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章 关于进化
    演讲结束后,唐怀谷最后从会场离开,身边跟随着两名外国人,像是保镖。作为一个教授,唐怀谷看上去显得有些年轻,因为他今年只有3岁,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在生物学上,尤其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研究者了,更是几个尖端研究小组的核心人物,他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

    “可是,唐教授。您刚才演讲到最后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他就是共工或者共工的族人呀?”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女生出现在唐怀谷的面前,胸前抱着几本书。

    “悲剧的诞生?尼采27岁发表的他人生中第一部作品,看来,同学你的研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唐怀谷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女生的提问,而是瞥见了她手里尼采的著作。

    女生被唐怀谷的反问,问得愣住,支支吾吾不知怎么表达。

    “同学,我曾今也和你一样。在研究生命这一条路上,遇到过很多艰难的问题,甚至被逼迫到希望从哲学家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可惜的是尼采只能给予我们精神之慰藉,无法帮助我们在应用科学领域取得成果。”

    唐怀谷拍了拍女生的肩膀,示意同他一起离开这里。

    “走,我边走边告诉你,你想知道的答案。我的父亲,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生物学老师,在我眼里他同样是一名哲学家。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是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你肯定也是烂熟于心。我当时只觉得大禹治水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只不过是一个关于辩证法的实际使用。我的父亲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命由天定,生不可选,在中国文化当中,生命似乎是分开的两种东西,而在其他语言里找不到类似的词语。”

    唐怀谷慢慢地讲诉着,旁边的女生认真地听着。

    “后来我发现了父亲的研究,在我不断地追问下,他也告诉了我一些事情。就是关于日记本的主人是共工或者是他后人的这一说法,其实是那人自己在日记本里写下来的。我并没有看过那本日记,但是从检测报告和我父亲当时讲述时的眼睛里我都看到了相同答案。”

    “在那件事之后,我对(命由天定,生不可选这句话又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关于进化的新看法。”唐怀谷说到这儿停了下来,自顾自地走到室外的草地上,环视一圈后抬头望向天空。这个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和老师,并没有过多关注到他,跟他同行的女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地呆立在原地。

    半晌,女生问道:“是什么样新看法呀,唐教授?”

    唐怀谷依旧望着蔚蓝的天空,一手指向太阳,一手指向草地:“命由天定!生不可选!”

    这一刻,太阳的光穿梭千万里从云外之境抵达唐怀谷的指尖,这一刻在那名女大学生眼里,甚至周边路过看到他这一举动的学生眼里,唐怀谷的身影与一个叫乔达摩悉达多的古印度人重叠在了一起。

    依旧是茫然,她抬头看了看天上刺目的太阳,又低下头看了看草地。光合作用?适者生存?到底是什么嘛?完全想不出来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不过数秒之后,女孩的眼睛突然瞪大,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喜悦之情难以掩饰,她跑向唐怀谷,“你的父亲当年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发现,一定也做了一项伟大的实验。我相信他肯定不是站在一个人类角度去付诸行动的!谢谢你,唐教授,同样谢谢你的父亲!”

    女孩深深地向唐怀谷鞠了一躬,唐怀谷只是摆摆手,微笑着离开了这所学校。

    所谓“悟”,是一瞬间的通透,一刹那的领会,是不可阻挡地豁然开朗。它不应该不能够存在“渐悟”,这是关于进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