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戒色
    话说唐僧师徒收了沙僧后就遇到了西行路上的第一次女色考验——四圣试禅心!

    这一回里主要讲了由黎山老母和观音文殊普贤四位菩萨变成富贵人家寡居的母女四人,想招唐僧四人入赘的故事。

    在影视剧中这一集也相当精彩,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唐僧从头至尾都坚守本心,没有丝毫欲望,只有八戒一人上当了。

    但是要是看原著细细品味的话,唐僧在整个过程中其实也有那么一段时间动摇了自己的信念的!

    妇人道:“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听完这些后唐僧的反应是: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唐僧装聋作哑,不回答。

    就是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接着那妇人道:“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旱田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有一千余只,况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什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

    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

    唐僧还是默不作声,及不答应,也不拒绝!

    那妇人道:“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时生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绫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唐僧听到这里已经变的不正常了!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快破防了!

    受不了啦!

    想一想是不是这个样子!

    黎山老母变成的妇人,对唐僧师徒说的三次招亲的话语,一次比一次具有诱惑力,层层递进,句句在瓦解唐僧师徒的心理防线!

    这就有点类似于商业谈判一样,黎山老母给出的筹码(惊喜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更有杀伤性!!!

    虽然唐僧前两次看上去一动不动稳如老狗,实际上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不然作为坚定的“取经人”早就应该在一开始就立即拒绝,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等待对方试探!

    终于第三次,唐僧坐不住了,心理防线破了,才会如此形态!

    不过好在,这时候八戒出来解围了。

    二师兄听到这里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呢?

    (原文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

    这形态跟唐僧的也差不太多了,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八戒这时候扯了一下唐僧,问他干嘛一直装聋作哑,不答话?

    八戒这一拉扯,正好把听的失神中的唐僧打醒了。

    醒悟过来的唐僧,大概想到要为人师表,不能在徒弟面前出洋相,立即把八戒骂了一顿,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我猜,要没有二师兄的这一拉扯,这一打岔,估计唐僧没那么快幡然醒悟的!

    后面,唐僧立即进入了“圣僧”状态,没有再继续装糊涂了。

    只有八戒色心不死,想做回老本行——当赘婿!

    原文里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

    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

    这是八戒单独跟黎山老母时说的话,其实唐僧不愿意入赘是因为使命在身,刚才明明动心了!这个“他们”只能是唐僧了,而且八戒也知道,取经的是唐王。

    好在后面黎山老母他们也没有继续再去挑逗唐僧了,估计也看出来了,再要继续诱惑下去,万一唐僧把持不住,那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四菩萨也适可而止,凭这四位菩萨的魅力,别说唐僧了,就是螳螂来了也得破戒!

    最后只有好色如故的八戒中了招,在树上吊了一晚以示惩戒!

    几人经历了这次考验,对取经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也知道,这去西天的套路也太多了,完全不能三心二意!

    这也为唐僧埋下了心里阴影,以致后面几次出现的色诱都小心翼翼!

    其实这一回里的四圣试禅心太简单了,完全没什么难度。

    借用私人订制里面的范伟的一句话:

    你就拿这个考验干部?那个干部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