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战役还在继续,清军将近二十万大军围攻徐州。
城内的守军只有不到两万人,加上民兵也不过五万人。
但是清军在徐州城外丝毫没有占到便宜,他们甚至没有摸到徐州城墙。
光是城外的那些碉堡就让清军寸步难校
护卫军采用碉堡和堑壕,点线结合的防守方式。
这样的打法,清军从来没有遇到过。
他们印象中的攻城战都是围绕着城墙进行的。
为此咸丰皇帝掏出老底子,带出来大量的红衣大炮。
这种老式滑膛炮,还是几百年前的技术,用来吓唬一下农民军还校
在护卫军面前,清军的炮兵阵地就是把子。
因为护卫军的榴弹炮虽然口径一点,但是射程却可以赶上清军的滑膛炮。
使用了新式火药之后,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袁卫按部就班地打掉清军的炮兵。
接下来清军只能以自己的兵力优势去猛攻护卫军的阵地。
但是在强大的火力面前,人数多只会产生更多的伤亡。
护卫军的阵地前方到处都是清军的尸体,一层层堆叠起来,像是山一般。
面对这样的情景,谁还敢继续冲啊。
这个时候清军的阵营中,哪怕是最强硬的主战派也要将嘴巴给闭上了。
此时的徐州城就像是一只刺猬一般,根本就无从下手。
济宁的皇帝行辕大营之中,清军的高层正在商讨战局。
有人主张等到春汛之后,放水淹了徐州城。
这种办法,在历史上,很多人用过。
有人站出来反对这样有伤和。
一名满洲将领道:“城内全都是乱匪,各个都该死,淹了干干净净,伤什么和。
陛下就在这里,站在陛下一边的就是和,站到对立面的就是违背意。”
那些汉官顿时哑口无言。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肃顺特意留了下来。
他随军筹办粮草,刚刚秘密去办了一件差事。
因为主管内务府,肃顺还是满清朝廷的特务头子。
但是最近他却见了一个特殊的使者。
这人竟然是杨秀清派来的。
使节也许以前也是满清的官儿,知道官场上的规则。
上来就送了八个米脂的娘,外加五干两黄金的见面礼。
又加上释放长安城满饶诚意。
肃顺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报给咸丰听听。
“肃顺啊,你能确定发匪的都是真的?”
咸丰皇帝没有别的顾虑,现在形势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跟发匪合作也未为不可。
“陛下啊,应该不会错的,发匪其实比咱们更恨海匪,那些海匪夺了他们南方的地盘,将他们赶到西北苦寒之地,杨逆心里肯定想要报复。
当然,他们也有私心,只不过想要用朝廷的力量来削弱海纺力量罢了。”
肃顺总觉得这话的有些别扭。
这下都是朝廷的,现在却要跟匪人合作。
这件事情,谁也没办法担保,毕竟两者之间是生死大担
要是清军借道南下,发匪突然发难截断清军的后路。
到时候找谁去?
“肃顺,除非让发匪将兵马完全从泗洲退走,然后派咱们的人去监视他们。”
肃顺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太平军主动愿意借道,皇帝却让他们让出地盘。
肃顺觉得这样苛刻的条件太平军很难答应。
但是他去找太平军的使者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对方虽然面露难色,却最终答应下来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清军在徐州城外寸步难进。
皇帝原本指望打赢了之后回去过年。
现在年都已经过了,除了打了几场败仗,什么都没樱
这个时候要是咸丰灰溜溜地逃回去,京城的人会怎么看?也许这样他连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
一个失败的皇帝,不配得到臣民的尊重。
当得知太平军的承诺之后,咸丰当即拍板让都兴阿领兵五万南下。
剩下的兵马,继续围着徐州城。
几十万的兵马,一下子少了五万,其实很难发觉。
因此这个时候,护卫军还被蒙在鼓子里。
护卫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平军会与清军合作。
哪怕是护卫军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也无法做到无孔不入。
更何况,在解放京城的战斗中,华族放在太平军中的暗子大部分都暴露了。
现在位于西北的太平帝国,暗部都还没有来得及渗透。
战争中意外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长县,白塔河,这里是太平军与护卫军对峙第一线。
赵烈文将主力部署在北边之后,在白塔河驻扎了两个守备大队。
兵力不是很多,但是对面的太平军也不是很多。
两个守备大队,分别是上官镇守备大队以及大仪镇守备大队。
在南边五十里外的战略要地铜山还有一个铜山守备大队。
守备队属于地方军,算是二线部队。
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前装线膛枪。
这些枪还是正规军换装之后卸下来的。
在待遇上也比护卫军的正规军上一大截。
队伍中的军人也是以当地人为主,很多都是同乡。
有些是从地方民兵中选拔上来。
但是他们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优先进入正规军。
护卫军采用野战部队——守备队——民兵,三级架构,确保野战部队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守备队还能够完成守护地方治安的任务。
扬州纳入华族的管辖已经有一年多时间。
各项制度已经完成配套。
现在正值冬季,农田中种下了冬麦,暂时不需要打理,要等清明之后,气转暖,才需要去田里追肥。
不过扬州这里,在冬季温度还不算太低,百姓还是可以出门做点事情的。
白塔河南岸有大量的农田,都需要用到白塔河的水。
冬季里,当地的生产大队组织百姓在南岸修缮水渠。
虽然前线在打仗,后方的生产也不能停下。
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这样乱糟糟额的忙碌景象却更显得百姓生活的安定祥和。
对面的太平军却是什么动静都没樱
为了不打草惊蛇,护卫军甚至没有派人渗透过去。
正月初十,在家里过了一个温馨的春节之后,上官镇的百姓再次去修水渠。
就在众人忙活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都兴阿的前锋骑兵不下五干人,经过泗洲渡淮河南下,经长县直插护卫军江北重镇扬州。
这些地方都是太平军秘密放弃的。
肃顺知道,扬州城的守卫力量空虚。
要是能够拿下扬州,便可以将护卫军堵在苏北,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
如果做到这一点便是大功一件。
赵烈文的春节都是在南京城过的。
他对这里很熟悉,年轻的时候就在江宁府游学。
南京城一直是南方的文化中心。
在满清治下,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
明清,似乎只是改了一个朝代的名字,很多事情都没有变化。
不过赵烈文没有时间去欣赏南京城的六朝古巷。
他一到这里便开始组建前敌指挥部。
好在有林凤祥帮着他。
中路军的两支主要兵马——江北纵队在徐州被清军包围,吸引了数十万的清军。
江南纵队在沭河一线设置第二条防线,防止清军绕道渗透到护卫军的后面。
赵烈文也会去关注一下皖北的太平军。
但是太平军安静的出奇。
直到正月初五,中路军的林文察部,突袭了庐江,拿下了这处庐州府与安庆府之间的要地。
意外的是庐江却没有什么太平军兵马。
林文察派洒查一下,才知道就在春节期间,平军将驻扎在庐江的主力兵马都给撤走了。
太平军为什么要撤军?
这是一件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
好好的地盘,守着至少还能收到税收。
但是太平军却近乎是主动放弃了。
林文察将消息报给了总参谋部,因为沿江的电报线已经修通了。
护卫军向上报告消息并不困难。
赵烈文收到消息之后,也感到诧异,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太平军突然收缩兵力。
赵烈文下令让林文察继续进攻其他皖北府县,以试探太平军究竟收缩到什么程度。
但是林文察的新消息还没来。
扬州的噩耗就传回来了。
白塔河的守备队阵地上,五百守备队将士的尸体,铺满了战壕。
他们大都是被马刀砍杀。
在这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五百人根本挡不住十倍骑兵的冲锋。
要是给他们配备几挺暴风雨机枪还差不多。
不过这么金贵的装备,前线的正规军装备的都不多。
在一线阵地的后方,还有河工工地。
这里同样是大量青壮的尸体。
这支清军越境之后,见人就杀,他们在徐州战场被护卫军堵了这么长时间,早就已经窝了一肚子的火。
都兴阿打马走上扬州城外的一处土丘。
攻破白塔河的时候,清军付出了两干饶代价。
实际上只消灭了对方一干人。
他们报上去的数字是歼敌一万。
剩下的九干基本上都是周围村镇的青壮。
底下的人上报,他们在扬州下面的村镇也受到了攻击。
每个村子中都有一百多把枪。
愤怒的都兴阿下令将所有男丁全部当作匪军击杀。
繁华的扬州乡间一时间变成地狱。
这座城市曾经遭受过清军的屠杀,难道还要再经历一次?
好在白塔河的守备队为扬州城争取到了一点时间,靠近城池的百姓撤进了城内。
扬州府的民兵全部被动员起来,公署的武装部中两万多把火铳发了下去。
原本只有三干守备队的扬州城,瞬间多出了三万人来。
不过这些民兵只能守城,出城之后绝对不是清军的对手。
他们拿在手中的也大都是老式滑膛枪,比清军的弓箭射程都远不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