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七十四章 极限施压
    赵煦到庆寿宫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申时了。

    申时,又称哺时,秦汉以来,一直是第二餐的时间(古代百姓,都是吃两餐的)。

    而权贵们,则在这个时候,会食用茶水、点心。

    类似现代的下午茶形式。

    通常,斗茶等娱乐活动,也是在这个时间点进行。

    所以,赵煦给两宫问了安,就被向太后拉着坐了下来。

    然后,向太后就亲自为赵煦,打好一碗茶汤。

    「六哥尝尝看,这是御厨那边新出的茶法。」

    「加了些牛乳,用来调配,据说很受欢迎!」

    赵煦接过来,尝了尝,眼睛就亮起来了。

    这味道,浓郁的茶香混合着浑厚顺滑的奶味。

    怎么说呢?

    和现代的奶茶,颇为相似。

    但,味道远胜赵煦喝过的那些现代奶茶。

    想想也能理解了!

    现代的商业化奶茶,用的都是很一般的茶叶。

    而如今,宫中的茶叶,都是建州北苑的御茶。

    属于最顶级的团茶,价格甚至超过等重的黄金。

    「味道怎样?」向太后在旁边关切的问道。

    「很好!」赵煦赞道:「绝妙!」

    向太后顿时开心起来,道:「这是御厨张纲所献的方子,言是其在汴京的饮子店今年新用之法,因其大受好评,故献宫中。」

    赵煦听着点点头。

    在汴京这样的商业度极高的市民城市。

    如今,已隐隐有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特征了。

    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什么呢?

    现代的教科书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募的劳动者。

    很不幸,如今的汴京城,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

    给皇帝服务的御医,在马行街开着医馆。

    招牌牌匾,光明正大的写着:金紫医官药铺的前缀。

    自然,都是皇家太医的买卖。

    像是给赵官家们服务了三代人的孙奇,就在马行街有着足足三间大药铺。

    虽然坐堂的医生,不是孙奇,只是他的徒弟、子孙。

    但这三间大药铺,日进斗金不为过。

    京城的奢遮人家,想请他开个方子,非千贯不可!

    此外,赵煦身边的太医钱乙,现在也在汴京城开了一个‘钱家医官药铺"。

    听说也是赚的盘满钵满。

    赵煦即位后,局面进一步瓦解。

    在他的指示下,御厨们,也踏出了创业的道路——由赵煦指令冯景,安排内侍省出资资助御厨们,并由这些御厨的妻子/丈夫等(北宋御厨男女都有),在外按照宫中法子,开设各种吃食店,而内侍省只是少少的分一半利润就可以了。

    那个叫张纲的御厨,想必就是创业大军的一员。

    而接下来,等到汴京学府的蒙学、小学开学。

    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也将在孔方兄面前瓦解。

    这种温水煮青蛙,潜移默化的法子,在大宋这样的社会中,效果极佳。

    恐怕,只有等一切都无可挽回的时候,道学家们才会猛然惊醒,田园牧歌,已是过去。

    新的世界,一切都将看钱说话。

    「这样啊,很不错呢!」赵煦说着,就端着茶盏,就着点心吃了起来。

    他的饮食习惯,一向很好。

    总会将食物吃光,不会有半点浪费。

    这次也是一样,向太后给他的茶水、点心,他很快就吃的干干净净。

    然后就拍拍肚皮,舒服的说道:「好饱!」

    「母后的手艺就是好!」

    「再这样下去,儿又要长胖几斤了!」

    向太后看着,很是高兴。

    那些点心、茶汤,确实都是她带着文熏娘和狄蔷在宫中亲手做的。

    「六哥喜欢就好。」向太后说道:「等六哥长大了,母后就在宫中,天天给六哥准备吃食。」

    「好!」赵煦乖巧的说道。

    太皇太后在旁边听着,多少有些吃味。

    便道:「官家,明日就要开经筵了,老身命人给官家,制了几套新衣裳,等会官家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

    「多谢太母。」赵煦连忙谢道,然后他问道:「孙臣听说,太母想要考较孙臣功课?」

    太皇太后于是坐直了身体,严肃起来,道:「确有此事。」

    「老身听说,官家暑休期间,一直有在看书,不知都在看些什么书?」

    赵煦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回禀太母,孙臣这两月,除了出幸开封府外,一直在宫中看史书。」

    「已看了史记、汉书。」

    两宫自然对此早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听到赵煦亲口承认他在看史书。

    这可不得了!

    须知,天子成年的标志之一,就是能看懂史书。

    特别是国史!

    看了国史后的皇帝,普遍都会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发号施令的能力。于是,太皇太后问道:「官家都能看懂?」

    赵煦点点头,道:「孙臣还写了不少备注呢!」

    上上辈子,曾经主政天下的他,自然知道,史书的重要性。

    在儒家文明的社会,史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载体。

    也是政治说明书。

    看懂了史书,也就看懂了历朝历代的政治。

    若再能从文字里,推敲出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相的话。

    那么,这个皇帝也就能够合格了。

    是故,历代明君,无不读史,而且会很自律的每天都看一段史书。

    「真是祖宗保佑!」向太后笑着对太皇太后道:「六哥如此聪俊,定可兴我赵氏。」

    太皇太后点点头:「太后所言甚是。」

    于是,她便公式化的考较了一下,一些史记、汉书的内容。

    而赵煦对答如流。

    听完赵煦的回答,这位太皇太后的内心,多少有些落寞。

    因为她清楚,照这样下去,她能听政掌权的世间,比她预计的可能要少的多。

    恐怕等不到官家大婚,朝臣们就会不耐烦。

    那时候恐怕就不怎么体面了。

    想要体面,就得提前交权!

    对她来说,值得安慰的是,这个孙子是孝顺的,而且对高家无话可说,可以说事事都替高家着想,能给的恩典,全部都是拉满。

    以至于,高家人甚至更亲近这个孙子,而不是她。

    高遵惠和高公纪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两个家伙在外面的事情,现在居然是先报告福宁殿,再来庆寿宫请示!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也是在心中叹了口气:「官家,是有天命的圣主。」

    「老身给他操持两三年,就该退了……」

    连高家人都更亲近、拥戴这个孙子。

    其他人还用想吗?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给向太后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对赵煦道:「听说六哥近来曾下了手诏,命开封府考较在京寺庙主持、僧首们的佛法?」

    赵煦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他知道,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是虔诚的佛教信众。

    两宫都在宫中,供奉着佛像。

    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吃斋念佛。

    遇到英庙、先帝生辰、忌日,更是会遣人去太平兴国寺、护国寺以及开宝寺烧香祈福。

    便解释道:「儿这是依祖宗故事而为。」

    「祖宗有‘保明行止",约束僧人,严肃清规戒律之制。」

    「奈何近来,僧人多不修法,出家人六根不净之事频发。」

    「开封府司录司更报,有御赐紫衣的僧人,在汴京浴室司中聚众Yin乐,还美其名曰:在欲行禅,面对他人指责,更是自言‘我自调心,干汝何事"!」

    「佛门清静地,腌臜如此,儿岂能容?」

    两宫听着,对赵煦的话,自很赞同。

    她们其实也很讨厌如今市面上的那些大和尚的做派。

    和尚们不念经,反而经商。

    出家人不出家,反而厮混勾栏,甚至和***同居,和官员往来,追逐名利的比比皆是。

    几乎所有名臣士大夫,都有那么几个和尚朋友。

    太皇太后颔首道:「官家要严肃佛门清规,自是好的。」

    「只是,当代僧人多不习佛经,若有司以佛经考较,恐怕很多人无法过关……」

    和尚不懂佛经。

    这在其他时代,可能会是个笑话。

    偏在大宋,是社会现实。

    因为大宋佛教的主流是禅宗,禅宗唯心,不怎么修佛经,讲的就是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于是,这些大和尚,个个能言善道,嘴巴一张就是天花乱坠。

    但要他们念经?却是抓瞎。

    尤其是这汴京的大和尚们,处在汴京这样物欲横流之地。

    又有禅宗思想,推波助澜。

    大和尚们打着‘在欲行禅"的旗号,做着种种勾当。

    遇到外人责问,就是‘我在修心,你懂什么?"。

    赵煦本也懒得管。

    奈何这些大和尚手中把持着质库这个聚宝盆。

    他实在是眼热的紧。

    偏那些大和尚,既不肯乖乖合作,也不肯交出质库。

    这就让他很为难了。

    没办法,只好给他们上上强度,抓住他们的弱点,狠狠的修理一番。

    赵煦于是问道:「太母,考较僧人,不考佛经,还能考什么?」

    「这就好比士大夫们,不考经义,难道考歌舞?」

    太皇太后听着,顿时哑然,只好拉了一下向太后的衣袖。

    向太后无奈,只能柔声说道:「六哥,如今天下寺庙,皆是历代敕建。」

    「汴京尤其如此!」

    「若是敕建寺庙主持、僧首,传出主持、僧首佛法修持不深……」

    「这天下人如何看?」

    这倒是真的。依照大宋祖制,天下新建寺庙,必须皇室敕建,方允存在,否则就是非法,可视同Yin祀,有司应当毁之。

    大宋祖制,对天下寺庙道观,还有‘保明行止"的规定。

    也就是,各大寺庙的主持、僧首,必须对本寺僧尼的品行担保。

    若有作女干犯科事,则连坐追究责

    任,一般罪责与犯错僧尼同担。

    其次,还规范了僧人来源。

    出家僧人,必须得到其在世祖父母、父母(若无,则由最亲近长辈)同意,出具文书,同时寺庙主持、僧首,必须查验出家僧人的身体,确认没有纹身,方许出家。

    这是为了防止罪犯、逃兵,遁入佛门。

    所以,几乎所有寺庙,特别是汴京城的寺庙,只要是开国后出现的,都是皇室敕建。

    包括,向家、高家的祖庙,也是如此。

    而一旦,敕建寺庙的主持、僧首,却通不过有司考较。

    皇家确实会丢脸。

    也会严重影响官方寺庙的声誉——官方寺庙一旦不受认可,就会让野和尚们崛起。

    野和尚们,可不像这些官方的大和尚这么好控制、好听话。

    其中混杂的信仰、流派,更是五花八门。

    搞不好,就是弥勒教甚至食菜魔教的人。

    那就不好玩了。

    但赵煦,依旧坚持己见,当然,他态度多少有些松动了,道:「母后,儿自知晓的。」

    「所以,命僧录司出具的考题,也都是很简单的佛理。」

    「主要也都是楞严经、金刚经的内容。」

    「若彼辈连这个都不通……」

    向太后听着低下头去。

    楞严经、金刚经,这是连她也会的。

    但问题是……

    「六哥……」向太后只好提醒赵煦:「可能有所不知,大宋不免寺庙、道观之税。」

    「各寺主持、僧首,便只能为全寺生计忙碌……」

    这是事实!

    去年,韩绛主持役法检讨,决定免除五等户以下的免役钱,同时对三等户以下减半。

    但减免的税收,并未消失,而是转嫁给了僧户、女户、单丁户以及赘婿。

    这四种人,也是大宋官府历次加税的首选。

    说起来,僧人也要交税,这是周世宗灭佛的成果。

    包括,赵煦嘴里的祖制也是周世宗的政策归纳总结的结果。

    于是,在大宋,高僧从来不在寺庙主持、僧首里出现。

    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僧。

    譬如金总持的传法院、译经院,召集的僧人,就没有一个是主持、僧首的。

    主持、僧首们,在大宋像商贾,远胜过僧人。

    一个个打算盘,都很熟练,就是不会念经。

    好多人,可能就记得念一句‘阿弥陀佛"了。

    所以,赵煦的诏书,就是瞄着这些人的七寸去的。

    就是故意要卡住他们的脖子。

    当然了,其实赵煦也只是在做做样子。

    诚如向太后所言——大和尚们是赵官家的宗教政策执行人。

    打掉了他们,可能就会让官方寺庙声誉大减,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别是这汴京城里的大和尚,几乎全部都属于体制内的一员。

    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和赵官家,其实是在一条船上。

    这也是大和尚们,能做质库生意的缘故。

    所以,赵煦其实在玩胆小鬼游戏,做极限施压的手段。

    就是要逼着大和尚们让步、妥协。

    向太后哪晓得这些,只抓着赵煦的手,柔声道:「六哥还是要考量这些,酌情优免、宽恕则个。」

    赵煦自是要给两宫面子。

    当然,这也早在他算计中,在一开始,他就已经想好了底线。

    便道:「既然太母、母后都这么

    说了,那我就再考量考量……」

    「想个办法,两全其美!」

    「既能严肃一番佛门清规,将一小撮败坏佛祖清誉,不守戒律的无道僧人清理出去,同时也不伤真正诚心礼佛之人。」

    皇帝都下诏了。

    要是没有祭旗的,那皇帝面子往那里搁?

    自是要抓几个典型出来祭旗!

    同时也是杀鸡给猴看,让大和尚们知道一点厉害。

    当然了,这个事情,其实就和西游记的故事一样的。

    有背景有靠山的。

    自有佛祖、道祖求情。

    没有跟脚的,则只能怪自己命歹,去金箍棒下走一遭了。

    两宫听到赵煦的表态,顿时都笑起来。

    说到底,她们其实也不太在乎大和尚们的事情。

    她们之所以插手这个事情,既有着她们嘴里的理由。

    同时也是碍于面子。

    别人都求上门来了,只好帮忙说说话。

    毕竟,那几个寺庙,和高家、向家,是有着几十年的渊源。加上他们确实说的有道理,这才选择帮忙。

    ()

    免费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