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的旁边有一个我小时候的商业中心—七星矿,我们这里人的消费都在那实现。其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便是赶大集了,我们小镇距离七星矿大约7公里左右,这就衍生出了出租车这个行业,当时都是黑豹面包车,而且还都是带斗的那种,一辆荷载5人的小车有时候甚至能拉1个人,超载非常严重,交通工具少人还多就没办法啦,七星矿每个月赶三个集,分别是每个月的4日14日和24日,而今天正好是新年前的最后一个集了,我早早的就和父母坐车去赶集了,果然不出意外的坐了7、8个人,做的感觉就好像大学门前的公交车一样,不用把这身体也不会动,因为挤得噔噔的。但心情是愉快的,毕竟车程非常短,也就1多分钟。每逢新年母亲都会给我买一身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这当然是我最期待的。我们刚下车就碰到很多乡亲们都在办年货,那场面在当时来说真是人山人海啊,有点人挤人的感觉。摆小摊的商家们不停的吆喝着,买什么的都有,可以说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想买好的水果和食材就得往上挤,抢在别人前面,在这方面我可是高手,每次母亲想买什么东西,都是我往上挤,别的人一看我是小孩也就不跟我计较了,有点以小卖小的意思。我们这过年必吃的一道菜那就是猪头肉了,以前大多都是自己卤,现在都是直接买熟食了。当然这也是赶集必抢的食材之一,每次去晚了都没有,今天运气还算不错,刚卤出锅的猪头肉,香味扑鼻,我们毫不犹豫的买了半个猪头的。抢食材的过程其实很接近现代社会的竞争,谁有效率,谁有能力才能位居高位,反之则什么都抢不到,什么都没有。接下来就该买衣服了,七星矿有一条商业街是专门卖衣服的,买衣服的竞争就要比抢食材小的多了,在我们溜达完所有的店铺已经是下午了,好在衣服都配置齐全了。
此时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我们三人一行就来到了七星矿的著名面馆,当然我们那时候叫小吃部,叫益民小吃,价格非常亲民,而且还挺好吃的,小时候我最愿意吃的就是牛肉蒸饺了,进去当然是干净利落的要了两盘,当时才1块钱,俗话说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牛肉蒸饺配蒜简直是绝配,越吃越香,唇齿流油,母亲由于不吃牛肉,所以指点了一份炒面,就形成了我跟父亲在桌子这边吃的热火朝天的,跟饿了几天没吃饭一样,如狼似虎的,而母亲在桌子这边吃的安安静静的,跟冰雪公主一样,稳如磐石,对比非常明显。一顿饭吃的那叫一个心满意足。抹一抹嘴上的油继续我们的采购任务,还有一样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还没有买,那就是鞭炮,那时候的过年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礼花,只有最简简单单的鞭炮和二踢脚(就是圆筒似的,在地上爆一下,再窜到天上爆一下的炮还有魔术弹,我最喜欢的是鞭炮和魔术弹,因为过年鞭炮和魔术弹就是我的武器。买了几个5响的和几个2响的,还有一捆魔术弹我们也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当然也是坐回城的黑豹小面包,这当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们这次没抢到车里的位置,被分到了车斗的第二排木凳的位置,车一启动坐在车斗的我们就体往后倒了,车斗里好像开水煮饺子一般,乱成一片了,路过陡坡的时候因为我年纪小,还尝试了一把起飞的快感,就差一点就整了一把死亡飞车,虽然比不了速度与激情,但刺激程度也能拉满5颗星。但不出意外的还是出了意外,因为路程颠簸我的一只鞋掉在车外了,我们敲了半天车后玻璃司机才停车,那可是我新买的鞋啊,还没稀罕够呢,就丢了。司机又往回开,幸运女神还是挺眷顾咱的,在一个小土包下找到了我的鞋,当我单腿蹦去穿鞋的时候车上的人都乐了,仿佛我是马戏团里的袋鼠,即锻炼了自己,还娱乐了大伙。但我此时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鞋找回来就行了。
终于在有惊无险中到达目的地了,镇里的小车不会给你送到家门口的,都是统一停在一个地方,这一片的人集体下车的,我们的聚集点就在里我家不远的小桥,那里也是大爷大妈的聚集地,当我们一家三口拎着一大堆东西下车的时候,一堆大爷大妈都看着我们,在那一刻我们感觉就像凯旋归来的战士一样,虽然脸是炙热的,但内心却是有点小自豪和高兴的。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了,快乐的赶大集生活也到此结束了,小时候真希望天天都赶集,但一回想身体能受得了,钱包也受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