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思虑着,朕还应该启用哪些有发展前途的将领,陪着朕一起去征方腊呢?
他最先想到的是,韩世忠(即泼韩五。
穿越者赵吉清楚未来的“中兴四将”里,韩世忠有多么英勇善战、胸怀韬略、为人耿直。
不过,赵吉不能在如此重要的圣旨中,点出末来“万人敌”的韩世忠,这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毕竟,现在的韩世忠,虽然从军已经十二年了,不过他才三十岁。
如今,韩世忠也在西军中,而且他现在是刘延庆手下的一位偏将。
赵吉这次启用童贯、刘延庆、刘光世,率领西军中的一万骑精兵南下,准备去征方腊,极有可能那位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在抗击西夏战争中为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世忠一起带上。
毕竟,在赵吉所知的历史中,等到了明年即宣和三年时,东南的方腊起义势大之时,朝廷才调集四方兵力去征讨,那时韩世忠是以偏将身份随刘延庆出征的,并立下了生擒方腊的大功,只不过上报给赵官家时,未提及到他泼韩五。
赵吉懂得,对将帅人才不要拔苗助长,不然,也许因为自己穿越而来万一产生了什么蝴蝶效应后,弄不好恐怕要害了原本正常成长的人才。
赵吉继续下圣旨:
令宦官谭稹,任两浙制置使职务,从京城禁军中抽调出一万军“精锐”,即刻南下开赴歙州准备剿匪……
这样一下,童贯、刘延庆、刘光世,率领西军中的一万骑精兵去杭州,谭稹领京城禁军一万精锐开赴歙州,在战略布置上,这两部成犄角之势力,要对付的就是在“犄角”之下的刚刚起义方腊部众乱民。
当然,赵吉也要御驾亲征,但是,他这个穿越者是知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这位大宋天子绝对不能领兵傻呼呼地今后当先锋吧!
赵吉要御驾亲征,就是去捡拾胜利的果实的,顺便刷刷朕的声望,更重要的是锻炼大宋军队,并练练朕的胆量。末来,金宋必有大战……
赵吉要趁现在,早早地练好胆量和学习军事指挥,不然,就是纸上谈兵的下场了。
…………
赵吉的这两道调兵的圣旨,想到调兵遣将落实下去,还是要经过枢密院议决的。
赵吉对内侍宦官,道:
“传朕口谕,让枢密院在今晚掌灯之前,议决出来:朕欲调童贯、刘延庆、刘光世,率领西军中的一万骑精兵去杭州:
派谭稹领京城禁军一万精锐开赴歙州,共同剿灭东南匪患之事……”
“小奴遵旨。”内侍宦官出大殿传旨去了。
其实,赵吉对于童贯、刘延庆、刘光世的调兵圣旨,已经下达并让用八百里加急快马送出了。
这就相当于,先把事儿办了,再领证的道理差不多。
…………
枢密院决议时,主副史及官吏,皆心中狐疑:赵官家是发疯了吗?对东南的剿匪,至于这般兴师动众吗?为何如此调兵遣将呢?
其实,枢密院的官吏们不知道赵官家的真正用意。
由于方腊起义才发生没有几天,加之睦州到达京城开封路途遥远,现在京城还没有得到了东南方腊起义的军报。倒是在东南之地,早就有不少小股的流寇横行了。
如今,枢密院的众官,看到这几日以来的赵官家,突然间就大改往日的心性,先杀林灵素,又将宠臣高俅和王黼送大理受审,他们皆暗自惊叹:已不识天子之意了。
他们生怕自己是下一位林灵素或是高俅、王黼。
枢密院决议的结果,皆同意赵官家这次派出的两路人马开赴东南剿匪……
毕竟,这次赵官家要调两路兵,合在一起才两万人,不算多,他们觉得从大宋号称八十万禁军中抽调出两万精锐,陪赵官家玩,还是能折腾起的。
(其实,枢密院的众官不知道,等到再过数月后,东南的方腊起义真正成势后,朝廷派去各路大军共计数十万大军,才能勉强把方腊所部剿灭!
如今,枢密院的众官,早已看不懂赵官家了,他们就当成这次是赵官家如以前那种修仙问道、修艮岳时一般胡闹。毕竟,“圣明”的赵官家可能是对“文”的玩腻歪了,想换换口味,学学唐宗宋祖那种能在军事有所建立以便名留青史吧!
…………………
赵吉得知枢密院的决议时,微微一笑,言道:“枢密院的众官,还算识趣!”
赵吉在思索着,现在的北宋的武将地位低啊!
他决定:改革北宋原来的重文轻武的国策。
要让文武并重,甚至在此时还有不到七年就要亡国之际,一定要悄然地把武将地位提升起来,让其超过文臣……
ps,先发后改:
改革:对民,薄赋税、轻徭役。
对官,严惩贪污腐败、卖官鬻爵,尸位素餐。
军制上也改革,改变北宋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
改变军队出征前,必须遵照皇帝的阵图去布兵。
朕应该用各种洗脑的“忠君报国”的礼教思想,加之赏罚分明的制度,力求让手下的文臣武将们做到“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
武备:军事装备和武器上要改革。
(1建火器营
赵吉穿越的这年即宣和二年的112年,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发明了一种武器,即“突火枪“。它用一根粗毛竹筒塞满火药制作而成。这几乎就是金属管枪的前身。
北宋已经有了世界上第一把火枪,只不过是用竹子杆里面填充上火药的最原始的枪,就用些像现代社会里的礼花吐球一样。其威力远远没有弓箭厉害,根本没有得到官方的重视。
不过,穿越者赵吉却知道,这玩意就是火枪的雏形了。一定要大力发展和改进。
甚至可以发展改进成火炮,当然凭借着自己对工科知识掌握得较少,他也就只能从理念是加以指导匠人们。去慢慢地尝着改进“火枪”,并秘密地依据其原理去制作火炮。这个研制队伍,取名为火器营,取热武器之意,并做好保密工作,以掩敌密探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