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章
    锦蓉城水仙港口

    这是一个巨大的铁制轮船,它能容纳成千上万的乘客渡江跨海。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让不少的民众吓了一跳。无论白天黑夜,有不少人都好奇这座巨型大船的真实面貌。

    能乘坐轮船渡江跨海的多半都是家境富裕的人。这段时间,不知道从哪儿刮起了一阵西洋之风,这坐轮船就是西洋之风所带来的产物。

    汽笛轰鸣,巨大的轮船上方冒着蒸汽,从栈桥上走下来,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群,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多半都是些金毛绿眼的外国人,在这里面很少看到本国人,但是从轮船上走下来,两个身穿长褂的中国人,他们提着一个木制箱子,慢悠悠地从轮船上走下来。

    水仙港口码头。

    一辆通体漆黑的老式轿车停在码头上,一个身穿深红色蕾丝洋装,头发烫着时下最流行的羊毛卷的明媚少女正在车里焦急的等待,同样车里坐着一个,穿着丝织长褂,带着金边眼镜,看起来像个读书人的中年男子。

    “哦,我亲爱的爹地!!你说学长和老师怎么还没有出来呢?女儿等的好心急哟!!”

    这位明媚的少女不停地左顾右盼,焦急地在车窗外远跳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我亲爱的女儿,你不要心急!你师兄和老师不可能插上翅膀,立马就到你的眼睛前面!还有小姑娘家家的要矜持一些!还有别学那些外国人没礼貌的称呼!人家是你的老师和师兄,别学长学长的叫!”

    这位明媚的少女立马就瞪着圆圆的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

    “爹地!女儿怎么没礼貌了?人家国外的那些人都是这么称呼自己的师兄的,我这么说有什么不对的吗?再说了,女儿不过是好久没看到学长和老师了,有些个着急了罢了!”

    父亲斜斜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闭着眼睛假寐着说。

    “好好好,我不和你争辩,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过你是着急看你的老师?还是着急看你的师兄?”

    这位明媚的少女听到自己的父亲说这话,立马羞恼的拍打了自己父亲的肩。撒娇似的说道

    “爹地∽~∽你再这么说下去,女儿可就不理你了!!!”

    做父亲的立马哈哈大笑起来!!!

    “哎呦哎呦,女儿大了不中留啊!!!看来为父得提前准备好我的宝贝闺女的嫁妆了!!!”

    车子里,一派默默的父女之情。而车子的另一边,却是一些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一群男人们正从轮船上卸货。

    这样巨大的钢铁巨兽,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于极多的货物运输更为方便!而像这样码头搬运的活计,要的苦力就更多了!对于不少穷苦人家来说,这可是活命的活计!这样的场面形成了一组巨大的割裂,一边是繁花似锦的天堂一边是还在为着生计而苦苦挣扎的广大穷苦劳动人民,这也算是这个年代特有的场景了。

    ……

    这位老者已经上了年纪,脸上都是有皱纹了,头发也已经花白,他看着这周围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我们终于回来了!”

    他旁边站着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温润的男人,他想搀扶着这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但每次都被这个老人不耐烦的推开。

    “用得着扶我吗?我还没老到这个功夫!你那个脑子得用在重大的事情上!”

    同样,这个男人的脸上带着一个黑框眼镜。看着就像饱读诗书的样子。这个男人同样也很激动。但是这样喜悦的心情依旧暗耐了下来。

    “是的,老师,我们终于回来了!!”

    这位老者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的人,同样在外面学成了不少本事,当时全国各地选拔出来天资聪慧的孩子,每年公派留学三十人,前后分为四年,共计12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将在国外深造学习十五年,学成回国的时候还不满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投身报国的年华。而这个老人就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的其中一人。

    为什么这个老者到了现在才回到祖国?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大多数达官贵人不愿意送子女到达异国他乡去进行留学学习,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海外留学,因此留学国外的儿童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贫穷的底层家庭,达官贵人是不会送儿子出国留洋的。当时的老者是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的。自从第一批留学儿童出发,在朝廷内部对留学国外这件事的舆论就没有停息过,政府保守官僚将留学生的种种行为视为大逆不道。尤其是由于几场战争的失败,以及保守派的大获全胜,最终,朝廷颁发诏书终止公费留学,原定持续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中途夭折。

    公费留学很辛苦的,尤其是在很小的时候就送到了国外,不仅要克服语言的不通,还得克服路上的艰难险阻。但这样的一个机会,对于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多数孩子都在国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那些他们没有的知识和文化。但有很少的一部分孩子,由于不服从当时朝廷签订的规定条例而自动提前遣送回国,然后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由于学习太刻苦而突发疾病去世,然后有几个人根本就不愿意回国,自愿留在这样星光璀璨,花花绿绿的国外。但大多数的孩子依旧愿意回国报效朝廷。

    老者是一名理科学者,就是那种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学者,但当时的朝廷内斗频繁,老者又属于那种不懂官场人情的那种人,自然被排除圈子外,可外敌虎视眈眈由于当时的老者没背景,没实力,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根本一下子就没有老者的用武之地,在一次,由于去国外订器材,访友的时候,国内形势突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滞留于国外,在外面耽搁了不少日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两师徒才兜兜转转的回到了国内。在此期间,政府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被强硬地打开国门。然后一下子涌入了不少新奇的东西,还有新思想。

    “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比国外的那些国家来的更好!!”

    老者在看到熟悉的土地突然热泪盈眶,温润如玉的男子连忙从怀里掏出手绢擦了擦老师眼角的泪。

    “老师,莫要悲伤!我相信我们撒下火种,这星星之火总会燎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