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皇叔兵败于徐州,关云长受围,困于土山,遂后土山约三事。
如今,关将军在许昌皇城之中。
曹操同刘备虽然对立,但是待关云长敬若上宾。
因为感到云长是个将才,不但武艺超群,主要人格高尚。
所以,待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上马相敬,下马相迎,目的要想买服云长之心。
今朝是建安九年的将近年终,期逢小宴之日。
曹操命人到将军府,相请关将军。手下人到将军府,
由门公直报到里面,关将军正好坐在大厅之上。
《三国》中,关将军算比较身材高大的。
站立平地九尺五寸。当然,汉朝的尺比现在要短得多,
当时一尺,大体上现在的七寸有余。
摆到今朝来说,也可算高大的了。
他天生一个红脸,但并不是象红纸头一样血喷大红。
脸如重枣,两条蛾蚕眉,
一双丹凤眼,正土鼻,四方口,两耳很大,
腮下五缕长须,二尺多长,铺满胸膛,但是根根墨黑,乌油滴水,
万岁称他为“美髯”,所以大家又称他为美髯公。
面生七痣,眉心中间三粒,鼻子左右各两粒;七粒殊砂痣,红似点血,
因此显得格外威风。头戴--顶青扎巾,中间-块白玉,
上面红缨--颗,抖抖擞擞。
身穿一件鹦鹉色绿缎子战袍。玉带围腰,腰悬三尺佩剑。
脚上穿一双粉底战靴,一无弓,二无箭,
一世喜欢明枪交战,从不暗箭伤人。
正是:
龙刀在手显威风,酒尚温时斩华雄。
土山约法未降曹,日思汉室夜念兄。
“兄皇啊”关将军想着阿哥刘备,泪如雨下
华吉:“主人不必悲伤。”
云长公回头一望,原来是马夫华吉。
因为这时候周仓尚未出山,关将军马前步将就是这个姓华名吉。
华吉他立在云长左手边,双手捧着一口八十三斤大刀,
看见自己主人流泪,所以要紧在旁劝说。
现在关将军见到这口刀,眼泪马上用袍袖一拭,
一声吩咐:“华吉!”
华吉:“在!”
“龙刀侍候!”
华吉感到奇怪,现在又不打仗,为啥要我送上大刀?
但是主人之命,他从不违抗,马上答应一-声:“是!”
华吉跨上二步,走到云长面前,背对主人,身体蹲下,
双手将大刀高高呈上:“主人,龙刀在!”
云长只见华吉刀蹲在自己的面前,他立即站起身来。
所说,这口刀的两面刀背上,都是刻着一条青龙,一般称它谓“青龙刀”,
其实刀的名字叫“冷艳锯”。
刀柄象茶杯口-样粗,刀盘斗口围圆,刀钻象葫芦大小。
在刀柄上刻着“关寿”“关长胜”的名字,
这是云长过去的名字,
后来桃园结拜改为“关羽”“关寿长”,
直到温酒斩华雄之后,再次改名为“关羽”、“关云长”。
目前,关将军见到这口龙刀,吊起心中烦恼,左手撩着长须,
右手指着龙刀,怒容满面,
暗暗说道:“青龙大刀,第一斩黄巾程远志;
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战北海,
刀劈管亥;徐州城下枭车胄之首;
战小沛用合盘刀斩去王忠、刘岱。共斩将六员”
关将军到现在,龙刀上只杀过六个人。
但是他一-世刀上只杀十七个,
用宝剑刺去两个,生平一共只杀十九个人。
下马将从来不杀,龙刀上一生不斩一兵一卒。
今朝想着弟兄失散,我为了二位嫂嫂的安全,暂且留在皇城。
感到这口龙刀,虽然威震一时,
但自从兵败徐州至今,不能用这口龙刀来达到弟兄相会,
所以云长他心如烈火,对着龙刀--声长叹:
“啊!青龙大刀,有了你刘、关、张弟兄失散,
有了你至今未能兴汉,要你何用?”
说罢。起手将华吉手中龙刀,抓到手中,往后一拋。
所说华吉心灵手巧,身轻如燕,晓得主人心绪不宁。
龙刀还未落地,华吉“刷”的纵身一跃,跳了过去,将龙刀稳稳地接到手中。
他面带笑容,劝说主人:“请主人切莫烦恼,有了龙刀,总有一朝施发威力!”
云长想,我确实一-时之火,撩去龙刀,
要没有华吉接得快,不巧要闯出祸来,所以赞成一声华吉:“好!”
正在此时,门公禀报:“曹丞相有请将军赴宴。”
云长明白,今朝是小宴的日期。
曹操确实待我不错,但他的目的要想使我归顺于他。
云长心想,凭你如何宽待,
要我忘记阿哥刘备,此乃永远办不到的。
吃酒终究是小事,所以命华吉到外面带马准备,
出将军府上马来到相府。
曹操得报带文武出接。
云长下马,跟随曹操直到相堂之上。
何谓小宴?
文武百官站立两旁,中间一席只有曹操陪同云长两人同饮。
何谓大宴?相堂摆满酒席,文武一起畅饮,
所说今朝乃是小宴。
一席酒早已摆在中央,
座位两只,分上下摆好。
关将军上首端坐,
下首里坐着个人姓曹名操,字孟德。
他今年刚好五十岁,立平地八尺左右,
“同”字形白脸,两条浓眉,生一对飞蛾般的眼睛,
一般称他为“三角眼”,大鼻,阔口,两耳有轮有廓,
腮下满脸阿胡子,已有三分花白。
头戴一字相貂,身穿一件大红缎子的四爪蟒袍,
玉带围腰,玉带上挂--口“巨阙”龙泉,
脚上穿一-双粉底乌靴。
值班手下敬酒,
曹操现在正端起杯子,
满面笑容在招呼关云长:“哈二将军请了!”
关羽:“丞相请!”
曹操一面吃酒,--面仔细在观察关将军的面容,
看出关云长方才一定哭过,感到奇怪。
心想,我待你唯天可表,再好也没有了;你还有啥不称心的地方,背后要偷偷流泪?
我倒一-定要问个明白。
所以放下酒杯,叫一声:“美髯公,缘何流泪?”
云长一听,心想我方才思念阿哥刘备,确实挂过一些眼泪,
想曹操你从哪一-点看出来?所以要紧问:“丞相,怎见得?”
曹操:“老夫见将军两眼红肿,泪痕尚在,不知将军为了何事?
云长想,确实给你看出来,一个人刚哭过,眼睛是要两样一一点。
不过,我为啥要哭,尽管可以讲给你听:
“丞相,只为今日丫环传信,说道昨夜鼓打三更,大嫂得着--梦。”
曹操一听,你在我此地留下身来,主要是为了刘备两个夫人。
关云长待嫂如敬兄。
现在听说他的大嫂做着-一个梦,倒要问个明白。
曹操:“喔,原来如此!但不知令嫂夜得何梦?”
关羽:“大嫂梦见大哥,睡在万丈深潭之中,仰面朝天,
关某今日想来,自从兵败徐州至今,恐怕大哥已经身亡了。”
云长说罢,泪如雨下。
曹操听完,闷闷一气,
心想,这样的舒服日脚,你还想着这个穷刘备!再一想,倒是个好机会。
我就借你大嫂这个梦,来说得刘备确实不在人世,
这样可使你关云长早日死了这条心吧!
再一想不妥,因为他知道我与刘备是冤家,
说得再象,云长是不会相信的,而且反而不好,
最好有一个人代表我讲,不过此人一-定要云长信得过,
又要按我的意图去说。
一想,有了!关云长在我此地,虽然朋友不多,
也有两个知己,而且都是红脸,一个名叫徐晃,字公明,
是我手下无敌上将之一,他善用一口八十斤重的瑞金巨斧;
还有一个与关将军更为知己,此人姓张名辽,字文远,
是我身旁多年的左护卫将军。
他文武双全;叫他来推托同云长详梦,
其实是要说得刘备已经死了。
想必云长一定相信,这样做两全其美。
但是要得到关将军的同意,转定念头,对云长把手一拱:“关将军!”
云长要紧还礼,“丞相!”
曹操说:“既然令嫂得其一梦,
老夫意欲命张文远前来详这么一详,
未知将军可好?”
云长一听,虽然对详梦并不怎么相信,
但是为了想念阿哥刘备,
最好得着一点安慰。因此头一点,
回答曹操:“倒也使得!”
曹操对两旁-看,不见张辽,
因为今朝不是大宴,可以不到。
不过,张辽的人肯定在相府之内,
因为是我心腹,大概在为我料理琐事。
正要想命人去传呼,张辽已经从外面进来,
见他八尺身材,两条剑眉,
一对虎目,正鼻,四方口,两耳贴肉,
天生一个红脸,全身披挂银盔、银甲,足上虎头云跟靴,三缕须随风飘动。
一望而知,文武双全。
本来他是用枪的,自从与云长交友以来,向关将军学到一手刀法。
所说关云长性格虽然高傲,待朋友却是一片诚心,
把自己二十四刀春秋刀法,毫无保留全教给张辽,
所以两人成为知交。
现在,张辽听说丞相召唤,要紧来到曹操身旁,
一躬到底,“丞相在上,末将张辽有礼了!”
曹丞相一看,正巧!本来要想使唤你,你竟来了。
曹操装得非常郑重,
对张辽说:“文远,来得正巧!”
张辽问:“丞相有何吩咐?”
曹操告诉他,为的是关将军的大嫂,
昨晚得其一--梦,如此如“不知其详如何,望文远仔细地详来!”
曹操说罢,身体带侧,面对张辽双眼一眨,
意思是关将军思念刘备,
你与我借详梦为名,把刘备咒骂几句,
最好说得刘备已经去世。
这样,我为关云长身上所费的心血和金银,
可以有所收获,不至于人财两失。
张辽完全明白丞相意图。
但是文远心想,刘、关、张桃园结义,
天下闻名,胜过同胞手足。
尤其云长兄对刘备是恩重如山,义深似海。
土山约三事,就是我张辽亲自与他面谈的。
第一条,首先提出只降汉朝不降曹操;
第二条,吃你丞相饭,他身体自由,不听你的指挥;
第三条,万一得到刘备之讯息,就要立即动身。
就凭这三条,云长兄有--颗不可买服的丹心。
再说,你丞相确实待他敬如上宾,无微不至,
然而云长始终不忘弟兄之情。
我张辽作为他的莫逆之交,也是心内佩服。
何况梦中之事,本是不可相信,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岂能把这不可靠的梦事来胡言乱语,
更不能去威吓云长,否则我还象他的知交么!
相反,我只有趁此机会来安安云长之心。
所以对相爷看看,心里想,请勿见怪!
今朝在这点上,我要违背你的意图了。
你管你眨眼睛,我管我上去安他之心。
详梦总是无根据的,那何不说两句宽心话呢?
张辽走到云长面前,起手一拱,说:“云长兄,小弟有礼!”
关将军要紧欠身还礼,张辽对云长讲,梦中之事本来就相反:
凶即是吉,吉即是凶。
令嫂梦见令兄,睡在万丈深潭之中,
好比龙眠四海,太平无事。
又见他仰面朝天,此乃尔等弟兄相见日期不远了。
为此请云长兄不必忧虑。
曹操听完,气得胡子发抖,
心想,张辽呀张辽,
我是要你来咒骂一-番刘备的,
哪里知道,你竟说得他们弟兄好象明朝就要碰头。
莫说关云长心不死,即使他降了我曹操,
给你这样一-说,拿我待他的好处,也要忘记得一干二净。
这时候,关将军尽管不太相信,
但总希望能有这样的一天,因此喜形于色。
为为安二嫂之心,立即站起身来辞别曹操,拂袖而去。
这时候的曹操,准备把张辽责问一番,
可是抬头一看,张辽早已退出去了。
张辽是个明白人,免得被你丞相训斥,
知道曹操只要过了一时,他是可以谅解的。
果真丞相不见张辽,他定神一-想:
张辽是我的心腹,一向听从我的指使,今日为何背道而驰?
责人先责己,我曹操有否得罪他的地方?
一时倒想不出来。
最后丞相想到一点,就是我向来有个规矩,
逢到出兵打仗,失败例外,
凡是得胜而归,都要与文武畅饮一盏,
名为“贺功喜酒”。
可是此番,徐州杀败刘备,将云长围困土山,一心宽待于他,
因此将这一席贺功喜酒忘记得干干净净。
不要就为这一点,莫说张辽,恐怕连文武百官都心中不满。
难道说,这些文官武将为一席酒,就要与我曹操作对吗?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不管张辽是否为了贺功喜酒,我应该补偿这一席酒。
因为曹操想到,自古以来,小事变大事非常容易。
曾记得,春秋战国时,齐国齐灵公,为了同身旁两位大夫争吃一块猿肉,
由小而大,君臣冲突,结果弄得国破君亡。
曹操想到这一点,立即传令,明天相府大宴。
照理大宴要相隔五天,为了补偿这席酒,所以提前五天。
文武退出,相堂收拾残肴。
一宵已过,直抵来朝。
文武齐集相府,相堂上摆满酒席。
文左武右,中间一席是丞相准备同关将军对饮的,
可是人人到齐,独缺-一人,便是关云长。
曹操命人去相请,可是一请不到,二请不来,三请不见。
时间已到中午,所说文官武将等得个个心烦。
不要说勿吃早饭的人,即使吃了早点的人,到现在也要感到饥饿了。
有几个贪吃的人,昨天夜饭就没有吃,准备今朝狠狠地吃饱。
不料等到现在还不能入席,真是饿得头昏眼花。
看到酒席上酒莱摆满,只看勿吃,格外饿得发急。
正在此时,外面报来:“关将军到!”
曹操带文武出接,上相堂,方始大家入席。
当然其中也有同关将军不对的人,都集中目光望着曹操,
意思是请你问一问,关云长为何弄到这个时候才得到来?
曹操早已看出有些文武不太乐意,心想,我本来也要问问他。
因此丞相对关将军把手一拱:“二将军,今日老夫已经命人三请,
将军缘何到这时候才得到此?倒要请教了。
云长公对四周一-看,再拿曹操的问话一想,
心里完全明白一一害你们等久了。
但是关云长生平不喜摆架子,今朝来得晚,有我的道理。
免得使人误会,让我讲个明白。
关羽:“丞相听了,关某座骑有病,与马服药,
又因贱体沉重,马不能载,只好遛马到此,故而来迟了。”
曹操一听,完全明白。
原来关云长骑的马,已有了毛病,加上他九尺多长的身材,
病马确实载他不动。
而且他对病马十分爱惜,亲自与马看病服药,还舍不得骑,所以来得晚了。
曹操对文武看看,你们不要多心。
再想,关云长为了匹病马而亲自服药,
想到这点,不禁脱口而出:
“啊呀,将军!那一匹病马,你何必对它如此?”
关羽:“丞相差了!常言道:汗马之功,为将岂能忽视。”
曹操转念头,我待你这样好,你从没有以待马之心,来还敬我曹操。
其实,关云长对马倒是爱的,对你曹操确实不爱,
在这点上,你曹操人不如马。
然而,曹操却是千方百计,要收服云长之心,
心想别样办不到,要匹马还不是很便当的吗?
因此对关云长说:“将军!原来如此。
想老夫聚集天下良马,赠一匹于将军,可好?’
云长听完这句说话,人直立地立起来,绿袍袖子一拂,
对曹操一躬到底,“谢丞相!”
曹操:“这”
曹操感到奇怪,想自从你来到皇城,
我除脱小宴、大宴之外,赐你金银财宝不知多少,
曾经赐过你美女十名,前几天赐过你锦袍一-领,
但你从来未曾谢过我。
今朝我只说得一句送-匹马给你,
而且连这匹马到底是好是坏尚未见过,你却对我深深施礼,到底为了何故?
细细一-想,曹操明白了!送任何东西要看对象,
今朝他正好缺匹马,我也愿意送给他,
真所谓是“红粉送佳人,宝剑赠侠士”。
这也叫“雪中送炭,门当户对”。
心想,只要你服我,就是你不谢,
我也要给你!既然如此,酒就慢--慢吃罢。
到里厢选好了良马,再行入席不晚。
为什么不将马带到相堂上来呢?
因为马毕竟是畜生,弄得不好,马尿、马粪,污秽大堂。
所以对关将军说:“请将军到里边,亲自挑选良马。
云长想,选好了良马,再定定心心出来吃酒。
所以回答-声:“倒也好!”
曹操一声令下:“列公请了!”
有两个文武一听,看来今朝这顿酒是难吃的了,
等到现在,筷子刚刚到手,突然间要去看马哉!
不过,大家不敢违抗,都立起身来跟着曹操与云长二人,由手下带路,
直往相府后院而来。所说丞相是百官之首,他的相府房廊层层叠叠。
现在来到后宅箭厅之上。箭厅左右是两条箭道,
可以跑马射箭,曹操与云长在箭厅,上坐定,
文武左右两旁站立。丞相一声令下:
“来!传管马槽头。
那末,管马槽头是哪一一个呢?
说出来众所周知,是《三国》中一名主帅,也是开晋的祖宗。
此人双姓司马名懿,字仲达,今年三十九岁,
他要到六十五岁统抓魏国大权。
尽管他天文,地理、人和以及兵书战策满腹皆知。
但他在目前还未得时,现在仅仅只是当着一个管马槽头。
所说,一个人机会不到,莫说司马懿,连西汉中的韩信,
时机不到尚且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
主要曹操对司马懿这个人,一向并不重用,
不要说现在的司马,即使今后露了一一些头角,相反使曹操更为提防。
感到此人一旦大权在手,必图野心。
当然今朝的司马,曹操不在话下。
现在司马懿听到丞相传唤,踏上箭厅到曹操面前:
“丞相在上,司马拜见!”
曹操:“罢了!”
司马懿:“请问丞相,命我来干什么?”
曹操:“你要知道,老夫要赠马于将军。
你到里边马槽之中,挑选几匹上等的良马,带至箭厅,
由关将军从中挑选。”
司马懿:“遵丞相吩咐!”
司马懿今日虽然是个小小槽头,
所说他胸有大志,自己知道我乃大材
小用,总有一天出头。
因此看到云长虽然威风,在司马懿心中看来,只不过一员上将而已。
对战马的好坏你关云长是否懂得,
我今朝倒要试你一试,
想定主意退”下箭厅,直到里边马槽营中。
见无数大小马槽,槽内拴着各种颜色的战马。
无数马夫往来忙碌,有的与马喂料,有的为马饮水。
司马四处一望,命令马夫东带一-匹,
西牵一只,一共带出了五匹良马,而且颜色不同,
司马认为这五匹是其中可称最好的了。
但是想关云长倘然不识其良马,怎么办?
有了。倒不如让我挑选五匹最差的劣马,让他相比一一下。
一切齐备,有数名马夫相助,跟着司马懿,带着十匹马直往箭厅而来。
到箭厅上,将十匹马,分五匹良马在前,五匹劣马在后,将马带住。
司马懿回复曹操:“丞相,马带来了!”
曹操看见马已带到面前,心想让我先来看一-看好坏。
《三国》中有三个人相马最为有名。
一个是关云长,一个是曹孟德,
再有一个是荆襄刘表手下的一位文人,名叫蒯良。
现在丞相一-看面前五匹马,不但颜色各不相同,
而且确实生相不错,可算得是好马。
但是我虽看得中,不知云长他如何?
曹操:“美髯公,你看眼前良马如何?”
关将军一看,面前五匹马确实不错。
但是作为要在战场上,称谓大将的战马,那要求就高了。
所以云长仔细察看,说也奇怪,粗看皆好,细看都不合格。
你云长还未开口,曹操已开口询问,
因为见到第一只是血喷大红的红鬃马匹,
心想正巧你红脸骑红马,颜色相同,“将军!你看红鬃马好么?”
其实,云长早已看出了红鬃马的缺陷,生得样样都好,
就是一对眼睛没有神。
大将全靠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战马亦然如此。
在恶战之时,往往马上大将来不及保护胯下的战马,
但受过训练的马匹,见到枪刺马头或刀砍马蹄;
它自己能躲、能闪、能偏、能让。
照现在这匹红鬃马的眼睛,
战不到一-百个回合,或遇到花枪乱发,
定然要眼花缭乱,万一战马受伤,
岂不要妨碍了背上的战将,
因此算不得良马。
所以回答曹操说:“丞相,
红鬃马虽好,惜乎啊!惜乎!”
孟德-一听,惜乎者,便是可惜,
要紧问:“请问将军‘惜乎’在哪里?”
关羽:“红鬃虽好,双眼不明。
曹操给关将军一说,
复返对红鬃马仔细一看,
心想我确实刚才急于求成,一个忽略,现在一看,
这只马象人一样,生着个“羊白眼”,
红鬃马就算不好,看到第二匹,是一只黄骠战马。
所说曹操有点“贼出关门”,
给关云长说了红鬃马的眼睛有病,
所以他要紧看黄骠马的眼睛;
一看,心中暗暗高兴,见黄骠马双眼闪闪有光,象明珠一般。
丞相认为这匹马你云长一-定满意,
所以要紧对关将军说:“云长兄,你看黄骠马如何啊?
关将军--看,黄骠马一对眼睛确实有神。
但是看到马的下身,把手对曹操一摇:
“丞相,黄骠虽好,又是惜乎啊!惜乎!”
曹操想,你的惜乎倒实在多得很!
曹操:“‘惜乎’又在哪里?”
关羽:“黄骠虽好。四蹄无力!”
关云长冷眼中早已看出来,
自从这只黄骠马到了箭厅之上,
不是前蹄拎起来,定是后蹄一缩。
可是马在那里跳舞呢?
不是的,主要马蹄无力。
这种马,战场上容易马膝前蹄。
也就是马容易跌跟斗。
对大将来说是何等的危险!所以亦不算良马。
曹操一看,自觉好笑,我这个人真正顾了头不顾脚。
面前一共五匹,还剩三匹,请你云长--起看了再讲。
便说:“将军,那余者你看怎样?”
第三匹是白马,-般都称“银鬃马”。
第四匹是黑马,--般都称“乌骓马”。
第五匹是只黑白花马,--般都称“点子花”。
云长一看,都不合格。
关羽:“丞相听了,银鬃马杂毛太多;
乌骓马毫无品格;
点子花孤蹄绺鼻,皆非龙驹良马。”
何谓“杂毛”?就是马身上的毛片不整洁,
也就是马的素质差,照理,白就是要雪白,黑就是要乌黑。
现在这匹银鬃的毛片之中,夹杂了其他颜色的毛,因此不算良马。
马不但看它的毛片,即使生得都好,还要生得有品格。
这匹乌骓马,虽然毛片乌黑,但是象人--样,
生得有些不匀称。好比有些人头大脚短;有种脚长,头倒小,这谓之不匀称。
这匹乌雅马就是这样,因此说它不合格。
何谓“孤蹄”?就是三只马蹄的毛是黑,一只是白的,称谓”孤蹄”。
啥叫“绺鼻”?就是在鼻子中间,从上到下有一-条白毛,
这种马在古代,大将认为是“带孝马”,骑了它是不吉利的。
现在丞相听完这番说话,感到五匹马全部被他批了个不字。
心中倒感觉惭愧。因为刚刚我对他说过,这里聚集天下良马,
结果一匹都役有选中。
前面五匹他都不赞成,
后面五匹毋须再看了。
因此一下子很难下场,只有将司马懿来出气。
曹操:“仲达,这种算得什么良马?还不与老夫带下!”
司马一听,心想关云长不出我所料,
对马并不是真正的内行。
这样的好马,横批竖批,看来真正生得不象的劣马,
你倒不一定看得出来。
因此同马夫一起带下的时候,
有意识地将劣马几匹带到云长面前,轻轻地说一声:“将军请看!”
云长一看就明白,司马懿有心在触我霉头,真当我好坏不分。
困此凤眼一瞪,吓得司马懿倒退二步,带马就跑。
马带过之后,司马懿复返回上箭厅,等候曹操吩咐。
果然丞相回头对司马懿一-看,开口便问:“仲达!”
司马懿:“在!”
曹操:“可有良马了?”
司马懿:“禀丞相,没有了!”
曹操:“老夫这许多马,难道就这么数匹?”
司马懿:“丞相,马是多得很,那再要胜过这五匹是没有的了。”
当然相府不可能就这几匹马。
就是说,其它马不须多看了,因为都在这五匹之下。
曹操再--想,拿刚才五匹马来看,可以说生得不错了,
然而关云长一匹都不赞赏,到底他要怎么样的好马呢?
俗语说:本身不懂,但是很会瞎批。
我今天倒要请教请教他。
一般说来倒要掂掂他的斤两。
曹操:“请问将军,何谓真正的良马?”
关将军一-听就明白,曹操心中不服,以为我胡说乱批。
的确,莫说曹操,看到周围文武也有这种表示。
那末,我就来讲些给你们听听。
关羽:“丞相听了!俗云:龙马要首至尾一丈,蹄至背八尺。
马面如侧砖。双眼如明珠,两耳如削竹,四蹄如铁炮,浑身无半根杂毛。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涉水登山如同平地,方可称谓‘龙驹良马’。”
曹操听完,想这种马不讲去觅,就是请画师来画也犯难。
倒说马头到
马尾一定要一丈,九尺九寸都不行;地上到马背上要八尺高,
要是人矮小的要骑马,看来要背只梯来,否则是爬不上去的。
不但如此,还要求这匹马日行一千里,夜走八百里。
要是冬天日短呢?就是日行八百里,夜跑一千里。
要是在不长不短的季节里,日夜各跑九百里。
总之要求龙驹马一日
一-夜要跑一千八百里。
山上可跑,水里可走,照这样的条件,岂不是叫画师都难画吗?
但是曹操想,照这样的马我是拿不出来,只好让我来推托一下。
曹操:“将军话得有理!待老夫命手下拿了银两,去得口外,
按将军的说话,觅取一匹到来,再行送与将军,云长兄可好么?”
意思是现在石头里榨不出油。
关将军完全明白,此乃曹操的推托。
所谓口外去买马,这是一-句空话,到底何日买到?
这是没有日期的。
关将军非常通情达理,真正拿不出好马来,也就算了,现在时间不早。
想必大家等待已久,回到堂上赴宴去吧。
所以立起身来,“丞相,外面用酒去吧!”
两旁文武,确实已饿了半天哉,心想,总算可以出去吃饭了。
曹操站起身来,“那末,将军请了!”
你们刚要想跑,就在那时间,
只听得里面马槽营之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声马嘶之声。
云长听到马嘶之声,人顿然站定身躯,左手撩须,转身回头观看,
口中连声称赞:“好马啊,好马!”
但是回头看,一墙阻隔。
到底后来怎样,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