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3章 烽火连天(二)
    “唰唰唰!”

    只一看对手的块头以及出刀的架势,林宏便知自己在力量上肯定有所不如。

    所以,他并未头铁地跟对方硬拼,而是于瞬息间连着轰出了三剑。

    “铛!”

    第一剑,靠!

    准确地用剑脊拍在了刀尖后方三寸处。

    以巧劲将刀势引歪。

    “噌……”

    第二剑,抹!

    长剑顺着刀身飞速摩擦直下。

    逼得萧如海不得不迅速撤刀变招。

    “呜……”

    第三剑,振!

    趁着萧如海收刀的那一刹那,林宏手腕一振,剑脊猛地靠了下刀身,借势反弹后,迅速斩向了萧如海的脖颈之间。

    “噗嗤!”

    三剑一气呵成之下,萧如海根本来不及再有所反应,剑光瞬息间便从其脖颈处一抹而过。

    “嘭!”

    鲜血迅速飙出,萧如海的双眼顿时暴突,嘴大张,似想说些什么。

    奈何,林宏并没给他这么个机会,就这么径直冲撞了过去,硬生生将已失去了力量的萧如海撞得向后翻飞了开去。

    此时,乱哄哄冲过来的契丹士兵们已然杀到。

    但,那又如何?

    “挡我者,死!”

    林宏狂吼着便冲进了乱兵之中,一柄长剑运转如飞,胆敢冲上来的契丹士兵们无不被劈杀当场。

    “轰……”

    紧接着,后续冲来的唐军将士们也跟契丹乱兵们狠狠地撞在了一起,当即便爆出了一阵惊天巨响。

    完全没任何的意外,契丹军的冲锋势头就有若潮水撞上了磐石一般,顷刻间就被撞得个粉碎。

    在这等时分,越是勇悍的契丹士兵,就死得越快,反倒是那些掉在了后头的士兵还有机会反身而逃。

    但,真能逃回己方弓箭手射程之内的契丹士兵少得可怜——一番厮杀下来,出击的五百名将士也就只有不到五十人逃出了生天,余者全都成了倒在冰面上的尸体。

    而反观辽东军一方,也就只阵亡了不足四十人,伤六十余。

    “传令下去:全军后撤两里,安营扎寨!”

    面对着这等惨败,阿史那瓌的脸色可就不免有些难看了,他倒不是心疼那些战死的契丹士兵,而是敏锐地意识到一个要命的事实——在冰面上与唐军交锋太过吃亏,兵力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加之此时锐气已受挫,强行决战的话,大败的可能性极高,所以,哪怕心中不甘得很,他也只能无奈地引兵后撤。

    “弓箭手压住阵脚,其余各部后撤一里安营!”

    见敌军在后撤时有条不紊,且有大量的弓箭手沿河列阵,李贤不得不打消了乘势追击的念头,同样引兵向后徐徐撤走……

    “报,禀殿下,营外来了名突厥使者。”

    一个时辰后,中军大帐才刚立起来没多久,一名轮值校尉便已匆匆赶了来。

    “宣。”

    这时候派使节来,不是来下战书,便是来勒索的。

    这一点,李贤心中有数,不过无所谓了,见上一见又何妨,若是能探出点敌情,那就是赚到了。

    但这愿望在瞧见那名所谓的使者时,就彻底幻灭了。

    原因很简单,那名使者赫然是名衣衫褴褛的唐军被俘士兵。

    “殿下,求求您救救我们柳城军民吧,求您了。”

    一见到高坐在文案后头的李贤,那名被俘士兵当即便嚎啕大哭地跪倒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说清楚了。”

    不祥的预感瞬间便打李贤的心底里狂涌了起来。

    “殿下,那些契丹狗抢光了整个柳城,将我二十多万大唐百姓全都关在了演武场中,每天就只给一顿稀粥,天寒地冻,我百姓冻死饿死无数,实在是太惨了。”

    在抹了把眼泪后,被俘士兵一边哭着,一边将柳城的情况道了个分明。

    “狗贼赵文翙,罪该万死!”

    尽管早就料到契丹族不可能善待柳城百姓,可李贤还是不免被气得个愤然而起,真恨不得将赵文翙碎尸万段。

    “殿下息怒,还是先看看阿史那瓌有何说法再做计议好了。”

    帐中文武无不怒骂连连,奈何,骂也没用,反倒会乱了自家阵脚,魏思温见状,不得不赶忙从旁站了出来。

    “嗯……,说吧,突厥人到底想干啥?”

    在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之后,李贤总算是勉强将心中的怒意强行摁捺了下去。

    “殿下,有信一封在此,还请您过目。”

    直到此时,那名被俘士兵这才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函。

    信不长,就千把字,除去那些毫无营养的废话之外,就只一个意思——要想柳城百姓活命,拿粮秣辎重以及玻璃产业来换。

    “殿下,臣以为最蠢不过资敌,此事万不可为!”

    “道理是没错,可柳城百姓危在旦夕,又当如何应对?”

    “殿下,打吧,末将请命为先锋!”

    ……

    搞明白了究竟之后,群臣们无不为之义愤填膺,只是,鞭长莫及,加之敌众我寡,守都艰难,更别说前去救援柳城了。

    “殿下,敌军远道而来,粮秣辎重转运不变,利在急战,所以,阿史那瓌那厮方才会在此时派人来激怒我军,是故,臣以为当坚守待变,万不可轻动无名。”

    见势头不对,魏思温赶忙又进谏了一番。

    “我军倒是能坚守,但,柳城百姓怎么办?”

    这一听魏思温话里话外都是在说放弃柳城百姓,刘纳言顿时就憋不住了。

    “……”

    这话一出,满堂顿时便是一派的死寂——魏思温都已分析得很透彻了,三族联军既是敢故意激怒唐军,那就肯定有所埋伏,己方若是真敢冒险行事,落入对方彀中的概率极大。

    可若是按兵不动,坐视柳城近二十万百姓身陷死地,这个责任,谁都背不起。

    “本宫即刻上本父皇,请求西路军尽快到位,与我军一道东西夹击逆贼。”

    能救,李贤便是拼得一死,也绝对不会坐视柳城百姓遭难,奈何,现实摆在那儿,他也很是无奈,只能来上个矛盾上交了……

    二月初一。

    李贤的奏本走海路,在送抵山东后,又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闻知柳城惨状,朝野为之大哗。

    原本还想着“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高宗不得不赶忙派人催促裴行俭赶赴幽州。

    却不曾想裴行俭临行时突然病倒,竟然连一天都没能挺过去,当夜就病故了。

    高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给予裴行俭极高的葬礼,但这,显然解决不了前线的困境。

    不得已,高宗只能令幽州都督李文暕统领西路军各部,向三族联军展开反攻。

    李文暕接到诏书后,行动倒是不慢,匆匆集结了五万唐军出渔阳关,试图收复柳城,却不料在黄獐谷中了孙万荣的埋伏,战死近万,大败。

    孙万荣趁势掩杀,差点攻陷渔阳关,李文暕势颓,无力再度野战,只能是一边率部拼死守关,一边派人向高宗告急。

    直到此时,朝廷这才惊愕地发现三族联军并不是明面上的十五万之众,而是十九万兵马。

    事态无疑严峻了——薛仁贵所部虽已守住了雁门关,奈何,后续兵马尚未赶到,暂时无力出关解五原城之围,而李孝逸所部还在与吐蕃大军对峙之中。

    唯一进展顺遂的是黑齿常之所部——河源军大破由吐谷浑人所组成的吐蕃军,七战七捷,斩获不少,可问题是该军就只有三万余众,根本无力改变西疆事态。

    在这等三线作战的情况下,大唐虽强,也难免有些个捉襟见肘了,高宗无奈之下,不得不批复了李贤元月时所提出来的扩军请求。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东北的不利局势——李贤早就先斩后奏了,错非如此,浑河防线只怕早就崩溃了。

    二月初六,天气转暖,水浅的浑河已有了化冻的迹象。

    在连番引诱李贤过河决战未遂的情况下,阿史那瓌终于不耐烦了,令李尽忠率五万步骑从上游偷渡浑河,夜袭高显县(今之苏家屯),试图在浑河东岸拿下一个可靠的立足点。

    高显县城小且残破,县中守军不过三百,协防的民壮也就只有二千百余,县令王明辉自知难以坚持,在闻知敌军大举来犯后,第一时间便派人冒死突围,向李贤告急。

    高显县若被攻破,浑河防线也就荡然无存,不得已,李贤也只能让薛讷率二万步骑赶去救援。

    “报,禀殿下,突厥军大举出营,正在向浑河岸边杀来。”

    薛讷所部离去一个时辰后,一名轮值校尉急匆匆地赶到了中军帐中。

    “来人,传令下去,全军出营,列阵待敌!”

    李贤知道,阿史那瓌这是打算决战了。

    但,那又如何呢?

    他要战,那便战好了!

    “呜、呜呜……”

    随着李贤一声令下,凄厉的号角声顿时便暴然狂响了起来,刹那间,整个唐军大营立马便是一派的兵荒马乱。

    不多会,但见营门轰然洞开间,大批的步骑鱼贯而出,迅速赶到了浑河岸边。

    此时,先到了一步的突厥大军并未直接杀过河来,而是不慌不忙地沿河列阵着,摆出来的赫然是堂堂正正之架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