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会朝着176研究所前进的时候,柳小娅正躺在地下城一间房间里辗转反侧。她期待的一觉醒来,元会正坐在床头温柔的看着她。
但是,心里的牵挂,让她怎么也睡不着。
一天前,柳小娅随着张萌小队,经过两天的急行军,总算是安全的抵达了西部雪域战区。虽然中途遇到过零星的遭遇战,路上也有跋涉的艰辛。
但是,元会成功的把大部分围追堵截的未知敌对势力吸引了过去,一路上还算是有惊无险。
回到西部雪域战区,柳小娅受到了战区内领导们,包括首长们的热情接待,他们对柳小娅嘘寒问暖。
对这次过程了解后,赞赏元会为了团体的安危所作出的牺牲精神,内心由衷的钦佩,表达了崇高的致意。
元会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而非专业的军事人员,所展现的军事素养,让战区内的首长们感到惊叹。
首长们对张萌小队进行了嘉奖,嘉奖他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虽然这次任务多少有那么一些遗憾。
机甲研究所的所长彭博教授,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柳小娅。
彭教授表达了对元会和柳小娅新婚的祝福,并积极的表示作为长辈,等元会安全返回后,由他来补办元柳的婚礼。
彭教授询问了他们在地下研究所生活的情况,耐心的倾听柳小娅关于她和元会之间的感情经历和生活情况。
在听到元会做出孤身一人去完成那么危险的任务的时候,只骂元会“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但是眼里却流露出欣慰和骄傲。
元会作为彭教授为数不多的得意门生之一,对元会的所作所为内心由衷的感到骄傲。他的这个弟子,不但是一名顶尖的科学家,也是一名不畏生死,不计个人得失的战士。
同时,彭教授表示,他将亲自过问元会的安危。而战区首长也表示,如果元会在三天之内还没有返回战区,他将派出精锐的机甲小队去接应元会。
在热情而温暖的氛围中,柳小娅内心的担忧稍稍有了一点的缓解。
回来的当天晚上,柳小娅因为长途的跋涉,热情而温暖的会见,让紧张而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一回到给她分配的房间,一路的辛劳让躺在床上的柳小娅沉沉的睡去。
在睡梦中有对父母的思念和担忧。柳小娅出生在一个标准的严父慈母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高校的教师,在这种知识家庭氛围中,柳小娅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温馨而顺利的,她是父母眼中的乖囡囡。
“元会~”柳小娅在睡梦中惊醒,眼角噙着泪花。纤纤玉手情不自禁的轻轻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她回忆不起梦中的元会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流泪。但由此心里又升起了对元会的担忧。
“柳工,醒了吗?”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一口温柔的女声在门外响起。
刘映雪,三十来岁,短发,面容清丽,有职业女性的气质,是地下城生活区的区副主任。她的老公就是以前的兵王,张萌的朋友和竞争对手,战区特种机甲旅的少将旅长司青山。
“刘姐,叫我小娅吧。”柳小娅把眼角的泪水擦拭了一下,穿着睡衣开门把刘映雪迎进了卧室,然后抓着刘映雪的手说道。
柳小娅昨天与刘映雪见过,对这样一个在灾难面前,还保持着乐观心态的现代女性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刘映雪稍长柳小娅几岁,当时,柳小娅张口就叫她“刘姐”。
“洗漱整理一下吧,我先带你去吃早饭,然后参观一下这个我们要生活很长时间的地下城。”刘映雪怜惜的看着柳小娅,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背,微微笑道。
昨天回到战区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因此,柳小娅还没去过食堂。
柳小娅洗漱完毕,跟随刘映雪第一次走进食堂。
食堂比较大,人来人往,排了很长的队伍。有拿了食物回家去吃的,也有三三两两找个空位坐下,在食堂吃的。
没多长时间,就轮到她俩,如今是战时,而且是非常大的灾难时期,食物都是实行的战时配给制。她俩都是俩馒头一碗大骨菜汤。
柳小娅吃着馒头,感觉馒头的味道怪怪的。
当时她和元会被困在机甲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时,那里有大量的面粉和大米储存,足够他俩吃几年的了。
柳小娅和元会虽然经常变着花样做饭,但是,吃得最多的还是馒头。而早餐,就那么几个花样,馒头、花卷、包子、油条…,因为没有新鲜的肉和蔬菜,食用油存储的也不多,也需要省着用,因此,馒头是每天早餐的主食。
那时的馒头,带着一丝的甜味。而如今的馒头,寡淡中带着一丝金属的味道。
后来,柳小娅才知道,战区存储和从各地抢运过来的小麦、面粉和大米等主食,在地下城5多万庞大的消费能力下,已经捉襟见肘。
半年之后,供给大家消费的主食,都是工业化生产的了。
面粉和蛋白质的工业化生产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实行工业化量产,但是,因为味道和其他健康因素,它们虽然很便宜,但是很少能进入人们的餐桌上,基本上,都是作为饲料喂养牲口。
如今灾难中的人们,只能与牲口同食了。因为,主食的培植非常的困难,周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只有少量的大棚种植,用于立功人员、伤病人员和科学研究。
在地下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大棚蔬菜和饲养家禽才是现代化自然农业的主力。
吃完早饭后,刘映雪带着柳小娅参观了地下城的生活区、工业区、农业区等等,也算是带着柳小娅散散心。
半年来,战区派遣大量军事武装人员,一边抢救幸存者,一边抢运各种工业物资和农业物资,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工业链完备、农业生态完善的地下城。
在这个地下城,人人都会被重新登记造册,然后根据能力和擅长的领域分配工作。
如今是战时管理制度,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定量分配。人们工作之余,会自发的组织一些娱乐项目,这是人们辛苦劳动一天后放松身心和治愈心理创伤的方式。
参观了一天,柳小娅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室,躺在柔软的床上,辗转反侧,期待明天元会会出现在她的面前,轻轻地拥抱着她。
但是,这一等就是很多年。
她悲伤过,苦恼过,迷茫过,挣扎过。
她本来会和元会一起工作,做她喜欢的,纯粹的科学研究,但是,元会的丢失,让她也走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荆棘之路。
她会成长为一名她自己做梦也没有梦想过的,勇敢的、智慧的和充满同情心的领袖。
她以她优秀的科学素养、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一名人类社会中最卓越的战士之一。
。。。。。
在柳小娅辗转反侧的时候,元会在风雪中疾驰着,锁定目的地之后,机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元会放松下来,在这赶路的间隙假寐。
但是,元会怎么也无法进入睡眠状态,在这几天的战斗间隙里,因为过度的紧张和战斗,元会都会很快的进入深度的睡眠。
如今,敌机的围追堵截的警报暂时消除了,心里的放松反而让元会无法入眠了。或许是与柳小娅心有灵犀一点通吧,也或者是与柳小娅心与心之间的“量子效应”,柳小娅在思念他的时候,他内心也有了感应。
元会心里清晰的感觉到柳小娅对他的思念,对他还未回到她身边的担心。
这种远隔千里之外的心心相印是真实存在的吗?元会不确定,但是,他还是在心里默默地对着远方的柳小娅喃喃低语。
他轻声诉说着这些天来的遭遇。他是如何战斗,如何一次又一次对敌方进行了致命的打击,如何吸引敌方的注意力,如何一次又一次的摆脱敌方的围困,最终,如何设计对敌酋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斩首,
诉说完这些,他对远方的柳小娅说,他现在安全了,等拿到热核聚变离子推进器的资料,他就马上回到她身边。
他说,这个热核聚变离子推进器的资料很重要,是核聚变反应堆装置小型化的关键技术,如果他拿到这项技术,他就能优化机甲的动力能源。
他说,如今机甲的核裂变反应堆能源装置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受到猛烈的撞击,或受到强大武器的攻击,或使用时间过长,都有极小的几率可能会产生核泄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机甲师将是致命的。
他轻轻的诉说着对柳小娅的思念。
。。。。。
柳小娅仿佛是感应到了元会的诉说,内心因担忧元会安危而产生的焦虑,竟然在慢慢的消失。
在元会内心默默地倾诉中,他们的心慢慢的宁静了下来,慢慢的放松了下来,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在睡梦中,他们轻轻的相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