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龙取气,以延天命?”
裴晋心中一惊,嘴里忍不住念叨。
“可云江水脉如何?”
马闻摇摇头,“不知道,可朝廷倾危,又怎么管的了这么多?再者说,这世间滋养水脉之宝多,能汲取龙气的又有几件?”
裴晋一手按在桌子上,心里思绪纷飞,
“难怪今日来的是你,若是放手于云州诸郡镇抚使,他们多半下不了手吧?”
马闻摇摇头,轻笑道:
“老裴莫要高看我,若是杀龙取气,我马闻哪有那个本事?大周养士三百年,能人异士何其多,这斩龙之事,自有鸾台供奉于龙口郡动手,我老马今日来,不过为取那一根镇龙钉罢了。”
裴晋继续道:“那镇龙钉在何处?”
马闻的脚尖点了点地面,“不在别处,就在这青山城。”
裴晋心中一颤,思绪顿时就如脱缰的野马。
难怪他当日的求援信件一递到剑州,立马就有了回信,都督府也是,他原以为自己还有两分薄面,如今看来,哪里是他的面子大,分明是他成了靖夜司手中斩人的利剑。
不仅如此,还有邪尸宗和黄泉宗。
如果只是为了复仇,那邪尸宗也就罢了,为何还有黄泉宗?
如今想来,如果都是为了那颗镇龙钉,一切都仿佛说的通了。
心中一时惊惧,便将青山县最近发生的奇事、怪事,连同莫凡的猜测一股脑的全说出去。
马闻听着也是一怔。
邪尸宗?黄泉宗?还有拥有诡物的神秘势力?
寻常地界,有一股便已是天大的麻烦,没想到这小小的青山县,竟然藏了这么多卧龙凤雏。
这下麻烦大了。
“老裴,依你看,这府衙中是否真有邪尸宗的探子?”
裴晋摇摇头,“不知道,莫凡也不过猜测,但有理有据,我不敢不信。”
“既然如此,那我等不如……”
马闻脸上立即升起一丝狠色,杀字还未出口,门外突然有人敲门道:
“大人,出事了。”
马闻和裴晋面面相觑。
……
“叛军,你说有叛军,这青山县怎么会有叛军?”
青山县衙内,王琦的脸色气的青紫,才被马闻和裴晋气了一场,这才多久,竟然告诉他有叛军。
叛军,叛军?
青山县地处江南腹地,离淮南叛军何止千里,怎么会突然发现叛军?
感情是飞过来的不成?
裴晋和马闻的脸色同样不好。
当真是应了莫凡那句话,钦差大臣一来,青山县必有大事发生。
眉头一皱,马闻直接斥道:
“王大人,你慌什么?叛军离青山县还有五十余里,不过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有何惧哉?待我召集乡勇,遣人再探,其必有万全之策。”
话说完,带着裴晋出门而走,直到王琦的视线消失,他才终于变了脸色。
“老裴,你说他们不会弄错了吧?叛军的先头怎么会有万人,还是淮南叛军的首领之一,许综打头,你要知道,那许综也是位四品的武道高手,虽不如我,但也相差不远。”
院外早已下起了大雨,裴晋显得忧心忡忡,道:
“若是一股哨探便罢,一连三股哨探,想必是却有其事,我等虽说已向郡城求援,但大军到达恐怕还需要三天,三天的时间,我其实不怕叛军攻城,我其实怕……”
裴晋随即看向了王琦所在的县衙大院。
裴晋知道,马闻自然也知道。
城外虽有敌万人,但青山县亦是大县,池深城厚,又有马闻等一众高手,若是守,其实不怕,怕的是城内大乱。
而王琦、林有熊就是绝对不安定分子,要是一闹,指不定就会被叛军钻空子。
况且几人本就闹得僵,王琦一出事,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两人。
马闻神色一冷。
“若是衙中真有奸细作乱,依我之见,不若抢先下手,把他们看起来?”
裴晋摇摇头,“大军袭来,本就人心浮动,若是贸然行事,恐怕王琦等人必会挑事,不可不可。”
随即双眼一眯,
“此案莫凡研究最深,不如将他找来?”
“好,我这就派人去叫。”
……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莫凡被人带进了一间静室。
裴晋道:“叛军袭来,莫掌柜可知?”
莫凡自是惊了一下。
叛军还未至城下,裴晋和马闻更是为了防止城中生乱而封锁了消息,莫凡自然不知道。
不过他吃惊却不是因为这,而是因为昨日阮庆的一句话。
“以待天时,引淮南叛军入云州,黄泉宗这是玩真的呀?”
裴晋只当莫凡被吓住,继续道:
“叛军并不可怕,我已加急求援于郡中,援军不日便至,我怕的是城中生乱。”
莫凡立即听懂了裴晋话中的潜台词,他想在叛军到来之前对城中动手。
“大人的意思是?”
“以稳为重,莫要生乱。”
莫凡思量了半刻,点点头。
“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听着,裴晋和马闻凶光毕露。
……
当日下午,县衙当中。
精致的青瓷花瓶直接砸在地上。
“马闻,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叛军袭来,我自是调兵迎敌。”马闻冷笑道。
“可调兵迎敌也不该动我的钦差卫队呀?”
王琦一把抓住马闻的袖子道:
“马闻,马大人,那可是我的钦差卫队,你就不能把他留给我吗?”
马闻拔开王琦的手道:
“王大人,大局为重,大局为重,郡守大人已经派出大军出城,只需两日,朝廷大军必至,王大人,你就忍忍吧,不然城破,你以为死了我,还能跑了你吗?世之君子,守节为重啊。”
没给他机会拒绝,马闻强行接管了王琦的钦差卫队。
另一边,某处阁楼上,裴晋冷冷看着道:
“莫掌柜,依你这样做,邪尸宗的贼子当真会动手?”
莫凡拱手笑道:
“大人,依我之见,王县令,不,钦差大人与那贼子必有仇怨,再者说,想乱青山,这钦差大臣又岂有避开之理,今明两日不动手,待到大军至,他们又何尝再有机会?于公于私,这两日必将动手。”
(家里有事,大事,这两天都只能随缘更新,后面统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