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七章 湖中诗会
    在各种拜访中,时间转眼已到未时,由钱老等名宿领头率先下船,而后其他人陆续下船上岛,三三两两自然汇聚在一起。

    岛上众人的各种寒暄,在一些文人眼中,大抵都是趋炎附势之辈,丢了文人的风骨,树荫之下,湖风之中,或有才子佳人相约,或吟诗,或弹琴,或唱起了小调,悠扬婉转的声音传遍整个小岛,一首首即兴或准备许久的诗作传了开来,若有佳作,也有无事之人,送到钱老等人手中品鉴。

    李安一行六人也寻了一个靠湖边的树荫下坐着,王冬雪倒是没有让随从跟着,至于王衡则是在和那些商人聊合作之事。

    不远处传来了一群热血少年的豪言壮语,只是在李安听来,倒是想起了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只会空谈误家国。”

    此言虽有些不妥,但李安觉得用在这些所谓青年才俊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北地烽烟四起,我欲弃笔从戎,随军北上,驱除北方蛮夷,收复幽云二洲。”

    “彭兄大义,只是西凉与北地蛮夷开战许久,如今倒是僵持住了,只是京城之中,不曾传来北征的消息,或许”

    “林兄多虑了,我从京城得来消息,近日北部整顿三军,如今张相也已复起,张相乃是朝堂上最希望收复幽云二洲之地的人,蛰伏三年,我皇定当已经准备好了北征之事,不然何以启用张相,依我看,最多月余,必见分晓。”

    “我想,或许是我朝在等待最佳的进攻时机,再过段时间便要到春收了,到时候若大军北上,可有新粮支撑,也不会出现行军打仗,粮草不足的情况了,依我看,此战我大夏必胜。”

    “我看还是得看我们江南的这些大城,我们临安首当其冲,乃是全国最大的产粮地,只不过若要调动大量粮食,不管是水运还是陆运,想来运输压力也是极大的,到时候负责的官员可要受苦了。”

    “能为国家做事,谈何辛苦,都是分内之事罢了。”

    “我听闻西南出了方匪,而且有小股方匪已经流入我们这一带了,神机营几次剿匪,据说死了不少士兵。”

    “仁兄此言差矣,我临安城有神机营军士数万计,又有火器加持,怎么会惧怕那些宵小之辈,在我看来,那方匪不过宵小之辈,若我临安神机营将士尽出,剿匪不过顺手为之。”

    澹台璇听到附近有匪寇出没说道:“夫君,要不我们回京城吧,那些人说这附近有匪寇,别到时候我们被匪寇抓了。”

    李安笑了笑说道:“夫人,你怕了?”

    澹台璇说道:“那谁不怕啊,匪寇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我还想和夫君一起白头到老呢,可不想在这里被匪寇给杀了。”

    李安说道:“放心,城里还有神机营的官兵,不要怕,就算真的有匪寇,那些官兵也会把他们剿灭的。”

    澹台璇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那要是官兵打不过,匪寇破城了怎么办?”

    李安说道:“好办,逃呗,城里的官兵怎么也能坚持段时间,我们到时候找机会跑就行了。”

    李安明白,别人能跑,他不好跑,因为他答应了夏皇,要尽力查清楚这背后之人,若这股反贼真的破城了,他也得想办法拖延时间,等待朝廷的援兵,因为他有自信能在这临安城中活下去,但是对于澹台璇,他是不愿意让她涉险的,若到时候真破城了,自然会想办法送她出城。

    澹台璇还是有些怕,说道:“夫君要不等匪寇平了,我们再出来吧,别枉送了性命。”

    李安笑道:“既如此,那好,过几日便回去如何?”

    澹台璇想着就几日的时间,应该没这么巧,匪寇会攻城吧,便说道:“一切听夫君的。”

    就在这时,王衡找了过来。

    “李兄,有一事,想拜托你。”

    李安笑道:“王兄但说无妨。”

    王衡说道:“往日这时,我们商贾之家会比拼诗作,但是这次我们没有请到那些头部的才子,还想请李兄出手帮帮忙。”

    李安有些疑惑,问道:“以王家的身份,怎么请不来头部的才子,莫非是坐地起价?”

    王衡说道:“倒也不是,只是请晚了,其他同行提前一月便约好了,我也不好再去叨扰。”

    李安摇了摇头说道:“你认识我也有几载的时间了,可曾见过我作诗,又可曾听闻过我的诗作?”

    王衡说道:“虽没有,但我相信以李兄之才情,一首诗作而已,不是信手拈来嘛。”

    李安说道:“我不会作诗,还请王兄见谅,再说了,一场诗会而已,又决定不了什么,何必在乎呢?”

    王衡说道:“李兄不愿,那我也不勉强了。”

    澹台璇觉得王家对自己一行人挺好的,为啥不愿意写诗了,澹台璇脑海中有无数瑰丽的诗篇,但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重合,不过按她在天一院书房里所看的书来看,倒是不曾发现有相似的。

    澹台璇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便问道:“王公子,不知需要何等题材的诗词?”

    王衡说道:“城主他们在讨论北征之事,便以北征为题。”

    澹台璇说道:“我对诗词没有太多了解,我说一说,若是不好,不要见笑。”

    李安笑问道:“夫人也会作诗?平日倒不曾见过。”

    澹台璇说道:“我也不曾作诗,只是随便说说,夫君不要见笑才好。”

    澹台璇脑中虽有无数的诗篇,但是要符合这个世界,就得改写,但是自己对韵脚什么的,没有什么研究,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

    “是非成败转成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老翁。”

    李安说道:“夫人倒是有才,此诗倒也应景,不管是商人还是才子,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江湖草莽,无论在各自的追寻道路的上,成功还是失败,做的对还是错,若心怀天下,心怀家国,无论身份地位,都想看见幽云二洲回归,若生前得见,便告知老一辈的人,若生后得见,便由后人告知于你。”

    王衡说道:“多谢少夫人,那我去了,”

    澹台璇连忙喊道:“等下,就说是我夫君作的吧,我能作出此诗,也是夫君平日里让我多看书,才能说出这几句。”

    王衡笑道:“少夫人倒是关心李兄,也好,那我去了。”

    待王衡离去后,李安说道:“这诗会颇有些无趣,我们走吧。”

    “这就走了?还没正式开始呢。”

    李安说道:“夫人,你用我的名字,等下一群老头来找我,我受不住,还是先走吧,再说了,有我在,你还怕没东西吃,这青山湖的夜景也是不错的,不若泛舟湖上,月下佳人,饮酒作乐,岂不美哉?”

    澹台璇说道:“也罢,那就听夫君的。”

    澹台璇的这首诗作一出,倒也引起了不小动静,无华丽的辞藻,但却体现了大多爱国人士的想法,而待王衡再回到那处树荫下时,早已不见李安几人的踪影,王衡无奈的苦笑,让众人败兴而归,有人夸李安,亦有人觉得李安恃才傲物,提前离场,乃是不给诸多同道面子。

    当然,李安无所谓这些人是什么想法,毕竟自己来这里不是和他们吟诗作对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