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财政!”
激动的朱高煦急忙从床上爬起。
“看来,俺也是被这先辈给照顾上了,父皇梦到,那侄儿也梦到,俺也梦到了?”
“哈哈哈……此事,此事……”
朱高煦目光闪烁,在内心思索不停,“俺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
“俺这次定要让大哥、……让父皇、让朝中百官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如此想着,朱高煦的脑海里,已经自动模拟出,众人惊诧连连的表情。
当即。
他再度哈哈一笑。
狂奔出汉王府,走在路上就连忙喊着:“备马车!”
不一会儿。
汉王府的马车徐徐出府,然后朝着街道尽头驶去……
……
一辆相对简陋而朴素的马车,也从街道尽头驶来。
马车上只有一个赶车的高大男人。
这里是迎春坊。
男人视线四下在四周的“门第”上看着,迎春坊相对于京城来说,已经算是内城部分。
能住在附近的,大多非富即贵。
而男人显然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他注意分别着一旁正门上的不同。
直到看到“目标”后,他这才停下马车,走了下来。
不得不说,他的身高实在太高,不论在哪里都显得鹤立鸡群。
今天应天府还下着雨,但相比较他第一次进京时的磅礴大雨,已经小了太多,男人也不在意,冒雨前进,刚准备敲门……
却正在这时,门的那边也响起声音。
“我早就猜到,你去了那什么工部衙门,肯定要遭罪,是明天走还是后天走?”
“明日下午就要启程,这几天办好了官身,先要随那上司,前往开封府一地负责治水,之后又要去山西验证所学,尝试疏通会通河,最近应该是回不来了。”
“唉!让你那天在谨身殿得罪人,你早该猜到,你既然要治水,上司刚好就是那个姓柳的……都水清吏司郎中!那老小子也要去吧?”
“是的。”
“完了,你铁定要被穿小鞋。哪像我,在这京城住着多舒服,就等着陛下帮我找到祖宗藏宝地和世外桃源了。”
“你留在京城也好,听说那位献祥瑞的,今天就要在文华殿面见圣上。”
“唉!希望来的,不是你这个愣头青。”
脚步越来越近,随着最后一道声音响起。
“吱呀”一声,大门随之打开。
沈有福和沈肃顿时一愣。
因为门口就站着一道比两人要高出一头的身影,对方站在那里,像是堵住了半扇门,带给人极强的心理压力。
“谁呀,站在门口吓人……”沈有福刚想破口大骂。
但看到对方装束,他却不由得一愣。
旁边,沈肃表情一顿,随后面容严肃。
而此时。
对面的男子已经打起招呼,“二位可是姓沈?”
“是啊,你……你是?”
“那就没找错,在下姓王!”
“你……你……”沈有福目瞪口呆,“你是那评价为大医的王……王姓?”
在他们所看的记载中。
隐阁是一个从很久以前就存在的组织。
最初本意为“寻隐阁”,寓意寻找隐世的长生者。
然而不知经过多少代,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动,寻隐阁成了隐阁。不再执意寻找长生者,而是变成了类似于师徒、家族传承,却并不集中,而是各自分散的处世方式。
而每隔一段时间,长生者都会出世。因缘巧合下,如果有隐阁之人接触到,则会尝试将其吸纳。
隐阁虽然看似分散。
但每一个区域,却都有类似于“分部”的组织。
分别记载着部分传承,以及隐阁秘事。
比如他沈肃,从小并非隐阁之人。还是隐阁内的先辈,从“沈有福”这一脉间接找到了沈肃,这才在他年幼时,将其带走。
否则,在沈肃的记忆里,自己早就应该死在洪流之下。
而据两人所知,隐阁的评价体系,也就是“三医”之说,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只有入“大医”之列,才能进入隐阁的主脉。
这才是隐阁的核心!
此人自称“姓王”。
沈肃再联想到,自己当初看到的某个评价,“变法聚财,自王姓始”!
其身份,呼之欲出!
“你怎么找到我们的?”
沈有福抬头问道,这人实在太高,与其交流还得仰着脖子。
后者只是一笑,“如今‘双沈’之名,谁不知道,更何况还是当今陛下,亲笔御赐升任工部主事的沈肃。”
简单打过招呼之后。
王姓年轻人又道:“待会儿便要面见陛下,趁着还有时间,过来也只是认个门。”
“沈肃前往开封,你原来的家里就在开封吧?”
沈肃心神一凛,对方显然知道他们的消息,不像他们两个,对“对方”的身份也只是猜测。
“不要误会,只是你此次前去,如无意外,事关世外桃源。”
“治水之事,需尽力而为。”
“还有你……”男人又看向沈有福,“你也要从旁协助。”
沈有福挠头,“我以为我的任务已经完了。”
“若真只是如此简单,隐阁又谈何……缔造盛世?”
年轻人一顿,“更何况,变法之事,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
“我不清楚这位陛下的决心。”
“正如我不清楚,这大明接下来,又会有多少阻力?”
“不过既然已经决定出世,隐阁也会全力以赴!”
说到这里,年轻人转身离开,已经坐上马车起程。
二沈看着来人“匆匆来又匆匆去”的背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均是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
文华殿。
从早朝过后,朱棣已经等待多时。
而此时,为了迎接这宁王敬献的“祥瑞”。
朱高炽父子,以及从早上就赶来,一直迫切等待的朱高煦都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
几乎四品以上的官员,也全都聚集在文华殿,共同和朱棣见证这从南昌府送来的祥瑞。
正在这时,文华殿外,一道声音匆匆而至。
“启禀陛下,献祥瑞的人已经来了!”
朱棣点头,露出期待,“让他进来!”
说完之后,朱棣又看向四周。
今日这局面,可是他故意定下来的。
朝廷百官、在京武将、皇子勋贵,包括他自己!
如此盛大气势,全是为一人准备。
朱棣倒要看看。
这传闻中的大医,到底是否“人如其名”!
如果是真的,那之前的古怪之梦,朱棣就想知道更多。
一边想着,朱棣的眼神却也越发期待起来。
不多时。
一道人影,在四位禁军所抬“之物”下,却也缓步走入文华殿。
朱棣身体微微挺直,看见那人的第一眼,就暗叹道:
此人好高!
他几乎比朝廷中最高的,都要高出半个头。
而且他进入大殿,闲庭信步,纵然是面对这文臣武将的种种审视眼神,也无丝毫胆怯之意。
“草民王庭知,拜见陛下!”
“免礼!”这初步的相见,让朱棣不由得有些心急,他直接道:“听闻你是宁王所派,给朕献祥瑞之人?”
“九重金蟾,让朕看看?”
王庭知目光平静,无视四周目光,只是恭声道。
“回禀陛下,在陛下观看祥瑞之前,臣其实有一物,更觉得陛下应该当先观看!”
“九重金蟾,纵然再是祥瑞,不过稀有!”
“但此物之珍贵,却为国之重宝!”
朱棣眼睛一眯,“重宝?何为重宝?”
此刻!
王庭知当着文物百官,以及那位上方陛下的面。
伸出手掌,徐徐伸开。
百官定睛一瞧,脾气暴躁者已经是勃然大怒!
而朱棣看到后,更是锋锐之色,从眼中一闪而过。
“大胆!”
“你不过手握两枚铜钱,谈何重宝?”
“莫非欺君?”
眼看大殿炸起,气氛顿时朝着自己汹涌而来。
王庭知面色不变。
再度朗声道:“并非欺君!”
“草民这两枚铜钱,可大有不同,一枚曰天,一枚曰地!”
“陛下若能窥得其中奥妙……”
“便可得天地巨财!”
喜欢长生从大明开始请大家收藏:长生从大明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