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6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漆黑的夜,弥漫着大雪,这是新年的第一场雪,预示着这一年会有个好收成。

    大概,如果农夫们有时间去耕种的话,应该会是这样。

    汴州的皇宫内,张灯结彩,许多宫外请来的工匠,正在为上元节做准备。

    上元节看花灯,是大唐的保留节目,如今汴州朝廷蒸蒸日上,虽然天子李璘没钱,但朝廷还是很有钱的。为了天子那最后的一点点体面,李璘不得不节衣缩食,把剩下的钱拿出来办花灯。还拉下脸来,找朝廷“请”了一点钱。

    在方重勇看来,皇宫内办花灯这是多此一举。然而在李璘看来,这只是“基本需求”,他比基哥的排场差太多了。

    都是天子了,为什么不能讲点排场?

    李璘心中很愤恨,却又说不出什么来。因为方重勇平日里也很节俭,吃穿用度能省就省。

    两相对比之下,他就不好意思说是因为自己没有权力,所以就无法享受奢侈的生活。

    “陛下,外面风大,还是回御书房安稳些。”

    高尚走上前来,给李璘披上黑色大氅,小声建议道。这位傀儡天子依旧是站在宫墙城楼上,眺望皇宫内的灯笼,心中没由来的一阵阵烦躁。

    “朕派刺客把方清给杀了,你说成功的希望大不大?”

    李璘忽然凑过来低声询问道。

    高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近一段时间对方是没有说起这件事了,只是从前的时候问过不少次。

    他还真是念念不忘啊。

    “陛下,奴只能说,希望很渺茫。”

    高尚言语中透着无奈还有疲惫,他甚至都懒得去反驳一下了。

    把方清杀了,怎么接手汴州这一摊子局面呢?

    高尚心里很清楚,李家并不是没有聪明人,但方清要的便是天子是蠢货。不如此,不足以让天下人失望透顶。

    可是,李璘如果只是一般蠢,那没有问题。可要是蠢到谋刺方清,恐怕总有对方无法容忍的一天。

    那时候会如何,高尚已经不愿意去想了,总之肯定不会有好事。

    “哼,朕身边都是方清的人,当然不可能成功。”

    李璘碎碎念了一句,就这样当着高尚的面说身边人如何如何。也不知道高尚怎么想的,反正从他脸上也看不出来。

    正当李璘跟高尚抱怨方清如何跋扈的时候,远处传来盔甲摩擦的声音,伴随着兵戈的碰撞。

    铿锵!铿锵!咔嚓!咔嚓!

    密集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李璘面色微变,此时他看到披坚执锐一身戎装的何昌期,带着银枪孝节军的士卒上了城楼。这些人都是老卒,脸上刺字“银枪孝节”,是方清的铁杆!

    “何将军,这……这是作甚?”

    李璘有些惊慌的问道,心中暗叫不好。看这架势,不会是要废帝吧?

    “高尚,带陛下回御书房!马上有贼人要来刺驾,出了事情,有你好看的!”

    何昌期压根就不想搭理李璘,直接对高尚呵斥了一句。

    刺驾?

    就这位也配么?

    高尚一愣,完全不明白李璘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刺客去捅一刀的。

    只是看何昌期的面色又不像是作假,他赶忙拉着已经处于呆滞状态的李璘,二人在几个银枪孝节军士卒的护卫下,来到御书房内安坐。那几个禁军一直守在门口,脚步都不曾挪动一下。

    高尚有心想问一下,却不知道要怎么跟那些丘八搭腔,貌似问了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回答。

    “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璘压低声音问道。

    此时此刻,他竟然觉得,是真有人要刺杀自己。因为方清如果想搞出什么事情来,完全不必费这么大的劲。

    “啊……”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惨叫,回荡在空旷的宫城内。坐在龙椅上的李璘,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然后便是一阵沉寂。

    不久以后,到处是喊杀声、兵戈碰撞声,以及杂乱的脚步声。

    李璘走到御书房门前,想出去看看,却是被门口值守的几个银枪孝节军士卒给拦住了。

    “陛下,外面很危险,还请稍安勿躁。”

    丘八言语中带着客套,但面色却是一点都不恭敬。看到这些丘八们的嘴脸,李璘悻悻的退回龙椅上端坐,无奈叹了口气。

    这样的日子当真是半点都由不得自己,跟坐牢差不多。

    淡淡的血腥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若有若无。惨叫声时不时的传来,好像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李璘与高尚二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句话也没说。

    很久之后,何昌期这才大大咧咧的走进御书房,手里还提着两个鲜血淋漓的人头!

    “陛下,贼人已经伏诛,共计五十二人,这两人是领头的,何某要带回去复命,其他的事情,陛下自己料理吧。”

    说完,他便大踏步的迈出御书房的门。手中人头还在不断滴血,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殷红的星星点点。

    伴随着何昌期的离去,那些禁军士卒,也走得一个都不剩下。

    至于这些刺客是什么人,是谁主使的,是什么时候潜伏到皇宫里面来的。李璘什么也不知道。

    只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方清掌控着大局,全部的,从整体到细节。

    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掌控力。

    李璘感觉或许连自己今天袍子里面穿的什么衣服,方清都是一清二楚的。

    那一位只是不说话,不吭声,但肯定什么都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璘疑惑问道,像是在问高尚,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奴也不知道。”

    高尚低眉顺眼的说道。他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一些事情,只不过没必要去跟李璘说罢了。

    二人走到紫宸殿外的广场上,只见这里横七竖八的在地上摆着几十具尸体,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粗布衣衫,似乎是临时来皇宫内负责张灯结彩搭架子的帮工。

    这些人是高尚去请的,无甚稀奇。高尚甚至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被杀。

    汴州这里,有很多漕工,他们负责上货卸货。在开封城内有商铺可以漕运的接单,也接一些杂活的单子,比如说帮某个大户人家搬家,泥瓦匠苦力活什么的。

    高尚就是联系了这样一家商铺,这家商铺联系了漕工。他不管具体的事务,请的什么人,也不过问。

    至于这些人怎么就成了刺客,高尚也是一头雾水。

    “你在这里处理吧,朕回去歇着了。”

    李璘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转身就走,甚至懒得多看一眼地上的尸体。上元节前看到这一幕,真他娘的晦气。

    ……

    在乱世,“穿鞋者”往往比“光脚者”更紧张,更加如履薄冰。

    因为在残酷的优胜劣汰机制下,贪图享乐者多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能活下来的人,或许很坏,但一定不蠢。

    就在汴州皇宫里挂花灯的时候,汴州府衙的书房里也亮着灯。方重勇并没有多少闲暇的时光,已经夜晚了,他还在批改公文,安排即将到来的春耕,以及农业方面的改革事宜。

    方重勇很明白,这世上并不存在所谓系统。无论多小的事情,也得具体的人去一件一件的完成。

    “官家,刘晏求见。”

    门外响起了大聪明的声音。

    “让他进来吧。”

    方重勇将笔放在笔架上,揉了揉酸胀的眉心。

    待刘晏进来以后,他将一叠奏折的草稿递给对方说道:“这些事情,你都看看,哪些能办的,速办,出细则。不能办的写个回执,告诉我哪里不好办。”

    刘晏也没废话,将这一叠奏折接过来,一页一页的翻看。

    “这个三渠制,下官有所耳闻,没想到官家也听说过。”

    看到这一页刘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开渠灌溉是必须的,但不能乱开。把渠分为三级,三级渠引二级渠的水,二级渠引一级渠的水,一级渠引河水江水。

    道理是不错,不过如何操作,倒是要研究一番。”

    他显然不是啥也不懂的,只不过政令颁布下去以后,具体怎么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还要再看看。

    这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

    “无农不稳,百姓吃不饱饭,那是要揭竿而起的。

    这天下到处都是压迫百姓的富贵人,官府要是不为他们想出路,那就没有人为他们说话了。

    真要到了那一天,百姓们就要举起刀,用刀剑去讲道理。”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

    “官家仁义,百姓们必不会对您横刀相向。”

    刘晏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罢了,都是些闲话而已。深夜来此,有什么事情么?”

    方重勇伸了个懒腰,好奇问道。

    “出兵渤海国的粮秣已经备齐,河面上的冰雪消融后,便可以转运登州,沿途各州的常平仓分运。

    官家带兵到登州,粮秣就可以转运到登州。”

    刘晏面色平静禀告道,像是在说一件寻常小事。其实,这在大唐支离破碎后,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嗯,辛苦了,去歇着吧。”

    方重勇轻轻摆手,对此并没有很在意。

    这就像是优等生参加考试一样,平日里的功夫已经做足了,根本不需要临阵磨枪。

    见刘晏欲言又止,方重勇问道:“还有事?”

    “近日,市井之中有流言说官家欲行禅代之事。下官以为官家似乎并无此意,故而有些奇怪。”

    刘晏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心里拿不住的事情说了出来。

    年关前后,汴州谣言四起,说方清欲废帝自立,取而代之云云。

    有人说并无此事,因为方清啥动作也没有,自古就没见过要废帝自立还这么淡定的。

    但也有人说李璘废物一个,鸟用没有。这种辣鸡货色被扶持起来,就是将来一定会被废掉的。

    方清当皇帝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就不必奇怪。

    不得不说,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哪一个也不能压倒另外一个,于是坊间众说纷纭。

    “都是些无稽之谈罢了。”

    方重勇摆了摆手,不想谈这件事,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如此,那是下官多心了。”

    刘晏不动声色的行礼告辞,等他走后,方重勇的面色这才阴沉下来。

    玛德,这是有人想搞事情啊!

    方重勇心中暗骂。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潜龙勿用,积累人望的时候,怎么能废帝自立呢?

    慢慢扩张地盘,经营地盘,搞好民生,笼络亲信,掌控军队。到时候,很多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根本不必折腾。

    “去问问何老虎回来了没有,他回来了,让他立刻来府衙见我!”

    方重勇对大聪明吩咐道。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思考着关于未来的很多事情。

    半个时辰以后,何昌期急匆匆的赶来,身上的盔甲都没脱,上面还沾着血迹。

    “事情处理好了么?”

    一见面,方重勇就直接问道。

    “回官家,都是些小蟊贼而已,都处理好了。”

    何昌期小心翼翼的禀告道。

    “没有留活口吧?”

    方重勇又问。

    “没有没有,直接斩杀,共计五十二人,两人领头的。

    开封城内那间商铺也被控制起来了,掌柜说是一个关中口音的人给的定金。

    若是行刺官家,他们肯定不敢,但是行刺天子……末将也不好说,李璘在民间啥名声,不提也罢。”

    何昌期没好气的抱怨道。

    “哼,这便是幕后之人的聪明之处。”

    方重勇冷哼一声,心中极为不爽。

    虽然他的处置并无问题,但还是让那人得逞了。很快,方清要取而代之的流言,就会配合这次刺杀,愈演愈烈。

    这就跟癞蛤蟆扔脚上一样,不咬人却恶心人。

    “官家,那……”

    何昌期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以他那有限的智慧,尚且无法参悟幕后之人到底想做什么。他只觉得一点意义也没有,李璘这厮就跟一条癞皮狗差不多,杀了也就杀了。

    “去歇着吧,上元节还没到,还在休沐期。”

    方重勇长叹一声,有些疲惫的抬起手。何昌期如蒙大赦,退出了府衙书房。

    “这都还没出征呢,就有一大堆破事。”

    方重勇忍不住暗骂了一句。

    所谓树大招风,他再也不是原来的小透明了。基哥倒了,大唐崩了,方重勇掌控的汴州朝廷,就成了个头最大的那个。

    有很多人,特别是方重勇的亲信,其实是对“禅代”这样的事情,有心理预期的。

    或者说简单点就是乐见其成。

    方重勇把事情办了,也就不必他们站出来倡导禅代,只需要“顺水推舟”即可。

    在大方向上,所有人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只不过具体到一些细节上,大家的利益又不完全相同。

    “当个屁的皇帝,老子才不想被你们架起来当个吉祥物!”

    他忍不住骂了一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