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引力变大,超强火山喷发,火山冬天,天明饥馑,法国大革命,超强太阳耀斑爆发,超强飓风,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大干旱饥荒
天明饥馑(1783~1787),江户时代中期1782(天明二年至1788(天明八年在日本发生的大饥荒。被后世认为是江户四大饥荒之一、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饥荒。
天明三年(1783ad,正值十代将军德川家治君临天下,因为幕府中用事者为将军的宠臣、老中田沼意次,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田沼时代。在这一年前,日本各地就因为气候失常而灾难频发,而到了早春时节,关东地区又开始了阴雨绵绵的天气,甚至在进入初夏,大部分人还都穿着冬季的棉衣。灰暗阴冷的天空和泥泞如沼泽般的土地似乎预兆着一个不祥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是因为被称为“山背”的冷湿东北风席卷了整个东北日本,并由此形成了让粮食绝收的冻灾。数年之后,甲斐国八户藩的儒生在对泉院“饿死万灵供养塔”上以幸存者的身份记载了这段真正的历史:
“四月十一日,电闪雷鸣,山背袭来,倾盆大雨至八月未歇,九月一日始晴······水旱作物始终青青如初萌。”
冻灾本已是令人绝望,谁知到了阴历四月九日,也就是阳历五月九日,位于江户西部三百里的浅间山竟发出了犹如怪兽一样的轰鸣和弥漫四野的恶臭——这座以温泉著名的活火山开始喷发。阴历七月八日,喷发转变为爆发,熔岩和泥石流混在一起,迅速吞没了浅间山北麓的几个村庄。
据记载,熔岩和泥石流一共造成了五十五个村庄受灾,因此丧失掉性命的士庶百姓共计一千六百二十四人、房屋受损一千一百五十一户、粮食损失五千零五十五石——仅镰原村一地便有罹难者四百七十七名。
然而,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很快,受灾地区开始波及更广泛的区域——乘着偏西风,火山灰飞向东方及东南方向,就连相距甚远的江户也落下了一寸厚的灰尘。因为火山灰被喷涌到平流层,遮挡住了阳光,所以当年的太阳始终黯淡无光。这无异于是在由“山背”所造成的冻灾雪上加霜,因此东北地区很多地方开始绝收。
在历史上,天明饥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天明饥馑是指的天明三年秋,由冻灾和浅间山喷火造成的大面积粮食绝收;但是广义上的天明饥馑,则是指以这次”冰与火“之灾为肇端,一直持续了数年的大饥荒。
作为灾区的八户藩在事后将各种史料集结成册,名之曰《天明卯辰梁》。在这部书中,作者很勇敢的指出,这次大饥荒的惨烈程度几乎可以说是空前——“太古的神话时代自不必说,自从日本有了详实的历史以降,人世间尚无此等恐怖之巨变。永寿年间源平争霸,承久之乱朝廷倾覆,建武延元南北交攻······中世以降种种战乱相踵,虽然天下生灵涂炭,白骨如麻,然而比之于在这次大灾之中死于饥荒的人口,不过是沧海一粟······”。
当然,怀疑论者会摆出一副理性、客观、中立的嘴脸在这部史料汇编中进行鸡蛋里挑骨头式的刁难,认为言辞过于夸张,难以置信,进而否定天明饥馑的严重程度。但是再看一看另一位记录者,以兰医(西洋近代医学为职业、笃信朱子学的大儒杉田玄白在题为《后见草》的见闻录中如何描述这次饥荒:
“东北一带的南部、轻津等地灾情尤为严重,每日都有大量的灾民弃业逃荒而去,而且犹如雨后的蘑菇一般,一片片的从农村冒了出来。然而,更残酷的是,逃荒到他乡也没有余粮救济灾民。每日皆有一千到两千人被饿死在街头,之后又被弃于沟壑之中。而留在村子里的百姓们也只是在苟延残喘的活下去,能够救他们的是饿死在家中的乡亲······”
最后一句话可以说是血泪交加,杉田玄白在这里的意思是,那些没有能力逃荒的百姓被困在已成为废墟的村子里煎熬着时日,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饿死万灵供养塔的铭文上记载了当地死难者人数:
“人们每日入山,挖蕨根、海草及山菜果腹,至有食生稻禾者······来年,领内绝收,人多饿死,尸积如山······领内旧有男妇六万五千,填沟壑者几半。”
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八户藩就饿死了三万百姓。
太阳系引力变大,超强火山喷发,火山冬天,天明饥馑(1783~1787)。
太阳系引力骤然变化,地球受到的潮汐加热作用变强,同时太阳系引力变大,地球引力变大,地球收缩,引发超强火山喷发,引发火山冬天。
上面就是日本发生天明饥馑的自然原因,这一时期,爱尔兰、法国都发生了大饥荒。这一时期有多个超强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和大饥荒还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火山”诱发了法国大革命
1783年6月8日,位于冰岛南部的拉基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射向高空,从25公里长的裂缝里溢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熔岩流。这次火山群的爆发多达13个喷发口,喷发断断续续持续了6个多月。由于火山位置在偏僻山区,因此没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不过,火山喷发释放出超过8万吨氟化氢,12亿吨有毒的二氧化硫,却抑制了植物生长,庄稼被毁坏,牧场被破坏。紧接着到来的冬季对冰岛人来说变得异常难捱,约有1/5的冰岛人在消耗完储备食品后,因为饥荒和氟中毒死亡。
让人惊异的是,1783年拉基火山爆发引起的异常气候变化,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华拉杜里在他的开拓性著作《11世纪以来的气候史》中描绘了1789年大革命以前的6年,法国庄稼死亡、收成极差的可怕景象。以1788-1789年酷寒的冬季和历史上最冷的5月这两段时间为顶峰,那一年,葡萄酒的酿造“完全失败”,紧接着巴黎就发生了巴士底狱风暴。
关于法国当年天气最详细的报告出自亲历这一切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写道:
1783年夏季的几个月,在北方地区应是太阳光照最强烈的季节,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却始终为雾气所笼罩。这雾具有持久性质,它是干燥的雾,太阳光不能像驱散从水中升起的潮湿雾气一样驱散它。太阳光线通过雾气时显得十分微弱,用凸透镜聚焦时,连一张纸都点燃不了。夏季使地球升温的光照当然大大减弱,因此地表近乎冰点,雪留在地面上不融化,越积越多??1783-1784年冬季的寒冷比多年来要严酷得多。
富兰克林推断,“这次世界性雾气的起因还不能肯定??也许是冰岛拉基火山整个夏季持续喷发的巨量烟尘,也许是冰岛附近升出海面的另一座火山(斯卡普塔尔-约库尔喷出的烟尘随风散播。”其实除冰岛的火山爆发外,同年晚些时候,日本的浅间火山也有一次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爆发。这些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农作物绝收、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恶化了政治情绪,促发了大革命。而这一革命则对重塑近代社会起了决定性作用。
不可否认,气候变化是引发这些政治事件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把它说成是促成法国大革命的唯一因素,但也绝不应该忽视这个重要的诱因。
178年大飓风
178年大飓风是有史以来最大杀伤力的大西洋热带气旋,发生于美国革命时期。大风暴从178年1月1日到1月16日横扫马提尼克、圣尤斯特歇斯与巴巴多斯,造成约22,人死亡,更有数以千计的人在外海遇难。
该飓风在美国革命期间横扫加勒比海国家,给正争夺该海域控制权的英国和法国舰队造成了惨重伤亡。英国海军上将乔治·罗德尼率领舰队从纽约出发航行去西印度群岛,途中遭到飓风,受到很大损害。当他到达巴巴多斯时,他发现原本留在当地的12艘战舰中的8艘已经完全沉没,绝大部分船员业已遇难。
根据前往检视损坏程度的英国军团报告,飓风在巴巴多斯附近徘徊了约两天。飓风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误令军团们认为风暴侵袭的同时亦发生了地震。岛屿几乎被夷平,而数以十计的渔船无法归航,岛上的每个家庭差不多都有成员死去。
177-1787年太阳系引力变大,发生了下面一系列事件。
一、太阳系引力变大,引发超强太阳耀斑爆发,超强太阳黑子活动。
177年,乾隆35年,天空红了9天。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9月1日到19日,中国、朝鲜、日本都有天空血红现象的记录,其中现象最为突出的是日本地区,给当时的日本国民带来了强烈冲击。
太阳系引力变大,太阳黑子活动增强。太阳黑子的数量在178年达到数世纪以来的最高峰。太阳活动后来只在1958年和2年至22年期间产生更多数量的太阳黑子,数量是数千年来的高峰。
二、太阳系引力变大,引发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引发大干旱饥荒。177年孟加拉大饥荒。这场大饥荒从1769开始到1773年结束,造成1万人死亡。
三,太阳系引力变大,引发超强飓风。178年大飓风是有史以来最大杀伤力的大西洋热带气旋。
约在1775年至1785年期间,太阳系引力变大引起不正常数量的致命飓风的形成,近四个世纪以来遇到的引致死亡人数最多的1个和25个飓风中,分别有3个和6个是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
四、太阳系引力变大,引发超强火山爆发,引发火山冬天,大饥荒。
1783年日本浅间火山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爆发,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爆发,这些大规模火山爆发引发火山冬天,引发大饥荒,促发了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