品厂的家属大院里渡过。

    主要是因为,那不算特别愉快的过去。

    目前那里也没有值得她惦记的人。

    而且老董完全没说童家人……这证明着童家现在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搭乘绿皮火车从北京到广州,不晚点不延时,满打满算70小时左右,正好是三天三天。

    但在这个时代,鲜少有不晚点的绿皮火车。

    所以,当70个小时过去后,绿皮车还呆在江西境内、甚至还没到湖南的时候,大家的情绪相当稳定。

    也就是有点儿抱怨食物不太够。

    程思宁带的食物也快要消耗尽了。

    现在刚过春分,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

    程思宁上车之前就带了三天的口粮,第一天是正常的饭菜,每人两个饭盒,里头是压实了的一层米饭一层炒腌菜、再一层米饭一层蒸腊肉……

    两个饭盒就是午饭和晚饭。

    另外家里还给程思宁一众准备了水煮鸡蛋、素菜包子、一大块差不多七八斤的卤瘦肉、粽子和泡米饼。

    由于份量足,大家吃了三天……

    但到了今天也是不够吃了。

    这几天程思宁关注了一下火车餐车上的价格。

    贵到了天上去!

    这么说吧,改革开放以来,物价稍稍有些上涨,但还不算离谱。

    改革开放前,国营饭店里的一碗素面要花三角钱。

    现在呢,外头的私人小馆子,一碗素面要五角钱;店面大一点、环境比较好一点的饭店就是八角钱一碗。

    火车餐车上的素面是一块五一碗!

    像小唐、小蒋他们饭量大,一碗素面根本吃不饱,至少也是两碗带肉的汤面,那就是……一个人至少得花五块钱才能吃够一顿饭!

    当然了,也可以不去餐车车厢吃新鲜的。

    可以在推小车卖快餐的列车员那儿买。

    一荤一素八角钱,两荤一素一块钱……经济实惠得多,味道就见仁见智了。

    程思宁看到有人买过,所谓的“荤菜”,其实就是比蚂蚁还小的一丁点肉沫,而米饭也是冷透了的。当然了,味道不怎么样但份量挺多。

    对面座的小卢两口子买一份饭吃都能吃饱。

    程思宁觉得,看这情况,这火车至少得耽误两天,要不今天就吃两荤一素一块钱的,明天再去餐车车厢点菜吃。

    不过,当程思宁决定花钱买饭的时候——

    谢伟拦住了她,“老师,我们别在火车上买,太贵了。等火车靠站的时候我们找老乡买!会有人在站台上卖吃的。”

    程思宁犹豫半晌,摇摇头。

    谢伟愣住,“老师?”

    他不懂……

    住在附近的老乡会挑着担子来站台卖饭,用大桐叶包起来,可比火车上八角钱一份的饭菜便宜多了。

    程思宁对谢伟说道:“还是要注意一下卫生的,现在是甲肝流行期。出门在外,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得吃、相对比较干净。”

    谢伟这才点点头。

    于是这一天的中午,大家吃上了特别不好吃的快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假千金被逼下乡后,嫁糙汉考状元请大家收藏:假千金被逼下乡后,嫁糙汉考状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考虑到这盒饭的份量,程思宁和姚丽分食一份。

    就这样,两人也没能吃完,最后还剩三分之一的样子,小唐小蒋也没不好意思,大大方方把剩饭分吃了。

    老董也买了一份火车快餐,吃了几口就被噎得直皱眉。想喝点儿开水呢,可开水又太烫,搞得他狼狈万分。

    程思宁笑道:“老董,你们是做副食品,有没有考虑开发一些方便食物……比如说方便面什么的?满足大家出行时的食物需求。”

    在这个时代,方便属于舶来品,而且还特别贵。

    一袋方便面两三块钱,老百姓根本吃不起!

    不过呢,老董是副食品厂的业务员,还是见过世面的。

    他直摇头,“方便面成本太高,做出来也没市场。”

    程思宁笑道:“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就想办法降低成本啊!”

    老董苦笑,“做方便得用机器,我们上哪儿找机器去?”

    程思宁说道:“找我们啊!我们青华大学有物理机械学院,可以帮你开发出你想要的机器。”

    老董呆了一呆,失笑道:“程老师、程教授!你快不要打趣我啦!我们就是一家生产不好、快要破产的老厂子,哪儿还有钱请你们青华物理机械院来设计机器啊!”

    “再说了,你们那什么物理院……是干国家大事儿的吧?”

    “还管给我们老百姓做这种没啥用的烘干机?这不可能吧!那你们物理学院的教授学生不是太闲了么!”老董揶揄道。

    既然程思宁都已经这样点拨老董了,可老董还是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

    算了算了。

    都已经进入新时代了,还这样不思进取,不积极迎合、引导市场需求……这是国营厂的通病,迟早会被淘汰掉。

    程思宁心想,将来等她的生态共生实验园建成了,她倒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做出自动一体化的收割、脱谷、烘干、装袋大米的工序,也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做出自动一体化的方便面生产。

    喜欢假千金被逼下乡后,嫁糙汉考状元请大家收藏:假千金被逼下乡后,嫁糙汉考状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