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忍
刚强的性格永远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特质。天下的事没有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必须要靠刚强的性格去征服。这是最基本的成功法则。
很多人看到不幸或失败迹象就心灰意冷地抛弃目标。成功者抱定决心,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直到实现他们的目标。
一个人在成功之前,一定会遭遇到很多挫折,甚至遭遇某种程度的失败。在失败重重打击一个人时,最简单和最合乎逻辑的方法就是放手不干,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古今中外,众多的成功者并不是依赖机会或好运气,而是得力于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缺乏坚韧力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大多数人常见的共同弱点。这弱点可用努力加以克服。
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获得成功,不可缺少坚韧不拔的精神。
别让外在的力量影响你的行动,虽然你必须对他人的惊讶,和你面对的竞争做出反应,但你必须每天以你的既定方针为基础向前迈进。用你对成功的想象来滋养你的强烈的欲望,让你的欲望热情燃烧,最好能烧到你的屁股,随时提醒你不可在应该起来而行动时,仍然坐待机会。
观察曾国藩获取成功性格的经验,第一条应当是“坚忍”。大概一个人不能像曾国藩那样坚忍就无法有顽强之力,与各种险境抗争,与各种人过招。因此,有必要看一看曾国藩获取成功性格的成功经验——“坚忍。”
曾国藩一生虽不能算是立下万世之功,但也成为“古今不一二睹之大人物”,这和他终身所奉行的,也是为人们所推崇的“坚忍”是密不可分的。
何为“坚忍”者?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忍。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道载物乎?这就是曾国藩的坚忍。
1854年11月27日曾国藩在给他诸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官及办理军务,近几年来,心里常常有郁屈不平的感受,每每仿效母亲大人指腹示于儿女们的样式曰:“这里边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那些往年的许多事已不全记得了,今年2月在省城河下,凡属我所带领的兵勇仆从,每次进城,必定遭痛骂毒打,这种情景都是四弟、季弟亲眼所见。谤怨之声沸腾,万口讥笑嘲讽,这也是四弟、季弟亲眼所闻。自4月以后,两弟不在这里,景况更加令人难堪。我只有忍辱包羞,屈心抑志。
曾国藩的一生靠坚忍成就了他的事业。青少年时代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坚忍”战胜了磨难。
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当时虽是督师,实居客居的地位,筹兵筹饷,一无实权,二无实力,州县官都不听他的话,各省督抚又常常为难他,只有胡林翼是诚心帮他的忙。湘军将士虽也拥戴他,可是他们的官级,有的比他还高,他好像一个道义上的统帅,当然是经不起败仗的。这时,曾国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忍。他在父亲去世,弃军回籍奔丧,甚至在欲急流勇退的情势下,耐心地听取了朋友的规劝,并且深深地做了自我反省。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事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由于改变了处世方法所带来的收获,而改变了的处世方法,无非是“坚”中多了一些“忍”,结合时势把“坚忍”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更为妥帖了。为此,他说:“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靠这种坚忍,曾国藩终于走出了那种阴霾笼罩的心境,渡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因此曾国藩在他的处世人生中,特别偏爱“坚忍”,他说: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确合事实。敬仰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虞卿、田横、侯嬴、田光以及贯高都是此类人物。
对于曾国藩的坚忍,连王运写《湘军志》时本想讥讽曾国藩,但终为其感动。1878年2月21日云:“做《湘军篇》,颇能传曾侯苦心;其夜遂梦曾。……”27日云:“夜观览涤公奏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然其苦乃自寻得,于国事无济,且与他亦无济。且吾尝怪其相法当刑死,而竟侯相,亦以此心耿耿,可对君父也。余竟不能有此愚诚。‘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出师表》无此沉痛。”
“坚忍”是两个奥妙的字,“坚”可理解为锐于进取,挺而不软弱;“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屈辱。体现在深受曾国藩影响的李鸿章身上,“坚”字可达到拼命的程度。“拼命做官”是曾国藩送给李鸿章的雅谑,后此论不胫而走,天下人无不以为惟妙惟肖。清史馆为李鸿章立传,也用“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概括他只想升、只想进的拼劲。李鸿章少年时言志,也说:“我愿得到玻璃大厅七间,都敞开明窗,让我在里面办公。”但他拼命了却了此愿后,却不以此为足,又拼命去追逐新的目标。曾国藩就十分羡慕李鸿章的这股拼劲,羡慕李“具办事之诚,有任事之量”,说李易于取得成功。李鸿章身上的“忍”字是与屈辱连在一块的,尽管他外表并不谄媚,倒是气宇轩昂,一派雍容华贵的风度。他除了屈于封建皇朝,还屈于列强,如果中国国力强,他或许真的会扮演中国的俾斯麦。但中国太弱,他和上海势力无力回天,他带头搞的洋务运动也不能使中国强大。因此,李鸿章的忍要忍到甘愿演小丑的地步,1862年李谈他的洋务外交时说:“与外人杂处,每到十分饶舌时,用痞子放赖手段,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这套法宝李鸿章40年如一日地搬用。甲午惨败,他的洋务军事大业毁于一旦,亿万国人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按说他不忧愤而死,也该忧愤而疾了,但他却照样赴日乞和。在马关,他遭到了日本浪人的枪击,脑袋上鲜血淋漓,但即使如此,他仍嬉皮笑脸、死乞白赖地乞求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等削减赔款数目。这种九折臂三折胝的忍性非常人所具,难怪在一些传记中他被写成冷血动物。他到1902年还说:“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痞子腔系皖中土语,即油腔滑调之意。忍到这种可悲可憎的腔调,只能用“畸形”二字来形容。
不做以卵击石般的无谓牺牲
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总是渺小的。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也往往是逆境多而顺境少。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忍受住逆境的折磨。
对待逆境,曾国藩首先是承认现实,保存自己,不做以卵击石般的无谓牺牲。他说:我在《杂著》中专门引用《周易》的“否卦”,我对这一卦的卦辞有不同常人的理解:事业得不到发展,道路闭塞不通,是因为行为不正的奸佞之徒当道而造成的。奸佞当道,道德高尚、坚守正道的人是吃不开的。这种时刻,做什么事情总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
奸佞当道,小人得势,不会政通人和,事业会遭受损失。正派而能干的人是不能展示才干、发挥作用的;如果直言或试图有所作为,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遭受陷害。大的方针政策不能变动,只好在具体工作的小地方做些补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味顺从,人成为逆境的奴隶,也就不能改善自己的环境,更谈不到有所为了。因此,曾国藩从承认现实、识时务的角度出发,引申出逆境的第二种应对策略:练内功、求自强。他于1866年12月在一封家书中历数自己经历许多逆境而成功的例子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门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自谓“打脱门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可见其坚忍卓绝的意志,强毅不屈的气度。唯其时受挫折,经患难,故其德业也时有长进。对此,曾国藩说: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又说:余生平吃数大堑,而癸丑六月不与焉。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第二,庚戌年上日讲疏,内画一图,甚陋,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第三,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第四,乙卯年九江败后,赧颜走入江西,又参抚臬,丙辰被困南昌,官绅人人目笑存之。吃此四堑,无地自容,故近虽忝窃大名,而不敢自诩为有本领,不敢自以为是。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对身处逆境时应守的道理,曾国藩说:就像《西铭》所讲的“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只有等着被烹死,这就是晋献公世子申生的恭顺。勇敢地承认现实,又顺从命令的,只有伯奇能做得到”。这些话,太真切了。
用强者心态挑战挫折
美国著名性格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世界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意志坚强的人,另一类是心志薄弱的人。后者面临困难挫折时总是逃避,畏缩不前。面对批评,他们极易受到伤害,从而灰心丧气,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痛苦和失败,但意志坚强的人不会这样。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体力劳动者,有商人,有母亲,有父亲,有教师,有老人,也有年轻人,然而内心都有股与生俱来的坚强特质。所谓坚强的特质,是指在面对一切困难时,仍有内在的勇气承担外来的考验。”
如果你也如此认为,如果你也对积极心态的力量持一种否定与排斥的想法,那说明一点,你并不完全真正了解积极心态力量的本质。一个积极心态的人并不会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他只是学会不让自己沉溺其中。积极心态要求你在生活中的一时一事中学会积极的思想,积极思想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恶劣的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换句话说,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举步维艰,仍有所指望。事实也证明,当你往好的一面看时,你便有可能获得成功。积极思想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
既然如此,那么你是选择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如果你不选择前者,并且紧紧地抓住它,后者就会被迫自动送上门来,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折中和妥协。那么,你必须在两者中选其一。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克服和阻止性格中的弱点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一生中就碰到过许多困难与挫折,每当这些时候,我也读过不少积极心态的力量的书,可是仍解决不了问题。”也许还有人会说:“是的,我也认为那一套没用。我的事业正陷入低潮,我也试过积极心态这一招,但我的生意依旧毫无起色。积极思想无法改变事实,要不然我怎么还会遇到失败呢?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那你就像鸵鸟一样,只顾把头埋在沙堆里,不肯面对现实罢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告诫人们,失败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或者说损失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菜根谭》中的一段话说得更加明确: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石厉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这就是说,对失败与成功要有辩证的态度,失败和成功是经常可以互相转化的。因为一个人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那身边所接触的全是犹如医疗器材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人产生一种危机感,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磨炼自己的意志,由此把人带入成功;反之,一个人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顺境中,这就等于在你的身边摆满了刀枪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人的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这就告诉人们,失败的时候,有利于奋起,下一步就是成功;成功的时候,会导致骄傲,下一步就是失败。因此,成功与失败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遇到失败不要悲观失望。
对于这一点,曾国藩深有见地,他不仅自己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挫折,而且当他的亲人遭遇挫折的时候,他也以这种态度深刻有见地地去开导他们。如他的弟弟科考不利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写信说:洪弟考试不利,一点儿小小得失,不值得在意。补发的案卷上有名,不去复试,较为妥当。今年的院试若能考得满意,才真正是大幸;即使不被录取,去年家里既然已经考中一人,今年有点小挫折,也属自然盈虚曲折的道理,不必郁闷忧愁。植弟的书法非常好,然而按照惯例,凡未经过岁考的人是不符合选拔条件的,弟若去参考选拔,必定会受到同行的指责而被冷眼相看。及至选拔不上,旁人也不以为是不符合条件而失利,反而认为是由于你写作不好而被除名的。自己既然明知道去参考不符合惯例,又何必要去受人家一番指责呢?弟来信问我是否应该去参考,我的意见是应以科考正场为依据,如果正场能取一等补廪,则考试选拔时,就已经是作为正式的廪生入场了;如果不能补为廪生,而是作为增生去考试选拔,那就全然不必去参考,以免白白招人妒忌。曾国藩自己也是一个着眼于大局、对小的失败或挫折能淡然处之的人。攻占天京后,曾氏兄弟功成名就后也招人忌恨。尤其是锋芒毕露的曾国荃更是如此,仿佛不回籍“养病”就不能平息众怒一般。曾国藩对他说:我们兄弟已占尽天下难有的功劳,这段历史怕是要载入史册的。至于那些怨谤的话,已无足轻重,听之任之吧。曾国荃回到家乡后,他更是一天一封信,千叮咛万嘱咐,主要强调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了曾国藩的劝导、鼓励,曾国荃的心绪也好了起来,不久也就出山了。
但是,真正有远见的人,还是在挫折与失败中,保持希望与热情、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或者是在胜利中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尽量避免失败与挫折,曾国藩可谓是一个这样的人。
遇到挫折,就放弃获取成功性格的念头,恐怕是很多人的习性。在挫折面前,要有强者心态。曾国藩在挫折面前,从不低头,故才能出头。
再困再进,再熬再奋
一个具有惧怕性格的人只能被困境打败,这个道理不用多解释。人有毅力万事成,人无毅力万事崩,成功性格的全部秘诀只有8个字: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有所追求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打击,在逆境中,我们要培养出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神经,坚强的意志也只能在困境中练就。
困境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敢于直面困境,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他或迟或早,总会成功。如果一个人被困难吓倒,灰心丧气,无所作为,那么即使困境局面消除,他也不会走出失败的阴影。
成功人士都是不惧怕困境的。面对长期的困境,他们或默默耕耘,或摇旗呐喊。他们凭着一副熬不垮的神经,一腔无所畏惧的勇气,振作精神,发愤苦干,以图早日突破困境的牢笼。
与其说他们的成绩是速度的胜利,毋宁说是意志和恒心的胜利!
一种坚强的性格可以帮你渡过难关,一副坚韧的神经可以让你经受磨炼。成功之路从不平坦,在挫折中站起,在废墟中重建,只要心不死,志不灭,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铮铮硬汉。
坚忍的性格,是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特征。他们或许缺乏良好的品质,或许有各种弱点与缺陷,然而他们具备了坚韧的性格。这是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人所绝对不可缺少的涵养。劳苦不足以使他们灰心,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不管处境如何。他们总能坚持与忍耐,因为坚韧是他们的性格。
曾国藩说自己一生成功“全在受辱受挫之时”。同治五年,他在写给次子曾纪鸿的信中阐述了“能渡过极困难之境,方是大英难”的道理。他说:平常人遇到困难、挫折时便会停下来,“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困再进,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他透过古今豪杰成败的启示,得出结论说:“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一生受困受辱,打脱牙和血吞的时间很长,次数也很多,以在江西为最。
曾国藩为什么“打脱牙”还勇往直前?因为他心中有一个获取成功性格的秘密——不怕走独木桥。
曾国藩以空头侍郎衔领兵,过去依靠湖南大力支援,由于自己的名望、地位在家乡属于一流,所以做事还是顺一些。到江西后,只有依赖江西接济饷需。而江西巡抚陈启迈虽与骆秉璋同样缺乏才干,但在气度方面则远不及骆,甚至刚愎自用。曾国藩又一如往日,遇事径行,不免干预省内行政。这样,两人矛盾愈来愈尖锐。正如曾国藩所说:陈遇事“多方掣肘,动以不肯给饷为词”;“凡省中文武官僚晋接有稽,语言有察”。“凡绅士与我营款惬,则或因而获咎”。陈甚至不经过曾,径自指挥调遣罗泽南等军;且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巡抚如此,其下各级官吏自然仰承意旨,也处处与湘军为难,“部将官至三四品者,每为州县扑责”。曾国藩劝捐,“所给印收,州县辄指为伪,拘讯捐户”。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除了尽可能迫使陈启迈多供军饷,如奏准动支江西漕折银外,又多方联络本省士绅,如委任刘于浔办江西水师,黄赞汤主持全省捐输。黄为前刑部侍郎,位高望重,为全省士人首领,陈启迈对之也不能不有所退让,而黄则一心靠湘军保护家乡安全,也竭力帮助湘军。至十月底,劝捐多至八、九十万两,实际支用亦达60余万两。曾利用这些款赶造船舰,招补水勇,很快就使内河水师成为一支拥众3000多,船舰200余艘的大舰队。此外,还与江西合募平江勇4000余人,其中3000由李元度统带,其余一千多人属江西省军,由前德安知县刘希洛管带。再加上塔齐布、罗泽南两军8500人,在江西的湘军就多达一万六千多人。与此同时,曾国藩又暗中搜集陈启迈材料,并于六月专折奏参。文俊接任巡抚后,紧张关系虽有所缓和,但仍然矛盾丛生,曾国藩的处境并无多大改善。与曾积怨甚多的王錱也说,“涤帅遭际若是,真令人急煞”。“涤帅所处真是不易,其尤难者仍是饷项一节耳”。曾国藩之所以有如此景况,问题在于只有军权,而不能如胡林翼以巡抚统辖地方之权去筹饷。正如曾国藩所说:“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弟处无权无势之位,常冒争权争势之嫌,年年依人,顽钝寡效。”
在军事方面,曾国藩也陷于明知被动,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中。二月中旬,咸丰帝两次令曾国藩回援武汉,甚至令曾自己领军赴援。曾国藩回奏:“论天下之大势则武昌据金陵上游,为古来必争之地;论行兵之常道,则上下皆贼,而臣军坐困于中段,亦非万全之策。”同时客观上大举西援,与太平军争夺武汉,困难甚多。因为这势必要“撤九江城下攻城军西上;且军饷不足,江西涌筹给开拔费,湖北胡林翼军欠饷匮而致意外之虞,引起部队哗变,不如株守江西,徐图改变局势。”
塔齐布的死亡,使曾国藩一时无法摆脱被动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湘军第一支劲旅塔齐布军从此离心离德,锐气大减。内湖水师的士气也受到很大影响。在遭到这一连串打击之后,曾国藩又面临新的难题。七月中,收复义宁后,罗泽南又上书曾国藩力主进援湖北,争夺武汉,并以此自任。他如此积极,固然是从战争全局着眼,但也希望摆脱江西困境,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在这之前,继胡林翼之后,骆秉璋也奏调罗军援鄂。这对曾国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当时曾国藩直辖只有塔、萧、罗、李四军,前两军已大非昔比,战斗力锐减;李元度军新建,未经大战,战斗力不强,只有罗泽南军正在旺盛时期。这样,罗军西调,就会使曾国藩因失去唯一劲旅而处境更加困难。如不允调,则不仅武汉收复无期,湖北战局渺茫,甚至会危及湖南;且将使骆、胡耿耿于怀,大拂罗的兴头,从而导致内部矛盾加剧。两相权衡之后,曾国藩终于忍痛令罗泽南军八月西援,并增派原塔齐布军彭三元、普承尧两营随行。主力部队5000人西行后,曾国藩再也无力进行扭转被动局面的尝试,只能坚守观变,处境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