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6章 番外一
    第186章 番外一

    他死以後+前世走向論壇體

    永嘉十七年,山陵崩。

    臨終之時,李钺特意換上了一件二十年前的新衣裳。

    從前家裏長輩約定好了,等兩個小孩二十歲的時候,一起給他們辦加冠儀式。

    可是,等到他們二十歲那年,天下尚且動蕩不安,家中長輩早已不在,李钺在外面打仗,祝青臣在鳳翔城鎮守,兩個人也是聚少離多。

    後來李钺在攻城的時候,在敵軍庫房裏得了兩匹好料子,便讓人捎回去,讓祝青臣找人裁兩身衣裳。

    兩個人又約定好,李钺抽空回去,他們把加冠儀式辦了。

    結果前線戰事吃緊,這件事情又從年頭拖到了年尾。

    直到祝青臣過世,這兩件衣裳還好好地放在祝青臣床尾的衣箱裏,用香袋熏着。

    祝青臣原本想把這兩件衣裳都帶進棺材裏,但李钺留下了自己那件。

    這是所有人都早已忘記的事情,皇帝李钺活到四十歲,根本就沒有辦過加冠儀式。

    長輩們都說,沒有辦過加冠典禮,便不算是長大。

    所以,李钺想,這樣他死了,也一定是二十歲的模樣。

    這二十年來,李钺始終保持着自己的身材,也是為了這個。

    他要确保祝卿卿一眼就能認出他,他要和祝卿卿一起束冠,再一起長大。

    就和他和祝卿卿的前二十年那樣。

    李钺穿着早已過時、對皇帝來說并不算華貴的衣裳,平躺在床榻上,面上帶着前所未有的平靜神色。

    耳邊新帝的哭喊聲已經隔得很遠了,他緩緩閉上眼睛,去赴一場遲到的加冠典禮。

    李端大喊一聲:“父皇?!”

    守在殿外的朝臣,聽見他這一聲喊,都是悚然一驚。

    一個不好的念頭齊齊湧上所有人的心頭。

    但就算再急切,他們也只能候在殿外。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子的貼身太監從殿中把門打開,面上難掩悲痛。

    “諸位大人,太子殿下請諸位進去。”

    “是。”

    得了旨意,朝臣們這才起身進殿。

    滿殿寂寥,皇帝安安靜靜地躺在榻上。

    太子跪在榻前,俯下身去,将額頭貼在地上,喊着父皇,整個人微微顫抖。

    朝臣們還想請太醫,但是轉過頭,看見太醫早已經跪在旁邊,心漸漸沉了下去。

    他們來到太子李端身後,一拂衣擺,也一同跪下,行了大禮。

    不多時,有朝臣挪到太子身邊:“殿下節哀,陛下駕崩,朝野震蕩,還需要殿下主持大局。”

    “孤知道。”李端擡起頭,抹了把眼淚,“傳孤的口谕,召文武百官入宮。”

    “是。”

    又有官員提出,是不是該給皇帝換上殓衣?

    李端卻道:“不必。”

    “可殿下……”

    從古至今都是這個規矩,要是等死人身上的熱氣散了,肢體僵硬,那就不好換衣服了。

    禮部那邊應該一直都預備着陛下的殓衣。

    李端正色道:“這身衣裳是父皇早就選好的,也是父皇自己換上的。若是換了,只怕違逆了父皇的意思。”

    “可這未免太過簡陋……”

    “這是祝太傅留給父皇的。”

    衆臣一頓,終究沒有再說下去,

    原來是祝太傅,那就不能再說了。

    若是他們執意反對,要給皇帝換殓衣,只怕皇帝會從棺材裏跳起來,把他們全都砍了,再爬回棺材裏安安靜靜地死去。

    不多時,停靈的宮殿便收拾好了,文武百官也入宮了。

    十來個朝廷重臣,親自将皇帝的屍首擡進棺材裏。

    禮部那邊又着手準備皇帝的陵寝和陪葬物品。

    陵寝是早就完工的,在南邊的梧桐山上,二十年前建造的時候,皇帝特意下旨,不必封死墓道,給他的棺材留下進去的通道。

    祝太傅的棺椁已經在裏面停放了二十年,就等待皇帝的到來。

    至于陪葬,禮部幾個官員簡單參考前代的例子,拟定了一些陪葬品,呈給李端查看。

    李端看了一眼,便道:“這些東西你們看着辦,找幾個官員,把父皇寝殿裏祝太傅的東西都整理出來。父皇臨走之前,再三叮囑,要把祝太傅的所有東西帶走。”

    “是。”

    李端是朝中唯一的太子。

    這兩年,李钺讓他試着處理朝政,朝臣們對太子十分信服。

    李钺土匪出身,堅信權柄要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所以也沒有給李端弄什麽顧命大臣。

    如今李端就是朝中說一不二的人。

    李钺餘威不散,早就為自己的喪禮做足了準備。

    一切按照他生前設想的那樣進行。

    他穿着祝卿卿給他做的衣裳,被送到有着祝卿卿的陵寝裏。

    棺材和墓室裏,都放滿了他和祝卿卿的東西。

    做完這一切,墓道封死,李钺和祝青臣就像是搬家一樣,祝青臣背着小包袱,先去探路,李钺料理好老家的一切,帶着大包小包,跟着祝青臣搬去新家。

    換個地方生活而已。

    李端登基,成為新帝。

    忽然做了皇帝,李端還不是很适應。

    他只能更加勤勉,在朝臣們的輔佐下,學着從前先帝的樣子,處理朝政。

    他沒有入住從前先帝的寝殿,而是另外找了個宮殿住着。

    先帝的寝殿裏,挂着祝太傅和先帝年輕時的畫像,宮人時時打掃。

    先帝是撫養他長大的父親,祝太傅是他素未蒙面的老師,這兩個人對他來說,就如同父母長輩一般,似是遙不可及,卻又無比親切。

    李端早晚過去上香問安,十分恭敬。

    每當政事上遇到難纏的問題,李端也會過去小坐一會兒,問問家長們的意見。

    等到他把問題說完,他心中也大致有了答案。

    在李端的組織下,朝廷又一次擴大修繕武帝和太傅的陵寝,召集鳳翔城中的老人,編撰武帝與太傅的舊事書籍,以供流傳。

    這是他親近家長的一種方式。

    所謂上行下效,在李端的推崇下,對武帝和祝太傅的信仰,在朝野之間,達到頂峰。

    從此以後,在整個北周,長盛不衰。

    *

    本樓标題:北周武帝和祝太傅是真的!

    0L樓主

    文章鏈接:

    梧桐山暴雨塌方,當地農民地裏撿玩具送孫子,誰知竟是千年文物

    千年前北周陵寝塌方,考古團隊搶救性發掘,歷經一年,文物編號一千三百零九樣

    已确認墓主人為兩人,一人為北周武帝,一人為史學界一直認為并不存在的神仙太傅

    史學界大動蕩,北周開國歷史迎來翻天覆地大變化

    1L

    什麽?

    2L

    什麽??

    3L

    什麽???

    4L樓主

    不要再跟隊形了,詳情見視頻

    到目前為止,史學界的研究一直都是錯的,祝太傅根本就不是民俗傳說裏的人物,他是真實存在的!他和武帝也是真的!

    5L

    所以,我和我的太太太太太(省略一百個太)奶奶,磕的可能是同一個cp?

    6L

    什麽?我的cp有售後了?

    什麽?還是幾千年前的cp售後?

    我又可以了,馬上去圖書館找一本他倆的同人文來看

    7L

    ???

    路過,但震驚

    禮貌問,為什麽cp文會出現在圖書館裏?是什麽文學巨著嗎?

    8L

    那可不,我們吃的可好了,糧山糧海,全都是古代大文豪産的糧

    你去圖書館古典文學專區,找到北周時期的書架,從北周開始慢慢往後找,只要看到“鳳翔”“君臣”“武帝”“太傅”,不用猶豫,這就是他倆的同人文

    9L

    入坑推薦《鳳翔遺事》,據說是武帝本人下令編撰的,沒有史書那麽長篇大論、晦澀難懂,都是一個一個小故事,輕松好看

    他倆小時候可好玩了,武帝往太傅手上畫小烏龜,給太傅氣哭了,就把自己的手伸出來給他畫,太傅抓着他的手畫了半天,好不容易不哭了,結果筆一歪,又畫到自己手上,又給氣哭了

    10L

    當初就是看這本書入坑的,後來補了其他人寫的《武帝遺補》,發現這兩本書相互呼應,到處都是刀子

    武帝經常去學宮看學生,不是因為他看重文教,只是因為《鳳翔遺事》裏說過,太傅在鳳翔城裏辦過一個學宮,他要完成太傅的意願

    武帝改掉了祭祀用的點心,因為《鳳翔遺事》裏說過,太傅小時候偷吃供桌上的點心,還靠在桌子底下睡着了,害得武帝被長輩拎着耳朵打一頓

    古代皇帝經常喊臣子“x卿”,武帝從來不喊,因為太傅名叫“祝青臣”,朋友們都喊他“祝青青”,“青”和“卿”同音,合理懷疑,武帝早就居心不良,喊的一直都是“祝卿卿”

    其他朋友喊外號,他偷偷喊“親愛的”,祝太傅死後,他連這個字都不喊,這個字就是祝太傅專屬

    11L

    入坑了,我馬上去補

    12L

    你們周吹差不多得了吧,磕cp磕到瘋魔的就你們一家

    歷史人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cp,武帝一個皇帝,不立皇後,不開後宮,不留後代,朝臣們能容得下他?不要太離譜了

    13L樓主

    論文照片:

    《北周武帝陵寝文物初勘驗》

    《北周武帝生平重述》

    學界剛發布的論文,還沒有電子版,所以拍照發上來

    省流總結:

    武帝确實沒開後宮,也沒有後代,後來的明帝是他從旁支過繼來的

    皇後确實有,不過不是別人,正是祝太傅本人

    14L

    打臉來的如此之快,樓主應該是歷史圈子裏的人吧?消息渠道好多好及時

    多來點,我愛磕!

    15L

    每次看到有人說什麽皇帝會被朝臣挾制、皇帝沒辦法從心所欲、皇帝為了穩住朝臣,迫不得已迎娶将軍/丞相/權臣的女兒/妹妹,委屈自己心愛的人,就覺得好好笑

    拜托,我們武帝可是實打實的開國皇帝,和你們那些王朝末期的廢物點心可不一樣

    武帝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立誰做皇後,就立誰做皇後,哪個朝臣敢多說一句?直接就被拉出去砍了好吧?

    朝~臣~肯~定~容~不~下~他~

    請問你這個朝臣長了幾個膽子啊?敢容不下皇帝?

    16L

    史書上也是這樣寫的,鳳翔城的舊臣一句話沒說,直接默認祝太傅是皇後

    前朝世家搞不清楚狀況,跑去跪求,結果全被抓進牢裏,需要大喊三聲武帝和太傅天生一對,才能出獄

    他超愛

    17L

    武帝本來是想全殺了的,還有經典名句:“朕口才不好,朕送他們去見太傅,讓他們親自去跟太傅說。”

    後來是臣子們搬出太傅的牌位,他才改口說不殺

    18L

    這樣一個見老婆則瘋的瘋批皇帝,要臣子容得下他?

    他能容得下大臣,大臣們就歡天喜地了

    19L

    臣子:我不是,我沒有,我不敢,不是我們說的,陛下別殺我,陛下和太傅天生一對x3!

    20L

    再說了,祝太傅本人也完全配得上皇後的位置,在鳳翔的時候總攬農業軍事,鳳翔百姓安居樂業,人人敬佩祝太傅,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家供奉着太傅的長生牌位

    21L

    區區男皇後,區區不開後宮,區區守身如玉,區區為老婆變成鳏夫,清清白白、幹幹淨淨去見老婆,太簡單了,比統一天下還簡單

    22L

    你們周吹能不能停一停?史學界早就說了,武帝亂改史書,北周開國那段時間的史書早就不能看了,你們竟然拿史書上的東西做證據?

    史書上還說祝青臣出生的時候自帶蓮花特效,你們也信?

    23L

    信,怎麽不信?

    史書上每個大人物出生都有特效,什麽感天而孕、殺蛇殺龍、大楚興,陳勝王,我們祝太傅也有,有什麽奇怪的?

    24L

    別人都有的東西,祝太傅也要有

    武帝大手一揮,全都給祝太傅安排上了

    25L樓主

    古代史書原本就帶着很強的超自然色彩,因為這一件事,就否認所有事情的真實性,完全是唯心主義

    25L

    我知道,繞來繞去只有一個結論——

    他超愛!

    25L

    反正我就在這裏說了,武帝不開後宮,只有一種可能,他殺戮太重,打仗打到不能人道,所以扯祝太傅做借口

    他是沒有辦法,才從旁支過繼了明帝

    而且,他對明帝的教育完全是失敗的

    他死以後,明帝根本不把他的喪禮放在心上,頂着被朝臣辱罵罷黜的風險,都要在房間裏玩樂,給他準備的祭祀品,他看都沒看過,都是朝臣準備的

    如果武帝和太傅真的這麽好,那明帝為什麽不喜歡他們呢?這不是他名義上的父親們嗎?

    明帝是個明君,在歷史上是蓋棺定論的,被明君讨厭的人,能是什麽好人?

    周吹不要再自相矛盾、自欺欺人了

    26L

    雖然樓上說了這麽長一篇,我的眼睛只有五個字——

    被~朝~臣~辱~罵~罷~黜~

    27L

    繼“朝臣容不下皇帝”之後,又出金句“皇帝被朝臣辱罵罷黜”

    在這位眼裏,皇帝到底是什麽人啊?實權皇帝,随随便便就被容不下了,随随便便就被罵了,随随便便就被罷黜了

    請問他們是在玩過家家嗎?今天小明當皇帝,明天大家就不讓他當了

    28L

    大臣們:對,就這樣說,都是我們幹的,行了吧?

    你就欺負大臣不能從棺材裏爬出來反駁

    29L樓主

    已公布文物照片:

    一號坑,編號1-50文物統計

    一號坑,編號51-100文物統計

    這些是最新發掘的文物,除了一些常規的陪葬品,都是當時生活的日常用品,其中布匹纖維占10%,武帝喜愛的武器兵器占10%,祝太傅喜愛的書卷典籍占40%。

    剩下40%,都是兩個人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包括但不限于當時孩童之間流行的青銅馬車、青銅士兵。

    當然,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後來地質變動,梧桐山塌方,木制物品大多腐爛,只有一些青銅文物得以保存。

    在殘存的書卷上,隐約能夠看見武帝和祝太傅當年留下的塗鴉,這是一只烏龜,龜殼上寫了武帝的名字——李钺。

    這樣私密的東西,史學界推測,一部分是祝太傅去世時,武帝親自整理,送入陵寝的,還有一部分,應該是武帝去世時,明帝整理的。

    “明帝對武帝的喪禮不上心”這個依據本身就是錯的,明帝不僅對喪禮十分上心,親自整理兩人的遺物,送入陵寝,完成武帝意願,對武帝和太傅也是十分敬重。

    據記載,明帝在位四十年間,舉辦了數十次祭拜儀式,自己私底下的祭拜,更是數不勝數。另外,考古隊在梧桐山山腳下,也發現了明帝的陵寝。當然,明帝的陵寝已經被變成農田了,收獲很少。

    武帝和太傅的陵寝在山上,明帝的在山下,從地形上看,就像是孩子依偎在家長的腳邊,以示尊敬和親近。

    30L

    美滿的一家三口,這不就有了嗎?

    31L

    誰能想到,骁勇善戰的武帝,揭開面具,實際上是鐵打的純愛戰士!

    武帝:我是北周武帝(全身盔甲)我百戰百勝(動作堅定)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傷到我(無比自信)

    我:你老婆沒了

    武帝:(揭開面具)(眼淚汪汪)老婆沒了

    32L

    那個一口一個周吹的人走了嗎?我還在等他的大臣名言呢

    33L

    那可不,我的cp比鑽石還真,比鑽石還硬,全方位都是真的,無可挑剔,妖魔鬼怪統統退散

    34L樓主

    這樓留給大家讨論,以後有什麽新消息,我也會放到這裏來的

    要是有亂七八糟的人來,可以喊我上史料

    35L

    這波是武帝x太傅的大勝利!

    36L

    加入我的磕糖專輯,期待更多售後

    37L

    把老婆小時候的玩具一起帶進陵墓裏,別太離譜了,陛下

    天底下有第二個拿玩具做陪葬品的皇帝嗎?

    38L

    武帝,一款複雜的皇帝

    一種意義上,文韬武略、軍政才能,可以排在皇帝前列

    另一種意義上,超愛老婆、無敵幼稚,也可以排在皇帝前列

    39L

    武帝肯定經常跟孩子提起太傅,孩子才會對太傅這麽崇敬,對他倆的愛情這麽向往

    40L

    明帝在皇帝之中算是晚婚的,一直拖到二十幾快三十才立後,立的也是自己見過的人,估計是想學他爹,找一個相互喜歡的

    而且這小孩也沒有後宮,貫徹父皇立下的規矩,是個大情種

    41L

    有畫面了,祝太傅走後,武帝單親帶娃,一邊把唯一的雞腿夾給孩子,一邊安慰孩子,小爹爹只是去了很遠的地方,只要快快長大,小爹爹就會回來的

    42L

    他是皇帝!不是貧窮鳏夫!哪裏來的唯一的雞腿?

    43L

    一邊養孩子,一邊在心裏計算着時間,看什麽時候能放下一切,毫無負擔地去找卿卿

    又開始虐了

    44L

    等到明帝長大一點,應該會猜到父皇教導他是為了讓他接手江山

    雖然很想和父親爹爹團聚,但是他也必須留下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最後去找家長

    為了一家三口在一起,所以陵寝都必須放在一起

    45L

    明帝真是個好孩子,他也超愛爸爸們,夫夫兩個記得在那邊給小明加雞腿!

    46L

    為了讓老婆流芳百世,于是狂改史書,害得後代都以為老婆不存在,是假的,一直到現在墳被挖了才澄清

    祝太傅現在應該正在痛扁武帝吧?沒空給小明加雞腿了

    ……

    沒錯,網友們猜得沒錯。

    祝青臣正在痛打李钺!

    雲岩賓館裏,祝青臣帶着學生過來研學,李钺過來找他。

    兩個人窩在房間裏,本來好好地看着手機,祝青臣手指一劃,這個帖子的進度條“咻”地一下往下滾去,長長長長,沒有盡頭一般。

    前面的內容已經是半年前的內容了。

    随着研究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祝青臣确有其人,他還是李钺的皇後。

    再給史學界一點時間,很快就能蓋棺定論了。

    祝青臣劃了好久好久,才終于劃到帖子底部。

    底下全都是:

    【磕到了!謝謝老祖宗!】

    【謝謝,這輩子第一次遇到幾輩子吃不完的糧山糧海】

    【這也太好磕了,甜向可以磕青梅竹馬、知交君臣,虐向直接磕未亡人、生死相隔】

    兩個人原本坐在床上,一起看手機。

    祝青臣抱着枕頭,盤腿坐在床鋪上,李钺坐在祝青臣身後,環着他的腰,整個人幾乎把他籠罩起來。

    祝青臣看見這些內容,只能閉上眼睛,平複心情。

    偏偏李钺見他不劃手機了,便自己伸出手,繼續滑動屏幕,還想看看其他的內容。

    他一邊看還一邊笑!

    沒平複好,祝青臣反手就給了李钺一下。

    李钺倒吸一口涼氣,捂着自己的胸膛,委屈道:“祝卿卿,幹嘛又打我?”

    祝青臣回過頭:“你說呢?”

    “我錯了。”李钺果斷認錯,“我不該一直修改史書,給歷史學者的工作帶來困難。”

    但是李钺壓不住嘴角:“祝卿卿,他們說的還挺對的。”

    祝青臣癟了癟嘴,舉起手,沒有再給他一下,而是拉開他的手臂,鑽進他的懷裏,把臉都埋了進去。

    祝青臣抓着他的手臂,讓他把手臂放在自己的腰上,牢牢地抱緊自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