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8章 总有刁民找事儿
    “这些官员猪脑子啊?”

    

    “修路离我家门口差了这么远,肯定是贪了这段路的银子了。”

    

    “哼哼,当我好欺负啊,大伙儿一齐去官府说理去。”

    

    有人带了头,顿时众多的人们向衙门奔去。

    

    太平县,县衙前。

    

    来要个说法的人们越聚越多。

    

    这些人说话不客气,大骂官府贪赃枉法,偷工减料,拿银子不干活。

    

    看到刁民闹事,县令快急白了头发。

    

    他也不敢跟百姓对质。

    

    那肯定会被骂个狗血淋头的。

    

    这群刁民趁机地倒打一耙,把事情再闹大了。整个县衙的官员都吃不了兜着走。

    

    但县令不肯露面,人们的火气就越盛,呼喊着叫县令出来。

    

    见事态闹得无法收拾,县令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出去。

    

    出去的时候还在给自己打气。

    

    自己是根据朝廷的指示,公事公办,不用怕这群刁民闹事。

    

    抱着这样的想法,县令大步走了出去。

    

    其实,这种类似的场景,在大周许多偏远地区出现。

    

    越是荒远,落后的乡村,人们的意见越大。

    

    他们都拿着官府贪墨,徇私枉法的借口,跑到衙门闹事。

    

    见到太平县的县令出来,前来闹事的百姓不客气地大骂。

    

    句句戳心,大有能把活人骂死过去的架势。

    

    “狗官,什么你都要贪,还有脸站在这儿吗?”

    

    “你这么地偷工减料,老子要去京城告状,到时候你全家都要死光光。”

    

    “真是不知死活啊,如果让许大人知道,你就惨了!”

    

    百姓们疯狂地输出,把县令骂的蒙逼。

    

    特么!

    

    咱也只是按照朝廷传达的方针在办好吗?

    

    他们这些基层的官员,明明最是辛苦,呆在鸟不拉屎的地儿,还要踩着稀泥去规划道路,最后仍然免不了却被百姓喷。

    

    跟谁讲理去?!

    

    “大人,老百姓都抱怨,说道路没修到他们家门前,认定了咱们贪了修路银,这可如何是好?”

    

    旁边的小吏低声解释百姓生气的缘由。

    

    竟然是这样?!!

    

    县令气的嘴都歪了。

    

    “你们这群刁民!都给我闭嘴。”

    

    “你们可知道,此事就是户部尚书许大人定下来的,还敢跑这里闹事?”

    

    “要是耽误了许大人规定的日程,你们担待得起?”

    

    县令大声怒斥。

    

    他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人比人气死人,许大人也是从个小县令做起,但人家硬是青云直上,现在都做到户部尚书了。

    

    反观他们,哪一年能升到知府,都算得上祖坟冒青烟,做梦都会笑出声了。

    

    现在,自己完全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事,都能被这群指着鼻子骂,谁忍得了?

    

    “本官在此为官多年,那回不是在秉公地处理你们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现在你们够厉害,就没一个跟本官讲点情面的。”

    

    “本官没有为你们整天的操心吗?听到打雷声,都要喊你们赶紧回家收衣服去,你们都忘了吗?”

    

    “本官是你们的父母官啊!现在都快变成你们家的仆人了,呼来唤去的,真是一群白眼狼啊,丢了饭碗就敢骂娘!”

    

    县令今天伤透了心,骂起人也是不带客气的。

    

    他是没有出色的治政能力,可在任的期间,也是在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啊。

    

    不但没能让这群刁民们满意,动不动还被当做仇敌似的狂骂。

    

    我特娘的!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真当自己是软柿子,好拿捏的吗?

    

    面对县令的痛斥,百姓反而骂得更凶。

    

    “去你奶奶的狗屁!”

    

    “你那好意思叫为百姓着想?你上回满大街地叫唤,把我才满月的娃儿都吓得哭了半天,至今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父母官了不起啊!老子只要跑到皇上那儿告你一状,你这狗官就性命难保!”

    

    “真是的,瞧这狗官的德行,不听咱们百姓的诉求就算了,居然还当面的辱骂咱们,当咱们好欺负的啊。”

    

    “哼哼,我们过不舒坦,你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百姓的怒火在直线上升,火药味越来越浓,很快就变成了人身攻击,要不是旁边还有些衙役官吏站着,恐怕都能扑上来把县令打个半死!

    

    正当眼看局面无法收拾,县衙的人都感到害怕的时候。

    

    突然,一声厉喝从不远处传来:“放肆!官府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都给本官闭嘴!”

    

    怒喝跟晴天霹雳一般,引得众人住口,扭头望了过去。

    

    原来,是当地知府到了。

    

    也是这次修路的工程太大,这知府不放心,在管辖的境内巡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没想到碰上了这场骚动。

    

    但知府也不吃惊,毕竟这又不是头一次了。

    

    见知府过来,百姓们稍微地安静。

    

    知府还是比县令更有威严,在百姓心里有些威慑力。

    

    县令见到知府,跟见到了救命恩人似的,连忙迎过去。

    

    “大人,这群都是刁民啊!一上来就对我等破口地大骂,一点脸面都不给!”

    

    听到县令诉苦,知府李卫斌也是头疼。

    

    穷山僻壤出刁民。

    

    这地儿整天的,就没安静过,不是这家跟那家打架起口角了,就是为了几根大葱,能几十人的聚众闹事。

    

    县官只是处理老百姓各种狗屁倒灶的事儿,就忙的焦头烂额了。还吃力不讨好,到头来百姓们还把怨气撒在了官府身上。

    

    李卫斌对县令的憋屈也很有体会,毕竟,他也是从小县令做起来的。

    

    “好了好了,本官不是来了吗?”

    

    李卫斌安抚哭丧着脸的县令几句,才将目光投向在场的百姓们。

    

    “乡亲们,这次的修路,是朝廷面对全国的整体规划,更是出自许大人的手笔,你们难道连许大人也不信了吗?”

    

    “本官会把你们的看法传达给朝廷,让许大人知道,但在此之前,你们不能闹事,要支持官府的工作。”

    

    听说知府会传达意见转达给许大人,百姓们才逐渐地安静。

    

    跟其他官员相比,百姓更信任许墨些。

    

    “行了,天色不早了,都各回各家,散了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