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坷坷发展了1年,在各国配合和捣乱的事件中寻求着共同的目标前行。虽然是人都怕死但是有的人可能为了子孙也可能不在乎身后事,总是在自习权责范围内表达自己都不明白的意见,虽然小说几十年前就写到了这种人,现实结果认证了人的劣根性真的是没有下限的。
在地下基地全球开始全面铺设的时候我们为了更广阔的未来着想留出更多的后路而提出了太空这个出路,毕竟人类探空也有历史和技术了,所以太空中的月球作为最近的星体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的,登月建基地也是后路准备之一,但是总有些人认为自己不一样,提出必须有多少他们人种去太空的要求,明着说是为了种族后路,其实想借机安排自己人上去。
太空后路一经提出就被各国强烈关注起来,毕竟地下基地采用我们的技术建设起来只消耗人力,而且建设完全按照我们的标准和规划来的,并且尽可能做到了人人机会平等,有钱人不过是可以多享受些奢侈品而已,再想当人上人施展权利已经不太可能了,地下城运行和管控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生活物资的发放,人类活动空间,通讯用的网络,交通要道等等都是公共计算机按照程序管控的,而权利被限制在了公共区域以及对外交流方面了,而且教育则采用了未来较为科学的学习机和智能教育程序相结合的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系统。
各国政府现在能管控的更多是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了,所以打算在开拓外星球上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来打造各自的外星殖民地来保证现有特权阶级的权利。所以太空电梯进度是非常快的,以前没有公开时搭建的试验用半高的电梯被各国首脑和专家们参观过后都认为十分的可行。
以前按照专家们的设想要用一种超强的材料做成缆绳来连接太空中的空间站和地面的基地,但是这种材料在现实中的现有科技是实现不了的,在没有实现对材料在原子级别上实现加工的情况下,现有的物质的原子产生的引力是都扛不住这么大的拉力的,原子和周围的电子间的引力是回被拉裂开的,只有特殊的强中子材料才能扛得住这么大的拉力的,而且几万公里的长度也是很难实现的。
而我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和技术想实现空地间的联系只能是短一点的距离设置一个平台,然后一个平台一个平台间再连接起来,中洲的叫法就是天梯,一级一级的登天。
2万米以下的大气层内的平台是由大型涵道风扇作为动力来提供升力的,四角分布的涵道风扇可以四个方向摆动来抵抗侧向风带来的位移,而能源则是由无线输电系统,太阳能发电板加蓄电池,还有备用的重氢发电机3套系统来保障电力的稳定,而出了大气层2公里到36公里这么长的距离则是由36个推力平台和每节1公里长的轨道连接起来的。
之所以是轨道,因为我们得到的未来技术里面也没有这么长的缆绳技术,材料是一方面难度,加工出来这么长也是难度,再把它送上太空就是难上加难再加难了,所以利用我们现有的金属模块技术再加上结构上的设计,还有中洲搭建的试验平台验证下,轨道的方案还是可以实现目标的,轨道的设计上也不是硬性连接的,每段实际只有1公里长,然后2段间有一个可以摆动的轴连接上,和第3段连接的轴则是向另一个方向摆动的了,轴活动时候产生的移动则由两侧设计的斜面来减少轨道接触面上的缝隙。
而每一段1公里长的一级则是由上端的升力平台和下端的位置调节平台组成的,中间是1公里的可以摆动的轨道,太空中的升力平台由未来传回来的技术设计的电推力火箭搭建的,喷嘴向下成方块型布置的电推火箭发动机把由管道传送上来的工质加热到几千度高温然后喷射出来,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平台可以带着轨道一起慢慢的升到太空中去,不过由于平台的载重太小自身带不了那么多的工质,所以升力平台在上升过程中是不断的与其他的升力平台联通管线的,停靠期间补充工质和电力,然后再一级一级升到顶端,由底部的调节平台对准下一级的升力平台的中间接口,然后把插头卡进卡槽连接好上下两级。
而轨道是个工字形结构,工字型的上下两条平行线一条是轨道列车运行的平台,另一条则是无线输电中转器和各种物质输送的管道。2条上行管道和1条下行管道,上行管道一个是专门为升力平台输送工质的,另一条则是为空间站输送各种物资的,而轨道列车则主要是输送人员的,各国有时候也输送一些不想让我们知道的物资的,不过安检系统还是会检测出是否有危险品的。
轨道列车的设计速度并不快,最高时速被限制在了7公里,空间站到地面基地距离有36多公里,轨道列车上下也就需要5多个小时。
天梯系统最终是由4条轨道连接到空间站上的,初期先搭建一条上行线路的轨道,大量的物资把轨道上的空间站搭建到一定重量的时候开始搭建另一侧的下行轨道,这个时候由太空往下放一级一级的轨道就比较方便了,往下放的升力平台可以先跟上级连接好后控制住下端的调节平台稳定就好,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工质用在起飞过程中了。
太空中的空间站设计的时候也考虑到天梯脱落的情况了,底部设计的推进器可以把1/3左右的结构带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回到原位恢复连接,或者利用剩下的结构飞往月球搭建月球电梯。
而每一级升力平台上储备的工质可以让其稳定的降落回地面到达指定的区域停放。平台由人工和程序双重控制,未来传回来的程序和控制系统可以做到几百个平台的对齐和稳定性,但是人类多疑的性格还是不能完全相信程序的可靠性,于是平台又增大了面积用来控制人员提供生活空间,为了公平起见每层平台都是5个人在上面
,一个控制员,一个监督员,5个人轮班24小时监控平台的位置和稳定性。
而太空中的空间站是个球形的结构,4条轨道接近球的底部时开始顺时针旋旋向上到达赤道后向4个方向上伸展出码头,半圆形的码头使轨道俩俩互联,列车到站后人员下完就可以由下行轨道再返回地面了。而上行轨道向外还要伸长一些,延长的轨道可以使一些加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船直接由空间站加速飞向月球和火星。
月球基地在天梯的第三条轨道搭建好后就有运力来建设了,火星则还是单程票,只有愿意牺牲自己的特优秀人才才能前往,虽然现在的技术很容易让人在外星生存下来,但是以光速作为距离单位的太空距离,使得科技的能力显得很渺小,当我们还不能掌握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属性前,我们还只能望洋兴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