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吃过午餐,刘杨带我去看他看好的几处宅子。
一处小一点的宅子,在东城,只需要一千两银子就能成交。之前的主人是来京都的候补道,等了两年,终于放了青州府的粮道,过了重阳就要上任,所以急着出手宅子。这个宅子离国子监很近,坐车都不需要一刻钟,也算是很好的位置,周围居住的人也不杂,都是在翰林院或者国子监的官员,以及一些近粮道的官员,再往城外就是一些官家仓粮仓之类的。
我和刘杨进去看宅子,原来的房主已经搬走,宅子收拾得很干净,而且,因为买入不过两年多,搬进来由重新修葺过,所以非常新。房子有四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两间,还有四间耳房,进门的照壁上是龙游大海的浮雕,颇为大气。院子中间有一个天井,旁边一棵大槐树,树下是一个金鱼池,花花草草的都种植的很好。小院子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小院。
第二处是一个稍微大的宅子,是扬州一个商贾的旧宅,有二十个房间,中间的空场子很大,想来的商贾姬妾不少,也算是很豪华。宅子出价四千两,如果想要还可以再谈。
再有一处在西城,离侍郎府不远,也是一户离京都外放的官员的宅子,要两千两,位置极佳,但是宅子本身也不太大,宅子的特色是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假山,看上去很有雅趣。正房的建筑也是皖南特色的白墙黑瓦,高宅大院之中,居然是一抹江南水乡的温婉舒适。
我和刘杨定了一东一西两处小的宅子,本来只需要一个隐秘的落脚之处,东城的小宅子很合适,而西城这个宅子,实在是雅致,我很喜欢。我拿了四千两银票给刘杨,“杨哥儿,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弄宅子,还得劳烦你,帮我两边宅子各找两个看屋子的人,最好一男一女,两边宅子的人,不要互相认识和知道对方存在。”
刘杨拿着银票,看着我,若有所思,“如雨你是有多少秘密,为何要互相不知道?”
“也没有什么,我想着东城这边的小宅子,平日不去走动,作为一个机密的地方,真有什么需要保密的人和事情的时候,再启用。所以,东城的小宅子,最好要请靠得住的管事,老实最重要可靠。至于西城这个,我是喜欢它的小池塘,以后作为一个常去玩耍的地方。管家最好机灵一点,方便我招待朋友。”
“那等你入住,我去给你温居。”刘杨笑了,“节后我就把所有房契地契和管事的都找好,交给你的丫鬟便是。”
“嗯,东城的交给桃仁,西城的交给杏仁。对了,杨哥儿,我想等南粤会馆开张,让桃仁去会馆帮忙,也让她学学做生意。桃仁做饭颇有天赋,成天在侍郎府我那个院子的小厨房里,太浪费人才了。”
刘杨看着我,“如雨,想不到你连身边丫鬟的前程都想好了。”
“本来就是情同姐妹,桃仁杏仁于我,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姐妹啊。虽然名分是主仆,但是她们在遇到山贼的时候,一直都守着我,这份情谊,不是简单的等她们年纪大了,随便配个小厮就可以的。”
“不错,柯秦也是我的贴身侍卫,为人忠诚老实,又武艺高强。”刘杨说着,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我不理他在想啥,马车已到侍郎府角门,“刘杨,祝你中秋快乐。”刘杨听到我的祝福一愣,随机露出了笑容,“如雨你也是。等重阳去西山登高,我再带你去看农庄。”
回到小院,简单的梳洗了一下,换上了居家的常服,我几乎不会打扮的特别华丽去正房,就是很简单的月白衫子,首饰也不戴太多。在林清琳的院子里,保持低调,无人在意才是最安全的。
侍郎府的中秋宴饮还是很正式的,夏侯松原早早的就来了,正房的大厅,今日开放,摆了一圈桌子,中间的空场,是请来的歌舞姬表演。
除了夏侯松原和林清琳坐在正面的主位,若竹,若兰和我坐在左侧,右侧则是大嫂吴贞秀,下首是夏侯松原的姬妾,张氏和刘氏。若松则坐在林清琳的身侧,他年纪小,需要母亲照应。
张氏和刘氏平日住在正房,老爷招幸会留她们在正院的寝室过夜,只是夏侯府的怪事就是,除了当初的侧室林清琳外,其他姬妾均无所出。张氏和刘氏均外貌出众,张氏艳丽刘氏清秀,均是百里挑一的美女,而且,颇有雅趣。夏侯松原喜欢写字,每晚都是她们红袖添香,伺候在旁。
想来林清琳的手段,不想让姬妾怀孕,她有的是法子。张氏刘氏都很温和,家宴中都很安静。加上吴贞秀是寡居之人,也默不作声。若竹是畏惧父亲,一问一答,不肯多说一句话,只有若兰,若松最活泼,若松身体已经康复,吃过饭,便不耐烦坐在椅子上,而且,拎着灯笼在园中玩耍。至于若兰,今日好像很开心,看样子相亲成果不错。
多亏有歌舞表演,晚宴才不至于那么冷清。
眼看月亮已经升起来,圆圆的银盘,夜宴即将结束,歌舞表演也都完结放赏。
夏侯松原品了一口茶,“今日中秋之日,正是阖府团聚。今日皇上的圣谕,于明年三月初二开春闱,秋闱日子是八月初二,初八殿试放榜。明年中秋,就有新的状元了。若竹,你今次下场,可要努力啊,明年今日,希望有报喜佳音。”
“是,父亲,孩儿一定努力。书院也定了九月初九重阳节进山闭门,恐怕有半年时间要离开家苦读了。”若竹一脸诚挚,他也对自己很有信心。
林清琳插嘴,“要进山半年?那过年可能回来?”
“应该是不会回来,山中不问世事,唯有苦读。”若竹答道。
“那可要好好准备各种用品,不能缺吃少穿。”
“可以去问一下其他之前在山中书院的前辈,列了清单出来,便好采买了。”夏侯松原叮嘱着。
若竹一脸轻松,“不用那么麻烦,赵鸾是我的挚友,他家常年给进山的学子准备物品,我和他讲了,按他的标准给我准备一份就好。”
“可是吉祥号的赵家公子?”夏侯松原居然很关心。
“不错,赵鸾是赵家的二公子。”
“他家长子你可认识?”
“我只是听闻赵鸾有个异母的兄长,不过,他这个兄长常年在外经商,很少会京都,好像也就每年过年才回来结账。”
“他这个兄长比他大很多吧。”林清琳居然也很关心。
若竹笑了,“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似乎是年长不少,赵鸾极少提及他兄长,好像在家中是分府而居的,他也很少见。”
夏侯松原沉吟片刻,“你和赵鸾一同进山读书,也是好的,他可曾定亲?”
“他前几年娶了他的表妹忠勇伯家的小姐,可惜,那位小姐产下一子便离世了,现在他还并未续弦。”
夏侯松原点点头,“不错,他应该与你年龄相仿,若竹,之前看你忙于学业,一直未曾给你选亲,你也十八岁多了,明年入春闱考科举,无论考中与否,都要定一门亲事了。”
若竹有点脸红,“父亲,我还是想等科举结束,如果高中,再娶亲。”
林清琳说,“不如我去托人相看一下,或者,你们鸿鹏书院,可有未定亲又家世好的小姐?”说着看向若兰,“若兰,你可有帮你哥哥留意?”
“母亲,这我怎么会知道。”若兰一脸嫌弃的看着母亲,她可不愿意像个媒婆一般。
夏侯松原想了想,“也罢,等你科举考完春闱,再说。”
拜月之后,各自回院。
若竹一溜烟的跑了,他生怕他母亲拉着他讨论相亲之事,他现在没有心思去想这些。
往西院走,我和吴贞秀同路,对于这位大嫂,我是以礼相待,但是并无特别的感情,她的丈夫是我的大哥如风,虽然是我名义上的同父同母的大哥,但是我对他毫无感情,连印象都没有。
我回去的路上,杏仁给我带了那天和赵鸾一起买的小白兔灯笼,自从知道赵鸾属兔,我才明白他为什么经常送我小白兔形状的礼物。想起他那么高高大大的一个男人,居然属兔子,还是那种红眼睛的小白兔,就觉得有趣。
“如雨妹妹,今晚月色正明,可有雅兴到我院子里一起赏月?”吴贞秀发出了邀约,她中等个子,比我高不了半寸,圆圆的脸大眼睛小嘴巴,也算是个小美女,长着一张娃娃脸,平时很少说话,都是做足礼仪,与夏侯家的其他人都很疏离。
“好,那就麻烦大嫂了。”我客气着,反正回院子也左右无事,看上去吴贞秀也是有事的模样。
来到吴贞秀的小院,她的院子是之前如风的院子,很大,很简洁,吴贞秀回来,迎上来的丫鬟小菊。吴贞秀在守孝之中,我大哥过世不过一年,等等,我大哥如风好像就是去年这个时候过世的,只不过,消息传到南粤已经快过年,如云就安排我年后再回京都。
小院很是清雅,想来吴贞秀的品味不错,院中摆了供桌,摆了很多水果和月饼。
吴贞秀轻轻说,“如雨,今日是你大哥的忌日,所以请你过来上一柱香,你们毕竟亲兄妹。”
我有点吃惊,如风的忌日,为何家中无人在意,不过,我还是走上前,依礼给大哥上香,对着月亮拜了拜。
京都的中秋之夜,室外已经有点凉了,吴贞秀邀请我进屋坐坐。
小菊上了茶点,便悄悄退下了,我看吴贞秀是有话同我说,就给杏仁使个眼色,她也退下了。
屋子中只有我和吴贞秀,吴贞秀忽然在我面前跪下,“如雨,我有一事相求。”
我吓了一大跳,赶紧把她扶起来,“大嫂,你这样,我担待不起,你起来好好说,我要能帮忙,一定帮你。”
吴贞秀站起来,已经是梨花带雨,“我也是实在没法子了,才求你帮忙。”
“你说。”
“我自从嫁入侍郎府,一直是伺候你大哥,他那个身子,一直不好,请了无数良医也不行。夫人怕花钱,到最后连补药都不肯再抓,请了林太医来诊脉,说不中用了,便不再开药。你大哥他最后几日,就那么无医无药的等死,我去求夫人求小姐,连姨太太都求了,也无人管。”
“我父亲呢,你可有去正院求老爷。”
“老爷带着二少爷那几日去宫里赴宴,皇上给太后做寿,大摆筵席,所有官员都去宫里宴饮数日。”吴贞秀说着,眼泪流得更多了。
我浑身冰冷,想到如风虽然我不认识,但是,即便的普通人,也不至于对一个生命如此漠视。“大嫂,那我大哥可就是去年的今日没的?”
“不错,我晚上去正房求助,偏偏院门上锁,怎么敲也不开,我就觉得你大哥越来越凉,直到黎明,才咽了气。”吴贞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端了一杯茶给她,让她平静一下。
“大嫂,之后,母亲可有为难你?”
“夫人第二天知道后,倒是没有难为我,等老爷回来才发丧。”
“那么大嫂今日找我来,有何事?”
“是这样,我已经守孝一年,我娘家兄弟昨日派人来问,可要回娘家,他们又要给我说亲。”
大周的习俗,因为女子过生育难关非常不易,经常男子娶亲后,妻子死于难产有五分之一,所以,女人是稀缺资源,如果无子女,不要求寡妇守寡,一般守孝一年后,如果,愿意,可以回娘家再嫁。如果有子女,也可以选择不带走子女,守孝三年后再嫁。女人若愿意守寡,则男方家族会过继一个亲族男孩,作为寡妇的儿子,女人就可以长久呆在夫家。
“那么大嫂可愿意再嫁?要我帮忙向父亲说。”
“不是,我那个娘家哥哥,最是贪财,他要把我卖给南市一个破落户泼皮。我宁可守寡一生,也不愿意嫁给那种人,还求如雨小姐成全我,我愿意过继一个儿子,终身守寡。”
我听着头皮发麻,“大嫂,你可知道一辈子守寡,有多寂寞,多无奈?”
“如雨妹妹,我在娘家也是被哥嫂欺负,我的爹爹老实巴交的,说不上话,我母亲也早亡,侍郎府虽然寂寞,但是已经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日子。也没人打扰我,我和小菊还能做点针线,悄悄求门房拿出去换钱,府中给的份利,我也花不完,还攒下了十几两银子,如雨妹妹,求你帮我跟父亲说,我不想下堂回娘家,我愿意为如风守寡。”
我看着吴贞秀拿出两锭五两的元宝来,要塞给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嫂,银子我不用,我明日便会同父亲说,择日给你过继个儿子,把你和孩子列入宗庙,这样你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在侍郎府里呆着了。”
吴贞秀听闻我说的,再次拜谢,我又赶紧扶起她,“好了,大嫂,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之前听闻父亲说起过,如果你愿意会帮你过继儿子,只不过,守寡这件事,在大周,属于看女子自愿的事情。你自己不同意,夫家也不能强求,这样,明日早上要请安,之后,我同你一起去和父亲说,可好?”
“多谢如雨小姐,不过,我不敢和公公说话,还是求你帮忙吧。”
“好,那就那么说定了,我明日请安结束,去和父亲说,你也呆在正房别走,万一父亲要亲自问你呢?”
“多谢多谢,我听如雨小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