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跃马跳入溪河内约有三丈之遥,蔡瑁一刀劈个空。
他险从马上冲了出来,抬头见刘备被这匹龙马,背驮了他从河面上游了过去。
所说一般马都能游水,带着一个人是并不奇怪的。
蔡瑁叹了气,无可奈何地退兵回转襄阳。
在路上遇到了赵云。
子龙见到蔡瑁,立即叫住了他:
“前面来者蔡都督,你与我住马!”
蔡瑁看见赵云,已经有了三分紧张,强装镇静地说:
“赵将军,为什么你也来了啊?”
子龙就在这句话上听得出,他一定遇到了皇叔,
因此对他直截了当的说:“我家主公哪里去了!”
蔡瑁:“赵将军,本都督也不知道二主公为了何事匆匆的出了西门,
本都督赶上前来,已经不见了二主公!”
赵云明白他把皇叔不知逼到哪里去了。心想:
不出孙乾听料,蔡瑁果真有杀害皇叔之心。
我今日要是找不到主公,怎能回转新野县见他们两个兄弟呢?
子龙想到这里,就对蔡瑁厉声地说:
“蔡都督听了,今天要是刘皇叔有三长两短,待赵云回来长枪与你算帐!”
说罢,将马一拎,奔向前去找寻刘皇叔。
此时,蔡瑁已回转襄阳。
再说,刘备的“的卢”马游到了对岸。
刘备下了马背,见自己下半身全部湿透了,
顾不得这许多,他带着“的卢”向前边走去。
走不多远,见前边一个庄子,四周都是竹林,中间夹着苍松翠柏。
忽然耳边听得有人在叫他:“来者莫非是刘皇叔?”
刘备回头一看,只见后面来一个约有十五、六岁的牧童。
他骑在牛背上对着刘备天真地笑着。
皇叔感到奇怪这里我从未走过,怎么一个小小的牧童会认识我?
皇叔站定身躯,开口问:“小童,你看见过刘备吗?”
小童:“从未见过!”
刘备:“咱你今日怎样唤我刘皇叔?”
小童:“听我家师父说过,刘备生来方面大耳,双手过膝,
我今日见到你,便知你就是刘皇叔。,
《三国》之中刘备人称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古代向来乃是帝王之相,实际为神化帝王制造个人迷信。
所以,过去袁绍骂他为“大耳贼”。
刘备听到这小童的一番说话,不觉笑了出来,
想这小童年龄虽幼,眼光倒很厉害,不知他的师父是哪一个,
所以问小童:“小童,你家师父叫什么名字?”
小童:“我家师父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
刘备:“此地莫非能是水镜庄么?”
小童:”你说得不错。”
刘备对司马徽慕名已久。他是隐士中老一辈,不知他在何处,
就问小童说:“司马老先生可在庄,上么?”
小童:“我家师父很少出门。现在家中,我来领你前去。”
小童从牛背上跳了下来,牵着牛在前边引路。
刘备带着马跟在后面,两人进得庄内,只见草屋重重。
小童领路来到庄口,站定了身子。
刘备见到前面并排有三间草屋,
从里面传出来--阵阵的琴声,其音悦耳动听;
听得皇叔如痴如醉。小童准备上去敲门,
被刘备一把拖住。他自己轻轻地走近草屋,站定身子侧耳静听,
正听得出神时,突然里面停止了操琴,传出了一个人的声音
司马徽:“琴中忽起高吭调,必有英雄窃听!”
刘备听到这两句话,心想,我在外面听琴,
他竟在里面从琴中察知,这果真是个奇才。
你正在想的时候,只见草屋门已经开了,里面走出一人。
刘备见他头戴道巾,身穿道袍,腮下须髯雪澄一般,
鹤发童颜,精神抖擞,生得器宇不凡。
皇叔抢步上前,对他拱了拱手说:
“老先生请了!请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司马徽:“老汉司马徽也。莫非是皇叔驾到?”
刘备:“老先生,我正是刘备!”
司马徽:“请问皇叔从哪里而来?”
刘备还不愿意将实情向他告知。推托地说了一声:
“路过宝庄,得能相见,正是有幸!”
水镜先生对刘备笑笑,说:
“皇叔请勿隐瞒了,此番定然是遇难到此!”
刘备感觉奇怪,这老头子怎么会知道?
因此动问于他:“老先生,你何以见得?”
司马徽:“老汉见皇叔气色不振;下身龙袍全湿,
皇叔莫非是纵马从檀溪河面而来?”
刘备想,既然你已经把我看了出来。
因此将实情对老先生讲了一遍。
水镜先生立即吩咐小童,好好照料皇叔这匹龙马,
一面热情地将刘备接进了草屋。
刘备到里面一看,满屋竹器,石台,上放着一张七弦琴,架子上叠满书卷。
一看便知,这种地方住的是高雅之士。
水镜招呼刘备上坐,有小童送过茶水。
两人开始谈了起来:“老汉久闻皇叔之威名,今日能在小庄相叙不胜万幸!”
刘备:“多蒙老先生夸奖。
刘备实是无能,当年受圣天子衣带血诏,
至今未能兴汉灭曹,反而屡遭颠沛。
这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奈何!奈何!”
司马徽:“皇叔忧国忧民。天下人皆知。
照老汉看来:定会有一能人相助,
与皇叔共图大事,汉室才能重兴!”
刘备一听,勿错。
心想我何尝不要能人相助呢?
可是,数年来未能得到这种有奇才的人。
再一想,倒不如我就来请他出山相助。
因此笑着对水镜先生说:“老先生之言然也!无奈刘备欲求之而不得。
久慕先生之大名,可否请先生助我共谋大业?
水镜一听,心想我已经是花甲开外的人了。
不要说我的确无能相助,就是说能相助吧,已经精力不足了。
但是知道刘备确是一个明君,因此同情地与刘备说:
“老朽年近七旬,老而无用。
目前,请问皇叔,你可闻得伏龙、凤雏么?
刘备:“请问老先生。‘伏龙’怎样?’凤雏’又怎样?”
司马徽:“这些都是道号。
事实上,这两个人年龄尚在青春,有经天纬地之才。
常言道:‘一龙一凤,得一而定天下也!’”
刘备想,你水镜先生是山林中的名士。
要你在口中把伏龙、凤雏称赞到如此地步,不问可知“龙凤”是奇才无疑了。
不过皇叔想,龙凤毕竟是一个道号。
不知他们的真实姓名到底叫什么。
因此问水镜先生:“请问老先生,不知这二位龙凤先生姓甚名谁?现在何处?”
老先生撩着白须,对着刘备微微好笑地说道:
“皇叔,天色不早了,我们吃了晚饭再讲吧!”
刘备想,我从檀溪河逃到这里,一下子也来不及回转新野去,
不要说在这里吃一-顿晚饭,恐伯还要在这里住上一夜呢。
因此老实地对水镜说:
“老先生,既知刘备的危难,刘备在此叨扰了!”
司马徽:“皇叔不必客套,不嫌怠慢,可在小庄上宿上一宵。”
有小童一起招呼刘备。
皇叔同水镜用过了晚膳之后,再问老先生,“龙”、“凤”究竟姓什么,叫什么?
水镜仍旧笑着回答说:“我与皇叔睡在草铺之上,再行详谈吧!”
刘备想,你这个老汉讲话真会卖关节:
我问了多次,你还不将龙风的真卖姓名讲给我听。
好得过去在乡村之中,夜膳之后就要入睡了。
水镜为刘备安置了一下,两人睡一间草屋,刘备睡里间,
水镜睡在外间的一只草铺上。
刘备正要想再问水镜先生龙凤的名姓叫什么,哪知他已经先开口了
司马徽:“皇叔今日辛苦了。
今晚你好好地安睡一宵,我们明天再谈吧!”
刘备想,你这个关节倒卖的不错,还要拖到明天。
刘备哪里睡得着,在草铺翻来复去。
大约二更时分,只听得外面有人敲门。
皇叔心中紧张起来,莫非是蔡瑁寻找到此么?
但是仔细一听,外面是一个文人的口气,
她轻轻地喊道:“老师睡醒么?”
只听得水镜从草铺上起了身,往外面走了出去。
刘备只听得他们在轻轻地谈话。
来人说:“我从荆州回来,他非我之主。
老师大人你看我今后何往?”
只听得水镜回答说:“明君就在面前,
你何不去投之?”来人又说:“多蒙老师指点,小徒遵命!”
就这样,好象来人出门去了,只听水镜回进了草屋,
关上了门,回草铺仍旧安睡。
刘备听了半天。”不知详情。
就这样,刘备在庄上过了一夜。
一早起身就间水镜先生,昨日晚上来的是何人?
老先生对他说,乃是我的小徒元直。
他们正在谈话之间,赵云从外面进了水镜庄,寻到了这里。
他自从昨天刘备过了檀溪河之后,赵云一路上问讯。
有人对赵云说,见到一人一马从河面上游到了对岸。
因此赵子龙才能找到这里,由村外小童领进庄来。
赵云见到主公安然无恙,才得放了心,上前见刘备说:
“小将保护不周!累及主公遭难,赵云该死!”
刘备:“皆是蔡贼之故,非子龙之罪!’
刘备命赵云见过了水镜老先生。
皇叔要紧辞别司马徽先生,,上马带着赵云离庄回转了新野县,
将蔡瑁欲杀害他的事情对文武讲了一遍。
张飞听得怒气冲天,对着刘备说:
“大哥,蔡贼胆敢加害大哥,待老张领兵前往,与这蔡贼算帐!”
刘备:“事已过去了,看在兄王份上就不必与他计较了!”
孙乾接着说:“主公,此事应该修书去荆州,向老大王禀报!”
刘备叫孙乾将事情经过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前往荆州。
刘景升得到此信,立即叫蔡瑁前来当面训斥,然后下令将蔡瑁推出斩首!
当时蔡瑁的心腹,要紧报向里面蔡氏。
蔡夫人赶了出来,要与老大王拼命。
刘表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饶恕蔡瑁。
哪知道这蔡贼对刘备更加仇恨,他一直在等机会,千方百计地想再次杀害于他。
皇叔回到了新野之后,将身上的衣服里外换了个干净。
他想,蔡贼为何要害我呢?
一想是了,主要我力量不足。
要是我刘备有着几分天下,料想这蔡贼也不敢如此大胆,由此倒唤起了刘备的英雄之心。
所说,虽然新野县只有五百军兵,刘皇叔每天操练。
正是兵在精而不在其多;将在谋而不在其勇。
不过五百兵毕竟太少了!
在今天中午时分,刘备操兵回来进城向衙门而去。
正点马来到四岔路口,只见一堆人群都在那里看热闹。
刘备下马也从人群中挤到了前面,向里一看,
只见里面站立一人,身高八尺左右,脸如白玉,眉清目秀,三缕清须,浑身道家打扮。
腰悬剑壳,左手执剑,右手用双指弹着宝剑。
口中作歌,只听得“当当”之声,随着唱道:
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撑,
天地翻复兮,日月无光。
山谷有贤兮,欲求明主,
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听完,知道“吾”就是我,明白其意。
说明这位先生到此新野,在我面前弹剑作歌,他是有意试探于我是否求贤心切。
在他歌声中听得出他是存心来投顺于我。
回想在水镜庄司马老先生的一番说话,
他与我说当今只有一龙一凤能帮助我再兴汉室,
但是我至今不知龙凤的姓名,看来这位先生不是龙定是凤!
而且是水镜推荐到此,让我速速上去招呼于他。
因此,刘备向这位先生跑了过去。
那么,皇叔你应该先问一下他是哪一个。
所说,皇叔自以为不错,因此对他一拱到底,说:
“伏龙先生,刘备久慕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备竟有礼了!”
这位先生感到好笑,认为刘备赶上来敲木钟,当我伏龙。
要紧将宝剑入匣,回答刘备说:“你莫非是刘皇叔吗?”
刘备:“是啊,刘备是也!”
单福:“贫道不是伏龙!”
刘备:“那么先生定是凤雏!”
只有刘备想的出,不是龙就是凤。
此人回答皇叔说:“贫道也非凤雏。”
刘备一听,搞了半天白打了一个躬。
弄的象猜谜语一样,一下子倒猜不出来了。
只好动问于他:“那么,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单福:“皇叔听了,在下姓单名福!”
刘备想,“单福”二字,从来未听见过。
不管怎样,我现在正要能人相助之时,尤其你诚心到来助我,理应好生相待。
再说在三国时代,凡是道家打扮的,往往都是能人。
倒是刘备一向不分贵贱,仁义待人,因此连连点头回答说:
“原来是单先生,刘备久仰久仰!
其实,他从来也没有听到过,全本在瞎说。
皇叔相,将他请到衙门再说吧。
因此对着这位单先生诚心诚意的说:
“单先生备不嫌怠慢,请往衙门相谈片刻!”
单福:“多蒙皇叔抬举,贫道遵命!”
刘备跑出人群,将自己的马带了过来。
对单福说:‘单先生上马!”
单福:“贫道怎敢?请皇叔上马!”
刘备:“那末,备同先生一起步行吧。”
刘备今天对这位素不相识的单福尚且如此宽待,
莫怪他今后相请当今伏龙,能冒雪冲风,三顾茅庐了!
两人到了衙门,由手下人带过马匹,直到内堂。
刘备立即吩咐摆酒,亲自陪同这位单先生畅饮。
单福与刘备说:“闻得皇叔有匹宝马叫‘的卢’”?
刘备:“是也!”
单福:“此马乘则妨主。”
刘备:“檀溪河幸得此马,否则刘备性命危险。乃是救主也!”
单福:“檀溪河是皇叔一时侥幸。
照我看来皇叔将此’的卢’送给别人,
让此人身亡之后,皇叔再骑它就不妨了。”
刘备--听,认为这位先生心迹不好,所以回答说:
“备一向仁义待人,损人而利己之事。刘备一向不做。
请先生自便了。”单福一听笑了出来。
回答刘备说:“我闻得皇叔仁义,特将此马一试。果真大仁大义。”
刘备听说,他是有意来试探我,并不是真的叫我做坏事。
因此也笑了出来,对着单福说:
“先生,既然前来相试于我,即不要见怪,请用酒吧!”
云长、张飞和赵云三将得讯息皇叔在路上接来了一位能人,
他们要紧赶来观看,见过了刘备,皇叔将他们在单福面前一一介绍。
刘备:“先生,他是二弟云长,此乃三弟翼德,这位是大将子龙。
三将见过单福,单先生回过礼,邀请三位将军同席共餐。
在席面之上,单福赞扬刘备说:
“皇叔为了汉室之兴,历年在奔波,实为可敬!
照贫道看来,万事之兴,天时不及地利,地利哪及人和。
皇叔一向仁义待人,这是立业之本。”
云长见这位单先生谈吐文雅,举止大方,
又对我家大哥为人这样地熟悉,所以开口请教这位先生说:
“关某请教先生,治天下何事为主?”
单福:“将军听了,昔年项羽有威无德,乌江自刎,不成大事;
高祖有威有德而成帝业。
贫道看来,治天下应威德并济。”
云长听得连连点头。
赵云也动问先生:
“小将赵云请教先生,冲锋陷阵有何要领?'
单福:“将军听了。
俗语云;用兵作战,战之有理,进之要稳,
退之要速,守之要静,将军以为然否?”
赵云想,这位先生虽然是个文人,连我们武事都也如熟悉,
看来确有大才。
旁边的张飞一听,想二哥、子龙他们都向这位单先生请教,
我在旁边只是闷吃酒,被这位单先生一看,明白我老张只会酒足饭饱,
一肚皮的稻草。我一定也要想些话出来请教请教。
张飞:“单先生,老张也要请教!”
单福一看是三将军张飞,有名的鲁莽之人,
但是单福明白,此人并非憨大,只要好好引导,今后必成将才。
因此问他一声说:“不知三将军要吩咐什么?”
张飞想,大家都说我匹夫之辈,
我今天一定要比二哥、赵云向这位单先生请教得更有道理。
一想:有了!开口便问:“老张要请教兵书战策!”
刘备在旁一听,以为兄弟口气倒不小。
向单先生动问用兵之道,我看这位先生真正说出来,恐怕你三弟不一定会懂。
单福早已看出张飞对用兵不一定懂得怎样,但是毕竟在战场多年,
我应该对症下药,要讲得他既懂,又不深奥,
他想了一想回答说:“三将军,谈及兵书共有六韬三略,熟读兵书要会变化,
若无变化也是庸才,三将军你说对吗?”
这几句话,不要说张飞,就是在座的人都佩服这位先生。
他虽然短短几句,却将用兵之道点在要处。
这象医生看病一样,也要善于应变。
否则,凭你医书熟读,如果不知变化,
不分老、幼、男、女,春、夏、秋、冬,四周环境、条件的不同和体强体弱的区别,
总是用同样的药,那任何毛病也是无法医好的。
刘皇叔想,这位先生,在用兵上定是个能手。
所以,皇叔毫不含糊地对单先生说:“先生,既已到来。
刘备愿拜你为军师,请先生助备一臂之力。
今后灭曹兴汉之后,亦能名垂青史,先生愿否?”
早已说过,这位先生诚心赶来新野求一明主。
他一无架子,马上应允了,但不过谦虚地对皇叔说:
“皇叔器重。贫道原当效犬马之劳!”
皇叔想,这位先生真是平易近人。
等到酒罢后,刘备传令升堂。
炮声响,会集文武在大堂之上左右战立。
单先生也坐了出来。
刘皇叔坐在中间对着大堂文武说:
“堂上众位先生,列位将军,
今日刘备请到一位高雅之士,姓单名福。
刘备今天拜为军师,从今以后都要听这位单先生的将令!”
大家上前见过了这位单先生。
刘备对单福说:
“先生,照理应该登台拜将,如今刘备孤穷,谅你先生也可理会!”
意思是我出名的穷刘备,万事只可省,请你先生原谅。
单先生对这点根本满不在乎,只问皇叔一句:
“询问皇叔,新野有多少兵马?”
刘备苦笑一-声,回答说:“刘备只有五百军马。”
单福听了险些儿笑了出来。
心想自古以来要打天下的君皇,我看再要比你刘备穷是没有的了。
从今以后大家就管这位先生叫单军师。
单福就要求刘备出榜招兵,可是招了数天,只招到了一百个人。
这样皇叔手下就有了六百个弟兄。
以后的三分天下。就靠这六百名弟兄开场。
人数虽少,影响却很大。
离新野北门外不远。便有一条樊河。
过樊河就是一座城,这个地方是曹操的地界。
有位太守姓刘名泌,得讯刘备新野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对樊城有着一定的威胁。
因此急报曹操。
曹孟德自从在汝南打败刘备之后,乘机兵进河北省,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只用七万军队打败了袁绍七十万大军,
占领了整个河北省。袁绍丧命后,他的三个儿子:
袁尚、袁谭和袁熙尽被曹操所杀。
以少胜多,在历史上有名的这一仗,名谓“官渡之战”。
河北所有将士全部归降了曹操,降兵有六十万之多。
这时的曹孟德声势浩大,人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
收兵回转的时候,在漳河中建造了铜雀台。
今日在许昌得到刘泌的急报,
知道刘备汝南兵败,不但没有死,反而在新野县招兵买马。
曹操早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
就看出刘备胜过天下各路诸侯,是我生平之大敌、
不管他兵马再少,也是我的心腹大患,
不将刘备除去,我总难成其大事。
因此他在相堂之上拔令在手,
命自己两个心腹侄儿曹仁、曹洪,带领二员
河北战将,也是弟兄二人,名叫吕旷、吕翔,带兵三万速去樊城镇守,
去新野消灭刘备,其功非小。
四将遵命。过三天齐备兵马粮饷,离开许昌向樊城进发。
路上迅速,到春末夏初,兵抵樊城。
老太守刘泌出城迎接。
曹兵抵达樊城的消息被刘备的探子已探听明白,
飞马向新野县来禀报。
进关厢直至衙门口,丢鞭下马飞报到大堂。
正巧单军师坐在堂上,在他上手坐的是皇叔刘备,
在他下手坐的是君侯云长,文武立在两旁。
探子向中间的单福叩头禀报:“报禀军师!”
单福:‘
“何事报来?
探子:“今探到曹操命曹仁、曹洪、吕旷、吕翔带兵三万,
现已到樊城,虎视新野。请军师定夺!”
单福命探子退下。旁边的刘备所得一清二楚。
心想,老贼曹操与我始终是对头。
我略有一点安身之处,他便起兵前来攻打。
小小新野县,只有六百三军,他竟来了人马三万,足足是我五十倍的力量。
我何能抵挡?
再一想,好得近来有了这位军师单福,因此刘备要紧请教先生说:
“啊呀军师!国贼曹操,竟然命曹仁等将带兵三万,已到樊城。
刘备这新野岂不危险么了?军师你看怎样?”
莫说刘皇叔着急,大堂上所有文武都对着单先生看,听他的主张。
单福心中明白。
刘备与曹操交战屡战屡败,因此曹仁带兵杀来,更引起了他们的恐慌。
所以他想应该安慰刘备,鼓动一下将士。
开口对皇叔笑着说:
“主公。来得正好!”
刘备出乎意料,我在担心,他却发笑。
倒要问问他:“军师,好在哪里?”
单福:“好在要他们前来,即使贼兵不来,
本军师也要打他,既然来了,那就杀他们一个片甲不归!”
刘备想,这位军师派头倒大得很,竟然口轻飘飘要去让他们前来。
旁边张飞听得发笑,嘴里嘀咕着说:
“来了一个说大话的军师!”
单福军师听见并不见气,说明你们吃得败仗输怕了。
此番不但说到,而且一定要做到,要丧曹操之胆,助刘皇叔之威!
他就拔令在手,开口喊了一声:“子龙将军听令!”
武将中子龙从旁踏出,到单福面前应了一声:“军师,末将赵云在!”
单福:“本军师付你将令一支。带兵六百!”
刘备想,我一家人家就只有六百,被你一条令箭全发光,下来怎么办?
只见单福将令箭交给了赵云,叫他等一下,
他立即提起笔来在虎案上准备一张画纸,
很快地画了扎营图交给了赵云,命他在傍晚前,一定要完工,不得有误。
命令他所有人马驻扎在新野北门外与樊城对敌。
刘备心想,只有数百军兵,放在城关之中还可以守守,
哪知晓这位军师还要象大队人马-样开出了城,他的胆子真不小。
事实上,用兵好的能手,总是拒敌于大门之外。
能进则进,万一失败还能退守城关,这称谓留有余地。
然后,军师对皇叔说:“主公,本军师与你带领文武,
出关到得大营,抵挡来者贼兵!”
皇叔看这位军师满有把握,勇气百倍,
半信半疑地跟着单军师出得北门城关,直往大营而来。
这时,赵云早已在城外一切齐备。
刘备看的发呆,按理六百军兵只是一座小小的营帐,
如今一看城外扎满了大营,照这样大的营帐至少要有十万人马。
其实除了营中六百军队之外,其他营帐都是坟墓土山。
赵云现在出营迎接,单福升帐,子龙交令。
刘备问单军师说:“军师,缘何驻扎这样大的营盘?”
单福:“主公也一定明白:兵不厌诈。
这样使曹仁不知我军虚实。”
单福把大营扎到了城外,被对面樊城关上的曹兵看得一清二楚,
一个弟兄要紧下关向衙门禀报,报知曹仁。
曹洪在旁,听说刘备出城抵抗,他在想,
历年来我家叔父丞相凡是出兵打刘备,他只有招架从无回手。
此番竟敢出城抵抗。曹洪就对曹仁说:
“兄长,我军大队到此,孤穷刘备擅敢出城抵抗,待我先上关去看他一看。”
曹仁同意曹洪的说法,就命刘泌太守带路,
带了吕家弟兄出衙门,上马各执兵刃,来到了南门城关,
架好兵器下得马背,由太守带领一起上得关厢,除去挡箭牌,
他们脚踏悬空板,手扶护心栏杆,
抬头望到隔着樊河的刘备大营,感到奇怪。
小小新野竟有这样多的人马;他们哪里知道里面都是坟墓土山。
吕家弟兄从旁闪了出来,对曹仁说:
“子孝将军,刘备胆敢出抵挡我军!
天将傍晚,我等弟兄晚饭之后,愿带三千人马渡过樊河,
趁刘备不防,黑夜里去偷营劫寨。
不知曹将军你意下如何?”
曹子孝一听,心想可以试得。
因此。命吕家弟兄速去准备。
再说,单福一到大营之后,就命弟兄暗中在樊河边刺探。
现在将近二更时分,望到樊河对面,从樊城中出来了一彪人马,
全无火把灯球,准备夜渡樊河而来。
弟兄明白敌人前来黑夜劫营,要紧“蚂蚁传讯”,报到皇叔大帐。
因为在上半夜,不但没有安睡,相反帐灯点得通明。
单军师端坐中间,文武感到这军师精神真好,
黑夜里还不退帐,好象在等候着什么事情。
大家正在怀疑的时候,小兵已向单军师报来了:
“报军师,今探得有一支曹兵,约有数千人马在渡樊河而来,
想必前来偷营劫寨,请军师定夺!”
文武方始明白,莫怪这位军师升帐不退!他真料事如神。
就在这点上,大家已经服了三分。小兵退出。
单福对着刘备说:
“主公请放心,本军师早已说过,不来也要去找他,
如今既已到来,由本军师布置将令,杀他们一个有来无归!”
刘备又惊又喜。
惊则惊,我只有六百军兵,敌人来了数千。
喜则喜,单军师胸有成竹。
因此,对着他把手-拱说:“全仗军师了!”
单福提令在手叫了声:“子龙听令!”
赵云:“末将在!”
单福:“本将军付你将令一支,带兵两百守在大营之中,
稍停听得炮声响,子龙从营中杀出,不得有误!”
赵云:“小将遵命!”
单福再拔令箭在手,叫一声:“三将军听令!”
张飞:“老张在也!”
单福:“本军师也给你将令一支,带兵两百,立即出营赶往樊河边,
在树林与茅草中躲藏起来。
敌人来此,由他们过去,要是敌人退回来,三将军从樊河边向大营方向冲来。
子龙将军攻其前,翼德将军阻其后,敌人在其中。
保证可以杀的他们落花流水!”
张飞:“老张得令!”
三将军照军师吩咐,上马提矛,带了两百步兵,
也是火把全无,直往樊河边赶去埋伏。
单福再拔将令在手,对左边座位上的关君侯看看。
因为云长前几年被万岁封为汉寿亭侯,尽管他离开曹操之处已经封金挂印,
但是在封建时代。万岁之旨总是不敢违抗。
不但大家仍旧叫他君侯,而且他不论在大帐与大堂,
总是有座位一只,现在单福对他招呼了一声:“君侯听令!”
关羽:“某家在!”
单福:“本军师付君侯令一支,带兵两百。
带领关平、周仓与二十名家将,布置在大营侧面,
在两军厮杀之际,君侯随后接应!”
刘备想,三员大将每人两百,正巧六百弟兄全部出动来听他的布置,
想来定然取胜。到底要有军师,想到我过去自己用兵,
哪有布置得这样有条有理。
这时云长接令,按照军师说话而办。
方始单福对刘备说:“主公!你我出帐上将台观看!”
刘备:“军师请了!”
单福与刘备带了所有文武,出大帐上将台。
皇叔与军师在将台,上坐下,文武立在两旁。
将台上一无灯火,准备一门炮。从高望下,虽然在半夜里,
还是能望得清楚。
再说张飞刚才在樊河边隐蔽好,只见敌人已经登岸。
张飞心中佩服这个军师,称他的心马上想冲了出来,杀他一个痛快。
可是,军师早已命令先要放他们过去,要等到他们掉头回来,我再可以动手。
他心里想着,让你们这班匹夫再多活一会儿,因此他一-无动静。
当时曹将吕旷在前,马上手提金刀。
兄弟吕翔断后,马上手捧银刀。
三千曹兵在中间。
他们远望刘备大营,灯火很少,路上没有巡逻。
敌人以为刘备他们都在营中安睡,大概以为我们是夜不兴兵,
因此满怀信心。吕旷带了头直扑皇叔大营而来。
布置在营中的赵云,他在马上手执银枪,两百弟兄磨拳擦掌。
营门虽然紧闭,自有弟兄在营门缝中望到外面,
等人靠近大营,便向赵将军禀报。
这时的子龙,就等着军师的炮。
将台上皇叔看得清楚,见到敌人果真来了!
他连连催促单福道:“军师,敌人来了,可要点炮!”
单福:“主公,时光还早!”
因为过分提早杀出,敌人还有提防。
用兵好的人,哪怕在细节上,他都考虑周到,
一定要算准敌人冲营的一刹那,我才能杀出。
这样,不但敌人少有提防,相反使他们惊心动魄,在士气上我军已经战胜了敌人。
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刘皇叔在这种地方,用兵哪及单福。
下面的敌人以为刘备大营一无准备。
头队吕旷刚要传令放炮开始冲营,耳边听得将台上一声炮响。
吕旷在马上一惊,在他没有弄清什么道理之前,
皇叔的大营已经营门大开,踏板平铺。
赵云象猛虎出洞,从大营中冲了过来,火把锃亮。
子龙在马上对着来者吕旷高声喊叫:
“呔!来者贼兵贼将。黑夜擅敢前来偷营劫寨,大将军来也!”
吕旷见迎面冲来一-员白袍小将,知道他们早有准备,
但是见来将身材矮小,所说这时候赵云没有同他交战过,
都是看他不起的,吕旷对着赵云问这道:
“呔!来者孤穷小将,与我通名!”
赵云:“贼将先通名来!”
吕旷:“大将军吕旷便是。小将何人?”
赵云:“大将军的名姓。枪上领取!”
吕旷冲向赵云,
起手中金刀向赵云当顶砍来:“小将着刀!”
赵云便起长枪招架上去,喊一声:“贼将且慢!”
只听得“当”的一声,吕旷的金刀脱去了一只手,
荡了开来。子龙回手便是一枪,正中他的当胸,招面枪挑吕旷。
只见死尸从马上摔了下来。
曹兵见到此景,一片混乱,慌忙转身便逃。
赵云趁势带兵杀了上去,两百兄弟喊声连天,正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子龙将曹兵远者枪挑,近者钻打,两百弟兄一齐下手,
起手中钢刀将曹兵似切菜砍瓜相仿,顷刻间尸横遍地。
后面的吕翔得讯,得知头队吕旷送命,
他明白中了敌人之计,掉马便逃。
哪知张飞等候多时,他听得自己将台上一声炮响,
就带两百弟兄从樊河边冲了过眼正指与吕翔碰了一个照面,
张飞怒吼一声:“呔!贼将慢走,老张来也!”
吕翔一见黑脸豹头,环眼虎须,不问而知乃是张飞。
被他拦住去路,说明他早已布置在这里。
明知不可取胜,但是无处可走,逼得只能动手,
就向张飞起手中银刀,迎面劈了过去,
口中叫一声:“黑脸张飞着刀!”
三将军便起手中长矛招架了上去。
他只用一-半之力,吕翔的银刀已经甩了出去,
吕翔惊慌失措地叫了一声:“好!”
张飞接上去说:“你马上就要勿好!”
他连话带矛一起前来,话音未落,
一矛刺中了吕翔的心窝,刺他一个前胸通后背。
因为他的长矛矛尖上没有一点障碍,
不同于枪,枪还有着一个“留情结”,因而刺得吕翔对穿对。
这时,吕翔的死尸滚下了马鞍,张飞带兵开始冲杀。
这时曹兵,感到前有张飞,后有白袍小将杀来,正是腹背受敌。
三千曹兵,顷刻间死伤了大半,部分曹兵向左右逃跑。
这时,布置在侧面的关将军带了兵杀出来,将逃过来的曹兵迎面阻击。
所说云长的龙刀只斩大将不杀小兵,
可是周仓的一对锤头比你青龙大刀还要厉害,
见他所到之处,曹兵的死尸向左右倒去。
关平本领虽然平常,但杀小兵的本领还是有的。
加上二十名关西大汉、两百精兵一齐下手。
这样的三面厮杀,敌人剩下的不多了。
有些曹兵看到关君侯冲来,他们拼命地喊:“君侯饶命!”
所说叫救命也要看对象,你要是在张飞面前喊救命同样也是无用。
关将军每逢出战常带一-面旗幡,
上面写大字“投降免死!”曹兵看见这面旗帜,
一齐丢掉手中家伙跪在地上。
周仓也就不打,关平也就不杀。
两百弟兄住了手,云长收到降兵一百。
其余可称全军覆没。在对面樊城关厢之上的曹家弟兄也看得清楚,
感到此番刘备怎样用兵竟如此地厉害?
曹洪就对曹仁说:“兄长,吕家弟兄偷营不成,
反被他们杀得落花流水。
待我等弟兄来朝带大军杀过樊河,与吕旷、吕翔报仇雪恨!”
曹仁:“贤弟,叔父丞相在我临行出兵之前,给我一张阵图,
来朝大军渡河摆下此阵,保证一仗取胜!”
要知这阵图是怎么样的阵图,
后来究竟胜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