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火车站。
邱大勇把手机屏幕按亮,看了下时间,已经1点18分。
“立文,快起来,已经快1点半了,我们要去验票。”
喊了两声于立文,邱大勇把自己的行李拿好,准备去验票。
现在距离和郭富吃饭,已经过去三天。
三天前,趁着郭富有点醉意,邱大勇成功签约郭富。
虽然也是两个月的期约演员合同,但举起手来的拍摄时间也就两个月,已经足够。
并为了最大程度压榨郭富的价值,邱大勇还忽悠郭富在剧组外出取景的时候给大伙煮饭。
美曰为郭富打掩护。
毕竟不是所有戏都需要郭富参加的。
但如果郭富作为剧组的大厨,剧组外出,跟着去不是名正言顺吗?
这是为郭富上保险。
而且还可以让郭富可以随时随地锻炼厨艺,一举三得。
后面两天,邱大勇采购道具,于立文招人,他们连个晚上回公司看仓库兼组装道具。
现在加上邱大勇、于立文和郭富,某公司的拍摄团队已经28人。
就差女大学生和中村下等兵。
这两个角色也急不来,只能慢慢找。
算了下时间,邱大勇发现5月还有半个月才结束,不能把时间耗在这里。
就和于立文说打算先去h省看看取景地的情况。
虽然说有蓝星的地理位置参考,但毕竟不是蓝星,不到现场看看,邱大勇心里也没底。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把拍摄场地的风景描述了一下,于立文居然说这个地好像他家里附近的风景。
不过他们村不是叫郭什么村,是叫鸽窝村。
h省鸽窝山上的鸽窝村。
以前他们村所在的山很多鸽子在山里打窝,人叫多了就被喊成鸽窝山。
他们村子也被喊成了鸽窝村。
“”
邱大勇很想吐槽这个地名,不过毕竟不是蓝星,地名什么的有变化很正常。
主要是真的是太巧了!
随便找的副导演,老家的风貌居然和自己需要的外景差不多。
可能会与蓝星的有出入,但差距只要不相差太大。
剧情开展的几个景点要素符合要求,就可以用来拍摄举起手来。
“好,马上来!”
听到邱大勇喊自己,于立文一个激灵,就醒了过来。
于立文跟着过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于立文很久没回家了。
想顺便回去看看。
二是,作为鸽窝村的人,如果邱大勇真的选了鸽窝村作为拍摄地,还得于立文跟鸽窝村的村民谈一下。
拍摄可离不开鸽窝村民的支持。
因为不是假期,前面还有个五一大假,现在火车站的人和平时比少了很多。
邱大勇和于立文没用几分钟就完成了验票,顺利登上火车。
“手信我找托运了,到站后记得拿回来就行。”
邱大勇和于立文的行李不多,除去洗刷用品,就几件衣服。
占位置的反而是他们两买的京都特产手信。
原来于立文是想自己买的,毕竟好几年没回去了。
但作为公司老板,还要使用别人的村子作为拍摄地,第一次拜访怎么也要有点表示。
邱大勇直接禁止于立文自己买手信。
用某公司的名义,给鸽窝村每家每户都买了手信。
有些支出是不能省的,就当是场地费用。
而且别看是一个村子,但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村里面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
现在鸽窝村里面的基本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
“嗯,知道,不过到h省后,我们可能要租辆车,不然这么多东西我们两个拿不回去。”
作为鸽窝山本地人,鸽窝山附近的交通情况,于立文还是比较清楚。
从京都火车站到h省火车站要4个小时左右,从h省火车站开车到鸽窝山要三个小时左右。
再从鸽窝山回到鸽窝村,要一个小时左右。
前前后后要8个小时。
如果只是邱大勇和于立文还好,顺便坐什么车都能回去。
但现在拿了这么多东西,大巴车肯定不让他们上。
除了租车,邱大勇和于立文还真没其他什么方法可以到鸽窝村。
“放心,我已经打电话预约好了,我们到火车站后,会有人给我们送部面包车的。”
前世在蓝星到处跑业务的邱大勇,这方面早就熟门熟路。
在出发前,已经给h省的汽车租赁公司打电话租了一辆面包车。
到时候直接开四个小时车到鸽窝村。
既解决了运输问题,也解决未来几天的交通问题。
鸽窝村这么偏僻,邱大勇还要到处取景,没有交通工具,走个三四个月都不一定能把鸽窝山走一遍。
“嘻嘻,还是邱导考虑周祥。”
小小的拍了一下邱大勇的马屁,于立文也不再说话,找好位置又继续睡了起来。
昨晚邱大勇和于立文组装玩具火车模型,组装到两三点,现在困得要命。
呜!呜!呜!
熬惯夜的邱大勇早就习惯。
虽然有睡意,但一时半会的,邱大勇也睡不着。
看见火车已经启动。
邱大勇也没浪费时间,拿出笔记本,把到了鸽窝山后,要选择的拍摄地给整理一下。
举起手来的取景点就几个。
第一个取景点是开场的学校,这个好办,只是要外景,横街里就有拍摄点,租半天就能完成拍摄。
第二个取景点是火车站,这个是最好处理的,到火车站找站务租两小时停放火车的区域拍摄。
又不是拍火车,只是要他们的景。
第三个取景点是火车的打斗景,这个和第二个场景结合,在鸽窝山附近拍,搭建一下场景。
之后的取景点就全部都在鸽窝山选。
至于怎么选,还是得到了鸽窝山上才能定。
希望一切顺利!
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邱大勇也难得的放松了一下。
穿越过来一个多星期了,邱大勇虽然没心没肺,但穿越的焦虑感还是不停侵袭邱大勇,
所以邱大勇这么急找赞助,这么急拍戏,这么急落实一切。
不是当事人没有能体会这种感觉。
银行欠款是一回事,邱大勇感到茫然才是主要原因。
杨婷也只是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时间遇上了邱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