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两年,每天基本都是雷打不动的四项修炼,加上自己的各项修炼,生活紧凑而充实,成长也是明显的。
体能训练不再只是匀速跑步,增加了快速冲刺的训练科目,嗯,不是什么一百米两百米,而是一千米两千米的冲刺,能冲多快冲多快,我基本每次都能冲在最前,嗯,尚有点余力。
文化课里,几百年内的“鹭岛”大佬的故事依然还在讲着,各种兵器的代表人物数不胜数,各具风采,特别是圣武师级别那几十个顶尖高手的风采,在大陆上留下了不同凡响的辉煌事迹,令小孩们激动崇拜、心驰神往;然后会时不时介绍“鹭岛”群岛的风光,说那里是个十足的世外桃源,没有饥饿,没有贫穷,没有争斗,只有最美的风景,最好吃的海鲜,最热情的姑娘小伙,还能学到最强的本领等等,总之需要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上岛领略,让大部分小孩都充满憧憬。
刀术的训练除了之前最基本的招数之外,樱木教官给我们增加了新的招数和套路,主要练习回身及左右侧身的斩、撩、扫以及各个方向的跳斩与跳扫,套路方面,教授了一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樱木刀法”,以快速刺击、斩击、扫击为主,但并不是以力量著称的强力、快速、连续攻击,而是特别注重身体的腾挪移位,然后在合适的时机一击击杀,深刻贯彻稳、准、狠的刀法,刀具的选择也是偏细长的类型,和前世的日本武士刀确实很像。
这样的刀法,和老于头一开始跟我介绍的柳生十的特点就特别像了,说明樱木教官很有可能以前就是柳生十的学生或助手,而后加入了樱木他自己的理解,或征得柳生十的同意,才冠以樱木教官他自己的名字。
刀法的修炼,我自然用了百分之两百的用心,“天门”内外的同时修炼,让我确实大大领先了其他小孩的进度,再加上,我在与其他小孩对练的时候,发现了“天眼”的另一种用法,在“天眼”的注视下,能大致预判对手的身法及攻击轨迹,这能让我很容易就能制服对手,即便是柳生十及樱木都认为与我刀术应该相差不大的另外两个叫“大永”和“大鱼”的小孩,在我手里其实也走不过一招,他们一近身,我就能看到相应的破绽,迅速挪步反击便有十足的把握击中对手,不过在真正比试时,我就当练习身法了,一般就在第五六个回合的时候击败他们。
弓箭的修炼,除了之前的日常训练之外,开始有箭和箭靶了,为了避免误伤,我们修炼的地方离其他修炼场远好多,基本来到了第二个关口附近最左侧的山崖下,有了箭之后,感觉就又不一样了,需要对弓和箭都要有感觉,律教官擅长的是长铁弓,属于硬弓的一种,所以对力量的要求比较大,发给我们的训练弓也是小型的硬木弓,换弓之后,之前的日常训练都会相对困难些,然后又增加了快速搭弓射箭,以及拉满弓后静止一段时间再射箭的训练,对其他小孩自然苦不堪言,我倒也还好,但也往往要装作气力不济的样子,至于静止靶的准头,我现在大致能做到一百二十米命中靶心,指哪射哪,但在实际动手时,我是六十米开始偏靶心,八十米脱靶,明面上比我厉害的就是之前律教官先我挑的那四个小孩;当然,如果我用了“天眼”和“千里眼”,又是另一码事,“千里眼”让我能望得更远更清晰,“天眼”能让我对自然界的影响、对箭的轨迹有更精确的判断,律教官让我们尝试过最远的是两百米的距离,我没敢用直射,生怕被他们看出端倪,开了“双眼”之后,利用抛物线的射法,基本能达到指哪射哪。
“眉心功”的修炼,这两年使得“先天之气”上限到了五米,精神力上限到了二十米。
“关元功”在修炼第三个月月中的时候就充盈了,而后没等我主动引导,内气便自发沿着任脉往下疏通,在第三个月结束的时候便来到了会阴穴,而后沿督脉、即沿着腰背中线循脊柱而上,直到头顶“百会穴”,然后沿着正中线往前往下循行,过上丹田,双眉之间“印堂穴”,而后走到任督二脉交汇的“龈交穴”,然后继续下行,过中丹田,双乳之间“膻中穴”,继续下行,最终到达了起点“关元穴”,我在修炼“关元功”近九个月后,终于成功打通了任督二脉,完成了前世所说的“小周天循环”。
通过这次的循环,我对疏通经脉也有了些感悟,内气修炼法或许可以长时间进行,但疏通经脉却不能操之过急,所谓欲速则不达,稳扎稳打才是关键!整个疏通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指引内气去疏通经脉,全部靠内气自己,它的做法就有点像前世开河一样,不是一直挖挖挖个不停,而是挖一段后先稳固一段而后再挖再稳固,夯实了基础才继续向前,没想到这个道理,在疏通经脉方面依然有效!
而且,在任督二脉打通的一瞬间,我下意识地有了两个感触。
第一个,我能明显感觉到内气在任督二脉运行的通畅之感,感觉能随时调动内气到这两条经脉上的任何地方,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两条经脉上的各大死穴,以及任督二脉途经的身体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了?
第二个,我能明显感觉到内气的增长和上限都有了数倍的提高。其中内气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修炼“关元功”时,“关元穴”里本身便产生了与之前相比倍量的内气,而在“小周天循环”里,又把经脉中各处产生的内气带到了“关元穴”里,一次滚雪球式的内气循环,回到“关元穴”时,不仅起到了拓宽经脉、增强经脉韧性的作用,还使“关元穴”有了很大的补充,一举数得,怪不得前世的书里这么注重“小周天”的修炼法;我做了大致的估算,之后我每次完整的修炼,新产生的内气,预计能比之前多出三四倍左右;而在内气上限方面,我也能明显感觉到下丹田“关元穴”的储存量拓宽了三倍左右。
打通任督二脉之后,我一直尝试着怎么让内气能运行到十二正经中去,但实在是忘了到底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交界穴位在那里,所以只能继续修炼“关元功”,先把“关元穴”再次充盈了再说,同时也期待在修炼的过程中,内气能自动跑到想去的十二正经里去。
只可惜,直到现在,这个愿望也一直都没有实现,目前,“关元穴”确实基本充盈,这比我之前的预期要更久,看来,“关元穴”的储存上限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令我感到极其意外的是,我修炼“行气诀”和“行拳”一直没能得气,而天赋好的小孩在练了几天后就有了气感,陆陆续续地,大部分小孩都得了气,我依然没有,让我很是惆怅,是我这两功法练得有点跑偏了?不应该啊?!
有趣的是,“行气诀”的气感位置五花八门,身体各处都有,在我的观察下,基本都在十二正经的位置上,左边和右边都有,导师们说这跟各个小孩的天赋有关,出现气感之后再修炼就会绕着经脉走,虽然他们现在还无法有效运用这些内气,离打败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以后就不知道了呀,我很惆怅啊很惆怅。
至于“行拳”的内气,基本就是手臂开始了,往上走,应该是手三阳的路线,可怜我天天和他们一起练这“行拳”,愣是啥感觉都没有,我很郁闷啊很郁闷!
魔法的修炼依然仅局限在“温水池”里,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坚持修炼,效果也是可喜的,我采用了“先天之气”和精神力的计量方法,目前积攒的水系魔力,有了让我意外的二十五米长,气系魔力比较少,只有三米,“魔法漩涡”也随这两种魔力的增大而增大;至于魔法的修炼,我现在并不多想,这对于我来讲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而且,基于上次重创赵子墨的能量,是由“天门”聚集产生,而后我从眉心发出去的,所以,我不知道在“天门”中进行魔法研究,会不会发生类似的意外,谨慎起见,还是以积攒魔力为主,等以后有了条件再做深层次的研究为好。
这两年,小孩们的身体又都茁壮了不少,刚来的时候,基本都矮矮瘦瘦的,现在身高和我都没多大差别,都在一米三左右,体格上,我现在基本是最瘦弱的那个,就算是我邻榻的零一,都有点比我壮的感觉,让我感到非常无语。
同时,小孩们之间的大大小小的团队发展,在训练营待了大半年后就大致定型了,一百单八人,有了十五个小团队,人数在六七八人不等,散客最后只剩下了我和零一两个,我是没兴趣加入他们,零一是迷迷糊糊的,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事,后来,由于我一直时不时领她回榻,我两就被他们默认成一个小团队了,这我可真没地方说理去…算了,我是高傲人设,不能跟你们解释,解释估计也解释不通,爱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
在此,自然也要说下零一的修炼进度,除了文化课这边的记忆力、领悟力方面都还不错之外,体能、刀术和箭术都只能说是平庸,或许她适合修炼魔法?但没啥测试道具,我也不可能把修炼功法教给她而暴露自己,算了,自个小命要紧,零一你就自求多福吧。
让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鹭岛”的教官们竟然乐得看到小团队的产生,更过分的是,在第二阶段修炼开始的半年后,他们竟举办了本届训练营第一届团队pk大赛,总共十六个团队被强制参加了比赛,对,没错,我和零一就是那第十六支团队,真要命,二打六,二打七,二打八呀,我旁边的这位还是个弱鸡…
嗯,其实呢,只要场地够大,要逐个击破问题是不大滴,我有足够的速度和身法优势,别说二打八了,二打十八都没问题啊,让你们看看我前世著名的“风筝战法”表演,绝对妥妥地干翻他们,嘿嘿。
于是,比赛当天,当我被点到名,并踌躇满志地往前走的时候,场地上明显的界限线条逐渐出现在我眼前,并最终露出全貌时,我的心里就彻底凉透了呀!这…这…这是哪个刻薄教官想出来的?这个比赛竟然还有场地大小限制?竟然只有两个篮球场大小?我被一包围不就完蛋了?我…
站在场上的时候,看到拿着把刀、眼神依然有些迷糊的零一,我真有点无语问苍天的感觉,要不,开着“天眼”打他们?一挑八之类的应该没啥问题吧?但想想还是算了,我的身体素质虽然各方面都强过他们多多,但相差太悬殊了肯定是有问题的,既然已经定下猥琐发育的人生基调,那还是别太过显眼为好。
第一届,比赛用具都是木质,有要害伤害便会被判定出局,比赛采用直接一对一淘汰制,我和零一第一轮和第二轮都是面对六人队,通过我的拉扯,快速淘汰最边缘一人,并再由零一牵制住一人的情况下,我有足够腾挪空间,并逐一进行击破,获得了胜利,第三轮碰到了个八人队,而且估计看到了我们的套路,直接站成一排围了上来,我无处腾挪,在零一被快速淘汰后,依靠“樱木刀法”,勉力淘汰了四人,之后被远处弓箭射中额头而“死”,哎,淘汰我的正是我同期弓箭修炼小组里、明面上箭法最好的“雀”,瞧那傲娇的小眼神,早晚收拾你。
这一届比试,让我也看到了各个小组最顶尖的那几个小孩,名字都比较土,据说训练营结束之后还可以再改名,也是,之前都贫苦出身,基本都没正规学过文化知识,所以一开始起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大”什么的,大石啊,大虎啊,大米啊之类的,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是大了,就比别人厉害,嗯,反正名字什么的,现在完全不影响他们一个个拽得二五八万的样子,每天一次的洗脑课效果是真的显著,各个都很有高手风范!
第一届比试的第一名就是雀领衔的那一组,八个人在大空地这万众瞩目,骄傲地接受着所有人羡慕的眼神,到最后,雀与他的队员们一起举起了一张大大的木质奖状,热烈兴奋激动自然是难免的,问题是,你们这八个麻花辫是什么情况?平时好像只看到雀会这么扎,你们其他七个这是被同化了?麻花小组?开心麻花?
同时,他们还被奖励了很多修炼的丹药,据说能让内气的修炼事半功倍!在宣布的那一瞬,整个空地都沸腾了,从此,所有小孩的修炼劲头都空前高涨,平时难得的休闲时间,也都能看到各团队集合起来研究对战战术,对此,我也尝试着增强零一的腾挪功夫,尝试着教她相应的走位,在她无数次地自己绊脚摔倒后,就彻底放弃了,望着一脸我以后一定会更努力但又迷糊的零一,我相当无奈。
又半年后,第二届团队pk大赛又来了,抽签结果让我们第一轮就碰到了雀领衔的麻花辫小组,这八个拽了半年的小家伙们明显是飘了,在场地再次扩大了一个篮球场的前提下,并没有如第一届时那样慢慢围上来,而是松松垮垮、毫无阵形地上前,在零一尖叫着、成功引开三个人的前提下,我通过不住在他们人群中腾挪,第一个便瞬“杀”了他们的队长雀,小样,你眼神再犀利点?一击即中后马上撤退,如法炮制,在他们还没醒悟过来时再次瞬“杀”两人,战局基本就确定了。
第二轮碰到了七人小队,由拳术第一的“大壮”领衔,零一跑一头,我跑另一头,对方的阵形没一会就乱了,再次各个击破。
第三轮碰到了枪术第一的“大竹”七人队,老办法,稍微麻烦点,但依然赢了。
第四轮碰到了鞭术第一的“雁”八人队,他们应该很认真地看了我们的比赛,在场上是八个连体婴,而且,有短程有弓箭有鞭子,我靠上去就是刀枪剑斧一顿,毫无办法,早知我就拿把弓箭了呀,最后我不是被干掉的,而是被逼出了比试场地……
最后的获胜者就是雁的这一个八人队,拿了木牌奖状,获得了内气修炼丹药,大获全胜,我依然什么都没有,哦不对,我也有收获,获得了“雀”每天的大眼睛敌视,训练的时候这弓箭呐是分分钟往我身上瞄,小样,你再看,再看,再看就把你吃掉!呸…你再看小心我用精神力崩你哟!
我心心念念的个人赛一直就没开,第三届第四届pk赛却如期举行,倒霉蛋附体,第一轮都碰到了八人队,嗯,就是那两冤家队,“雀”和“雁”的队伍,你们两作为鸟类的代表,在天空好好飞翔行不行?过来折腾我干哈?而且这两队对付我都特别有心得,连体婴战术,我又是被生生逼了出去,我无奈啊!
当然,这一年多来,在饭桌上,每个队伍都依然想招揽我,包括眼神还是很不善的“雀”,我仍旧毫不理会,而旁边的零一在天天鸡血洗脑下也有了热血的一面,时不时也会吼上一句“如果不是我们人少”“如果不是你们抱成一团”“如果…”
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