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二章 下山
    他又测试了一阵。才算作罢。之后。他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个阶段的特点。

    首先,这个阶段的自己气血量大增,足足有当初筑基期初期的近1倍。如果自己愿意将雾化的气血散成气态,甚至能将气血填满自己周身所有的经脉。

    接着就是,这个阶段自己能将气血游走于体外,从而形成一种防护手段。使得自己无论是攻击能力还是防护能力,都大大增强。

    不过,虽然能将气血游走于体外。可是每当他想将其凝聚成形,比如将其凝聚成一把小刀,却总是感觉力有未逮。这应该是这个阶段的张青云心神还不够强大,对气血的操控能力也不够精细所致。

    想到筑基后期的人气血将会逐渐固化,并且能将其凝聚成特定的结构,从而踏入金丹期。张青云觉得将气血凝聚成形,应该是筑基后期之后的修士才会有的手段。

    不过,他并没有过多的去猜想。自己可是有师傅的人,与其自己去猜,还不如直接去问师傅。至于为什么自己这两年阅读的书籍上并没有看到过相关的详细介绍,张青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这种手段大部分用于争斗上。而古人们将这种争斗视为小道,追求长生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于是故意将这种描述隐去。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去找师傅去了。

    当得知自己已踏入筑基中期,师傅开怀大笑,眼中更是满满的欣慰与喜悦。而从师傅解惑中,他得到了与他的猜测差不多的结果。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张青云仍然每天坚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修炼,而他的修为也在稳步向前。

    这天清晨,忙了一大早张青云才将早饭做完,这比平常的时候足足完了大半个小时。

    倒不是张青云偷懒或者睡过头,而是不知怎么的,最近天气似乎越来越炎热了。就连张青云往常经常去担水的那个泉眼都干涸了。所以他不得不跑到其他的地方去打水,因此花了比往常更长的时间。

    早餐后,师父张德远将张青云叫到身边,说到:“青云,你现在已经到了筑基中期,并且修为也已稳固,那么就是时候让你下山去历练了”。

    “下山历练?”,张青云疑惑道。

    自己虽说是个道士,但也并不像传说中的一般枯坐在山中修炼,不食人间烟火,不通人情世故。而且经常到山下的各个村庄走动,为村民们解决一些麻烦事情。这样的自己,还有历练的必要吗?

    “嗯”,师父张德远点点头。

    “虽说你也经常下山和村民们交流,也粗通人情世故,不过,这种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平常的时候,由于你我帮过村民们的一些忙,而且看到我们修道者的身份,所以他们都会对我们以礼相待,对我们十分的客气。

    然而,人心有善也有恶。由于我们的身份,所以看到的绝大部分是良善的一面。而这次去历练,需要你放下修道者的身份,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走一遭。

    过去的你,常年待在观中,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还是太少,这对你以后的心性发展是不利的。人是一种神奇的生物,一旦遭受的磨砺太少,就会变得骄傲且脆弱。再之后如果遭受什么打击,就容易心态崩溃,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

    这次下山,为师希望你在这个过程中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各种挫折,遇到问题不轻言放弃,通过各种挫折磨砺自身,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现在你已是筑基中期,下山后自保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也是我放心让你独自历练的原因。你先去准备准备,准备完后过两天你就去吧。”

    说完师傅摆摆手手示意他回去,张青云心中有些不愿意。但是师傅已经做了决定,而且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着想,这让他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无奈,他只好先回去准备了。

    两天后,原本作道士打扮的张青云此时已是一副普通人的穿着,本来挽着发髻的披肩长发被修剪成寸头,正有些无奈的站在师傅张德远的面前。

    “师傅,要不我就不下山了吧。我下山后谁来给您洗衣做饭沏茶呀?谁来陪你说话啊?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观中,多难受啊。而且就算是去历练,到山下的各个村子不也可以历练吗?也不必非得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吧”,张庆青云满心的不情愿,嘴中不停说着,希望自己的师傅能改变想法。

    是的,他的师傅不仅决定了让他下山历练,而且非要他跑到离道观上千里的丽城去,还说只有完全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张青云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不必多说。为师既已做出决定,就不会轻易更改”,师傅张德远面色没有丝毫的动摇,斩钉截铁道。

    “哎”,张青云见此低头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说。

    临别之际。张青云内心不舍,转头对师傅道:“师傅啊,我这都快走了,您有没有什么要交代我的”?

    师傅张德远看见张青云回头,原本以为他又想劝自己改变想法,听到张青云这么说,他不由愣了一下。

    想了想,他抚摸着胡须道:“原本这些都是需要靠你自己去领悟的,不过你既然问了,我也就给你提点几句吧,也省得你多走弯路”。

    “首先,遇事要多留个心眼,要多看、多听、多想。做到不偏听偏信,不盲从。

    其次,待人则应该有所区分。对善意者,当以诚待之,对恶意者,则应还以雷霆手段。若是以善意待恶意,他们只会认为你软弱可欺,从而滋生出更大的恶意。

    接下来,要有恒心毅力。有时候哪怕是一件小事,都有可能遭遇各种挫折。既然你已决定要做这件事情,那么就坚持把这它做下去,直到成功,而不是半途而废。

    然后,你要学会了解自己。下山后,你会经历种种往常在山上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灯红酒绿,爱恨情仇,金钱权利,名誉声望等等。或许你会陷入迷茫,但是,不要迷失其中,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当你真正了解自己之后,有了自己的行事准则,能够面对各种挫折都能够不改其心,去做真正的自己,那么你的历练也就算是圆满了。

    最后,给你提个醒,不要去做干扰司法运转的事情,这个世界的官方势力,可没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遇事、待人、有恒心、做自己”,张青云总结到,然后默默记下。至于干扰司法运转,他才没这个想法。

    “明白了师傅,我会谨记在心的”,他点点头,然后回答到。

    “师傅,我走后,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啊,记得按时吃饭。对了,最近天气干旱,原来山头左边泉水的已经干涸了,现在我们需要到另一边去担水了;还有,您最喜欢的那件袍子,平时只有节日才舍得穿的那件,我放在衣柜的第3层了;还有最近不知怎么的,老鼠和虫子变多了起来,您要注意驱虫,防鼠;还有你的药箱,我整理了一遍,现在放在”。张青云嘴中不停,一直在念叨着。

    听的张德远内心是既感动又无语。

    “行了行了,你说的这些我会注意的。你赶快下山去吧,再拖下去就要到中午了”,他无奈打断到。

    突然他语气一转,接着严厉道:“你这次下山历练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身的修行。如果这次历练完,你的修为却没有任何的增长,那你就不要回来了,直到你的修为有增长为止。”

    张青云听后不由面色一苦。完了这下,要修为有增长,以自己的气血的长进来看,这不得至少两三年,毕竟自己才进入筑基中期不久啊。

    “好的师傅,我会坚持修炼的,那我这就下山去了”。张青云垂头丧气道:“师傅,我真的走了”。他抬头瞄了师傅一眼,想知道师傅会不会露出不舍的表情,这样自己再劝一劝,没准还能有机会。只见师傅面色不变,只是默默地看着他,张青云不由叹了口气,终于还是背着师傅不知从哪淘来的背包,下山去了。

    看着张青云垂头丧气的离开,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四处乱看,似乎是想要记住山上的这般景色。张德远面色严肃,眼神复杂中又藏有一丝深深的黯然。

    他又何尝想让自己的徒弟跑到千里之外去历练,真要历练的话,在近一些的地方也是可以的。而且自己的徒弟真遭受到了挫折,自己还可以及时开导,引导他走向正确的方向。

    然而,最近山中发生的一切,自己比自己的徒弟更加清楚。

    最近不止是泉眼干枯,虫鼠激增,山顶的一些灌木都出现了枯死的迹象,要知道现在是5、6月份,虽然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但还不至于达到这种程度。而一些感官灵敏的鸟兽,也似乎受到了某种惊吓,开始不断的向远处迁移起来。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山林中的鸟兽叫声逐渐少了许多。原本热闹的山林,也慢慢的冷清了下来。

    而作为一个修道者,他的感受可不止如此。以他的修为,他能够明显感知到一种深沉而又邪恶的,来自于灵魂上的压力从遥远的山林深处不断传来,而且这种压力还在与日俱增。

    据他的推算,以这种递增的速度,要不了两年,恐怕就会彻底爆发。

    从这种压力上,他感到了一种无力与深深的恐惧。就如同一介凡人,直面天灾一般。而这,也是他让徒弟张青云远赴千里外去历练的原因。

    在张德远看来,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修为上,毫无寸进希望,年纪也近古稀。而脚下就是他生存了几十年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埋葬着他的师傅,他的历代祖师,山脚下还居住着他向师傅承诺过的,会用心守护的村民们。

    他无法放下这一切,所以他选择了坦然面对,哪怕是死也没什么好在意的,然而他还是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他的徒弟。

    他的徒弟还那么年轻,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更是自己这一脉传承下去的希望。所以,他对张青云说要有所突破后再回来,实际上是不打算让他参与到这件事上来。毕竟,从筑基中期到后期,又是在没有不间断的药材供给下,以自己徒弟的修炼速度,要突破恐怕要将近三年吧。

    原本他也想给村民们一些提醒,让他们远离这片是非之地。他之前还特地偷偷的下山,去传播了相关的消息,最后的结果就是没人相信。毕竟他不是官方人员,没有那么大的公信力,也无权号召所有的人离开。

    他也没有去详细的解释。毕竟这些只是自己的推测,而且如果村民们问他,为什么要离开一辈子居住的地方?难道他还要说自己感觉到在这片地区两年内可能会有什么大的灾难?

    这种没有什么确却证据的说法,哪怕自己以一个道士的身份说出,恐怕也没几个人会信吧。

    看着张青云渐渐远去,他目光紧紧追随着张青云的脚步,仿佛要把他的一举一动烙印到心间,一直到徒弟远远消失在道路尽头,张德远才恍然回过神来。

    他坐在大门的台阶上,看着门内空荡荡的院落,微风吹来,草木哗啦啦作响,然而这份热闹却没了往日的氛围,反而将院落内衬得有些冷清。

    他神色怅然,眼神空洞,似乎又想起了张青云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的他巴掌般大小,自己随便一逗,就会咯咯的笑个不停;想起了长大一点的张青云。脑袋一点一点,一边打瞌睡一边有一搭没一搭跟自己念道经的样子;想起来临行前,不断耍小聪明,想让自己将他留下的样子。

    “呵呵呵”,似乎是回忆到了温馨处,他不由低笑起来,嘴中喃喃自语。

    “青云呐青云,此次一别,怕是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