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璘抬舆出征,兵锋直指临洮府。
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攻占临洮府城,再以此为跳板,兵分两路,分别攻击兰州和西宁州。
由此打开西夏的大门。
西军本就是因为西夏的存在应运而生的。
它从诞生那一天起,使命就是针对西夏。
所以,多年以来,西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战术战法,完全适应西夏军的战术战法。
历史上,西军对西夏作战,基本上是占上风的。
几次西征失败的主要原因,大多出在冗滥的官僚机制造成的高层指挥失误,以及后勤辎重方面的问题。
反倒是和金军作战时,一向强大的西军鲜少取得辉煌战绩。
靖康之变前后,一贯与西夏军交战的西军,开始参与对金作战,重大战役如太原之战、富平之战等,战果几乎是一边倒-——失败。
西军将门之后的刘光世、种师道等,都是当世名将,但是在面对女真人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好的战绩。
在面对女真人的时候,不落下风甚而常常胜出的反倒是岳飞、韩世忠等年轻将领。
他们既没有祖传的已经是完全适应西夏的西军战术战法,其部下也不是西军主力。
因此一来,反而在对金作战时,打的有声有色。
究其原因,战术风格的适应性是最关键的因素。
冷兵器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部队的作战风格相差极大。
大宋西军非常熟悉和适应西夏、吐蕃的战术战法,但这一套成熟的战术在面对女真骑兵的时候就完全不适用了。
西夏人的骑射水平,比起契丹人、女真人都要差的多。
他们更擅长在平原地带使用身高马大冲刺迅猛的党项马进行冲锋作战。
西夏人的铠甲普遍使用了冷锻技术,所以能在五十步左右,依旧有效抵挡宋军弩箭的射击。
如此一来,西夏骑兵经常借助重甲刺斫不入的优势进行冲锋作战。
在平原地区,西夏军用重骑兵“铁鹞子”开道,在山地则是用重步兵“步跋子”。
他们利用对西夏复杂地形的熟悉,诱敌入围,以重骑重步破阵,再用步兵扩大战果。
而西军在和西夏兵长期作战的磨合中,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战法。
西军以骑兵遮断西夏兵的步骑协同战术,再发挥己军的战斗优势消灭西夏军。
西夏的重骑兵和重步兵来上两回猛烈无比的冲锋就要休息,所以只要能有效破解他们的重步、重骑优势,接下来的战斗就很容易占据上风。
而女真骑兵虽然也以重骑兵闻名天下,但其兵种构成和西夏兵完全不同。
女真骑兵每五十个人为一小队,每一小队中的骑兵,只有二十名重骑,其余三十人全是轻骑兵。
他们以重骑冲锋破阵,随之而来的就是轻骑兵近距离骑射,然后就是冲到近前,抡起狼牙棒肉搏。
而与之相对的宋军骑兵,在训练时九成的精力都用在骑射上了。
史载:“马步军并以十分为率,马军一分习枪刀,余习弓”。
所以,一旦近战,大宋骑兵就是脆皮。
后来吃亏吃多了,吴家兄弟和韩世忠等将领,才摸索出一些适应女真骑兵的打法。
可惜还没等这套新的战术战法完善成熟起来,大宋朝廷就向金国乞和称臣了。
自从绍兴和议签订,西军也就没了用武之地,这套新的战术战法也就失去了继续进化的可能。
如今,西军找上的还是老对手西夏,双方是彼此知根知底的老冤家。
吴璘不仅兵法韬略十分高明,如今面对的又是他极为适应打法的西夏兵。
此前,川峡地区又经过了长达一年的充足战备,因而吴璘初战即告捷。
他兵分三路,节节进逼,临洮府城即将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西夏皇帝李仁孝此时已经完全顾不上和国相任得敬勾心斗角了,他急忙调兵遣将,抵御外敌。
匆匆返回西夏的拓跋黑衣,也被他任命为一方统兵大将,终于圆了寇黑衣的将军梦。
……
吴璘兵进西夏的时候,杨沅就亲率一支人马,将行辕前移,驻扎到了大散关。
从川峡地区到关中地区,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秦岭。
大散关是这崇山峻岭间,一条不用攀爬翻越的要道。
大散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两侧有崖壁对峙,诸峰峥嵘,南北深谷陡峭,号称“一线天”。
幸好,当年吴家兄弟富平之战惨败,退守川峡时不接受部下在川峡设防的建议,死战力保,保住了这处兵家要地。
所以,它一直掌握在宋国手中。
否则,杨沅如果想兵进关中,就要拿下大散关,那势必还要付出巨大代价。
杨沅把行辕设立在大散关后,便停兵于此,休整军队,等候其他各路兵马赶来汇合了。
在这里,他可以西望吴家军之背项,北抵宝鸡(陈仓)之金军,以待机会。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晨雾袅袅,杨沅徘徊在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的大散关上,信口吟咏起了曹操的《晨上散关山》。
这里是古今数千年间,多少豪杰风流人物留下了足迹的所在。
一时间,杨沅立于关上,颇有一种混淆了时空的感慨。
驻守大散关的守将是一位统领,名叫唐显。
唐显是个喜欢卖弄风雅的大老祖,他不知道杨沅所吟诗句的出处,但他牢牢记住了一句“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回去军营之后,他就喊来了自己的书记官,向他请教。
书记官一听,便抚须笑道:“这两句,出自《秋胡行·晨上散关山》,乃东汉年间曹操所作。
这《秋胡行》啊,原是乐府题,讲的是鲁国男子秋胡戏妻的故事,不过曹孟德只是借用了《秋胡行》的乐调,其词……”
唐显眨巴眨巴眼睛,截口问道:“你说曹孟德?可就是那位好人妻的曹阿蛮?”
杨洗教曲大先生说的三国,如今也算是家喻户晓了。
唐统领虽然是个大老祖,却挺喜欢听这部书的,他已经听了不止一遍了,滚瓜烂熟。
书记官抚须笑道:“正是此人!”
“呵呵,本将军懂了。”
唐显笑了起来,那笑容多少有些暧昧。
当天下午,唐显便借口有重要军机禀报,带着一个小兵鬼鬼祟祟地进了杨沅的帅帐。
“抚帅,您看她。”
唐显谄媚地向杨沅示意了一下,正站在沙盘前的杨沅疑惑地转过头去。
那小兵含羞带怯地看着杨沅,一见他向自己望来,便忸怩地低下头去,抬手摘下了自己的盔笠。
一头秀发顿时披散下来,这人竟是个极为柔媚可人的小妇人。
唐显搓了搓满是老茧的大手,笑道:“抚帅,此女姓沈,名柔娇。原是本地厢军都虞侯柯梦逸的侧室夫人。
老柯去年秋上病逝了,沈小娘子是个新寡之妇,一时也还没个好去处。
抚帅您军旅倥偬,鞍马劳顿,身边缺个知冷知热的人侍奉起居饮食,末将甚是忧心呐。
沈小娘子温柔体贴,姿色也是极好的,抚帅若有意,不妨把她留在身边……”
那沈小娘子红了脸颊,垂着头轻捻着衣角,羞羞答答的。
她是随夫君柯梦逸在军中的,柯都虞死后,柯家派人来料理好事,大房那边发话,没把她带回去,扔在这儿自生自灭了。
唐显等几位军中将领,平时会对她有些关照,不过彼此间还真没有私情。
唐显固然有拍马屁的动机,可也确实觉得,如果杨抚帅能收了她,这小嫂子也就有了归宿。
沈娇柔听唐显说这位抚帅如何年轻如何俊俏时,心里还是不大信的,只是想着靠着自己男人的旧情面,人家又能关照自己几年?
终究还是要找个依靠的。
所以,哪怕这位抚帅已经是白发苍苍,鸡皮鹤发的年纪,但能给她一个稳定的生活也好。
不想唐显竟未吹牛,一时间心中好不欢喜。
“把沈小娘子送回去。”
杨沅一怒之下怒了一下,闭了闭眼睛,只能用无奈的语气说话。
他不想言词太过严厉,免得这女人觉得难堪,一个想不开回去自尽了,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吴帅已兵进西夏,宝鸡方向,金军不断集中,显然有南下抄我后路的意思。本帅身边留个女人,岂不有扰军心士气。”
杨沅还真没法跟唐显发脾气。
因为军中禁酒,禁带女眷什么的这些在后世来说,必须遵守的严苛规矩,并不是各个朝代都存在的。
喝酒,很多朝代的军队都是允许的,女人也是一样。
营妓是自古就有的。
梁红玉一开始就是一个营妓,后来被韩世忠看中,就成了他的小妾,依旧是随在军中。
韩世忠的元配白氏去世后,她又被扶为正妻。
而不管是她作为将领的妾室随军,还是从妾抬格为妻,这在礼法严苛的后世,都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
但是在宋朝,很多将领都有带妻妾从军的习惯,带不带全看将领的自我约束能力。
唐显有些尴尬:“呃,抚帅,沈小娘子……”
杨沅道:“沈小娘子是韩都虞的如夫人,韩都虞死了,本帅将她纳入帐下,你叫军中将士们看了,心中会怎么想?”
唐显一听顿时一拍额头:“哎呀,对啊!曹阿瞒败走宛城嘛,是末将糊涂了。”
唐显忙不迭跑到沈娇柔面前,扯起她就走。
“小嫂子,不合适,走走走,咱们快走。”
沈小娘子反而有点不舍得的了,一双杏眸水汪汪地看着杨沅,直到被唐显给拉出去。
杨沅吐出一口浊气,摇了摇头。
他倒没有因为唐显的拍马屁,就觉得此人不堪大用。
有本事的人不拍马屁,真有本事的人一定清高的说法纯属扯淡。
清高者也可能是志大才疏,真有本事的也可能情商颇高。
戚继光也狂拍过张居正的马屁,一写信就是“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还给张居正进献美人儿。
可这无损于他抗击倭寇的莫大功勋和用兵如神的军事才干。
包拯铁面无私、行事至公,但是在和皇帝接触时,也是一个高情商,那情绪价值给皇帝提供的满满的。
杨沅移驻大散关前,“同舟”和“雀房”就有各自的调查报告递到他面前了。
这个唐显不管是练兵带兵,还是与袍泽同僚的关系,都是极好的。
所以,杨沅也不想吓着他。
两根青葱玉指,轻轻扯了扯杨沅的衣角。
一身戎装、眉目如画,宛然翩翩美少年的青棠,吃吃地笑起来:“达达,怎不把她留下呢,我看这位姐姐,确实颇为妩媚呢。”
“啪!”
杨沅抬手一巴掌,手掌的触感颇好。
如了心愿的青棠顿时眉眼弯弯。
这丫头,大抵是有些受虐体质。
杨沅瞪了她一眼,依旧埋头看向沙盘。
他要把这山川地理牢牢记在心里.
他不觉得吴璘老帅能灭了西夏,但是他想把关中拿下来,至少夺回长安。
杨沅此来,是带着青棠和阿蛮在身边的。
不过,他倒不是须臾离不了女人,而是因为他的情报渠道现在来自三方。
军中斥候谍报组织、雀字房的谍报组织,还有就是不可示之以人的“同舟会”。
而且杨沅的新军和火器部队,也有许多秘密。
这些都是要绕过官方机构,由他的“内记室”负责的。
因此,他身边需要有绝对可信,可以接触这些机密的人,做为帮他传达整理的助手。
青棠笑嘻嘻地陪在杨沅身边。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个十六七的小姑娘,可是很早就跟着做事了。
她的见识、眼光和格局,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小老千青棠了。
同样小兵穿戴的阿蛮快步走了进来。
“老爷,时寒将军、何锦云将军、高敢将军等皆率部赶到了。”
杨沅眉锋一挑,各部都按时到了,这让他很满意。
看起来经营潼川、利中这几年,这威是真的立起来了。
这些骄兵悍将,已无人敢挑衅他的权威。
“好,为本帅披甲。”
“是!”
青棠和阿蛮马上取来甲胄,利落地帮杨沅披甲。
小青棠始终是个会作怪的性子,她就蹲在杨沅身前,帮他整理甲裙。
瑶鼻红唇挨的太近,难免叫人想入非非。
杨沅怎会不明白她的故意挑逗,忍不住笑骂:“不要胡闹。阿蛮,吩咐下去,擂鼓三通,升帐点兵!”
阿蛮笑着答应一声,转身便走了出去。
杨沅扶了扶腰间那口大理宝刀,迈动战靴,便往外走。
“臭丫头,又欠收拾了,等我回来再修理你。”
小青棠眉眼盈盈,昵声答道:“好的呢,人家等着大帅您回来擂鼓‘三通’,升帐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