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外。
已经建成并维系了三年之久的镇倭大军大本营,迎着海风,洗去了夏日的酷热。
坐落在群山脚下,海滨平地上的大营历经多次扩建,往日里的木桩营墙也已经换成了厚重条石筑成的宽大墙体。
海湾里,前出的码头栈桥,像是一柄柄利剑扎进深海水域,好迎合吃水更深的战船往来停靠。
一阵阵的轰鸣声从远方的山岭中发出,烟尘伴随着林鸟升上天空。
在一座座山头上,是宛如被持剑天神削去的平定,巨大到在海面上也肉眼可见的戍堡炮台,威慑四方。
而在炮台下的山涧沟谷里,是一炷墨黑的浓烟不断的在试图侵袭那洁白的蒸汽。
当浓烟和蒸汽自山林中纠缠而出,便见一尊巨大巍峨的钢铁巨兽,以摧城之势碾压在地面上那两条钢铁轨道上。
巨兽的后面,一节节车厢满载着原矿石,在巨兽的牵引下驶向大营不远处,海湾角落里的熔炼厂。
】
在熔炼厂面向码头的一面,则是一条只允许明人直通码头一条禁区栈桥的道路,被高大的墙体严密护卫着。
在熔炼厂不远处的山嵴上,一队官兵正分布在很长一段距离上,目光向着四周的远方注视着,不时有人举起手中的黄铜望远镜查看更远处肉眼不可见的地方。
码头上,一艘宝船缓缓的从海面上驶入只允许打着专属旗号的船只停靠的栈桥旁。
而在远处的海面上,几只三两千料的小船,炮口打开,官兵列阵,由船只载着驶出海湾浅水区,往海湾外的深水区及更远处分布开来。
一声声悠长的呜咽声,从海面上传来。
海湾后的一个个山头上,发出号角声迎合着海面上的讯号。
熔炼厂里发出一阵叮冬叮冬的声音,几道都都声传出,就见那两道墙体中间,铺设的轨道上,驶出了几辆小了很多的钢铁机械。车厢上闷着厚厚的油布。
仅仅是一只手可数的车厢,却足足有上百名官兵密不透风的护卫在左右,甚至就连车厢上的空隙区域也藏着手持强弩的官兵。
“这个世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聪明人,难道就不能笨人多点?至少我大明以外,得都是笨人也好啊。”
靠近熔炼厂一侧的大营营墙后的高大望楼上,武英殿大学士、曹国公李景隆放下黄铜鎏金望远镜,幽幽一叹的说着话。
在他身边的铁铉平静的笑着:“我军已增至两万,前出百里拒地而止,据金银岛为大明独有。而我们在这里已经三四载,倭人如何能不知晓两处所藏黄白之物?”
“公爷我现在出去一趟,都得担心会被那些倭女在床上捅刀子。”李景隆有些烦闷的骂了两声。
铁铉翻了翻白眼,转头看向已经行驶到栈桥上的蒸汽火车:“二季度的金银,除了预留下来收买倭国南北两朝之用,今日尽数发回应天。大将军可有奏章或是书信,今日也可一并发回应天。”
李景隆显得很有气魄的摆摆手:“什么奏章都没有这一车车的金子银子更实在。只要公爷我替朝廷办好了事,家里头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远处的海面上,传来了一声号角声。
一支船队带着一面面的旗帜,降下船帆,缓缓的停在了海面上。
铁铉有些意外于李景隆今日的细微变化:“金银岛的二季度产出到了。公爷如今似是更加洒脱从容。”
李景隆转身在望楼上移动到朝向海面的方位,皱眉说道:“依着我的意思,如今就不该这么大张旗鼓的大动干戈。你这么一弄,有贼心的人都不敢动弹了。
要我说,随便弄条船装上这批金银,就往应天城送回便好。
折几十万两的金银算什么?
朝廷可就有了送到手的理由,到时候一举荡平倭国,哪还需要像如今这样?”
铁铉愈发无语。
瞧瞧这叫什么话?几十万两的黄金白银折了也就折了?
也就是他们这些人如今每日都在成堆的黄金白银里面待着,才让李景隆能说出这样的话。
若是放到朝廷里,只怕早就被一堆人狂喷了。
铁铉摇摇头:“动用大军作战,势必会影响到石见和金银岛的产出。而且如今朝中的局势在变动,这个时候我等身为臣子,就不该再给朝廷增添负担。”
说完之后,铁铉转头看向李景隆。两人领军出海,远离应天,在这异域共度数年,已经可以说是关系紧密了。
他希望这位已经可以说是朋友的国公大将军,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李景隆哼哼了两声:“我军二万,且不说以一敌十,亦可以一敌五。倭人这几年被我们经营的,已经开始有享乐之风浮现。只要有个机会,先拿下北朝,再南下南朝。余下那些寻常倭人,左右不过是我大明不记账册花名的倭工而已。”
铁铉当即反驳:“南北两朝确实有享乐之风出现,可也不能忘了,他们也有人开始暗中勾连,试图将我们明人赶出这片弹丸之地。”
“那又如何?明军自是无敌!”李景隆挑动眉头,不屑的样子清晰流露在脸上。这并非是他骄傲自大,而是身为领军坐镇一方的大将,必须要具备的底气。
铁铉有些头疼,长叹道:“我军如今还要依靠山东道和李氏朝鲜供应大部分粮草物资。一旦开战,暴露目的,不论是南下还是北上,你认为南北两朝会坐视不理?到时候,我军就是腹背受敌!”
李景隆轻叹一声,沉默了好一阵,随后神色微微一暗:“想回京啊……我都快要忘了十里秦淮的灯火是什么模样了。”
此言一出,铁铉亦是当即沉默了下来。
李景隆的话是纯粹的,他说的是十里秦淮灯火,此刻便真的就只是那十里灯火,不掺杂任何的私欲。
这就是一个在外的人,对故土的思恋。
一时间,铁铉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这位从未明说的好友。
李景隆却是忽的开口喊道:“乱!只要倭国乱起来,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机会!大战一起,我朝自会有用不完的倭工。
石见这边,满朝第一个用上蒸汽火车,朝中亦是知之甚少。可金银岛、山西道各处煤矿、应杭水泥路以及朝廷各处动工的地方,却是没有的。
只要倭国乱起来,才能有更多的倭工为我所用!”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景隆的脑海中从模湖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铁铉似有所感,整个人转了过来,脸色凝重的盯着眼前这位大兄弟,语气郑重道:“你最好别想着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做挡箭牌!”
李景隆沉默不语,只是眼睑不断的收缩着微微眯起,望着海湾里那一艘艘只有今日大明才能打造出来的战船。
咯噔一下。
铁铉心中没来由的发了慌,他有些不愿相信的看着沉默的李景隆:“你不会已经动手了吧。”
问完之后,铁铉深吸了一口,却觉得胸中更加的闷了。
李景隆收回视线,看着脸色紧绷的铁铉,微微一笑。
他张着嘴啊了一声,双臂轻轻抬起拍在身前望楼边缘的栏杆上:“铁行走不愧是太孙殿下夹带里的人,果然聪明!”
“李九江!你疯了吧!”
海湾旁的大营望楼里,铁铉痛心疾首的呕吼着。
……
“除非是疯了!不然如何能将铁路铺满整个大明?”
朱高炽站在一座高台上,望着眼前的钢铁轨道,以及行驶在上面的蒸汽火车,满脸的震惊和诧异,以及不可信的表情。
此处位于应天城外,在通往太平府的水泥路旁,临近长江,可以通船的一片地,如今这两年被一座座带着烟囱的工坊占据。
燕世子的不理解和疑惑,传递在台上众人耳中。
如今已经官任工部左侍郎的张二工,不曾穿上大红袍,只是穿了件深红色却粘满污渍的常服。
原本被压在腰上的衣袍,刚刚才被放下,还带着深深的褶皱。
听着燕世子的质疑,张二工抬头看向看台边缘正背对着众人的太孙殿下。
那钢铁轨道的用料,朱高炽刚刚已经查看过。他根本不相信,能做到将这东西铺满整个大明。朝廷就是一整年不吃不喝,可能最多也只能将应天周边给串联起来。
反倒是穿着亲军千户服、腰配长刀的朱尚炳则是面露深思,片刻后小声试探着开口道:“此路造价高昂,钢铁乃禁物,若要造路,恐怕得要另组护路卫所,以备地方贼人毁路窃取。”
嗯?
嗯!
虽然整个看台上,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但朱尚炳发誓自己明明是听到了这些人的嗓子里,发出了一道道含义不同的质疑声。
就连站在看台最前面的朱允熥也转过身,脸色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的盯着小憨。
朱高炽更是开口道:“这会儿倒是说在点子上了。”
自己想的是对的?
朱尚炳开始怀疑自己今天出门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带耳朵。
他迟疑的转头看向朱允熥,似乎是想要征询更加准确的意见。
朱允熥没有开口,只是眼睛里透露出肯定的神色,而后朝着众人招招手。
连续得到肯定的朱尚炳,顿时整张脸都笑开了花,抢在所有人前面到了朱允熥身边。
他甚至是挺了挺胸膛,看向正在做验证实验,跑在轨道上的蒸汽火车:“我是觉得,此物……此车,优缺点都很是明显。但如果用得好,却可以为我大明助力良多。”
与张二工一同走过来的朱高炽,不由面露笑容,开口询问:“那你继续说说,这优缺点都有什么?”
有了捧场的,朱尚炳脸上笑容更盛。
他挥手指向在轨道上被蒸汽机头拉动的整整三节满载车厢:“最大的优点,此车比马车拉的东西更多,就是蒸汽车也不如此车。如此,朝廷往后若是要赈济某地,亦或是某地货物运来应天,将会节省众多的人力。
至于缺点……此车所用道路固定,且造价高昂,容易被贼人觊觎。
但方才我还想到,此车分明不光光是能运送货物,这车厢稍作整改,同样也能让人乘载。时下这一节车厢,我看就能装下百十人,十节车厢就可以装下一整支千户所的兵马!
此等意义,恐怕不下于运送货物了。”
朱高炽眨眨眼,暗自念叨着,自己往后再也不会说他是个真憨憨了。
朱允熥则是连连点头:“货物运输,除了船运,我已经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此车更多的了。至于你说的乘载百姓亦或是兵马,确也是个头等的大优点。”
战略物资运输,军事力量的投送,是建立在种种交通之上的。
如今的大明,装备精良的骑兵,已经是移动能力最强的了。
可一整日又能跑多远?且战马还要固定间隔时间的休整。
可火车不一样,不需要考虑休息的时间。
只要让燃烧室里添加充足的煤炭,就能保证车辆一直是行驶在铁路上的。
千年以来的皇权不下乡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除了官员体系的层层下沉,致使行政体系的拉长之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交通和通讯问题。
“不论是否建造此路,朝廷都需要开采出更多的铁矿!”朱尚炳持续扣准问题的核心点。
朱高炽点头道:“新政之下,朝廷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但此刻摊丁入亩、京察、军功爵等事都在推行,还要试行户籍松绑,官府和民间恐怕很难征辟徭役民夫。”
张二工亦在一旁开口道:“此路我等称之为铁路,此车乃火车。臣等验证可得,朝廷若要建造铁路,则必须用工充足。路要铺垫根基,而后伐木以为枕木,再与其上铺设铁轨。
且臣等近来也探得地方上新矿痕迹,亦是要用工开采,不然比照如今朝廷每年的铁锭产量,不可能保证铁路的建造……”
“那就让曹国公和开国公从外头抓劳工回来!”朱尚炳直接斩钉截铁的说出解决办法。
不等朱高炽开口,朱尚炳已经举手道:“朝廷现在在山西道、直隶等地,早就有数不尽的倭工。只要倭人不死光,我大明就不缺用工!”
朱高炽皱紧眉头,默不作声的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却是笑着点点头:“炳哥儿高见!”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