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70.三重劫数
    张弼回到白浮镇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知会张崇,告知了他羽渊之行的结果。

    当张崇得知水官大帝大禹已经降下法旨,免去有崇氏这万年来的劫难,虽然还没有施行,却也等同于是解放了自己。

    于是乎,他先是向着张弼长身一礼,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虽然张弼并未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凭借当日两人斗法时所感受到的那廉贞星的气息,以及如今他能够了却这桩因果就证明了张弼来历非凡。

    告辞张崇后,张弼也准备离开了,只是此行他并不会急于向北,或者是去天霖馆与楚华颜相会,而是他需要为接下来即将发生之事做一些准备。

    陆卓羽听了东方素问的一席话对张弼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在张弼尚且身在羽渊之时就已经感应到了即将到来的中州浩劫所要针对的对象就是自己。

    只不过此番劫难的始作俑者并不是那魏碑然,也不是因为罗云厚被杀之事而挑起的,而是另一件事,那就是正一道重见天日。

    吕翔曾经单独对张弼说过一件事,之所以是单独而不是当着张克己、张恒等人的面,就在于这件事也和他们有关。

    便是吕翔曾经为了修炼那混元一气法,联合龙胤皇朝覆灭正一道后,以丹鼎派尸解仙之法中的兵解之法将他们全部都杀害在了那混沌之地当中。

    当张弼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由得倏然而惊,虽然当时他并没有处置吕翔,毕竟时过境迁,况且站在那会的当事人眼中,吕翔非但不是为恶,反而是在除害。

    而这种除害一共有两层意思。

    一种自然是除去一群修炼云炁的魔道。

    另一种则是龙胤皇朝的建立让无数人得以安居乐业。

    可以说道魔不两立的观念,再加上龙胤皇朝道化万物的因果结合在一起,便是一种“善”。

    而这种善也正是正一道想要成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中的“善”。

    换言之,如果那龙胤皇朝的老皇帝能秉承这种行善的观念,至少能够得到正一道的认可成仙。

    而张弼的到来,先是让正一道再现人寰,然后又以绝灭之手段杀了那老皇帝,可以说这两项举措都是违背天道的。

    而他昨日所种之因,自然也会预报未来之果。

    朱厌的现世就是冲着这份因果报应而来的,这一点张弼心知肚明。

    只是朱厌的现世同样也是有其因果的,而这份因果不单单是张弼引发的,还有另外一个诱因。

    但这个诱因并不是中州浩劫,而是一把兵器引发的祸端。

    至于为何是兵器而不是人,便是在于那“兵解”二字。

    吕翔覆灭正一道并兵解门人是因,朱厌现世寓意天下兴兵是因,老皇帝以尸解神杖法“兵解”自己的儿子是因,按理来说,三种因会种下三种果,但如今这三种因果却只报应在张弼一个人的头上。

    所以,这其中一定有一种因最为致命,就像是以前提到的地藏菩萨不用顾虑杀生罪一样,只有找到这三个因果之中最大的那个诱因,张弼才能在这场天劫以及因果报应中成功挺过来。

    虽然说看上去很凶险,但实际上以他的经历早已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同样的凶险,所以即便如此,他做起来那也是驾轻就熟。

    离开白浮镇后,张弼先给自己占卜了一卦,依照卦象显示,这是“贞疾,恒不死”。

    看上去就不是什么好卦象,贞疾就是缓疾、痼疾,通俗来说就是慢性疾病,恒不死好理解就是不会死,但却会很煎熬。

    似乎从结果来看,这是吉兆,毕竟只要不死就还有翻盘的可能。

    但由于张弼背负着三种因,所以就算其一是吉,另外两个是凶他也活不了。

    所以,如今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三种因果之中究竟何为头等,何为此等,何为末等。

    搞清楚主次关系后再施行各种神通道法,或是逆天改命,或是偷天换日,比如说最简单的法子以禄星盘以及六丁六甲阵隐去身形,以代行之法代他受过,那就很容易了。

    至于要说代过之法是否会积攒劫数,为张弼今后迎来更大更恐怖的天劫,那只能说不是天劫想多了,就是天道想多了,亦或是那纯阳小儿想多了。

    回到眼前来,既然要布阵,那么就要选择布阵的类型。

    正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布阵之道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天象和地形,三皇经中的太清金阙玉华仙阵虽然可行,但此阵的作用太狭隘,远远达不到张弼所想要的效果。

    因此最终张弼选择了云笈八法之一会元之法中的一种阵法,名为混沦五始阵,或者叫混沌五气阵。

    混沌又叫做混沦,五始和五气相结合便是这世间的五种先天之气,也就是云炁。

    当初张弼在天外书香曾以紫府神庭连接先天之气之法困住那魏碑然,从而让陆卓羽一击成功。

    而如今他已经通达元婴,再来布下这混沦五始阵无疑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布阵容易,但想要得到先天五气却实属不易,所以,在布阵之前还需要做另一件事,那就是为这先天五气“塑形”。

    所谓塑形,便是开天辟地,用道家的话来说,混沌初开,天地未生,气初而有形,形变而有质,这便是天地间从无到有的过程。

    因此,塑形就是塑造先天五气的气、形、质。

    从混沌无名的太易,到寂然无声的太初,到气始形现的太始,到形变有质的太素,最后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是为“一”,从“一”到“二”便是太极。

    如今的张弼没有了神魂,即便他知晓这塑形之法的全过程,但做起来就要麻烦一点了。

    而且最好找一个可以演化天象和地形之所,而这样的场所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大海,另一个则是沙漠。

    但羽渊的因果已经完结,且羽渊还关联着有崇氏的命运,张弼不能贸然选在羽渊布阵,而着眼周围,这中州南方正好有一片沙漠,名为鸣沙地,中有一教派,正是鸣沙教。

    随着张弼打定主意,便一路朝着鸣沙地而去。

    来到中途一处市镇,正在酒肆里饮酒的张弼偶然间听到了一则消息,便是那紫云斋斋主宋文渊攻打九耀星宫未果,无功而返的事情。

    这则消息虽然让张弼心中一动,却也并不在意,毕竟中州浩劫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即便中心周围有其他变故,终也影响不了大局。

    只是两大势力的火拼如此轻易就能落下帷幕,看来是有人插手了。

    随着张弼掐指一算,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因为依卦象所示,乃是元享、刚浸而长。

    元寓意着事情的开端,享寓意着事情的发展,刚浸而长原意为阳刚渐进有兴旺,指人则上下交而志同,指事则循序缓进。

    但由于这件事只有开始到发展,而并非开始到结束,对于过程来说很顺利,但对于推演全盘来说却并非如此。

    因为无论是志同道合还是循序缓进,都是一种人从于事的表现,正所谓依照规矩办事,少了变通,事情纵使办的很顺利,却未必就遂人愿。

    结合张弼所推演的初衷,紫云斋对九耀星宫的战事从发起到现在,并没有结束,而是被迫搁浅,如果是人干预了事,那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而倘若是事影响到了人,那么就是这种循序缓进的方式并没有达成想要的结果。

    总结来说,有一个人或者有一样东西迫使了紫云斋斋主宋文渊放弃了征伐九耀星宫,并且以此卦象联系张弼的初衷,也就是三个诱因,那么这一人一物便是关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