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宗德暗自感叹,见皇城司神色不善地旁边盯着,他顿时头皮发麻,赶紧道:
“诸位,现在只有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了。我们先掏出家底,加上梁王的俸禄,应付过去吧!”
“别心疼自家的家底,不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结果就是,银子留着,人却没了。”
郑宗德愁云密布,也只能这么办了。
这年头,没钱什么都做不了。
现在,朝廷明文下旨,梁都百姓也都得清楚了此事。
不做也得做,否则,脑袋搬家。
众官员都是苦哈哈的脸色,但也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性命为大,只好咬牙地大出血。
皇城司全程地监督着梁都官员,直到他们将赔偿金交到百姓的手中。
拿到赔偿的百姓都是喜极而泣,感动得泪水止不住地流。
这些银子,如今成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梁王自从来到梁都后,各种骚操作令百姓苦不堪言,谁敢去找梁王理论,换来的只会是一顿暴打。
好在,皇上替他们做主了。
“陛下英明!”
“幸好皇上圣明,不然就真的没活路了。”
“是啊!还好没有纵容梁王,否则我们只有当难民,逃出梁都了。”
百姓喜气洋洋,满城地奔走相告。
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候,有人说道:“乡亲们,其实,关梁王的禁闭,罚梁王的俸禄,赔偿给我们银子的这些事,归根结底,是宗人府宗正卿许大人的操作。”
“许大人还痛感梁王残害百姓,对梁王大打出手。”
“要不是许大人挺身而出,主持了公道,我们就不会有赔偿金。”
什么!
百姓们都惊愕地张大嘴巴。
“不会把?!许大人竟敢打梁王?”
“许大人,牛逼。”
百姓们都知道许墨的事迹,也非常羡慕生活在许墨治理的州府百姓。
想不到,许墨不但打了梁王,还替这些不是自己管辖范围的百姓争取了利益。
简直是难得的好官啊!
“许大人不愧是爱民如子。”
“幸亏有许大人做主,否则我们就没活路了。”
“是啊,皇上也是英明,派许大人去宗人府管教这些皇室。”
百姓们纷纷地议论,有的感谢皇帝,有的感谢许墨。
但高喊感谢许墨的声音,比感谢皇帝的声音多的多。
百姓都拿到了赔偿,于是,对梁王及官府的恨意,也慢慢地消失了。
得到了足够的补偿,那还有什么好恨的呢?
但百姓们感激的心情却没有停止,他们无比的想要感谢许墨。
是许墨公正地处罚了梁王,使得他们争取到了赔偿,而且,许墨还担负着教导梁王的重担。
这让百姓有希望,更指明申诉的目标。
百姓都觉得,只要有许墨这个大清官,在朝堂里替大家说话,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经过此事,从没有到过梁都的许墨,却在梁都的百姓心中,占了极重的分量。
民间一时兴起了不少的戏班子,编排了许墨严罚梁王秦华苏的戏剧。
演员们加班加点地排练,很快登台演出。
演出的时候,无不是场场爆满。
梨园里,人山人海,老早就是黑压压的人群翘首以待。
搞得负责治安的官员们,都是心里苦逼。
他们掏光了积蓄,才搞定了赔偿金的事。
都是心情复杂。
“许大人不愧是当世奇才!”
“皇上如果能把许大人调到梁都,我情愿让出布政使一职。”
郑宗德看着热热闹闹的戏园,无奈加上心酸。
梁王秦华苏,是所有的皇子中,脾气最暴躁,手段最狠的。
可许墨却管的他没脾气。
关键是,秦华苏还很服气,听许墨的话!
再加上许墨的治政能力天下无双。
所以,哪怕梁都的官员因为许墨,而交光了家底,变成穷困不堪,也不会对许墨有怨气的。
甚至还更崇拜许墨了。
“希望许大人把梁王管教好了,再放回来,千万别再让我等有苦难言了。”
郑宗德闭眼双手合十,求神拜佛地祈求。
其他官员也是如此。
只能说,被摊上了暴躁的梁王,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现在,希望寄托在许墨的身上,希望他能让梁王改过自新。
舞台上,表演开始,观众们掌声雷动,叫好声锦锦不绝。
见事情办得告一段落,皇城司也回京复命。
皇城司们也有些心情复杂,毕竟,他们就没有想到,百姓感激许墨的声音,会盖过秦霄。
不知道秦霄得知了此事,会作何感想。
朱华苏在宗人府开始了禁闭生活。
在许墨给秦华苏画的那个巨大无比,也非常很诱人的饼的作用下。
秦华苏心甘情愿地在宗人府学习。
秦华苏每日都跟着许墨,不住地向许墨提出问题。
搞得许墨很是不耐烦。
毕竟,他的问题在许墨看来,很弱智。
许墨甚至得出个结论,秦华苏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
这天天刚刚亮,秦华苏就抱着自己封地的折子,来找许墨。
正躺在椅子上休息的许墨见了,也很头大。
“先生,你看我封地的事情那么多,我怎么以前不知道,哎,管理封地太麻烦了。”
“我好久没处理公务了,看着这么多就头晕!”
“先生,世界上是不是有晕折子的病啊?”
秦华苏双手捧着折子,期待地问。
许墨嘴角不住抽抽:“我都不好意思说你,你那是晕折子病?你特么就是去了封地后,根本就没有处理过政务?!”
还冒出个病症来,搞得许墨又想动手揍他了。
见许墨又开始骂骂咧咧,秦华苏却打起精神。
把许墨对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面。
他牢记打到海外,自立王国的话,让秦华苏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干劲地批阅起奏折。
这时,一个官员匆匆地跑过来。
看到许墨和秦华苏,那人行礼,禀报:“许大人,有梁都的消息了。”
听到是封地的消息,秦华苏竖起耳朵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