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天隐隐有些透亮,明珏正窝在娘亲的怀里,哼哧哼哧,吃的香甜。不管怎么说,既然穿越了,日子总要过,该吃吃该喝喝。连控制不住大小便也觉得万分正常,反正他是小婴儿嘛。
“当家的,可是要抱五娃出去了?我给他换个衣裳和包被。”陶氏接过柳老爹手里的碗囫囵的吃两口。
“等你吃完,还早着呢!你多吃点,还要下奶,没吃饱可不行。等明儿个去点心铺,给你带点零嘴回来。”柳老爹想着三个蛋哪里够?黑面馍馍没有营养,明天可以煮二合米饭,再去网点鱼。
“费那钱干啥?那些个糕点老贵的呢!”陶氏虽然嘴上嫌贵,不想买,可是翘起的嘴角却能看出她心里很受用。
“我来看看我老儿子。”柳老爹没出声,走至炕边,看小儿子去了。
“呀!他娘,瞧这小模样,像你,真真儿好看。”
陶氏得意起来,“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生的。我给他换衣裳,换好了你抱出去吧!”
衣服和包被是早就准备好的,小娃儿皮肤娇嫩,只能穿细棉布。没一会儿,换了身新衣赏的柳明珏就被柳老爹抱出去了。
柳家邀请了柳老爹的大哥和亲戚邻里,本家亲戚和陈氏、李氏娘家人,入门时身上都挂着葱和铜钱,意味着聪明,有钱。
此时大多数客人都来齐了,一家人忙忙碌碌也准备齐全了洗三的礼仪用品,就连赵二婶也到了。
赵二婶在院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陶氏房间床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摆上供品公鸡、母鸡各一只。
因是市井小户,所以也没那么多讲究。赵二婶就对着东方象征性的拜了三拜,又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院儿里。随后从柳老爹手里接过柳明珏,“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柳家从柳老爹开始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柳老爹扔了十个铜板在里头。就轮到了柳老大,柳陈氏就代表老大家添了五个铜板,这都是事先柳老爹给的。老大、老二一家五个铜板,到添盆的时候扔的。
随后李氏上前,往水里扔了三个铜板。柳老爹眼角一抽,这老二家的,他可给了五文的,她竟然只添了三文,还眛下两文,简直是眼皮子浅到了家,连这种钱也抠。
家里人添完了,就轮到了族亲。柳氏旁系没来,族长柳长盛的婆娘,也就是柳老爹的大嫂,上前添了八文,柳大嫂的大儿媳曾氏添了五文,二儿媳也是五文。至此,族里就添完了。轮到亲近的亲戚,邻里了。
几个长辈依次在木盆里添了清水,其他亲友邻里放了点吉祥果子,周围环境喜庆热闹。
“添盆”后,赵二婶先把明珏扒光了,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这才开始给明珏洗澡。柳明珏一沾冷水,打了个激灵,立马叫出了声。
赵二婶看小娃“响了盆”。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柳明珏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他梳头打扮一下,“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又用鸡蛋往明珏脸上滚滚,“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洗罢,把柳明珏重新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一打聪明,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拿起秤砣儿比划,“秤砣虽小压千斤”。拿起锁头三比划,“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
再把柳明珏托在茶盘里,把柳老爹事先准备的铜钱往柳明珏身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最后用小镜子往他屁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赵二婶把之前供给各位娘娘、炕公炕婆的纸钱、元宝等贡品,拿到院中一起焚烧,说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
随后又把刚才烧尽的灰,用红包包起来,放到炕席底下压好,愿炕公炕婆永远保佑这一家人平平安安。最后稳婆给主家道喜,主家封个大红包给稳婆。到此,“洗三“的仪式就大功告成了。
结束后,大家又一哄而上,围着柳明珏,夸他长得好。特别是他娘今天给柳明珏换了一身红色的衣裳,更显得他玉雪可爱。
赵二婶将柳明珏抱还给柳老爹,忙着收拾东西,脸上笑开了花,这柳家还算大方,得有三四十文呢!还有这么些的果子,这趟可没来错,比接生的钱还多了,这收生姥姥可是个好活计。边收拾边想起刚才抱着的那小娃,是真长得好,还没见过哪家的娃子长得那么好呢!不过又想起陶氏那姣好的脸蛋,也不觉得奇怪了,儿子那是随娘的多。
外头亲戚邻里既然都来了,还是要留下吃一餐的。这会儿大家都没走,叽叽喳喳地闲聊起来。
明珏觉得实在伤自尊,也不知道是不是变成婴儿,很多本能都控制不住,带着泪痕回到母亲怀里,这一刻他感觉到了母亲的安慰。
明珏回到耳房,趴在母亲怀里滋滋地吸着奶,听着陶氏的心跳声,慢慢平复着刚才不断起伏的心情。
明珏是婴儿期,目前只能喝奶,就是太容易饿了,母亲陶氏的奶有点不够他吃,每次都没吃够,短时间内就又饿了。
柳氏正抱着儿子喂奶,就听到门口传来陈氏和李氏亲家的声音……
赶忙整理下仪容,坐等来人。
陈氏和李氏娘家人洗三后,没有和别人一样吃完一碗鸡蛋面就离开柳家,反而留下来想和自家闺女聊聊。
“亲家母,恭喜恭喜啊!”李氏的母亲王氏来了耳房探望陶氏,并把手上挎着的篮子递给旁边的柳长青,跟着来的陈氏母亲何氏也把礼一并递给了柳长青。
陶氏就着柳长青的手看到两家分别装有二十个鸡蛋,红糖,豌豆黄等满满的一大篮子,心里很满意。
“哎呀,亲家母,太客气了!”陶氏头上带了块抹额,靠在床头招呼道。
“哪里!哪里!谢谢亲家母这些年对陈氏的照顾。”何氏抢着说道。
“哎,看看五娃,可长得真好看,皮肤也白,以后肯定迷死柳林县的小姑娘。”李氏老娘站在炕边转移话题。
陶氏心情好,难得计较。说话间陈氏和李氏母亲又纷纷摆出绣工出彩可爱的老虎服,虎鞋,虎帽等,精致的一套虎帽虎服看着就特别可爱。
“呀!这绣工真别致!让大家破费了!“陶氏看着大儿媳和二儿媳娘家人这样,知道是希望不要为难她们女儿。
随后一群女人就坐在那里闲聊着,相互夸夸自己的孩子。说陶氏生的日子好,还没有到大热的时候,坐月子舒服。一会儿之后,陶氏面露疲色,有眼色的亲家就告辞离去了。
陶氏发现小儿子好像特别不喜欢别人亲他,一亲他,就皱眉,久了开始大哭,因为这个他爹都不敢在他醒着的时候亲他,只在他睡着时,偷偷亲下。
快到中午,明珏饿醒了,就开始嚎嗓子了。
陶氏正和柳长青说着五娃不够吃的事,听到声音赶紧转头开始喂儿子。
“五娃,醒了啊!”明珏吸着奶,眼睛往声音的地方看,模糊糊看到人影,听着声音好像是老爹,坐在床边瞅着他。
“当家的,这小子喝奶都特别有劲,性子特急,可能过段时间奶就不够吃了”。
“莲娘,没事,我记得长桥巷也有一户,那家娘子生下娃没奶,还好家里母牛生产了跟着一起喝,现在也养的身体很好,我到时候问问县城附近村里有没有生牛犊子的”。
“嗯,太好了。”既然知道还能喝牛乳那就不怕了。
看着五娃这么能吃,柳家人只能把鸡都杀了给了陶氏补身体,陶氏年龄也大了,虽吃的好但还是有点供不上。
柳老爹想办法从县城附近村里有养羊的人家那买了一头母羊,虽然用手法煮了还有点腥味,但也能接受。
陶氏养着孩子虽吃的好,看着却没胖,柳明珏吃的白白胖胖的,像个糯米团子,全家人都很高兴,嘴壮能吃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