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二章 反曲弓的余晖
    回到了苏武在长安的家,这是汉武帝赐给苏武的宅子,而长安的一众好友在得知苏武回来之后,纷纷是上门送礼,韩城这边也去展现了一些手艺,因为这是汉武帝亲自上门来吃饭了,指名道姓也要韩城制作。

    不知怎么了,起初以为两三天就能结束的宴会硬是持续了7天。苏武的两个孩子,现在也是自己的兄长,两个兄长也是从小学习弓马知识,像青年男子普遍习武这是常态。

    “两位哥哥,亚父明日不会再宴请了吧。”

    韩城做饭是真做怕一共7天的宴会,汉武帝直接来了5天,一个皇帝天天来,韩城都想叫他汉五弟了。

    “父亲的朋友太多,明日应该不会宴请了,另外陛下赐给你三个金果,并让父亲给你请好老师教你学习。”

    韩城一听这个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自己从上一辈子就开始学习,这一辈子还要学习,是不是有些太难受了,上辈子学习老师好歹不体罚,这辈子两位兄长去学习手被打的肿的跟馒头一样。

    不过好在汉代的食物获取不方便,除了皇帝是两餐多一点,因为他要有一些小东西吃,其他的功候王爵,皆是一日两餐。

    “兄长大人,就不要管我这个人,我好歹也是有老师教的不是。”

    韩城准备把这个事情推脱给自己的梦中老师,大行令先生。

    “两位兄长是否有自己的弓马刀剑?”

    “祖父未曾说过,我兄弟两人还没有。”

    “那就请兄长在父亲面前帮忙美言几句,读书这个事情能免则免,两位兄长的弓马刀剑小弟全包了。”

    “小弟虽没有本事,但是弓马此道还是比较熟悉的,小弟要的一些材料,还想父亲和兄长大人去筹备一下。”

    此时都是盐铁专营,想要获取铁器得到指定的地点去,而韩城这边则是要亲自给他们打造一把剑和弓,想要获得帝王赏识,读书可谓是一条坦途,但此时百家学说,可谓是交辉相应。

    而且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古代人肯定是格格不入的,要想入世,不仅要遵守游戏规则,还得在游戏规则内得到赏识,这就要走华山险境。

    弓箭历朝历代来说,清朝的弓最强,至于说剑这个事情,主要就是材料的问题,只要材料强度够了,哪怕是坨屎,都有很强的杀伤力。

    而韩城现在最善此道,就是怎么让汉朝的弓更强剑更利。同时,可以用一些奇巧之物来吸引财源,和朝廷进行混合企业,让朝廷获得财源来进行对匈奴的争吵,对边疆的镇守,毕竟汉武帝可是一个会花钱的,可不是会挣钱的。

    其实弓这个事情就可以开始,韩城可是找到了竹子,现在这东西没有必要一次性上那么好,用清朝的办法去做弓,已经是现代汉朝科技里最顶峰的,而且包括工件的尺寸长度都有精准的定义。你不必说清朝什么都不行,但是在冷兵器里面,清朝已经算是巅峰时期了。

    韩城也向苏武提出了这个想法,苏武手里可是有自己的一把弓的,而且苏武的那些护卫,现在都成了忠义将军,手里的弓可是被他们珍藏起来,即便是在军中,也很少见到这样性能好的弓。

    苏武和卫青的感情比较不错,顺便也向韩城讨了一个弓,给卫青做的。像这样的将军家里最好兵器,韩城的一把弓,虽然还没有流传出去,但是苏武已经展示了这把弓的优越性,现在只是小范围的传播。

    此时的卫青隐退了,但是该有的能量和关系是肯定都有的。

    韩城这边不再做饭之后,每天开始进制作,弓箭的制作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是烤制做的竹弓,没有季节性的要求,所以贴胶,粘连基本上都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几日内就完成了。

    然后就是弓弦的材料,韩城与他们的力气去做标准,但最终他们也没有说是能够吃很大的力,即便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最多也就是12斤,但是弓箭手要多次反复的发射,不可能用那么大的力。

    韩城给他们定了一个标准的力气,45斤的弓,能够保证他们拉开,还能够再多次发射。这样能保证最起码12米的距离平射以仍旧有危机,至于抛射,那当然就更远了。

    反曲弓主要依靠的是弓身的一个弹力,要是按照考工记去做的话,一个弓最起码要三年时间。这就大大的影响了部队的军械补给,一旦出现较大的损失,可能就无力再次发动进攻。

    至于箭这个东西,其实外面市场买的就有,不需要去专门去做。

    给弓身上油上漆,清代的复合弓有讲究,那也是穷讲究,本身的设计就已经非常完善了,没有必要去讲究那因为时间而造成的那一点点弹力差距。

    韩城这边儿也是和大多数人聊了聊,很多步弓都不是那么大的一个分量,分量都不大,因为他们还要保证多次发射的准备,射得远也要射的强,这就是设计上的事情了。

    现在的长安随着苏武在匈奴扣押了1年的事情慢慢发酵,许多百姓都慕名而来,他们对于英雄的态度就是静静的放下自己手中力所能及的东西,然后在苏府门前行礼。

    不过这个事情也是汉武帝在暗中观察,他需要在民众中树立一个英雄,而苏武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韩城这边第1批的弓就已经做好了,这一批数量其实不少,主要是要让苏武去送人情的。弓箭这类东西,其实在汉朝也算是高端奢侈品,如果你的功性能优良,那更是高端中的高端。你说珍宝这一类的东西在汉朝相对来说可能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普通人家他们不追求这个,他们需要考虑的是男子,到适龄年龄的时候需要去服兵役,而且是义务兵两年,如果自己发展的好,还可以延长。

    但是想要在军中能活得下去,一方面肯定要有好的体魄,另一方面则是要有好的兵器,兵器这个东西其实汉朝是给配兵甲的,但现在的汉朝也不富裕,也就造成了现在的武库里的武器,并不如前1年甚至前2年的质量。

    而且此时属于青铜和钢铁的过渡时间,你说有铁剑吗有,但此时铁剑并不能达到刚才那样优良的性能,铁剑在使用中过软,劈一下可能就变形了,这对于作战中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即便是加大。铁件中的碳含量,但是碳过多又容易变脆,虽坚硬但是比较脆,在性能上又不如青铜剑那样好使。

    你说没有好的铁剑吗?这是肯定有的,好的铁剑已经初步的摸到了碳钢的边缘,因为这个过程是不可控的,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个归功于铁矿质量好。

    从西域进口钢材这个时间不短了,这可是从印度进口过来的钢材,打造出来是有花纹的,但是现在看来折叠锻打也能出来花纹,虽然不知道他那个花纹是怎么形成的,但是人工是可以合成的,只不过要费力一些。

    韩城现在就是主做的,就是平民以及王侯当中的高端奢侈品弓箭,平民没有钱的,我们可以用竹子做的,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王侯将相的我们可以选用更好的木材,在弓身上描金刻银,你想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干。

    只不过第1批没有那么做,这只是试验型的,主要以实用耐用,坚固为主。同时速拿出去送礼,也是为了小范围的对韩城制造的反曲弓进行扩散。

    苏武平常见的都是什么人,高端人群,他们的购买力强不强,强非常强。高端人群的购买力会影响下层人群对于高端产品的追求,韩城要借着这个事把自己的铺子给开出来,咱们就是为了生产高端产品的弓箭,现阶段埋头苦干,抓紧赚钱。

    汉武帝帝时期还没有那么多门阀,但是学阀已经有了,他们也就是常说的御史大夫之类的,汉代的官员主要都是察举制,说不好听一点,这都是家传的官职。除非你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就比如卫青那样,从奴隶提拔到将军。

    但是这样做是有代价的,卫青自从漠北一战之后再也没有进行过大的战争,霍去病当然更惨,打完几仗就死了,汉武帝对霍去病很看重啊,这中间没有阴谋,怎么可能?

    而且17岁继位的一个皇帝,说晚年滥杀忠臣无辜这期间肯定是有隐情的,但是不管怎么滥杀,他对霍家人非常好,人家可是出了一代权臣的。

    韩城现在要从方方面面开始改变这种状态,看着屋子里的这几十把的弓,像是杂物一样堆在里面。此时都还没有上弦,一旦上了弦,这东西就是杀人武器。

    “两位哥哥挑一把吧,目前来说咱们家还不能冶铁,我需要让亚富问一下大司农,如果违反了国法,恐怕谁也救不了我们。”

    此时政府是盐铁专营,特别是此时对于制甲来说,政府的管控极严,毕竟铁甲相当于现代的坦克,你允许别人家里边儿藏一辆坦克吗?

    韩城这边儿说的是情真意切,两位哥哥此时也不管什么了,他们对于屋子里的几十把弓,那是相当眼馋的。制造的过程他们也都知道,而且他们也都试过了,不管是抛射还是平射,距离威力都是比军用的要更好,即便是同伴之间花重金买来的弓箭,他们也不认为这些钱花出去一定比自己的要好。

    “韩弟,能做到如此,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剑和铁甲官府会准备,如果我们去私造,怕是要抄家灭族啊。”

    韩城反正也就无可奈何了,给你好东西你不想要,那没办法,现在的钢材可能还比较一般。但是自己做的可不比他们的差,而且可以折叠锻打增强铁件的美观性以及强度,技术层面上不知道要比官府发的高多少。

    两位兄长兴高采烈的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弓,然后带着就出门找同伴去玩耍。现在整个民间都是尚武的,同伴之间比试射箭,甚至比武都是被允许的。

    适龄青年都是配剑而行,至于那些读过儒家经典的,更是一手好的剑术,人家那是正儿八经的儒家弟子,哪儿像后世的儒家弟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对于这种复合弓,韩城拿了一个,去找亚父了,自己的两位兄长怕是早就把自己吩咐的事情给忘在脑后了。

    “亚父,第1批弓制作已经完成了,用的是竹胎,威力不逊色我们在匈奴用的。”

    韩城恭恭敬敬的把弓箭递过去,苏武从高堂的案子起身下来,接过韩城手中的弓。清代弓的形制可是相当优美的,公孙长而优雅,至少比现在的汉代工要大一些,但是威力也要更大一些。

    “此物甚是美观,看来卫青下了拜帖,自己也不算空手而去了。”

    苏武这边拉了拉弓弦,然后从一旁的柱子上的箭袋取了一根箭。

    “走,你我去试试去,看看我家麒麟子手艺如何。”

    “不敢不敢,亚父请。”

    苏武是军事家族出身,汉武帝赐的院子可是有一个小的校场的,在中间有一个箭靶挂在墙。

    “从此到那儿共1步,我来试一下威力如何。”

    苏武轻轻拉动弓箭,拇指扣住箭羽,然后手一丢,箭嗖一下就飞了过去,牢牢的钉在靶子上。

    “哦?这可是百步啊,一般要能射百步,没有李广将军的那副力气,怕是拉不动的。”

    “亚父,没有那么难,此弓制作难度比考工记要简易许多,但所需之材料更是精中之精选中之选,此弓还是较小一号的,大一号的乃一人之高,但需配重箭才可使用。您手上这一柄,所用之力不会超过一石,外贴羊角,内贴羊筋,弓弦乃皮绳所制,不受寒暑之气。”

    韩城所做的是稍小一号的清弓,这玩意儿算是帝国的余晖了,不过像这样的设计就已经是冷兵器当中的顶级战力了,匈奴想要超越这样的顶级武器,除非他们发展出来一个不同的科技,比如火枪。

    以目前这个形式,韩城觉得火枪出来的概率比清弓出来的概率要更小一点。

    而此时韩城为什么要选择清代的弓箭,那是因为现在汉武帝的箭头还都是普通的青铜箭头,青铜是比较重的,要是用常规的中原弓弩,8米就已经是个极限了,基本不会再有杀伤力了。

    而当苏武过去拔箭的时候,苏武发现箭已经穿过了,而且箭头已经没过后面的墙体。不要意外,现在汉代的围墙可不是砖石,而是两块木板之间夹土,也就是版筑。

    “此乃宝物啊,可为家传。”

    苏武拿起弓箭小心的说道,不过韩城还没有给他说,自己也给了两个哥哥,一人一把呢。

    “亚父,我这里还有几十把呢,到时我想做一个铺子,售卖这样的弓箭,是否可得百金。”

    “可,只此一项,可受用无穷。”

    苏武这边笑着对着韩城说到,对于自己的义子,他可是当亲儿子看的。弄个铺子算什么,这个功可是要引起一个巨大的潮流的,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大大超出了苏武的预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