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8章
    第 128 章

    到了晚上,一家人吃過飯,才不到七點鐘,氣溫雖然開始回升了,但是晚上的戈壁灘還是出不了門。

    一家三口都湊在書桌前,沒有別的事情做,甚至連電視都看不了,太早了躺上床也睡不着,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看書,但是臺燈只有一盞。

    柳煙凝和沈牧将光線最好的位置給了阿寶,兩人坐在阿寶的身邊看書。沈牧在這邊的幾年,買得最多的東西就是書,有時候這邊買不到的,他還讓柳煙凝在北京買了給他寄過來,現在阿寶來了看的就是沈牧的書。

    柳煙凝伏在案上寫字,她之前一直寫的是言情小說,這次卻想以阿寶為原型,創作一本天才成長史。

    但是在完成創作之前,柳煙凝不打算告訴阿寶。

    秦姨早已睡了,客廳裏格外安靜,只能聽見輕微的翻動書頁和筆尖劃在紙上發出的‘沙沙’聲。

    突然聽見一陣風聲,柳煙凝擡頭看去。

    沈牧問阿寶,“阿寶,你知道戈壁灘上的氣候是受什麽影響嗎?”

    阿寶點頭,“大氣候是受西伯利亞氣流影響,但是西北部的天山山脈像一個嘴巴對着巴丹吉林沙漠吹,氣象不可捉摸,爸爸,我們能不能去沙漠玩呀?丹丹姐說他們剛來的時候,去了沙漠呢。”

    沈牧笑道:“可以啊,等爸爸什麽時候有時間了,就帶你和媽媽去。”

    柳煙凝其實也想去沙漠看看,巴丹吉林隔得并不遠。

    到了四月份,冰雪消融,戈壁灘上的氣溫開始回升了,人們開始脫掉棉衣了。

    戈壁灘上看不到春天,地上看不到一絲綠意,唯一能看到春天的地方只有遠處的胡楊林,這片土地上僅存的胡楊林開始抽出了嫩芽。

    秦姨的小菜園也種下了菜種,雖然基地的大棚裏有蔬菜,但是這蔬菜是供基地食堂的,自己做飯的家屬不能去采摘,他們這一個多月吃的蔬菜都是在翠翠的菜地裏采的,翠翠勤勞,菜地裏種滿了蔬菜,雖然多數都是蘿蔔白菜青菜蒜苗,但是在這冰天雪地的地方,已經非常難得了。

    翠翠閑暇時候還是和往常一樣,喜歡和柳煙凝待在一起,她告訴柳煙凝,之前她冬天只能種蘿蔔,白菜都種不了,冬天太冷了,除了埋在地裏的蘿,所有地上的植物都會被凍死,後面還是沈牧幫忙找了塑料膜給她,她自己做了小型的保溫棚,種下的蔬菜才能活過冬天,到三四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她的菜園子裏還有蔬菜能吃。

    柳煙凝有正事要做,不能時常和翠翠坐着聊天,反倒是秦姨跟翠翠來往更多,秦姨會織毛衣,但是這邊買不到毛線,這邊更多的是羊毛,山羊毛很多,翠翠教秦姨用羊毛做羊毛線來織毛衣,用羊毛織出來的毛衣非常保暖,在三四月份的天氣,幾乎只用穿一件羊毛毛衣就能禦寒了。

    還有羊毛被子,羊毛毯子,這邊幾乎所有日用品都是手工制品,秦姨一天到晚都在幹活,沒個閑下來的時候。

    柳煙凝也在潛心創作,一個多月過去,她已經創作出了雛形,或許是以阿寶為原型的緣故,她這次創作寫得非常順,幾乎是以往作品從未達到的順暢的程度。

    阿寶最近有了一件困惱的事情,曾強叔叔想讓他去計算組,但是他現在還一直跟着丹丹姐,丹丹姐的任務就是做各種各樣的試驗,這樣的工作非常繁複,有阿寶的幫忙,李丹丹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雖然曾強一再要求讓阿寶過去計算組,但李丹丹不肯放人。

    阿寶從私心裏,他是願意跟着丹丹師姐的,丹丹師姐對他也很好,很照顧他。

    但是阿寶的內心裏,他更喜歡直面數字,秦叔叔三天兩頭就會來找他,請他幫忙計算一些數據,很多東西是阿寶沒有見識過的,他都需要好好地思考,甚至有時候他也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得去請教葉庭,有時候甚至需要整個計算組的組員開會思考一個問題,葉教授說那是頭腦風暴。

    阿寶很難抉擇。

    中午吃飯的時候,葉蓓蓓問阿寶,“阿寶,你想得怎麽樣了,曾叔叔讓我勸一勸你,你始終是計算組的人,不能一直待在測控組。”

    阿寶為難地說道:“可是我是葉老師安排在測控組跟着丹丹姐的呀,現在葉老師也沒有發話說讓我回到計算組。”

    葉蓓蓓當然希望阿寶回到計算組跟她待在一起,這樣那些海量的工作做起來都會更有勁一點,她也去問了她爸爸,聽葉庭的意思是,計算組現在不缺人,李丹丹需要助手,阿寶在那邊的工作做得很好,目前不會考慮将阿寶調回計算組。

    但是葉蓓蓓沒将這個事情告訴阿寶,如果阿寶自己要回到計算組的話,她爸爸應該也不會阻攔的。她希望阿寶自己提出來,但是顯然,阿寶不會提了。

    葉蓓蓓有些失望,但是轉念一想,就算不在一個組,她也能天天見到阿寶,她中午要在阿寶家裏吃飯呢。

    沈牧最近很忙,中午都無法回來休息,都在基地裏面吃飯,柳煙凝聽他說是俄羅斯的加加林航天基地要來人考察,加加林的航天之路走在他們前面,這次過來人,說得好聽是指導,但是沈牧他們并不認為對方來意友好,就好比他們去加加林學習考察的時候,加加林那邊不會将核心技術展示給他們一樣,對方來的時候,他們也會将自己的核心技術藏起來。

    不過現在有個問題,就是俄國人來了,他們這邊沒有翻譯。

    沈牧倒是會一些俄語,但是也只限于入門水平,能聽得懂大部分日常交流,但是像介紹航天設備這麽高深的詞彙,他就不行了。

    他們已經跟總部申請了翻譯,不知道翻譯什麽時候能來。

    沈牧知道柳煙凝的俄語非常好,但是柳煙凝是編外人員,她不能進入基地,況且她對基地裏面的東西也不熟悉,到時候也沒有辦法跟俄國人介紹,做個簡單的接待還可以。

    但是如果不是必要的情況下,沈牧也不會讓柳煙凝去。

    還有一個備選,就是阿寶。沈牧曾經聽柳煙凝說過,阿寶的俄語水平是母語級的,但是因為阿寶年紀的關系,所以也不是很合适,現在就等總部派俄語翻譯過來了。

    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他們現在幾乎是在摸石頭過河,就比如‘三垂’技術,完全是他們自己的技術創新,沒有任何經驗可言,也沒有成功的先例,現在都還在争議之中。如果加加林的航天人員在這次參考中給出一些建設性的經驗之談,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畢竟抛開其他不談,加加林确實已經送了上百位宇航員進入太空了。

    即使這麽忙,沈牧還是吩咐人将柳煙凝他們要的塑料薄膜給找來了,這是秦姨要用的,她要将自己種下去的種子用塑料膜蓋起來,好讓種子有更高的發芽溫度。

    阿寶今天休息,他要跟着媽媽和秦奶奶一起去集市。

    這是阿寶期待已久的,葉蓓蓓今天也休息,早早地就來了阿寶家裏等候。

    他們早上七點鐘就要出發,戈壁灘的天亮得早,天色早就亮堂堂了。

    吃了早餐,他們早早地來到了卡車等候點,已經有其他人等在這裏了。

    宋翠翠和他們一同去,“老楊說他要吃羊排,讓我去買點。”

    秦姨背着她們第一次在集市上買的羊皮背簍,家裏的肉也吃完了,準備去買點肉做腌肉。

    “現在天氣也要暖和起來了,買肉不能像之前那樣買了挂門外也不會壞,現在不行了,肉放兩天就得壞,得做腌肉了。”

    宋翠翠笑道:“秦姨,您還會做腌肉?”

    秦姨笑道:“我農村出身的,什麽不會做。”

    宋翠翠笑道:“是啊,之前煙凝他們來戈壁這麽久,都沒有自己開火做飯,幸好您跟着一起來了,不然煙凝他們光是吃食堂,營養也跟不上。”

    車廂後排沒有坐的位置,所有人都只能站着,或者是蹲着,柳煙凝讓阿寶抱着自己的腿,讓宋翠翠招呼葉蓓蓓,人太多了,擔心車身晃動的時候,兩個小孩子會被人踩到。

    阿寶好奇地看來看去,他之前坐這個卡車的時候,都是坐前面的車廂,還從來沒有坐過後面。

    “媽媽,我們要走多久啊?”

    後面人并不是很多,像劉嫂她們甚至坐出經驗來了,自己帶了草墩子,放屁股下面一墊,就能坐下來,雖然談不上多舒服,但是肯定要比一直站着好。

    宋翠翠也準備了這樣的草墩子,戈壁灘上連一根草都格外的珍貴,這還是從牧民們手裏買下來的。

    但宋翠翠只有兩個草墩子,都給了兩個孩子。

    阿寶和葉蓓蓓坐在車廂裏,他還穿着黑色的薄羽絨服,媽媽怕他出來着了涼,特意讓他穿厚實一點,葉蓓蓓身上的衣服也是柳煙凝買的。

    一個小時後,車在集市前停下來。

    在這裏擺攤的幾乎都是蒙古族,雖然柳煙凝他們是外來的,但是在這裏買東西并不會被宰客,蒙古人也很明白,他們這個集市本來沒有這麽大,就是因為發射基地修建在這裏,才給他們帶來了人氣,商品也才能販賣出去。

    為了迎合基地上的人的需要,這裏賣的東西大多數都是日用品,還有一些蒙古族的食品,很多風幹肉,這是基地裏戰士們最喜歡買的東西。

    秦姨也買了不少風幹肉,蒙古族做的風幹肉炖着吃特別香。阿寶和葉蓓蓓則對酸奶酪格外感興趣,這是戈壁灘上為數不多的零食之一。

    “丹丹姐讓我給她帶酸奶回去呢。”葉蓓蓓說道,李丹丹他們沒有什麽假期,一個月可能就休息一兩天,這一兩天還未必能趕上蒙古集市,所以就只能拜托小朋友給他們買東西了。

    阿寶則答應了蔣雲飛師兄,要給他帶風幹肉。

    在一個賣風幹肉的小攤位上,阿寶看到了一個和他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穿着蒙古族的衣服,頭發編了很多小辮子,臉紅撲撲的,看起來很可愛。

    她好奇地看着阿寶和葉蓓蓓。

    阿寶從不主動跟小女孩搭話,葉蓓蓓見對方很可愛,忍不住問她,“你好,你叫什麽名字呀?你的衣服真漂亮。”

    小女孩瞪着眼睛看着他們,沒有說話,葉蓓蓓又重複了一遍,這回對方有反應了,朝他們笑了笑,嘴裏吐出一串叽裏咕嚕的語言,葉蓓蓓沒聽懂,扭頭看向阿寶,“她好像不會說漢話。”

    葉蓓蓓聽她爸爸說起過,這裏的好多少數民族,因為沒有出過遠門,也很少有外鄉人來到這個地方,他們一輩子說的都是自己的民族語言,聽不懂漢話。

    阿寶點頭,“她說她叫艾吉瑪。”

    葉蓓蓓驚訝地看向阿寶,“阿寶,你什麽時候學會的蒙古語?”

    “我也不知道。”阿寶搖頭,“我就是在車站的時候聽人說了。”

    葉蓓蓓瞪圓了眼睛。

    艾吉瑪的媽媽會說漢話,但是也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彙,她告訴阿寶,“酸牛奶,兩塊一桶!”

    這裏的物價很便宜,蒙古族的人也很實在,他們只是出售家裏多餘的東西,換取需要的東西。

    艾吉瑪看着阿寶,眼睛亮亮的,嘴裏又吐出了一串語言,蓓蓓一個字都聽不懂,她看向阿寶,“她說了什麽?阿寶。”

    “她問我們是不是從基地來,需要買點什麽,能不能在他們家買點酸奶。”

    柳煙凝聽見了阿寶和葉蓓蓓的對話,走了過來,“怎麽了?”

    葉蓓蓓指着阿寶,“阿姨,阿寶不知道是在哪裏學會的蒙古語,他能跟這個小女孩說話呢!”

    柳煙凝驚訝地看向阿寶,她都不知道阿寶什麽時候學會了蒙古語。

    “阿寶,你能聽懂他們說話?”

    阿寶點頭,“我能聽懂啊,媽媽。”

    似乎是為了證明給媽媽看,阿寶嘴裏吐出了一串蒙古語,他對小女孩說,他要兩桶酸奶。

    小女孩和她的媽媽聽了都很高興。

    “兩桶四塊錢,我媽媽說我們家裏還有風幹的牛肉,你們要買的話,可以便宜賣給你們。”

    這個阿寶就不知道了,他扭頭問柳煙凝,“媽媽,我們要不要買風幹牛肉?艾吉瑪家裏有哦。”

    柳煙凝這回知道阿寶是真的學會了蒙古語,不過她已經不那麽驚訝了,因為阿寶的語言天賦一向出色,她驚訝的是阿寶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學會的。

    “我們今天就需要買,如果是在家裏的話,就來不及了,我們不能跟他們去家裏拿,下次吧,如果下次我們來賣肉碰到她們的話就可以買一點。”

    阿寶點頭,将媽媽說的話翻譯給艾吉瑪聽了。

    艾吉瑪稍微有些失望,但還是幫着媽媽将兩桶酸奶倒給了他們。

    他們來買酸奶是需要自己準備桶的,牧民只賣酸奶不賣桶。

    買了酸奶,阿寶跟艾吉瑪揮手道別。

    回去的路上,柳煙凝也詢問阿寶是什麽時候學會的蒙古語。

    “就是我們在車站等待的時候啊,車站裏面有兩個蒙古族的人一直在說話,我聽他們說話就學會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兒子,柳煙凝還是忍不住羨慕地看着阿寶,這到底是怎麽樣的天賦,才能在那麽短的時間裏學會一門語言。

    他們這次買了很多牛肉,這裏很難買到豬肉,其實做風幹肉豬肉更合适,回到家,秦姨就開始幹活了。

    阿寶不是個饞嘴的孩子,在北京的時候,他也很少吃零食,但是來到這裏之後就不一樣了,這裏是直接沒有零食。在北京的時候,雖然阿寶很少吃外面買回來的東西,但是在家裏秦姨會經常給他做點心,做餅幹。

    阿寶看着秦姨感慨,“秦奶奶,要是我能吃到秦奶奶做的小餅幹就好了。”

    秦姨笑道:“這裏沒有烤箱啊,做不了!”

    家裏倒是有面粉,也有酸奶,可以做最簡單的酸奶小餅幹,但是沒有烤箱,也沒有辦法。

    阿寶聽了,繞着竈臺轉圈圈。

    秦姨要生火,見到阿寶一直站在旁邊繞圈,“怎麽了阿寶,你想要什麽?告訴秦奶奶。”

    阿寶搖頭,“不是,秦奶奶,我現在想要怎麽樣才能在竈臺上弄一個烤箱出來。”

    秦姨看向竈臺,這都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竈臺,比他們小時候用的那種農村的土竈臺還要簡單呢,但是這個地方就是這個條件,實在也沒有辦法要求更好的了。

    “這個怎麽能弄啊,除非在地上挖個洞,在裏面弄一個烤房,這樣在下面燒火,烤房裏面的食物就能熟了。”

    阿寶驚訝地看向秦姨,“秦奶奶,你是怎麽想出這個法子來的啊?我也正在想能不能在竈上挖個洞呢。”

    阿寶想的是在竈上重新砌了個洞口出來,當燃燒的高溫煤煙經過洞口下方的時候,高溫就能将洞裏面的食物烤熟。

    秦姨笑道:“現在這個竈臺都已經砌出來了,挖不了洞了,除非是在最開始砌的時候,把洞口的位置留出來,這樣裏面就能烤東西了,但是溫度不一定能達到。”

    下午沈牧下班會回來,從柳煙凝這得知阿寶想要吃小餅幹,秦姨會做但是條件不允許,他們沒有烤箱,做不了小餅幹。

    沈牧聽了,來到竈臺邊,竈臺上面只有一口鐵鍋,其他地方也很窄,加不了烤箱了。

    沈牧對阿寶說道:“爸爸這兩天給你在地上挖一個烤房出來。”

    阿寶高興極了,“可以嗎爸爸?你有時間嗎?”

    沈牧笑道:“有!”

    但是沈牧白天沒有時間,只能是傍晚挖,他其實也沒有做過這個東西,只能摸索着做,作為一個航天人,沈牧有着近乎本能的嚴謹,他先在紙上畫出了這個烤房的雛形,其實可以參照馕坑,只是比馕坑要更加複雜一點。結構上雖然要複雜一點,但是需要的溫度沒有馕坑要求那麽高。

    畫了圖紙,第二天下班,吃了飯,沈牧就用借來的鋤頭開幹了。

    楊明明過來找阿寶玩,看到沈牧在挖坑,好奇地問:“沈叔叔,你挖土做什麽?”

    戈壁灘上都是沙土,土質松軟,沈牧挖了一個坑之後發現這個坑非常容易塌陷,必須得将坑挖得深一點,太淺了,保溫的時間達不到,太深了,砂層又容易塌陷,本來以為這是個簡單的問題,沒想到還變得棘手起來。

    阿寶幫沈牧回答了,“我爸爸在給我挖烤房,做小餅幹用的,到時候要是做出來了,我送些給你嘗嘗。”

    楊明明蹲在一旁看,沈牧在想用什麽方法來加固,想了一會兒,他決定明天去找一些黃泥來,就像這邊蓋土坯房子一樣,用黃泥夯實。

    “今天是做不成了,阿寶。”沈牧有些抱歉地對阿寶說道。

    遇上的困難阿寶看在眼裏,他們最開始設想的時候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沈牧回到房間重新規劃起圖紙來,既然在地上挖坑不行,他們就只能再做一個專門用來烤東西的竈了,到這個時候,沈牧才發現在地上的東西要比地下的好做得多。

    他突然想到了測控室的地板,現在都是水泥地面,底下就埋着光纜,一旦有需要維修的時候就非常不方便。那如果他們将光纜放在地上呢,地面上要過人,肯定是不行,天花板上承受不住這麽重的重量,而且也不美觀。

    還是得回到地面上,這時,他突然想起來北京家裏的木地板,在鋪設木地板之前,地面上就是水泥地,後面鋪上了木地板,木地板和水泥地之間有空隙,空隙中鋪設了水暖管...

    沈牧霍地站起來,“我想到了!”

    阿寶和柳煙凝都吃了一驚,阿寶還以為爸爸想出了怎麽做烤竈,連忙問道:“爸爸,你想到了怎麽挖坑了嗎?”

    沈牧扭頭看向阿寶,眼睛變得很亮,“不是,爸爸想到了一個解決難題的法子!”

    今天欠三千字,明天更一萬二,晚安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