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 双赢
    “别逗了!”赵威继续道,“陈大龙你就认输吧,你说的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

    “一年接待百万游客,那是超级大景区才能做到的事。”

    “我们县城人口才五十万,咋的,你要让全县人民每个人一年来两次给你创收?”

    赵威用下巴对着陈大龙,自以为这个比喻很恰当。

    而其他人听到这个,也都觉得不靠谱。

    陈大龙却很快说道:“游客有多少,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

    “这得需要到时候管理公司过来了,运营和宣传之后才能决定出来多少人。”

    “但我有办法,可以让我们的景区爆火,让游客络绎不绝。”

    众人听到这个,更是觉得搞笑。

    开始说的方案还靠谱,现在说的,那是越来越脱离实际了。

    这天底下哪里有什么百分之百让一个地方爆火的办法。

    要是真的有,岂不是出一个景区,火一个景区,这不是闹着玩吗?

    “真特么的搞笑!”

    “陈大龙,你要不要听听看你自己在说什么?”

    “我真的是笑死,随随便便爆火,你是神仙,你是上帝,你让他们来他们就得来!”

    很多人忍不住嘲笑。

    特别是赵威和黑皮等人,听到这个,几乎肚子都要笑没了。

    其他村民现在也有点心情沮丧,感觉陈大龙开始说的那些话,也都是吹牛的结果了。

    陈大佬不急不缓,问张翠丽道:“翠丽婶子,我问你一个问题,今年你们家的蘑菇,一年产值是多少?”

    众人疑惑,不知道他怎么又去提蘑菇产值的事情。

    这不是在聊景区吗?

    咋的,聊不下去了?

    张翠丽也不懂,但陈大龙问到了,她自然也要支持回答。

    “因为用了你的生长灵液,我们今年承包的蘑菇产量大,质量好,一亩地就卖了两万,我们总共三亩地,这就赚了六万了呢!”

    他一边说一边道:“这件事还的多谢你,给我们找到了销售渠道,要是以前,两块钱一斤,我们都只能卖不到几千!”

    吴云山作为商业代表,在台上看到张翠丽对陈大龙态度这么好,什么事情都站在陈大龙那边,心里一个气啊。

    这个臭婆娘,居然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

    还说她自己跟陈大龙没有一腿,谁他么相信啊。

    赵德发被阴阳,忍不住反驳道:“张翠丽,你在骂人的时候最好搞清楚,你老公就是最大的收购商,你是不是连你老公也一起骂?”

    张翠丽插腰,不退让道:“怎么的,我就是连他一起骂了,怎么了,他也不是个好东西,这么欺压我们乡亲们。”

    吴云山听到这个,嗖的一下站起来,指着张翠丽道:“臭婆娘,你要死呀,这些事情你不能回去说,故意让老子没面子是吧?”

    张翠丽忍不住又骂道:“要面子,你还要什么面子,你这么多年来自己做了什么事,心里没点数?”

    “行了!”王秘书看这么多人又吵起来,简直受不了。

    大声道:“你们自家的事情自家回去解决,不要占用村民代表大会的时间!”

    有王秘书发话,这些人才终于冷静下去。

    而王秘书继续道:“陈大龙,你继续说下去。”

    陈大龙点头,自顾自的往下说了下去。

    “好的,一亩地两万,我有技术有销路,可以把我们整个村子的种植产业统一化,也形成一个体系……”

    “这样子,我们的生产力还能上升一个档次,甚至可以来到一亩地三万,一亩地四万,关于增产这一点,我完全有能力保证做到!”

    王秘书不知道村子里的情况。

    只是觉得一斤蘑菇最多四五块钱,一亩地产量就算两千斤,一亩地也才一万左右,怎么就可以到三四万了。

    陈大龙继续解释说:“我培育出了一种生长灵液,这个东西我们村子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帮忙所有农作物大规模增产,而且味道也会比以前好很多。”

    “收购的商人收购我们的蘑菇,一斤是十五块钱,而且我们的产量,一亩地大概有三千斤,所以我算四万没有问题的。”

    “而且,在我们镇上,有一个出了名的蘑菇烧鸡,那里的蘑菇就是用的我的蘑菇,我相信只要是县城的人,有很少不知道这一道菜的。”

    听到蘑菇烧鸡,王秘书眼睛就亮了起来。

    他在镇上工作,对花开富贵那个饭店太熟悉了。

    他们现在是镇上的网红饭店,就是那一道蘑菇烧鸡,简直一绝。

    吃了的人都说好。

    主要是他们家的蘑菇,堪称完美。

    入口之后的鲜味让任何人都无法抵挡。

    如果是那个质量的蘑菇的话,一斤十五确实值得。

    那现在的问题是:“你说的这种蘑菇,真的可以做到一亩地三千斤?”

    陈大龙指着旁边的人道:“您可以问一下我们的村民们嘛,他们用过的比我有发言权。”

    其他人很快点头,确认:“是的王秘书,一亩三千斤是有的。”

    “我家的都到了三千五百斤,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还多。”

    陈大龙满意点头,继续说了下去:“我们就保守估计一亩地四万块,而我们两个村子加起来,除掉需要改造景区的地,种植地还有五千亩地不算过分吧!”

    “这光是蘑菇创收都是2个亿,然后我们的蘑菇是一个季度收的,所以我们一年四次收入,这就是八个亿了……”

    “然后再加上景区的收入,我们再给我们的蘑菇贴上我们杨柳河的标签,做成一个品牌,吸引外地商户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一年十个亿,不是轻轻松松?”

    王秘书听完这些话,眼睛里更是光亮。

    陈大龙说的这种,甚至可以给当地贴上名片。

    到时候人家一听说蘑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柳河。

    就像是别人一听到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茅台一样。

    到时候品牌做出来,再拉动景区发展,良性的互相促销,旅游的态势也起来了,蘑菇的态势也起来了。

    双赢的结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