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雍正的皇后完结
    十四阿哥和五格在前线打了好几场胜仗,在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

    很多官员夸赞十四英勇善战,十四阿哥是实至名归的大将军王,以后定是优秀的储君。

    大部分人都认为,十四阿哥班师回朝之日,就是他被立为太子之时。

    然而,让所有人惊愕的是,康熙让李德全当众宣旨,册封四爷为皇太子,世子弘晖为皇太孙。

    朝臣听后炸开了锅,他们都以为皇上选定了十四阿哥,这几个月没少向十四阿哥示好,还让妻女巴结十四福晋,结果告诉他们巴结错人了,他们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有些人不敢相信的揉眼睛,还有人狠狠掐自己的大腿,结果看到的一切,以及身上的痛感告诉他们,他们根本没有听错,皇上确实立四皇子为太子。

    四爷这些年的表现有目共睹,朝臣们说不出反对的话,再加上圣旨已下,他们很快就接受了。

    远在西藏的十四阿哥,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他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些日子,立太子的事情早就宣告天下,现在怕是只能努力接受了。

    因为立四爷太子的消息,导致十四阿哥心情很不好,作战的时候心不在焉的。

    要不是有五格在,凭着他无精打采的样子,恐怕早就败在敌军的手下了。

    雍亲王府

    昭华看着属于太子妃的吉服,心里颇为感慨。

    她以为康熙生前不会再立太子,一直到驾崩之前才会确定太子人选。

    没想到康熙下旨立四爷为太子,还封弘晖为皇太孙。

    康熙册封皇太孙的旨意,不用想就知道是为了保证弘晖的地位,也让四爷知道,他这么快册立四爷为太子,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弘晖。

    他想让四爷看看,他到底沾了弘晖多少光。

    要是换成心眼小的皇帝,恐怕会对弘晖有隔阂,好在四爷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嫉妒成性之人,不仅没有对弘晖产生隔阂,反而很骄傲有弘晖这么出色的儿子。

    康熙在宫里举行了册封大典,并且大赦天下,册封大典过后,四爷正式成为大清的太子。

    四爷一家并没有搬入毓庆宫,而是将雍亲王的牌匾换成了太子府。

    四爷成为太子之后,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在家里是个宠爱妻子、疼爱儿女的好男人,在朝堂上是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一心为民的太子爷。

    弘晖也没有因为自己成了皇太孙而骄傲,依然保持自己的本心,沉淀下来充实自身。

    康熙看了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他们,对他们寄予厚望。

    随着时间的流逝,康熙的身体越来越差,到了康熙六十年,康熙身体衰老了很多,不如从前那么硬朗,时不时还会病一场,他批阅奏折的手都在颤抖。

    面对这种情况,康熙不服老不行,只能把奏折交给四爷批阅,自己教导四爷和弘晖帝王心术,有时候还会把重孙,也就是弘晖的儿子带到身边教导。

    康熙看着四爷祖孙三代,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老四的儿孙都很出色,弘晖的儿子永琏,不仅和他长得像,就连智商也很高,若是好生教导,未来不比弘晖差。

    大清有老四祖孙三代治理,定然会越来越强大。

    六十一年,康熙病重之时,四爷游刃有余的处理朝政,弘晖在一旁尽心协助,朝廷并没有因为他病重而产生动荡,他交代了后事之后,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昭华对于康熙的死并没有啥感觉,但四爷和弘晖却很伤心。

    特别是弘晖,康熙和弘晖祖孙间的关系很好,康熙对弘晖的疼爱是不做假的,没少私下里给弘晖开小灶,弘晖在宫里混得那么好,离不开康熙暗中的关照。

    弘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亲近的祖父离开了人世,弘晖心里很难受。

    昭华看着弘晖哭的那么痛,也被他真诚的感情所打动,也跟着掉了几滴眼泪。

    昭华作为未来的皇后,康熙的丧仪是由昭华操办的。

    由于昭华对宫里的事物不熟悉,所以由康熙的佟贵妃从旁协助。

    别人都以为昭华第一次操办这么隆重的丧仪,肯定会手忙脚乱,结果却让人很意外。

    她不仅没有手忙脚乱,反而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之前别人都觉得昭华命好,所以才能拥有宠妻无度的丈夫、孝顺聪慧的儿女、无可撼动的地位。

    殊不知,若是没有与之匹配的手段和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