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阎解成整顿研究所
针对羊城家用电器厂的局面,阎解成想了想,跟所里的几个领导商量以后。
便将所有的三位专家派去羊城。分别是电器专家、机电专家、机械专家。
让他们去羊城协助红星家用电器厂,成立他们的研究室。
所里的这三位专家,阎解成他们也不是胡乱派出去的,都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就像那位机电专家,主攻研究方向就是机电小型化。
所以很合适去电器厂那边。
确定好人员以后,阎解成跟这三位专家聊了一下午。
聊天的主要内容,都是后世那些电器。当然了,阎解成也是以猜想、想象的语气讨论的。就这,让那三位专家都受益不小。
三位专家不知道怎么形容阎解成的这种想象力。
如果他们也看过网络小说,就会知道有一个词叫脑洞。
话说如今的红星家用电器厂,在羊城也算是明星企业。
全厂职工达到了6000多人。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出口换外汇了,国内市场上只有少量流通着。
当然,如今的红星家用电器厂。也不仅仅只是依靠港商出口货物,每年在广交会上,也会有很多订单。
红星家具电器厂的‘创新改变生活’这句口号,在欧美国家里被大众所熟知。
毕竟,大家的认识里,这家生产的产品,都是设计时尚简洁美观,功能强大出名。
国内更是有人感叹:出口一百八十条裤子,才比得上一台红星空气炸锅的利润。
两天后,阎解成参加了所里钢轨探伤车的研发方案定稿会议。
钢轨探伤车项目,立项这么久,这些日子通过各个单位的论证,参考了一些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求证了线路运营单位的意见,最终的设计蓝图将要在今天定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根据世界铁路钢轨探伤车技术发展现状,按照经济、实用的原则。我们今天要确定我国铁路钢轨探伤车的检测速度定位。
我们大量论证后,鉴于对既有客货共线铁路,随着铁路货车提速等一些因素。
我们一致认为,探伤车理想检测速度应定位在60~80km/h。
如此,探伤车检测不至于对运输秩序造成太大影响,便于编入运行图实现周期性探伤。
当然了,对于阎所长所说的,后面计划建设的高速铁路而言。
探伤车80km/h的检测速度相对而言差距仍很大。
不可能安排在客车流里上道,必须安排在夜间天窗时间检测。
这种情况下,60~80km/h检测速度能够适应高速铁路的维修管理模式。
因此,我们决定我们这一款钢轨探伤车速度目标值应定位在60~80km/h。”
听着研发组的发言,阎解成说道:“60~80km/h的检测速度,这目标是不是有些过于高了?我们目前的技术能不能达到,研发的周期大概是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实话,阎解成觉得这个目标定的有些高了。
要知道,探伤车是基于超声波反射体静态检出原理。
通过分析探轮对中偏差和喷水密度,两个因素引起的超声波衰减规律,得到检测速度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结果。
从而建立反映检测速度、探轮对中偏差、喷水密度与超声波反射体检出效果之间关系的超声波反射体检出效果模型。
基于动态步长调节法,在满足检测区间限速的基础上,设计有缝线路的检测速度规划方法。
即在多次检测过程中,记录单个超声波反射体处的探轮对中偏差和检测速度。
分析钢轨中该超声波反射体的检出结果。
所以,阎解成是真的担心大家都好高骛远,技术上根本做不到突然。
就算设计研发制造出来,它对钢轨伤损的检测能力的可靠性,阎解成也是有理由怀疑的。
再说了,这么快的速度,对于压力泵的要求也很高,毕竟要求水流密度很大。
要是成品是一个漏检率高,准确度低的玩意,那不是白瞎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
对于阎解成提出来的疑问。
项目组不能完美的解答,有些支支吾吾。
最后只有一句话,有困难会克服的。
阎解成对于这种说辞,可不答应。
做科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技术积累不够的时候,就要老老实实的从基础研究开始。
哪能抱着侥幸心理。再说了你又不是大明星,怎么可以浮夸。
那些年的教训还不够?
虽然项目组里面不仅他们所的人,还有好些个合作单位的人员。
不过阎解成却也没有客气,直接指出:他们项目组的人思想上有问题,对于科研工作本质上认识不够深刻。
阎解成严肃的说道:“我们中国人自古喜欢走捷径,我们老想使巧劲儿,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我们思维的弱点。
但在科技技术领域,我们不要过多相信这些,我们还是相信实力,弯道超车并不是常态。
我的观点是什么呢?
在科学技术领域,在具体的产品开发领域,要想弯道超车呢,是个投机取巧的一种想法。
这种想法呢,不利于事业的发展,最后呢,不会超车还会翻车。
科学技术领域和产业发展史上,落后的要赶上先进呢,只有两个途径。
一个就是颠覆性的理论创新。
因为有了颠覆性的理论创新,我们才可以开辟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这种发展的道路。
这不是弯道超车,这是换赛道。
在没有颠覆性的理论支持下,我们没有捷径可走。
只有一条道,就是踏实、勤奋,更努力的工作。
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强压在一个很小的点上,集中突破。
总之就一句话,积累积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大家的这种思想很危险,非常不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我们跟那些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需要我们去追赶。
需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去做,需要有人去研究基础理论。
需要踏踏实实长期的在这个领域去耕耘,在没有技术理论创新的情况下。
我们要在铁路大型施工车辆这个行业里去追赶,真的就是苦干加巧干。
然后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反复的去实践,反复地去做实验,而不是说大家款款而谈就可以了。
你们这种情况,这种思想是对我们整个铁路机械车辆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我为什么说你们对科研工作的本质认识不足?
因为我觉得你们不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不了解基本的工艺规范。
没有认真的去积累我们的经验。
当我们大家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来讲,自然就会在我们具体的产品上表现出来。
任何的这种想投机、想取巧、想走捷径的,最后都事实证明是没有捷径可走。”
阎解成对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并跟相关方协商以后,更换了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会后,他们研究所将阎解成这次的发言,整理成了正式文件,进行了全所通报学习。
并且开展了一次,正确科学研究观的整顿活动。
整个活动以阎解成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为指导,旨在让大家深刻认识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
树立勤奋、踏实、认真的科研观念。
杜绝研究所的一切浮夸行为。
活动进行了一周,之后整个研究所的风气为之一变,明显让人感觉大家都沉稳了不少。 阎解成也自我反思了一下。这些年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每次都给科研人员指明了方向。
这样虽然大大减少了出错,走弯路的几率。
可负面影响同样严重。
这让大家失去严谨的科研态度,研究工作也变得有些功利。
对于基础研究的积累,缺失的很严重。
对于这次整顿,阎解成其实很重视的。
在他想来,这会已经想着走捷径,糊弄人。
那以后他们研究所,那还不是各个都满门忠烈?
这次阎解成可是从项目组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他们这个项目组有一个计算研究所的人。这个人的发现,让阎解成开始警惕了起来。
如今部分五类人员恢复了工作。如果不对这些人进行甄别,混在他们这种项目里,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就像这次发现的这位号称八爷的人,就凭着一己之力带歪了整个项目组。
这位王八爷的来历很不简单。
祖上买过鸦片当过买办,后来投机加入组织。
到了王八爷这一辈,兄弟八个。
所以大家称老大叫做王大,老二叫做王二,老三叫做王三以此类推而起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到老八深感名字不雅,所以他自己想着要避开。
老八觉得自己本事了得,名望极高,崇拜者极多。
所以,便让人在八的后面又加了个爷字以示敬佩,八爷之名由此而来。
虽然这位王八,王八爷善于交际,没有人说他的不好。
可阎解成还是给对方单位发去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公函,要求换人。
将这位王八爷说的一无是处,着重说了一下对方没有科研素质,是国家科研群体里的混子,害群之马。
阎解成也知道对方有些能量的,毕竟他们这个群体,也没有遭到彻底的清算。他这样也不能对这家伙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可,能恶心一下也行啊。
再说了,这也能影响一下对方的升迁速度。
别看阎解成平时笑嘻嘻的,对什么都好像不在意。
可也遭不住这满门忠烈啊。
他宁愿面对冰清玉洁潘金莲。
虽然他也经常劝大家眼界开阔一点,可这玩意太恶心人不是。
阎解成自己想好了,过些年一定要说服常可欣。
让他们所进军计算机的民用市场。
这天,阎解成还在所里辛苦的批着文件。
将其中的重点用红笔画了出来,对其中的疑点画上问好。
一个圈又一个圈的签字写上了同意、拟同意、呈某某某。
或者写上了其他意见。
阎解成对于这项工作一直都是很讨厌的。
这些文件,虽然有程秘书按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的已经给他整理好了。
可这些都是涉及所里日常运转或者重大发展的。
他还得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看。
有些人有些机构的这文件连篇累牍,正事不说废话倒是不少。让他看的牙痒痒,恨不得将这些人叫到面前抽死算了。
虽然,他一直强调要求公文简短精炼。
可下面就喜欢旁征博引、和盘托出,这是生怕显得没水平、不完整。一天到晚的故作高深、无病呻吟。
就红星家用电器厂杨成文他们报上来,请求修建宿舍楼的文件,写了满满的八页。
阎解成辛辛苦苦的看完,发现就写了一点内容。
厂里因为要扩大生产,又招了一些工人,住的地方不够,需要建宿舍。
结果这狗东西,硬是从工厂扩建的原因,配套招工的人数,厂里目前住宿的情况,写到了其他单位的情况。
然后又大篇幅的说了建设宿舍楼的好处。
阎解成对于这份报告,直接写道:报告写的跟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全篇不知所云。
然后画了一个圈引了下来,又写道:退回重写。
正在这个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阎解成接过电话。
电话里直接传来了领导的声音,阎解成赶紧说道:“好,领导我这马上到部里。
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叫您失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的,我们所已经有了这项技术储备。
好的,我这现在就出发,跟您当面汇报。”
便对程秘书说道:“安排车,现在去一趟部里。”
程秘书立即到自己的办公桌上给司机班打了电话。
这才回来跟阎解成说道:“所长,车已经安排好了。”
阎解成点了点头,便拿起衣服往门外走去。
程秘书见了,赶紧将阎解成的公文包提到了手上,跟了出来。
阎解成将公文包拿到自己手里,跟程秘书说道:“小程,你现在马上去档案室,将我们高一型机车最近试运行的资料带上。我在下面等你。”
阎解成说完便下楼了,汽车自然已经在门口等着他。
阎解成没有急着上车,将公文包丢到车里,便站在楼下点了一支烟。
他在想着,领导这么着急找他去,了解高一型机车。
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说国家有有意想要发展高速铁路。
可前世就没有这一茬呀。所以,阎解成这会也想不清楚领导的意图。
不过对于高一型机车目前的联合体系,阎解成还是很自信的。
这车通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升级。
目前,通过对转向架的技术升级,已经实现了两百二十公里每小时极限试验。
高一改进型机车,也在试验线上跑出了196公里每小时的极限速度。
这种性能,虽然跟小日子的新干线还是有一些差距。
但是,相比较目前国内既有线路的情况来说,也算是一项极大的技术突然。
所以,阎解成对此很骄傲。
毕竟,他们研发高一型机车的时候,搞出来的这个高速转向架,还是很牛逼的。
这个,可以用在如今大多数机车车辆的技术升级改造中。
虽然大家都说:火车跑的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可作为专业人士阎解成知道,光有车头可没用,车轮跟不上火车照样得出轨。
毕竟,脑子跟脚还是保持一个频率的比较好。
不然要摔跤。
(本章完)
.
黑虎村民提醒您,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