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孙夫人派人找到军营里的严纲将军,告诉其公孙续已经苏醒的消息,严纲也是异常高兴。
天刚蒙蒙亮就带人出了北平郡去找公孙瓒报喜去了。
严纲是公孙瓒的心腹将领,跟随公孙瓒多年,就是他护送公孙续回来的
这两天他既担心公孙续的伤势,又担心前方的战事,彻夜难眠。
三天后,严纲才找到公孙瓒,他追杀乌桓人追出了五百多里,把乌桓骑兵都打放屁了。
每到休息之时乌桓人就破口大骂,骂公孙瓒是不是疯了,他们哪里知道自己伤了谁。
也就是在这一天,公孙续可以下床溜达了。
公孙续在太守府里慢慢的走着,熟悉着家里的一切,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内心之中豪情万丈。
“历史上公孙瓒在199年被袁绍所灭,公孙一家全都死无全尸,我带着剧本来的,说啥也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我还要快点结束乱世,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天下百姓。
三国长期对峙打到最后人才枯竭,被司马家偷了水晶,然后造出了一个谁都不愿意提的晋朝。
接着就是五胡乱华,汉族人死伤无数,险些灭族,我来了这种事情绝对不能让它发生!
现在是182年秋天,184年二月黄巾起义就要开始了,这一年多的时间要积蓄力量,在乱世之中快速崛起,这样才能保护更多的人。”
就在公孙续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时候,公孙夫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续儿,你怎么出来了,别把伤口崩开了。”
公孙续:“娘,我没事的,就出来溜达溜达,哎,对了,娘,你有白马义从的花名册嘛?”
“我没有,但是我知道花名册在哪,就在你父亲的书房里,你要这个干嘛?”
“不干嘛,就是想看看,这一战过后又会有很多兄弟回不来了。”
说到这里公孙续的神情暗淡了下去。
“续儿,这就是军人的宿命,特别是边疆的军人,几乎每年秋天外族都会南下抢掠。
你父亲几次向刺史大人请求给边境多添一些兵,刺史大人都不同意,刺史大人主张怀柔政策,安抚外族,不想和外族大打出手。
哎,这些年右北平仗着有你父亲和白马义从,百姓没有受到太多伤害,其他边境郡县,百姓苦不堪言啊。”
“哼!愚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送给他们东西,无异于饮鸩止渴,养虎为患!”
“嘘,续儿小点声,别被有心人听了去。”
“嗯,娘,我知道了,我去一趟父亲的书房。”
看着公孙续离开的背影,公孙夫人摇头苦笑:“真是什么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公孙续来到公孙瓒的书房,这书房不是很奢华,里面的书也不是纸质的,都是竹简,公孙续打开看了几个,都是兵法韬略,行军布阵,几乎看不到诗词一类。
在书架上找了好久,公孙续终于找到了白马义从的花名册,那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堆竹简。
公孙续翻开查看,里面记载着姓名,家庭地址,不少人的后面都有一个叉,公孙续明白这个叉的含义,就是没有回来的兄弟。
不过公孙续可不是来找悲伤的,他是来找人的,找的是谁,当然是赵云。
公孙续不确定赵云现在是否在白马义从中,如果在那公孙续的头脑中的计划就可以开始了。
如果不在,等伤好了,说啥也要去常山把赵云忽悠,啊呸,请来,因为留给公孙续的时间并不多。
公孙续进了公孙瓒的书房之后就一直没有出去,一直到傍晚,公孙续才面带微笑的走出了公孙瓒的书房。
“公子,夫人叫你吃饭。”
“嗯,我知道了,我这就去。”
“续儿,你在你父亲书房里干什么呐,怎么这么久才出来。”
“学习啊,父亲的书房里兵法韬略那么多,我要好好学,之后有机会一定要为大汉彻底解决边患。”
“唉,你们父子真是一个样子,好了,快点吃饭吧。”
公孙续边啃一个大鸡腿边问道:“母亲,你有府库的钥匙嘛?”
“你要府库的钥匙干什么?这个我没有,这钥匙一直都在你父亲手里,我警告你哦,没有你父亲的同意,别打那里面东西的主意。”
公孙续一阵失望,东汉时期边境郡每个郡是有5士兵驻守。
但是这只有五百套铠甲,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轻骑兵,穿的是皮甲,守城部队身上也没有穿铠甲,那就代表了那五百套铠甲应该都在府库内。
公孙续想看看这铠甲质量如何,是否可以当做主战铠甲。
没有钥匙就只能等公孙瓒回来了。
吃完饭之后公孙续就回到房间里去完善他的计划去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思考,计划已经成熟,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