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九章 故事还很长
    当你开始在意一个人,哪怕隔着万水千山,也总要想办法去获得对方的更多讯息。

    热衷于社团活动的禹杰,从大一开始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从最初的语言剧社,到篮球社团,再到最后的公益社团。做了多种尝试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留下来,并且能乐在其中的领域。

    这是他费劲心思,花了大量心思来培养的一个社团,他从中得到了一种真实感。自己还很鲜活,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还能帮助到别人,原来自己也并非只能成为别人的累赘。

    从大二和同学一起组建公益社团开始,他们并将目标锁定在新生里面,因为大二大三的学长们,忙于实习,忙于规划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很少有人愿意参加公益活动。

    成立公益社团的当天,宁玉是第一个报名公益社团的人,这个几乎从不出席社团活动,每天行色匆匆、早出晚归,只有上课时出现在教室的女孩子,让禹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想知道,这个女生每天那么忙,纠结在忙些什么。

    禹杰至今不知道,宁玉当天出现在社团拉新招人的现场,完全就是个巧合。

    初到师范大学报到的宁玉,第一个月就被生活费难住了,再没有咸菜供她度日,尽管她已经把一日三餐减少到一日两餐,有时甚至是一日一餐。

    离开家时妈妈给的钱,交完学费后,宁玉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食堂。

    她发现兰城的食堂物价比宁乡镇的食堂物价高出了许多。

    高中时一两米饭是三毛钱,师大的食堂一两米饭是六毛。最便宜的素菜也要一块儿一勺,吃两餐那一天至少花费三块六。

    手里的钱肯定撑不到学期结束,撑不到她拿到奖学金,况且她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拿到奖学金。

    走出食堂,宁玉在校园里转悠着,一路走一路思量,这个学期该怎么度过。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湖畔边,那里撑着很多伞,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宁玉以为是招兼职的,快步往那边走去,其他摊子前面都挤满了人,完全看不到里面有什么。

    她只好走向角落那个不起眼的摊子,公益社团的桌子后面坐着两个男孩子。

    纳新易拉宝上只写了一句话:加入我们,一起去做有意义的事吧。

    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标语,宁玉正想走开,只见一个男孩子走了过来。

    “同学,你是新生吧,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社团呀,一起去做有意义的事”。

    宁玉抬头看了他一眼,眼前这个男生戴着一副眼镜,怯生生的站在宁玉面前。

    眼神里就差写着“求求你加入我们吧”。

    “公益社团是做什么的”?宁玉问到。

    “做有意义的事情啊”。

    坐位后面的另一个男孩子终于忍不住站出来了,他摸着脑袋把自己的同伴拉到了身后,说道“我们会不定期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一起到校外参加公益项目”。

    得,说了也等于白说,宁玉心理想。

    但是,她觉得他们似乎很需要自己,如果此刻离开会不会不太好。

    看她犹豫着,戴眼镜男孩急忙拿来了一张表,让宁玉填写一下个人信息。

    登记表上,一个名字都没有,宁玉确信,他们确实很需要自己。

    她想,自己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填一下也无妨。况且还没有买手机,只需要留下一个名字和专业名称,没啥大问题,填了登记表就离开了。

    后来她才知道,社团纳新的当天,禹杰并不在现场,是他的两个朋友,也就是组建公益社团的另外两个创始人徐航、马超去的现场。

    两个男孩子都是电器工程专业的理工男,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宅。

    三个兴趣爱好截然不同的人,究竟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又或者说,死宅的两个理工男是怎么被禹杰逮出宿舍的,宁玉一直想不明白。

    她以为填个表格就没事了,每天忙着泡进图书馆,学习之余全部用来兼职了,甚至忘记了社团这回事。

    有一天,宁玉专业排了满课,刚进教室就有人挪揄的说到:“宁玉,不错呀,刚入学就天天有人来守着来”。

    宁玉听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

    这时班长徐志胜告诉宁玉有几个大二的学长来找过她几次了,没说有什么事,只是打听她在不在学校。

    宁玉家在兰城没有亲戚,她也没有同学考上师范大学的,文涛所在的理工大学,离师范大学距离不远也不近,搭公交车也要半个多小时。

    而且入学以来,文涛也就来找过宁玉一次。

    她实在想不起来,会是谁来找她。

    宁玉摇了摇头,不管它了。

    禹杰没想到徐航和马超两个家伙就只招到一个新人,而且这个新人还凭空消失了,没有电话号码的人已经不常见了,到班级上都找不到人,一度让他怀疑,根本没有宁玉这个新人,是马超他们两个人为了挽回面子,虚拟的一个人。

    这一整年他们都没有再见到宁玉的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