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5章 忙活起来
    宋老娘说完,自去忙活了。

    留在原地的林小姑,想着刚刚宋老娘说的话。

    可不是嘛,要是活在京师,就没那些灾害,自家的人指不定还活的好好的……

    至于根不根的重要嘛?

    活着比什么都好,林小姑也是现在才看明白这一点的……

    ……

    转头,林小姑就找到林大壮,问办户籍的事。

    林大壮也有些高兴,林小姑愿意留在京师,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小姑,这个应该不难,晚上我去里正家问问去……”

    林大壮难掩着兴奋说道。

    “这个不急……”

    林小姑话没落,林大壮就不见人影了……

    “小小,咱带回来的糕点和肉啥的,在哪呢,我……”

    林小姑看着毛头小子一样的林大壮,笑了……

    这孩子,平时见着稳重的很,这办事有时候还是凤凤火火的,像个孩子似的。

    “大壮,你把哪壶酒也带上……”李小小指着桌上的清酒说道。

    “这,好嘛……”

    “有啥不好的,下次咱再带就是。听说申里正好酒,你带去的肉和糕点,怕是不如申里正的意,倒是全了里正媳妇的心意呢。”李小小笑着打趣道。

    林大壮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虽然这清酒不贵,但是贵在难买,这壶清酒还是桃红跑了几趟才买成的。

    既然求人办事,投其所好还是要的。

    ……

    “大壮去了?”林老头刚和宋老爹把毛驴的棚子给拾掇好,转了一圈没看到林大壮,问道。

    “嗯呢。”

    “这孩子,去也不拉着我,对了,他带酒没?”

    “带了清酒,爹,没事的,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申里正是个好的,不会为难大壮的,你不要担心。”

    “带酒就行,这里正好这一口呢,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就不能不带,不然失礼了……”

    ……

    天刚黑,林大壮就回来,让肖铭明天准备好10两银子,还要路引这些的,去申里正家,明天就给办下来。

    “这是不是太急了……”

    “不急,未免夜长梦多的,这事啊,还是早点定下来才好呢……”

    “对,对,阿铭,手里银子够不,不够,从我这拿。”林老头关切的问着。

    “舅舅,10两银子,我们还是有的……”肖家做豆腐那么些年也攒了不少的银子。

    虽然之前遭了灾,但是林小姑习惯了未雨绸缪,家里备了不少的粮食。

    后面肖家人得了疫病,根本没得治,硬熬的。

    家里攒的钱基本没花什么。

    “那就好。既然户籍落了这起房子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大壮,宅基地的事,里正怎么说?”

    “宅基地不太好办,现在村里的地很紧张,有,就是很小,差不多咱家一半这样的,还要10两银子才给划一块。”

    “小就小吧,这银子得花……”林老头思忖道。

    “嗯,大壮哥,这事还是听舅舅的。”

    “那成,明天我陪你跑一趟,把这两件事办完。至于起房子的事情,现在天冷了,不好动土。明年开了春,多找几个人,也就是了。”

    事情很快说定。

    明年肖家和宋家一起起房子。

    宋老爹本身就是木匠,帮着看着些,也放心。

    宋家这一年多可算是攒了起房子的钱。大儿子成婚了,工钱,宋老娘就没收,留给小两口自己花用。

    至于两个小的,都是男娃,林大壮他们包吃包住的,还给买衣服啥的,用什么钱。

    于是兄弟两个除了林大壮给的过节的一些奖励,其他的可都啥不剩。

    加上宋老爹做木工活,每个月也有个几两银子的进账。

    宋翠也能接些手工活,攒点家用钱。

    宋老娘现在手里的银子扣掉还林家的,可是有90多两了。

    盖房子可是绰绰有余的。

    之前一直因为宋信他们住在京师不回来,所以,宋老娘也不着急。

    二来呢,林家也确实没个女主人在家,吃喝什么的,宋老娘在,还能帮衬一把。

    三来,就是热闹了。

    但是宋家的房子又不可能不建,毕竟家里可是有两个儿子没成亲,所以,一直往后推。

    但是最晚,也定在了明年开春。

    现在也是赶巧了,和肖家一起建,还能划算些。

    有些东西就是这个样子,买的多了,才有讲价的空间,少了,都没得人搭理的。

    林大壮和李小小在申家村又住了两天。

    林大壮帮着林小姑他们打打下手,带着去找门路。

    不过一天的时间,肖铭就熟门熟路了,豆腐做的不多,卖的也快。

    就是这豆腐不像馒头,重的很,好在林家现在有2头毛驴,不仅能帮着拉磨,还能套个车架子,把豆腐拉去城里卖。

    肖铭和宁翠两个人结伴,一个切豆腐,一个卖豆腐,豆腐走的也快。

    也许是之前李小小威胁的话有用了,李老太这两天安生多了。

    林大壮则和李小小商量把石头兄弟俩送去学堂。

    “现在送去,是不是太早了?”李小小有些迟疑。

    “不早了,都七八岁的孩子了,这个年纪上学刚好。而且,家里这个环境也不适合两个孩子,去学堂,让夫子看着,管着,比现在这样好些吧……”

    自打李老太他们来了以后,林大壮之前没在申家村待就去淮城了。

    一直没相处,这两天,相处下来.,两个孩子真的是把李老太学了十成像。

    言行举止,可以说一模一样。

    自己和李小小是没有时间管了,但是也不能把两个孩子继续和李老太长久待下去。

    送去学堂才是最好的。

    同龄人之间的模仿,相处,更容易。

    而且,高耀他们也在学堂读书,相互结伴也好。

    不指望能有多大出息,能明事理就成了。

    “到也是,那就听你的安排吧,目前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李小小想着也是,可不能让两个孩子天天的斗鸡摸狗下去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送去学堂也好,至少能识几个大字。

    不比什么都强。

    而且,李小小也有私心,如果孩子送去学堂了,李老太也能收敛点。

    要知道学堂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名声,品行不好的话,可是要被撵出来的。

    喜欢市井小民的烟火请大家收藏:市井小民的烟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市井小民的烟火请大家收藏:市井小民的烟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