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这边岁月静好的时候,前线战场厮杀得十分激烈。
西羌叛乱军如今已经尽数攻占凉州之地,收编了相当一部分的汉朝降兵,攻占了一小半的雍州城池。
此时的西羌叛乱军兵分三路。
第一路兵马是韩遂坐镇的大军,气势汹汹地压在正面战场的险关前。
不过,正是因为韩遂的大军一时间拿那拱卫长安的险关没什么办法,所以才会出现另外两条行军路线。
第二路兵马走的是陈仓。
正面的大军要面对让人望而生畏的险关,因此,韩遂所率领的大军压根就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起到牵制汉军主力的作用,这直接就导致走陈仓这条路的反叛军成了主力。
第三路兵马从进入雍州后就开始往南边的方向走。
这路兵马的作战目标是通过劫掠的方式给西羌叛军提供军饷。
前线战况愈发激烈的时候,有人找上江明。
这人是董卓麾下谋士,李儒。
“江侯爷,许久未见了。”
李儒见到江明后,作揖行礼,两人上次见面是在巨鹿城,李儒奉董卓命令去巨鹿城寻找黄巾宝藏。
当时的李儒也算是得到了黄巾宝藏。
江明卖给他的那首有关风水的诗让他颇有启发,当他从巨鹿返回凉州后,他就帮董卓偷偷建立了一支类似于摸金校尉的特殊部队,专门在雍凉两地盗墓挖宝,以此来扩大董卓所率部队的规模。
“有事就直接说事,我们没那么熟。”
江明深知李儒这趟来准没好事,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江侯爷,我此番前来,是希望你能调动你麾下的将士与董将军配合,击溃现在正进攻陈仓的西羌叛军。”
李儒此番前来就一个目的,说服江明配合董卓作战。
前年,西羌叛乱正式爆发的时候,汉灵帝就有让董卓讨伐叛军。
当时的董卓采取了李儒的计策,利用他原本在羌族中的好名声,使得他成为战场上的特殊存在,不战不退,仿佛是完全置身事外的第三方。
如此一来,董卓不仅在那场惨烈的大战中没有任何损伤,而且还聚拢了不少溃兵,增强了他麾下的势力,成为了那一年的唯一赢家。
西羌战乱使得董卓的政治资本一路水涨船高,如今,汉灵帝更是把汉军在陈仓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让江侯爷与你们配合?你是疯了嘛!”
听李儒提出要江明配合董卓作战,夏侯惇有些急眼地往前走了一步。
夏侯惇已经在江明身边打了一年多的工,他早已对江明这个老板产生敬畏之情。
“元让,先不要着急,你让他把话说完。”江明拦了夏侯惇一句,而后道:“李儒,你好好说说吧,我倒想听听你打算怎么坑我。”
“江侯爷,我的这个提议是一个对你,对董将军都大大有利的提议。”
说着,李儒拿出了他的作战地图,说出了他的策略。
首先是让江明假装后勤出现问题,佯装撤退,迷惑敌人。
其次是在佯装撤退的路上,让三千名精锐士兵按照李儒制定的多条路线分散开来,这些路线的终点就只有一个,西羌叛军在陈仓战场上的大本营。
最后,江明率领三千精锐对陈仓发起奇袭,造成敌军混乱,一旦敌军被江明的奇袭打得陷入混乱,董卓会立马对进攻陈仓的敌军发起全面进攻,一举击溃敌军。
听明白李儒的提议后,江明偏头看向郭嘉,问道:“奉孝,你对这计策怎么看?”
“兴许可行,不怎么样。”
郭嘉在看完李儒的地图后,做出了并不认可的评价。
“阁下是?”
李儒也转身看向郭嘉,这一问多少带着些气恼的情绪。
“郭嘉,郭奉孝。”
“郭嘉?在下所知道的才子中并没有阁下的名字,不过,我见江侯爷如此器重你,想必你也应该有点特别的本事,不知你对我的这个计划有什么指教?”
作为一流谋士,李儒这阴阳怪气的口才当真不是盖的。
“这个计划所建立的前提是我们放弃现在对敌军两万主力军和重要粮道的压制,豁出性命去为董卓谋取建功良机,而且,若我们采取这个计划,最终能否成功还得看董卓的脸色。”
“就这么一个计划,你还想让我给你指教,帮你坑害江侯爷,莫不是你认识的才子都是如此模样?”
李儒是董卓最信任的谋士,他的谋划肯定是以董卓的利益为主,这一点无可厚非,若是这个计划能给江明提供能打动江明的利益,江明自然也会答应。
可这个计划根本给不到江明足够好处,而且还得让他麾下的麒麟营精锐涉险。
“江侯爷,此人的言论太过极端,我希望你能明白,不管如何,若此计能成,你都是这场平叛战的头功啊!”
头功一说确实不假。
可这头功对江明而言能有什么用?
现在的汉室朝廷可不是以功劳来决定地位的,况且,江明现在不需要加官进爵。
蹇硕先前曾用兖州州牧诱惑江明。
哪怕是兖州州牧,江明都完全不为所动。
他已经有长期的发展计划。
他的发展计划说简单也很简单,他要以雁门郡为起点,静心等待丁原被吕布捅死所导致的并州大乱,到时,他可以趁乱夺取整个并州,而后以并州为根基进行中原逐鹿。
看着李儒,轻轻敲打了两下案台的江明开口说道:“来人啊,我怀疑这个李儒有通敌嫌疑,把他给我绑起来,留后审问。”
“江侯爷,你这是什么意思?”江明的反应让李儒怎么也没想到。
他原先的想法是,哪怕他说服不了江明,这也没什么损失,而且,若雍凉战局后续对汉军不利,朝廷怪责到董卓身上,董卓也能拿这件事,拿江明顶一下锅。
李儒怎么也没想到,江明会把他强行扣下,大家都是一个阵营的,有这么不讲理吗?
讲理?董卓在命运轨迹里起势后,他可是不讲理得很。
“李儒先生,明面上的假话,我已经说了,我怀疑你有通敌嫌疑,对此,我必须谨慎。”
“至于实际的意图,你这么聪明,你可以好好猜猜。”
若李儒无用,江明才懒得扣下他浪费军粮。
江明之所以强行扣下李儒,是因为他觉得现在的李儒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