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大功得知曹书记负责落实烈属遗留工作以后,他的心里立刻想到了二十年前雪玉梅的父亲当年在抗战中阵亡,后来那邮差到苏家屯找雪玉梅送烈士证明的事情。
开始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有点自责和害怕,说不清那种自责和害怕滋味是害怕曹书记那一天落实工作的时候落实到自己的头上?还是落实到雪玉梅的头上,但无论落实到谁的头上都将是一个需要阐明问题真相的事情。
后来,在康大功的心里还有一种情绪,那便是一种嫉妒。
他嫉妒国家这个时候还要落实几十年前战争年代的旧事,为相关的人输送相关的利益。
再后来,康大功忽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这个事情开始的时候自己把事情的方向调转了过去,致使到如今雪玉梅也没有得到相关的抚恤,那么这个烈士的证明一定还空在某个地方。
若是曹书记现在负责着本地区的这个工作,那么,他一定在操作这个事情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权利和方便,自家的那个二弟到如今成不了家已成定局,要保证他一辈子的日子有个保障,把这个烈属的证明能够弄到二弟的名下,使他一生永远受着国家政策的保护,那将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那一段时间,康大功想了很多,最终,他认为把雪玉梅和二弟康二功弄成夫妻的关系,通过曹书记把那个烈士证拿回来交给二弟康二功,让他每年以雪玉梅的名义领取国家的待遇。
康大功想的很缜密,他坚信,办这件事情,若是需要村子和公社里的证明,要什么自己都能够开出什么,再往上面去,那就是曹书记的事情了。
康大功心里的计划形成后,他就千方百计地打听曹书记眼前所急需的是什么,他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满足。
在康大功得到曹书记正要盖房子的时候,他高兴的一夜都没有睡好觉,他心里清楚,这时候盖房子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盖几座“大罗汉”的房子,所需要的材料平常人连想都不敢想,但在自己的面前要有尽有。
康大功想,只要把曹书记需要盖房子的所有材料解决掉,那么,曹书记就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把二弟康二功的事情办成。
事情就按着康大功的设计一步一步的朝前挪着,不知不觉中曹书记的房子盖成了,从扎根子所用的石头,到“大罗汉”所用的砖和石灰;从门窗,椽子,檩条,大梁所有的木料,到盖房的部分劳工等,都有康大功安排的妥妥当当。
房子盖成后,曹书记的心里感激的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就在曹书记感激涕零的时候,康大功向他提出了办理烈士证的要求。
开始的时候,曹书记顾虑重重,心里也很惧怕,但当他想到一段时间以来康大功在自己身上所有的付出,他便对这件事情默认了。
渐渐地,曹书记为了尽快的了结这件事情,达到眼不见,心不烦的目的,他便提醒康大功在相关的机关里为雪玉梅和康二功办理了一个结婚证明,又在大队里开具了一个“情况属实”的说明材料。
没多长的时间,康二功便拿到了国家的补助金,一直到康二功突然死去。
期间,苏家屯的人们都知道康二功领有补助金,但都不知道领的是啥补助金,时间又长了一些,人们都知道康二功的这种补助金与雪玉有关,但也只是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