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在两侧铁骑默默注视下,住持师父出列。
他一手放于身前作佛语,低首躬身,谦逊而恭敬地开口道——
“三殿下驾临敝寺,敝寺蓬荜生辉。”
“方丈大师快快平身。”
是一道女子的声音,热情阳光而带有英气。
紧接着,便是一双修长美丽双手,将住持师父扶起。
住持师父抬首。
映入眼帘之人,是一极美丽、极高挑的女子。
她刚刚翻身下马前来,一袭白绒锦衣镶了金边,原本长度及腰的黑发却是如男子一般高高束起,由玉冠扎系。
半枚精致的面具遮掩了左眼处四分之一的面容,只留下漆黑有神的右眼,以及余下姣好的面容轮廓。
右手握有一精致华贵的白玉折扇,显得风度翩翩。
她的肤色不算特别白皙,但却是极为健康的小麦之色。
她的目光热情有神,她的话语铿锵有力。
她的一举一动皆是平易近人,但隐约之间,却又是能清晰感觉到一股压迫威势的气场、让人不敢忤逆其意志。
这便是大魏的三皇女——严璇。
大魏皇都燕北城中,最有权势、最有能力的女子。
她被朝中百官称作“最像陛下的儿女”,是当今魏皇寄予厚望之人。
……
与之同时。
陈玄奘的卧房正门打开。
一阵诡异清香弥漫。
小沙弥顿时有些恍惚。
他摇了摇头、定了定神,再睁眼时,大师兄“陈玄奘”已经出现在自己眼前。
“走吧。”
对方如此说着,随即便是关上房门,径直向空地走去。
小沙弥当即应了一声,紧紧跟了上去。
但他心里却是觉得有些奇怪……
难道大师兄今天心情不好吗?
大师兄以前跟我们说话都是带有微笑、彬彬有礼的,今天怎么感觉有些怪怪的。
还有……大师兄的身上好香呀?!
……
三皇女严璇在与住持师父简单交流片刻之后,便是被金禅寺众僧热情迎入寺内休息。
负责评测的小吏开始在寺庙空地处布置。
其中,有年轻小吏开口疑惑道——
“王大哥,你说,三殿下好好的,干嘛要随咱们一起来金禅寺呀?”
“放心,张兄弟。”
略微年长的小吏继续回应道:“三殿下只不过是在找人而已。”
“……若是当年那位侠僧不在这金禅寺内,那么,无论评测结果如何,‘金禅寺’这个名头,今年也都是必定要被三殿下取缔的。”
年长小吏言罢。
周围其余小吏也是纷纷点首。
三殿下对于目无法纪的江湖门派、游侠浪客厌恶至极。
有了三殿下主持评测,想来今年的取缔指标一定能够超额完成!
……
……
大魏的三皇女严璇,为人热情而英气、高贵而守礼,一举一动间毫无皇女架子、平易近人。
这曾一度让燕北皇城中的众多朝臣百姓皆是对其观感颇佳。
但是直到有一次……
荥阳公的世子,前来燕北朝拜,与三皇女严璇弈棋于江边。
两位极度尊贵之人,不知为何,竟是爆发了激烈的口角之争。
三皇女严璇竟是直接拿起棋盘,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荥阳公世子给当场活活砸死。
虽有魏皇极力压制此事,但此事仍是传得沸沸扬扬。
一时间,燕北城内人尽皆知,再无人敢小瞧这位随手间置人于死地的三皇女了。(1)
……
如今,大魏王朝,统摄整个神州大陆,实力超然。
三皇女严璇,曾与魏皇直言——
“侠以武乱禁。”
“这江湖之上,无名小派太多,若是无法为我大魏所用,注定是有害无益的。”
“……特别是佛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田产,寺内僧人皆是壮年男子,却不事生产。”
“如此下去,怎能为我大魏的强盛而出力?”
“若是那种武道昌盛、为百姓除妖灭魔的佛寺也就罢了。但像一些假佛寺,则更是万万留不得的。”
……
金禅寺。
主殿大堂内,高大的释迦摩尼佛像威严矗立。
三皇女严璇为其上了三柱长香,随后缓缓转身,面向住持师父。
“不瞒方丈大师,本宫前些年、前往大魏北方督察评测之时,恰好也有遇见一座佛寺。结果,大师您猜怎么着?”
住持师父闻言,微微摇头以示不知。
三皇女严璇暗暗勾唇一笑,开始讲起她是如何在大魏北方剿灭了一座恶寺……
……
大魏北方。
有一座古老的佛寺,名为“宝刹寺”。
始建于大乾时期,累世相传,到如今,钱粮广盛,衣食丰富,房廊屋舍已有数百间之多,寺院田产也有上千余亩。
宝刹寺内供奉着一座“送子观音”佛象,号称“求子必应”。
相传,当地凡是有生不出孩子的妇人,只要虔诚地向寺庙内的“送子观音”求子,并在寺里素食斋戒七天,每日跪拜观音,回去之后就能怀上孩子。
当地的妇人屡试不爽。
也正因如此,宝刹寺多年来,香火鼎盛,前来参拜礼佛的百姓络绎不绝。
凡是去烧香求嗣的,当真是祈男得男,祈女得女。
这也更加印证了宝刹寺内“送子观音”的神迹。
一传十,十传百。
宝刹寺在当地的名声愈来愈大,很多百姓都相信它是送子观音菩萨的凡间居所,有送子观音于寺内显灵。
大魏三皇女严璇新到此地督察评测,听闻了“宝刹寺求子”一事,但却是并不相信。
三皇女严璇外表热情英气,实则内里谨慎多疑,并且聪慧过人。
“既然是送子菩萨显灵,那么只需要寻常祈祷便是,又何必再要让妇女在寺内宿歇七夜,想来,其中定有隐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严璇心中其实已然对此事秘辛有了一个大概猜测。
但未见实迹,不好轻举妄动,必须得拿到足够证据,然后相机而行。
……
(1)史记里说,汉景帝年少时与吴王世子下棋,发生争执,汉景帝用棋盘砸死了吴王世子。而且,汉景帝在历史上并不是暴君,反而还算是有名的明君。第一次听说时觉得很震惊,所以化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