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章 “觉醒者”
    “总督在营养液出现问题后,马上派遣相关的专家来协助我们处理。但是因为个体已经死亡或者已经发育畸形,已经不可逆了,只能通过延长出仓时间内,慢慢修复躯体。就在决定修补方案以后不久,他们带着运输车跟总督的调令,要带走些死亡的个体回去研究。”

    负责人当时觉得奇怪,因为培养基地内时有死亡的个体出现。一般死亡后,都会由培育基地的研究人员解剖尸体来确定个体死亡的原因,随后会火化处理。

    死亡信息和死亡原因会上报给总督办公室,总督只是了解,并不会对死亡的个体感兴趣。

    这次直接将死亡的个体运走,带到其他地方去研究,实在是反常。

    不过因为命,负责人也只好将几个没有生命迹象的个体交给他们。而基地内仍保留一些来研究病因。

    “他走之后,他们又来了几次,也都是拿着调令,要运走部分畸形或者死亡的个体做研究。”

    没有办法,负责人只好把一些冷冻的或者解剖完成的交给他们。

    “有一次,他们要求的很近,所以将几个重度畸形的个体交给他们。基地里的人都认为他们还有救,就这样送出去,大概率会害死他们。”

    “来的都是什么人?”

    “第一次就是来调查的科学家,后面几次都是军人。”

    “军人,带着装备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卫乾理十分疑惑,自己已经是代理总督,即使是一个人要穿着军装离开营地都需要向总督府报备,自己也定会知道。

    像这样带着武器来运送的情况,没有总督府许可,这是不被允许的。

    “什么时候的事情?”

    负责人回答,第一次一个月前,之后隔个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来一次。应该有个4次。知道总督离岗的时候才没有人再来。

    如果是总督在还没有离开之前,着手处理的,这样倒是可以说的通。因为总督的权力在殖民地里没有人可以超越的。

    “这件事,我回去会亲自调查,你们放心,也跟这里的工作人员说,我一定会跟他们确切的答复。”

    这里工作人员都在传,是因为急需削减这里的开支,所以在运送来的营养中动手脚,造成这次事故。最后政府不想暴露,要回收尸体。消灭证据。

    卫乾理跟负责人解释,培养仓是殖民地最有科技含量的东西了,其相关的配件,尤其是营养液的生产是重中之重。

    但是培养舱用的营养液需要的工序繁多且复杂,生产工程中难免出现疏漏,而且制成的原料,现在来说,已经短缺。

    “这段时间,先减少培育的数量,尽量保证每一批的安全。”

    “您放心,我会传达下去的。”

    说完,他们继续向着培养区走。

    “你还能记起来他们的装备的武器吗?”

    “我在部队里呆过,一定是咱们装备的上一批步枪。”

    卫乾理点点头,心里在思考着什么。

    培育区是由很多个培育室,每个培育室有1个培育仓。

    每一批殖民舰队中,都会携带着1万到1万个不等地培养仓。

    而源星里大概有5万个培养仓。

    “这次事故,个体有成为‘觉醒者’吗?”

    “这个倒是没有。”

    培育地个体从从受精卵到出仓时,他们全程会在培养仓里。

    由于源星殖民地的出仓时,个体会在三年的时间里,被培育到相当于15岁的情况。

    期间,个体会在化学物质的因素下,在3年的生长期内处于“植物人”的状态。通过位于培养仓上方的脑电波发生器,对培养仓内的个体进行初步开智;模拟语言信号对大脑进行刺激,使出生的个体具有初级的语言能力。

    有些个体会在培养仓内培养的过程中,提前醒过来。对于这些提前醒来的个体称作“早醒者”

    研究者对“早醒者”的研究,认为其因为在发育的过程中极个别个体会出现耐药性,所以会提前让个体清醒。

    因为培养舱的出仓设定是相当于自然发育的15岁,所以在出仓之前,培养仓中的个体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一旦脱离富营养的环境后,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器官发育不正常,或者死亡的可能。

    有些在培养仓的个体,按照设定机体生长的过程中,也有时会出现某个时间段身体畸形的情况,这时候也许要研究者分析培养仓对舱内培育个体的各项数据,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但总体来说,在没有完成培养周期之前,个体一般不能出仓。

    虽说“早醒者”在醒来之后,呆在舱内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其在醒来之后的精神状态就很难控制。

    因为个体由培养仓内的模拟脑电波的电波发生器来促进个体的智力发育。一旦个体清醒后,模拟的脑电波对个体的脑部开发作用就不明显。

    这就导致早醒者在出仓后,会出现智力不高,缺乏语言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教育才能达到正常培养的个体的水平。

    而且早醒者在培养舱内的时候精神状态是难以控制。

    早醒者如果长时间处于培养舱内,可能会出现惊恐、烦躁、对外界反应恐慌。而且大多数早醒者就是在培育基地研究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自杀或者死亡的概率还是较高的。

    即使他们能安稳出舱,出舱后的个体往往出现呆滞、反应迟钝、抑郁、不喜与他人交流的情况。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防止其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而卫乾理就是早醒者的一员,不过他是最特殊一个。

    卫乾理是在培育一年后就苏醒的培育个体。

    当时他的苏醒让基地的研究人员十分苦恼。

    因为按照管理,早醒的个体要移动到特殊的房价内,房间的布置十分温馨,整体呈现暖色调,为的就是防止情绪不稳定。

    即使移动到这种房间内,还是难以防止其做出过激的举动。

    从之前来看,一般这种只培育一年就苏醒的个体,能活到出舱就是谢天谢地了。因为之前的记录中,这种个体没有出舱的……

    虽然研究人员心里早已放弃对他的希望,但是按照新的规定,对待这种个体必须全力以赴,全力保证其的生存。

    况且这是内定的下一任的总督,在根基不稳的时候,发布第一道政令。(可以理解成是:皇帝驾崩,天子登基,但是大权被他人掌握。

    所以,下一任总督十分重视。

    亲自过来视察,并要求要全力保住这个“孩子”。

    总督还派遣一个教育家过来为卫乾理做心里开导与启蒙。另外就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起初研究人员与教育学家认为这个个体比较活跃,需要大量的引导的。

    所以在放置卫乾理的房间内安装了大量的检测装置与屏幕,并且安排人24小时监控状况。一旦清醒,马上有人进入对其进行开导。

    而且对培养舱进行改造,使其更好的通过声音。

    就这样过了一年,凡是参与照看为卫乾理的人都说:

    “如果他将来不能有一番作为,就愧对这么多的爸爸妈妈们!”

    经过这么多努力都希望卫乾理能安稳出去,至于能否“飞黄腾达”并不奢求,只要别轻易的死了就行。

    虽然卫乾理在培养仓内安稳的度过了一年的时光,但是其智力开发还有不容乐观。

    参与的人都觉得,花费如此大的精力与资源培养他出舱,这件事可能“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就在一年后,事情有了转机。卫乾理好像开窍了一样,不仅对外边的研究人员的语言与行动有了简单的肢体回复,比如点头、摆手等,对于研究人员行动也颇为配合。

    那个安插进来的教育家发现,之前教授给他的知识,在测试中,都正确给出了作答,竟然还能进行应用。这个智力水平已经到达正常十几岁孩子的水平了。

    在通过对其数据的分析,他的思维一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可能在对知识进行自己我消化,经过外界的辅助,形成了正确的思维与知识体系。

    所以在没有形成“脉络”之前,出现的“卡壳”现象就能说的过去了。

    这让参与者们十分欣喜,觉得好像攻克了世界的难题一样,非常欣喜。

    当时培育基地的负责人当即决定开一场庆祝会,并邀请总督前来参加。总督欣然应约,百忙之中抽身前来参见庆祝会。顺便又看了看卫乾理,简单问了下他的情况便离开了。

    之后研究者都认为,他的思维已经没有问题了,他也已经在培养舱里活动肢体。再呆在培养舱里,可能对其身心发育不利,并决定提前出舱。这也得到了总督的同意。

    经过对填充在培养舱内的营养液进行变更,等到身体适应后。带上呼吸器,排空营养液,打开培养舱。

    卫乾理在众人的拥簇下,从培养舱内走出来了。

    并且在培养基地里待了段时间,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与智力测试,知识的排查与纠正。

    最后随着同一批培养舱的个体出舱后,一同被运送到内院进行下一步教育培养。

    正因为卫乾理的出现,总督将“早醒者”改成为“觉醒者”。也是希望之后也可以出现像卫乾理这样的优秀的个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