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国的六月是读书人进城科举考试的日子。
徐来早在在五月底就启程了,他准备了很多饼子当干粮,因为路程很远,他又没钱坐马车,也舍不得坐牛车,所以早些日子启了程,多准备了些干粮。
这一路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激励自己,十八年苦读,真的是苦读啊,他没日没夜的钻研《尔雅》和大《谷梁传》,白天也读,晚上也看,舍不得用蜡烛生光便去镇里的上官员外门前借着灯笼的红光看,看完了《尔雅》看《谷梁传》,看完了《谷梁传》再看回《尔雅》,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这两本书上的,这不是他爱读这两本书,而是书太贵了,他一支笔都买不起,这两本书还是他六岁那年,路过上官府,正好碰见上官员外的儿子不想学习将书扔出墙外正好被徐来捡到,徐来进门想还书,却被上官小公子打了一顿,徐来问了一句为什么打他,上官小公子支支吾吾半天找不到理由,出于内疚,他除了把《尔雅》和《谷梁传》塞到了徐来裤裆里,还用一串糖葫芦贿赂了他,他跟徐来说这两本书都是笨蛋看的,像徐来这种笨蛋肯定喜欢,徐来走了,回到家家里人发现他拿着两本封装规整的书,问他哪里来的,他说是他捡的(本来确实是,后来就不是了,家里没人识字,他父亲让他把书拿去当了换些钱,徐来不肯,徐母也支持徐来看书,两本书便留了下来。
后来,徐来就看,但看不懂,所以他经常拿着《尔雅》去镇里的学塾找那个穿着长袍,一脸白胡子的老先生,老先生谈不上喜欢他,但也不讨厌他,因为徐来总是散学后去,不打扰他上课,到了学塾后,老先生会给他找根大小合适的小树枝,然后教他写一个字,徐来学会这个字之后,老先生会说:“会写了是吧,去,写一百遍。”
让他再写一百遍,徐来写字的这段时间里,老先生就会拿着徐来的《尔雅》默默浅读,差不多两个月,徐来学会了七十多个字,老先生把书读了两遍,确保自己没有遗漏《尔雅》中任何一句话的含义之后,老先生把书还给了徐来,说徐来再想学字就拿银子了,徐来眨巴着两颗大眼珠子问:“那这些天您教我写字是免费的吗?”
老先生捋了捋垂到胸口的白胡子,“不是,你送书给我看,我赠字给你学。”
徐来又眨巴眨巴眼睛,哦了一声,回家去了,第二天,他把《谷梁传》拿到了学塾。
老先生没有回绝,照往常一样继续教他在地上写字,又过去了三个月,徐来从叫他先生改叫成了老师。
那日,散学后,老先生坐在摇椅上,徐来像往常一样来到学塾,徐来还未走到老先生跟前,老先生便递出一根用了很长时间甚至沾了人气的树枝,徐来接过树枝,把那本《谷梁传》递过去,老先生摆摆手没有拿,然后指了指地上已经提前写好的一个远字,徐来问这该怎么写,老先生让徐来自己琢磨。
用了很久,徐来琢磨出五种写法,这时老先生已经睡着了,徐来犹豫要不要叫醒老先生,以前教的字只有一种写法,今日他琢磨出了五种,肯定有不对的,徐来想请老先生指出来,但又怕老先生想他父亲那样因为误了香梦打他一顿。
徐来踌躇着。
老先生醒了。
“老师,我会了。”
教了半生书的老先生低头看了看地上的潦草字迹,轻轻地嗯了一声,那时候徐来还小,听不透老先生的无奈,他想开口请教,老先生却先启了话:“好,你可以走了,明日就别来了,哦对了,我不要书了,我看的够多了,天下间能比我有文采的,屈指可数,徐来你信吗?”
徐来眨巴眨巴大眼睛,“不信。”
“哈哈哈,意独志坚,孺子可教,呵呵。”老先生摆摆手示意徐来离开,徐来走了。
第二天学童散学后,徐来又来了,老先生没有生气,语气平淡的重复昨天的话:“我不看书了,想学我的东西拿银子来。”
徐来说:“我没有银子。”
“那就没办法咯。”
徐来问:“老师为什么要银子才肯教我。”
“教你写字太费力气了,我没力气了就要吃饭,银子可以让我吃饱。”
徐来皱了皱眉:“我让你吃饱,你教我写字,是这么个道理吗。”
“正是。”
得到了答案,徐来立马从裤裆里掏出一大包用黄皮纸包起来的干炒凉皮,真的很大一包,“来,吃吧,我等您。”
两眼瞪着从这小子裤裆里掏出来的一大包黄皮纸,老先生有些不知所措,他清了清嗓子:“咳咳,这是你娘亲的主意还是你父亲的主意。”
“什么?”
老先生眼里有些不开心:“用这凉皮,当银子。”
“不是啊老师,我没银子,但我有凉皮,我娘亲天天做凉皮,我把我的那份跟你给您带过来了,您可千万别告诉我娘,我娘会告诉我爹,我爹会打死你的。”
“放!放肆!”老先生的不知所措更加严重了。
“是真的,这是我偷偷藏起来带给你的,差点把我烫坏了。”年幼的徐来的表情极其认真。
老先生有些犹豫:“嗯,够男人!你比江南太守钱大人还男人!”
“啊?江南太守?钱大人?是谁?”徐来问。
“我饿了,我要用食了,你先走吧,明天再来,明天早点来吧,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来。”
“好。”
之后徐来就正式成了老先生的学生,徐来和学塾里的其他人一样都处在学字阶段,老先生会讲成语故事,比如邯郸学步,讲完这个故事一众学生哈哈大笑,有时候他自己也跟着笑,笑完,他就教学生们写‘邯郸学步’这四个字,有个学生特别有天赋,叫楚步浀,徐来很喜欢跟他玩儿,他写的字总比徐来好看,徐来一开始还想模仿他,但发现模仿他要废掉很多墨水,便放弃了。
差不多五年,徐来上了五年学塾,徐来一直以为是老师喜欢吃他的凉皮,但其实第二年徐来的娘亲就来到学塾交了学费,五十枚铜板,徐娘以为自己三个月的收入就够徐来上学了,但其实老先生对外收学生都是以一天一文钱的模式收费的。
徐来十一岁那年冬天,离春节越来越近,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唯独学塾没有,徐来和好朋友楚步浀屁颠屁颠的跑到学塾找老先生,没有原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老先生绝对不会生气,从来不会生气,他们到了,进去了,老先生就在那里,他躺在那把陈年的摇椅上一动不动,桌子上的茶还是热的,但老先生的身体已经凉了,徐来的朋友楚不浀本来冷的直打哆嗦,但发现老先生身体冰凉后,楚不浀还是把上衣脱下来给老先生盖上,徐来有样学样,但他脱得是裤子,他说:“你穿了三件上面的衣裳,我只穿了一条裤子,我脱裤子,我冒着被冻坏的风险给老师取暖,我更尊师重道。”
楚不浀说:“老师能穿上你的裤子吗?”
徐来试了试,发现老先生的腿太粗,跨太宽,确实穿不上,然后就摇了摇头,自己重新穿上了。
老先生死了。
后来徐来都是自己在家里一个人看书,他拿出了落了灰的《尔雅》和《谷梁传》,当他第一次看完这两本书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当官,当个大官,当个好官,当个和江南太守钱烽钱大人一样的又高又好又男人的朝廷命官。
没有了学塾,之后的他偶尔去上官府邸里打杂,收拾收拾卫生,浇浇花,搬个东西,上官员外的公子上官笑比徐来大两岁,他非常喜欢徐来,徐来时不时向上官笑请教一些诗词歌赋,不愧是富家子弟,不愧是上流学士,诗词歌赋张口就来,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徐来真的学到了很多,记住了很多,但没过多久,京都那边有人造反,还造反成功了,然后所有的地主都被抄了家,上官家也不例外,新朝廷把抄家得来的钱全都分给了百姓,那年徐来十三岁,徐来想去看看上官笑,不过没找到,听所被活埋了,被他们曾经欺压过的,压迫过的,凌辱过使唤过的穷人好人大好人大大的好人,被他们活埋了,徐来知道后很疑惑,疑惑了很长时间。
啥也没有了,所以徐来就钻在家里苦读,几乎把《尔雅》和《谷梁传》看出了洞,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拿出那根老先生送他的劣质毛笔在小河边沾沾水,然后找块石灰石练字,有一天他找到了一块很大的石灰石,能写七个字那么大,他回头去找楚不浀帮忙抬,两人来到刚才的地点,发现有三个男孩已经把他抬走了,妈的,他们也懂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