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章 深夜秘访
    “速去通报卫老,贵客临门了”小六子搀扶着夏易,对卫府的看门人说到,

    看门的一共有三个,两个门口左右各自站立,另一个在门内小厅支着个桌子,桌上有美食月饼葡萄美酒,好不自在。

    此时门口左边的看门人说道:“中秋佳节,皇帝都亲自下令,各自回家团圆,况乎此时正值深夜,你等怕不是臭骗子,混迹江湖之流,也不看看这是谁的门庭!快滚!”

    左边的说完,右边的拿起长棍就要驱逐。

    夏易却也是疼痛难忍,只怪那李其冰下手,哦不,下脚太狠;夏易摆手示意小六子,张嘴艰难的说:

    “把……天子……玉令;拿出来”,

    言毕,小六子从怀中掏出一把玉质的令牌,斥责道:“天子玉令在此,还不拜见?!”

    左右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什么天子玉令,今天就是天王老子你们休想进门”

    便撸胳膊挽袖准备驱逐皇帝和小六子,突然后边那本来惬意着的小领班,摁住左右两人的头,双腿左右一踢,三人齐跪磕头,还未等左右二人张口说话,领班操着颤颤巍巍的嗓音: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两人是我府昨天刚招进来的门侍,还未经识令辩贵的训练,故而不知此乃天子玉令,见玉令如见天子本尊。望贵人包涵。”

    听完那领班的解释,小六子正准备做些什么,报复一下这两个门侍;夏易抓着小六子的袖子,摇了摇,忍着疼痛:

    “干正事!”;

    小六子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皇帝,直言:”快带我们去见卫老!”

    “是,是待我去通报,你们,快扶贵人去老爷书房!”说罢,领班急匆匆地跑进门去报信,那左右门侍,笑盈盈地上前帮助小六子搀扶夏易向书房走去。

    (这几个跑龙套的不仅话多还很不识抬举,不知道老子是主角吗?)

    “老爷,老爷,”

    “谁呀?”卫朝刚要脱衣睡下,只听见门外,直叫老爷,开门一看:“你慌慌张张的干什么,成何体统?”卫朝刚要训斥,

    “皇上,皇上,派人来了,手里还拿着天子玉令。”那领班急匆匆的说,呼呼喘着大气。

    “什么?人在何处?”

    “现在在老爷的书房里。”

    “快带我去!”

    路上,卫朝疾步向书房走去,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步履飞快,很是着急,同时他也在想会是谁,深夜拜访,还手持天子玉令……

    书房内,夏易终于坐下;双腿慢慢向左右岔开,尽量让天子的龙根处在舒服的位置。只听门哐当一声被打开,卫朝一个大步迈进书房,看见是夏易,连忙屏退众人,关上房门,刚要跪拜;

    “别跪了,坐着说,这么大岁数了”夏易说完,长舒一口气,看来难言之痛已经有所缓解。

    卫朝扶着一个座椅坐下,夏易和卫朝,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开始说话;夏易有些按耐不住了,张口问:“你……”

    “回陛下,老臣并不奇怪陛下深夜造访,且早有预料皇帝会来找老臣;只不过今天略有些突然,比老臣预想的要早些。”卫朝答到。

    夏易又开口问道:“为……”

    “为什么老臣能预料到陛下会来?因为当下形势对陛下不利,朝堂三大家,只有我卫家没有任何行动,只不过简简单单的提出纳妃一事,也仅仅是提出,并未极力促成。”

    夏易睁大眼睛望着面前这个白发老翁,蓬松的头发,衣衫不整,看来这是要准备睡觉了。但是这老头怎么总抢话!亢奋了吗?

    “啊,额……朕,可以说话了吗?”夏易问;

    “当然,当然!”卫朝答到;

    ”好,那朕就开门见山了,朕,只想确定一件事,卫卿是否忠于朕,忠于皇室?”夏易很严肃的问道,此时也不见了那难言之痛,夏易的真诚和直白让卫朝有些招架不住,但卫朝深吸一口气,道:

    “一直以来,陛下都被外面的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朝堂之上,确实三家分立,可是我卫家可否争过实权?我的门生众多,虽然都是我提拔上来的,但是并非个个身居要职,我的二儿子卫潇权至今还是一个监国寺的太史,凭我的能力和我家老二的资历;我完全可以在先帝在位时,让他继承我相位,那现在朝堂就不会有三家分立的局面;老臣至陛下,辅佐三代君王,若是不忠,多少机会在老臣眼前”

    “那你为何不明确表态站队于朕,还要去与那两家争夺势力?”夏易问道;

    卫朝答:“先帝崩逝后一月;陛下即位之初,老臣便察觉李,王两家表现出了不臣之心,各自都在暗结势力,积蓄力量,那时我若极力推举我儿做丞相或者明确表态战队陛下,这对陛下是不利的,他们会先弹劾老臣重用家属,一点一点的将老臣挤出朝堂,到那时情况危矣。况且新君刚刚即位,地位不稳,玄王又远在北疆,如果让陛下直接跟朝臣对着干,还不如让陛下一旁观战,坐收渔利;所以,老臣便也加入了与两家的混战,开始与他们分庭抗礼;但是老臣认为,朝堂的混乱是一时的,只要保住民心,任凭他们如何折腾,只要陛下不做出出格的事情,就不会给他们实现野心的时机,他们目标的实现只能靠等,故而老臣没有争兵权,没有争相权,老臣将律法死死握在手中,整治贪官污吏,保障民心所向,期间搜罗不少李家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实证铁证,只为了陛下有朝一日铲除祸患做准备。老臣相信陛下是圣君,定能拨开迷雾看到真相!”

    “那卫卿是为了什么,别告诉朕,只是因为忠心?!”

    “老臣,只为功成身退,臣能做三朝重臣,辅佐三代圣君,做过两次丞相,家财万贯,不贪不奸,忠心为君,忠心为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然看破世间所有,已经无可贪求;只求陛下能纳小女为当朝皇后,让我卫家青史留名,届时老臣便会带领儿孙,远离朝堂,回家过清闲日子……这人呐,一旦上了岁数,求的无非就是个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儿孙满堂。”

    夏易看着卫朝苍老的脸,满脸的褶皱已经看不太清脸上的神情,只从这真情实感的肺腑之言里看到了卫朝的心,确实,他没有必要反对皇帝,他忠心皇帝,不仅青史留名,家族更是繁盛,他不仅为君,更为自己的家。

    “卫卿的肺腑之言,打动了朕,朕相信卫卿,但是目前有这么一个情况,卫卿有何见解?”

    “陛下,所指是李自豪要举荐自己的三儿子做上将军,平分王令的兵权一事没错吧。”

    (呀?这老家伙,啥都知道)

    “卫卿,怎么看呢?”

    “老臣以为,扳倒李自豪,着实简单,但是王令作为兵马大将军,只注重军中之事,其他一概不理,很难直接将他处理掉,他如此宝贵兵权,甚至不肯放权给陛下,可见得此人的执念之深,若是联合李家,扶李家三子上位上将军,夺掉他的一半兵权,他必定自乱阵脚,再放出谣言,皇帝要提拔李家三子做兵马大将军,逼他造反,我等在其造反之前,密调玄王的北疆边兵回京,做好埋伏,一旦王令起兵,逼向京城,可直接将其擒杀,如若其不起兵,任由陛下安排,可放置待以后观之,但此人心性不定,只重兵权,说他不忠倒是也战场杀敌立功无数,说他忠他手握重兵不肯放权,兵权对任何一朝皇帝都是大忌,兵权必须掌握在皇帝手中!无论如何最好的情况都是逼迫他起兵造反,将兵权夺回天子手中。”

    夏易听完卫朝的见解,连连拍手叫好,跟夏易想到一块去了,就算是王令绝无二心,但是兵权必须要在夏易的手里。兵是护卫国土和征伐国土的工具,是国之重器,所以兵者必须忠于帝王,而非忠于某一个将军。

    “依卫卿之间,边兵调回多少,如若贸然调回,那北疆……”

    “陛下大可不必担忧,此时蓝昭皇帝昏庸,又年迈体弱,常年生疾;各国都在虎视眈眈,准备一举推翻霸主蓝昭,瓜分蓝昭富庶的土地和黎民;老臣推测,一旦某一日,蓝昭皇帝崩逝,便是各国行动之时,玄王常年镇守北疆,北越与其交战百次,均未占到便宜,此时北越的注意力应该都集中在了蓝昭边境,而非我大夏的北疆,北疆兵力2余万,调回一半回京便可,2万,秘密进入皇城布防,5万安排在京城的城郊,3万放在京城南方防卫锦国偷袭一旦王令进入京城,逼近皇城,可直接打开皇宫大门,以2万精锐迎敌,5万精锐包抄;臣已经算过了,我大夏全国兵力除去北疆边兵,常备兵力总共5万大军,其中1万是李家三子布防蓝昭,剩余4万是由王令调遣,但是兵力分散全国各地,王令的将军府又在京城,他能调动的最近的大军,只有京城周边的大军,总共是三个大营,共6万人,再加上他儿子的防卫锦国的边军2万人,一共26万人,就算这26万人成功会师,我1万北疆边兵再加上李家三子的1万镇西军,况且北疆边兵是精锐中的精锐,区区26万大军,只多出6万,老臣以为可以破敌。这还只是最坏的打算乃王令父子成功会师的情况;但是如果将李其聪的1万镇西军在王泽之前调到朱雀卫城,凭借朱雀城城厚墙高,守备器械充足,他王泽一时间不可能与他的父亲会师,待王泽攻城之际,密调5万北疆边兵绕后包抄,与李其聪里应外合一举拿下王泽;之后再回师京城救驾,王令必败!我朝在对外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是不会在四大卫城驻军,如果李其聪行动的快,王泽无法察觉,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夏易又一次对卫朝刷新了认知,还好还好老家伙什么都见识过了,想通了,不然跟他对阵,夏易不知道要死多少回。夏易和卫朝进一步的敲定了接下来的计划,两人畅谈至黎明……

    夏易回宫后,卫潇名扶着自己的老父亲回屋休息,问道:

    “父亲,此事过后我卫家就只有一个卫皇后了”卫潇名甚是感叹,惋惜道;

    “孩儿,为臣者,功成则身退,伴君如伴虎……”

    一老一少,就这样在朝阳的光晖中淹没了身影。

    夏易躺在寝宫的床上,心中还是不免多多少少怀疑卫朝的内心;抬眼至书桌方向,他注意到桌子上古书《皇权》之下,还压着一本书,夏易起身走近,拿起打开,《臣风》二字,映入眼帘,其书中第一页写到:为臣者,功成则身退;伴君如伴虎!”夏易瞬间感觉悟到了,顿时感觉清风拂面,心中豁然开朗。

    “来呀,密诏皇叔,回调1万边兵回京,按此图部署;不得有误,速去速回,不要走漏任何风声。”

    “诺,属下遵命!”接命令的是刚陪皇帝回宫的小六子,这次又要急急忙忙的赶赴北疆传令了。夏易看着还未来得及换装的小六子,若有所思;

    (这世上跟皇帝最亲的人,莫过于太监了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