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形势来看,联合二头领王玄是必须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二头领与其他头领有潜在矛盾,更重要的是,二头领管的事最多,几乎从容把控住了山寨的后勤大权。
这并不是说二头领可以在后勤上为所欲为,毕竟山寨的仓储大头领才是名义上的拥有者,大头领的要求二头领不可能明面上反对,而是说二头领既然管的事最多,那对后勤工作就最熟悉,对后勤的调控力度也就越大,从而在后勤方面做文章是很容易的。
拜大头领不管事所致,仓储管理的人几乎全部是二头领手下,只有两三个大头领三头领的文书作为监督。但是只有两三个人,瞒过他们还不容易?
只是丁镇自己名义上都只是王达手下的一个小头领,实际上说,也才掌控了半个头领席位的话语权,凭什么去跟一个实权头领,尤其是总管山寨杂务的二头领联盟呢?
这就要求丁镇需要尽快提升在山寨里的权重,也就是说,要尽快扩大影响力,名也好,实也罢,总是要手里有几张牌,能够把身子压稳。
因此,丁镇便穿梭于各大头领部属之间。
山寨不是最近无后勤之忧吗?那就不用下山。不是要对自己的队伍做思想工作吗?尤其是在军民一体上面,没有什么比身体力行更有用的了。
于是丁镇便发了狠劲,十分的力气干十二分活,多出来两份是帮别人干。甚至咬一咬牙,把粮食钱财等也不小气攥着,有我一碗粥喝,就有你一口饭吃。
这个效果确实十分显著。仅仅十几日吧,山寨里便开始流传起了丁镇及时雨,呼保义的名号了,而且是愈演愈烈,背后少不了丁镇陈靖二人精心安排的推波助澜。
总之,现在丁镇是名头大的很,几乎要盖过了真正的四头领王达。
没错,王达是个忠厚人。他知道了丁镇的名头越来越大,便忍不住把丁镇拉来聊一聊。而且首先是王达忍不住先认怂。
“阿镇啊,你最近怎么……怎么都在传你什么及时雨的名号?你是要我这个四头领的位子是不是,这样,我让给你,我只要能老实种种田就是了。”
丁镇闻得此语,倒是抓住王达手掌,来了个握手言欢,哈哈一笑:“王叔,你怎的这么多疑?不瞒你,我把名头打起来确实是要有所为,只是不是盯着你的位子来的。王叔可知道大头领三头领为人?”
这一问,倒把王达给问的心里发虚,手上不自觉地用上了力气,把丁镇手掌握的死死的。
“大头领三头领对我还算和善,如何,可是他们看你不顺心?我只去和他们说……”
丁镇却是开口阻断了他这番言语,语气也陡然一肃,只把那日知道的讯息通通转述于王达。
果不其然,王达听完,同样是大惊失色。
丁镇便趁此时提出他的计划,言道大头领三头领非除不可,王达听了,也只能是默默不语,默认了丁镇这个计划。
“还希望王叔能够襄助一番,借你四头领的名号办事。”丁镇最后只一拱手,便潇洒离去,空留王达叹息,进了贼窝就难以独善其身,总是被人推着走。
此处叙毕,再看回丁镇陈靖二人。要想和三头领联合,最好是能试探清他的态度、条件,最好最好就是能于密室之内与之密谈。不然,以这种能人的忍性,怕是单刀直入地去问一点东西都榨不出。
然而接下来几日,丁镇却不与陈靖商量出什么秘策,两人只是用心鼓捣着一个可以改善伙食,消除乡愁的东西——铁锅。
说实话,这个世界毕竟是东汉末年,主流烹饪方式无非是烧烤,煮,蒸之类,而炒菜这种东西,不好意思,还没发明出来。
于是丁镇陈靖这两个对炒菜习以为常爱不释手的现代人就很难受了。每天喝粥,喝稀饭,或者烤点肉块,吃起来真的没有炒菜的那股味好吗。
在好几日的辛勤督造下和几次失败下,一口勉强能看得出是圆形锅状的铁锅诞生了。虽然简陋,但是至少不会漏对不对?至于铁锅的原理,也不难,炒菜的原理一样,外形勉强可以说是一样,它不是铁锅是什么?
于是当天晚上,丁镇就拿它表演了一番厨艺,包括炒蘑菇,炒野菜,甚至还表演了一番炒饭。
当然,铁锅的诞生并不是干闲事。恰恰相反,这口锅在丁镇他们的合纵连横计划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天是自己用,第二天还不得大家一起吃饭,一起欣赏?
这就是丁镇借王达四头领的名号邀请另外三个头领一起聚集在四头领屋内聚餐的理由,感受原本是子孙后代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菜肴一律是山里采集的山珍,还有河里捞的鱼虾,一顿翻炒,香气四溢,再加上二头领特批从仓库里调出来的一些酒水。真可谓是连神仙都要滚三滚的滋味。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酒足饭饱,大头领和三头领都要离去,独独二头领被王达给叫了下来。
“王头领且慢,我这有几件事还要和王头领商量。”
虽是背的丁镇陈靖给的台词,讲的事也确实是公务,王达还是免不了紧张。
“敢问王头领,这通行哨卡的证明,不知制作好没有,我手下几个弟兄要去山下有要事要办。”
王达仍旧不改老实人本色,只拿低做小来问。
王玄一滞,倒也愉悦,随意道来:“既是要下山有事要办,也不甚要紧,明日王头领只派人寻我,我签署几份交与你便是。不甚打紧。”
紧随其后,王达说完正事,倒状作无意,似是向前辈请教的语气。他更加小心翼翼地问:“二头领,这三头领的手下弟兄这几日对我们嚣张跋扈,抢我们的柴火木头,还威胁放出狠话,要我们交钱请他们吃酒,不然就要挨得欺负。二头领上山比我要早,能否提携提携我该如何应对?”
王玄只是淡淡一笑,随后的语言却是不一般:“三头领整日跟着大头领,倒也学会了狐假虎威。王头领不必客气,便是教训他手下一番又能如何?大头领不会掺和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三头领也绝不会把这件事报上去惹得自己面上不好看。”
躲在窗子下面偷听的丁镇二人听得明白,好家伙,这试探一下子就把底裤都试了出来,二头领这矛盾不小啊。
也是,毕竟是王达刻意营造的私下密谈,作为一个新头领,王达又故意留他下来,不趁此时拉拢王达,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是这话里话外挑拨的意思不要太明显,也足以显出二头领对他们作风的不满。这倒是让丁镇他们心里有了个底。谁让他们老是纸上谈兵,计划里的火中取栗全都是建立在二头领确实心怀不满上呢?
有了二头领这番话,丁镇他们才好放心地去无端挑事,最后强拉二头领站队。这波是反客为主,本来是自己要站队,但作为挑起矛盾的一方,反倒可以强逼对方站队。
最后,二头领说完,也只拱拱手:“哈哈,酒后之言,四头领也不要放在心上。”说完,他便大踏步离开。
既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丁镇陈靖二人也只进来与王达细心吩咐核对一番便一同离去。
没错,准备工作既然已经到位,该试探的也试探到了,迫害三头领的计划就要开始了。
按照既定计划,第一步就是在后勤上做文章。这就需要陈靖在幕后发力了。
自从上山一来,陈靖便“入职”了山寨的后勤部分,管的是分发粮食的登记文书。
也就是说,每隔七八天,他的上级就会根据头领的需求和二头领的审批下放任务,要求他写好文书,交与仓储管理者,让他们调出多少粮食来。
在这里打个岔,原以为山贼多半是半饥半饱过日子的,没想到这个寨子里粮食存储却也不少,混杂着山货,野菜足以撑过近两个月的那种。这就不得不再次对二头领的本事做一个介绍,山上是有部分开荒后剩下的空地被转为耕地的,山货如皮毛等拿下山也换成粮食,加上之前劫掠的物资,倒真是勃勃生机,欣欣向荣了。
而陈靖之所以一来就做到了文员的位子,一是他有点文化,能识字写字,二就是他提的建议被二头领采纳了,这个位置是嘉奖他的功劳。
陈靖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山寨内的物品流通的,他的意思是,山寨向山下的物品输送是很有限的,因为组织的打猎采集等行动收获大多归个人所有,而从他们手里掏出来这些收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收获统一用粮食定价,然后统一拿到山下销售,这样寨子里的人也能拿到更有诱惑力的粮食,山寨本身也能通过贩卖山货赚上一笔。
其实这些都是已经有了的,只是范围和力度不是很大。而陈靖的更深层意思是:为什么不组织一支专业的商队,在山下,利用井陉的优势在冀州和并州间来回做二道贩子呢?而统一销售,也正是为了专业化和统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