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派如何暂且不说,那朱长龄带着朱九真下了武当,直奔滁州而去。
“师傅,这些人好可怜啊!”卫壁一脸怜悯的说道。
这日,朱长龄等人来到濠州,只见赤地千里,遍地饿殍。
原来濠州发生了旱灾,但是元廷丝毫没有救灾的打算,任由百姓自生自灭。
本来如果只是旱灾倒不至于遍地饿殍,只是粮食产量大减,农户纳了田税,自己留不下什么粮食了而已。
大地主家的地都是良田,水利灌溉沟渠都是齐备的,粮食产量纵有减少,总有余粮借给贫穷人家,把土地、孩子抵押给他们也就是了。
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旱灾随之而来的是蝗灾,蝗虫可不管你是地主还是穷人,蝗虫过境,粮食颗粒无收。
家中有余粮的勉强能活,没有余粮的只能等死,毕竟在这极度缺粮的灾荒之年,卖儿卖女都不见得有人买,粮食自己都不够吃,买个小人回来不是浪费粮食吗?
几乎每家每户每天都有人饿死,而且很多穷人饿死了都没有地方安葬,只能用草席一卷扔在门口任由太阳暴晒。
久而久之滋生病菌,瘟疫自然爆发了。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就出生在濠州的贫苦人家,十几岁的时候家乡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一家五口人,接连死了三个,只剩朱元璋跟他哥哥两个人,家里没有地安葬家人,去求地主给块荒地却被拒绝。
“师傅,我们帮帮他们吧!”卫壁央求道。
朱长龄无奈道:“濠州遍地饿殍,我们又能帮得了多少?现在就算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粮食,就凭我们带的这些干粮能救几个人?”
卫壁苦闷的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他们饿死吗?”
没想到卫壁竟然有如此仁善之心,或许卫壁已然不是本来的卫壁了。
朱长龄语重心长的说道:“壁儿,救得几个人是小善,救得万人才是大善,你要记住,将来有能力了推翻这个残暴无能的朝廷,救万民于水火,那才是真正的大善。”
卫壁认真的的点了点头道:“师傅,我知道了。”
朱长龄看着卫壁那坚定的眼神,满意的说道:“我们先离开此地,万一感染了瘟疫可不得了。”
又过了几个时辰,已经是大中午了。
朱长龄一行人来到了濠州一处偏远的小山村,忽然一阵肉香味传来,马车里的朱九真露出小脑袋说道:“爹爹,好香啊,我饿了!”
距离朱九真被打伤已经三天过去了,现在虽然能吃能动,但依然脸色苍白。
见朱九真那苍白的小脸,柔弱的声音不像平常那样充满活力,朱长龄一阵心疼说道:“好,这定是哪家在做饭,我们去买点来吃。”
马队开进村庄,果然见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一人用木棍串着一块肉在烤着,肉的表面在火的烘烤下被,一滴滴油脂掉落在火堆上,爆发出诱人的香味。
眼见十几个带着兵器的壮汉出现在村子里,那几人许是怕食物被抢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慌张。
一个年龄在他们中算大的壮汉起身问道:“你们是什么?我们村不欢迎外人,还请离开吧!”
卫坚从队伍中走出,对着那人说道:“我们去滁州探亲访友,过路这里,看你们在烤肉,想向你们买一些肉食可好?”
那壮汉却不愿意,不耐烦的说道:“你们走吧,我们没有多余的肉。”
卫坚一脸不信说道:“你们那至少有四五十斤肉,你们四个人吃得了这么多?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那壮汉又说道:“不止我们四个,我们还有家人呢!”
卫壁说道:“那把你们家人叫出来?我看看,就是过年你们一家也吃不了四十斤肉吧!”
说着,卫壁就想过去拿挑肉。
那壮汉伸手拦道:“你这人怎么回事?想趁着人多欺负我们?我告诉你,再不走我就喊人了,到时我们全村的人都来了,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三人见自己同伙拦不住那外乡人,顿时一起过来过来喊道:“怎么回事,想抢劫哪,那我可喊人了。”
“快来人啊,有外乡人来欺负人了!”
“快来人啊!要杀人了!”
朱长龄听见他们大呼小叫的,眉头一皱,走了过来,向卫坚问道:“怎么回事?买个肉而已至于这么激动吗?又不是不给钱。”
那壮汉见这伙人的领头人模样的过来了,大声喊道:“我们不卖,你们赶紧走。”
“啊!”
这时传来了卫壁的惊呼声,原来卫壁见那四人跟卫坚在拉扯,就想着先把肉拿到手再跟他们争论,却发现了一件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