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琪在城里住了没多久就想退租去小庙村了
这次出行把田呱也带上了,不带上不行啊,司马府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而且乡下地方比较能释放孩子天性,古代先生不愿意教女子读书,姜琪也觉得那些之乎者也对女孩子没用,打算给田呱来个快乐教育,从生活里获取人生的道理
柳木匠也一起跟来了,他现在在匠人里也是带头大哥一样的人物,来找他的高门大户多的不行,可是他好像都没有兴趣,宁可和姜琪躲到乡下玩鲁班锁
姜琪还给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他正在研究一个叫魔方的新鲁班锁
陈二早就该到了启蒙的年纪,姜琪自认为快乐教育不适合这个年代的男孩子,就找独孤舟咨询了一下
大洪沿用了隋的教育模式,又直接设立了“六学”“二馆”。
六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都隶属于是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六学中前三学是属于大学性质的,后三学是属于专科性质的。
二馆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的,弘文馆归属于门下省,崇文馆归属于东宫直辖。
陈二爹想去的就是东宫直辖的崇文馆,姜琪拖独孤舟去打听,目前还没有回复
地方办理的学校,在各府有府学,各州有州学,各县有县学。所有的府州县各学校统属直系,由长吏掌管。
地方官办理的各学校其性质属于中小学,毕业可以应“乡贡”,也可升入中央四门学。儒家经典是各学校的基本教材。
总之,大洪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教学制体系。这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科举是学校生员必经之路,成为支配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
幽州有州学,独孤舟表示自己可以帮忙,友情价只要5两银子
姜琪回去问了问陈二的意见,他都不敢看干娘,低着头红着脸小声的说“想”
姜琪这样就又欠了独孤舟5个月的俸禄
好在姜琪不在乎这些,自己迟早要走的,要是不花这钱,总感觉有一种自己退休马上死的遗憾,养老金一毛钱都没用上,血亏
因陈二出身不高,只是秀才儿子,以前还行过一些偷窃之事,考校的时候也资质平平,最后只有一位5出头的前朝举人表示愿意收他为徒
一家子都很高兴,和老师定了一个吉日,备了绢布一匹,纹银5两,野鸡2只做为拜师礼
拜师时有几位钱举人同僚一起观礼
陈二拜师后,钱举人回赠他文房四宝一套,叮嘱做人要清白务实,学艺刻苦等
就这样,姜琪和陈二约定,每当他休沐的时候自己就会来城里接他,然后她带着田呱柳木匠继续下乡,将家里值钱的物什全部搬去了司马府代为保管
王捕快本来是不想再和姜琪玩的,毕竟后来被卖了去秋收他也不是很高兴
但等他见识到姜琪一行人的发明以后,觉得很有意义,而且独孤大人说他要是不去就把他调去打突厥人,哎,家里孩子刚生出来呢,还是算了,幸好每半月就有人与他换班,还是有时间回城多陪伴家人的
姜琪这次下乡是答应了韩里正要回去完善农业工具,目前还有一套脱壳机需要制作
只是姜琪见到的脱壳机都是全自动全封闭的,她一时也不知道要怎么操作,所以打算一边看一边琢磨
不过,在此之前,姜琪带着田呱陈二,邀请了独孤舟先来茂县参加正在举行的秋收庆典
秋收节,又叫丰收节,是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一路上人头攒动,吆喝叫卖声不绝,大家脸上都是热情洋溢的
王捕头也带着自己的妻子父母一起,到了地方就和姜琪分开了
后来也不知怎的,秦管家抱着田呱领着陈二去买麦芽糖也没影儿了
姜琪还以为孩子被拐了呢,准备去找,被独孤舟拉着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了
“秋收节这么热闹的吗?”
姜琪手里也拿了一块饴糖。也不知道独孤舟什么时候买的,来的时候还没有,突然掏出来一块
“你们那儿没有这个节日了?”
姜琪点点头
“其实有些地方还是有得,但是大部分地方都不举办这些了,因为只要我们愿意,天天都可以实现丰收,衣食无忧之后,这些收货的喜悦就减淡了,大家都开始有了别的追求,比如买房子啊,买车子啊,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啊这样独孤你看!那边摊子上的东西是免费吃的吗?我没看到有人收钱啊?”
独孤舟对她解释,秋收这一天公府和乡绅们都会出钱请大家做社糕、吃社饭、喝社酒、看赛神,这一天孩子们不上学,男人们不上工,妇女们回娘家看望父母,和昔日好友叙旧。这一天,像过小年一样欢喜
“还真不用钱啊,那挺好的呢,可以免费吃,社糕绿油油的,是用菘菜做的吗?”
“是青蒿做的,具体我也不知道”
独孤舟走过去,直接上前问一位管事的要了一个社糕,那管事的看他穿着不凡也没多话,直接拿叶子包了一个给他
“尝尝?”
姜琪捏了一个小团放嘴里嚼了嚼,随后摇了摇头
“饴糖太甜了,吃不出来什么味道”
独孤舟看了看手里的社糕,转头拉住一个正在挤的小孩,把社糕塞进了他怀里,随后拍拍手继续拉着姜琪往前走
“呀,你哪来的糕?”同伴一脸惊讶
“不知道啊,突然被拉了一下,然后就有了!来来来,白来的东西,快吃!”
“好哦,等咱爹排完队回来咱们还能再吃一回!”
前方有座庙,旁边搭了个台子,有乐手在上面敲锣打鼓,台上还有个带着恐怖面具的半裸大汉,身上画满了纹路,正拿着一串麦穗“跳大神”,过了一会儿有个带着差不多面具的女人唱歌,咿咿呀呀的调子姜琪也听不清
庙内香烟氤氲,庙外歌舞声声
“现在还算小打小闹,晚上社舞会更热闹一些,还有篝火晚会,也会有一些奇人异事的表演,我用你的名义捐赠了5头羊,人家一听说是桃花县君姜琪姜昭君,还说要请你上台领奖呢!”
“我?”
独孤舟点头
“什么奖?”
“可能是打麦机神吧?”
“!”
“打麦机!大家快来看打麦机唻!麦子从这里放进去,拍两下就打好啦!!是我们幽州的姜昭君姜大娘子想出来的好东西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呀~”
那打麦机被裹了一块红布扎了个花球放在台子上展示
台下众人对着它指指点点
“这就是打麦机啊!我们村正去借都借不到,好几个村子排队呢”
“那可不,这么好的东西,我们那儿有个富农专门请人打了一台,花了不老少的钱呢!,那上面全是铁”
“哎呦,这东西你说她是怎么想出来的呀,怎么这么好用啊!听说一点都不费力气,一天下来不吃饭都行!”
“有那么神?”
“都这么说的,我又没试过,我咋知道”
“那姜大娘子当初研究打麦机的草屋我们早上还去参观过呢,里头还有些工具,一看都特别神奇”
“那屋子还在吗?”
“在的在的,等会儿我们再去看看,我们村也好些人想去看呢”
“听说那打麦机还会飞呢!还飞去过树上”
“对呀,茅草屋上还有个老大的洞呢”
那边台子上开始讲姜琪的故事了,姜琪捂着脸不敢听
“太丢脸了,太丢脸了,走走走,我不要看了,我们快走!”
姜琪最终还是没脸上台领奖,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就带着田呱他们走了
独孤舟把她送去了小庙村,这一个月,韩里正特意联合村人在村子里给她搭了一间三个房间的泥砖房,还专门给她砍了一屋子的柴草,摆的整整齐齐的一面墙
姜琪对着独孤舟笑:“你们这儿的人还怪好哩!”
独孤舟笑着白了她一眼:“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